沙田中央圖書館2024詳細攻略!(持續更新)

香港公共圖書館設有電話或網上續借服務,讀者無須親身到圖書館續借資料。 此外,圖書館亦提供網上預約圖書館資料的服務,每項預約費用為3.3元。 1962年新的香港大會堂落成,於其中成立了這間公共圖書館,為現今香港公共圖書館系統之始。 1965年首間位於九龍西的圖書館於窩打老道落成。

香港公共圖書館另提供24萬冊電子書,讓已登記的讀者在網上閱覽。 分區委員會的主要職能包括推動公眾參與地區事務,就籌辦社區活動及推行政府贊助計劃提供意見並加以協助,並就影響該分區的地方問題提供意見,是社區與民政事務總署之間的橋樑。 分區委員會的委員來自社會各階層,包括有關地區的區議員,全部由民政事務總署署長委任。

沙田中央圖書館: 沙田中央圖書館英文

當中連接九龍塘的獅子山隧道建於1967年,是香港第一條行車隧道,曾經是沙田區的交通命脈,直到現時仍然重要。 於農曆五月初五,沙田體育會會於城門河舉辦沙田龍舟競賽及國際龍舟邀請賽,當中政府部門更會一同參加,吸引市民到兩邊河岸觀看賽事。 沙田體育會成立於1982年,積極培訓優秀運動員,亦為居民提供各項體育項目訓練班及比賽。

沙田中央圖書館

為加強數碼時代的公共圖書館服務,該網站在二零一四年三月三十一日重整,換上全新面貌。 新網站設計現代,版面更簡單易用,市民可通過網站使用各種網上服務及瀏覽圖書館資料,享受「無牆圖書館」的便利。 沙田中央圖書館 本署負責營運香港公共圖書館網絡共67間固定圖書館和十間流動圖書館,另管理書刊註冊組。

沙田中央圖書館: 設施樓層

現時,沙田共有18個居屋屋苑及7個私人參建居屋屋苑。 新市鎮的發展設計呈一條由西南向東北伸延的地帶,以城門河為中軸向兩面的山脈發展。 沙田市中心設於東鐵綫沙田站一帶,附近建有政府設施、休憩用地、公共交通交匯處及一組大型購物商場。 沙田中央圖書館 到2021年底,有媒體估計有最少106部書的書藉相繼下架,當中包括關於六四事件、2014年雨傘運動、2019反修例運動、以及民主派作者等。 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要求政府交代下架書籍、影片、電子書,以及作者/講者清單。 而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指出康文署會確保圖書館館藏符合香港法律,若發現有館藏內容可能違反香港法律的規定或不利於國家安全,會以嚴肅態度處理。

根據沙田區議會出版的地方志:《 馬鞍山風物志》記載,區内的馬鞍山曾發現過新石器時代及青銅器時代文物,也有南宋及明清時期的文物. 由於本區接近河流,因此當地的居民往昔以務農為主。 現時康文署轄下有70間固定圖書館及12間流動圖書館,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文件顯示,2020年總到訪人次為739萬,較2019年大幅減少近8成。

沙田中央圖書館: 圖書館服務

同年沙燕棒球隊成立,得到時任沙田政務專員的曾蔭權支持,成為全港首支華人少年棒球隊。 及至從1984年起舉辦的沙田龍舟競渡,每年端午節均吸引不少健兒到沙田城門河上較量,很多公司亦派員參賽同歡,同時亦催化了香港龍舟運動的普及化。 與此同時,沙燕及沙田龍舟亦成為近年電影「點五步」及「逆流大叔」的靈感及取景之地。

日本投降後該館解散,館藏全由香港大學圖書館所繼承。 本港目前提供接種科興疫苗的最低年齡是3歲,而接種復必泰疫苗的最低年齡則為5歲。 政府提醒家長,接種疫苗的兒童當日須帶同身分證明文件正本和已簽妥的家長同意書接種疫苗(範本下載)。 3至11歲兒童須由一名成年親屬、家庭傭工或學校老師陪同接種疫苗。 如果你遺失了圖書館適用的智能身份證,除了須向任何一間入境事務處人事登記處報失外,你還須要向任何一間公共圖書館報失。 公共圖書館列表然後你需要向任何一間公共圖書館提交填妥的 LCS111表格,並出示你的香港身份證或出生證明書副本(只限未持有身份證的兒童)。

沙田中央圖書館: 沙田大會堂

公共圖書館體系免費提供圖書館和資訊服務,以滿足市民在知識、資訊、研究和消閒方面的需求,並藉以支援終身學習。 此外,香港公共圖書館還致力推廣閱讀風氣和文學藝術,為不同年齡人士舉辦圖書館推廣活動。 新世代綜合圖書館系統提供全面的網上圖書館服務,包括全日24小時檢索目錄、預約和續借圖書館資料。

一旦日後該館要暫時關閉,是香港公共圖書館系統的其中一間主要圖書館。 沙田公共圖書館是一間位於香港新界沙田的公共圖書館,318平方米,沙田公共圖書館將於七月六日(星期五)起開始進行翻新工程,於2000年更名為沙田公共圖書館。 圖書館的設備完善,1987年起投入服務,以面積計算是香港第五大的公共圖書館,還有甚麼東西呢? 沙田公共圖書館座落全港人口最多的沙田區,重未完成嘅。 (四)21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五間提供科興疫苗和16間提供復必泰疫苗)會繼續於六月份為市民提供新冠疫苗接種服務。

沙田中央圖書館: 圖書館規則過時過嚴

圖書館範圍內除7樓外均設有香港政府WiFi通,合供63個無線接取器供市民免費連線。 工程於1998年1月展開,於1999年12月22日舉行落成典禮。 原訂於2000年12月啟用,卻因電腦系統問題而延遲。 延至2001年5月17日,由時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主持揭幕儀式,並於翌日正式啟用。 在開放當日,單是上午已吸引了8,000多人入場,全日共有五萬名市民入場。

沙田中央圖書館

基督教道風山,以傳統寺廟特色設計,並有一十字架於山上,道風山亦是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沙田中央圖書館 而於馬鞍山的馬鞍山公園則於1998年啟用,建築以歐陸式古典風貌為題。 2000年位於大圍的香港文化博物館啟用,介紹香港傳統文化、習俗及藝術,可同時容納六千名遊客,現為香港最大規模的博物館,此外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總部亦位於沙田排頭。

沙田中央圖書館: 公共圖書館及自修室開放時間

請閱讀本文以了解所有圖書館的資訊,包括地址、網上服務、借閱服務及為兒童及青少年提供的資源及借閱服務。 1990年代,市政局決定興建一座中央圖書館作為香港的旗艦圖書館,香港中央圖書館的籌建計劃因而應運而生。 在延長運作的同時,位於銅鑼灣香港中央圖書館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將於十月一日遷往渣華道體育館,並改名為渣華道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繼續為市民提供科興疫苗接種服務。 由三月十一日起,香港中央圖書館及六間主要圖書館(大會堂、九龍、荃灣、沙田、屯門及屏山天水圍公共圖書館)將重新開放。 沙田中央圖書館 香港公共圖書館備有63個電子資料庫和18萬冊電子書。

消費方面,商場大部分的購物店、各特色食店,也不算消費高昂,價格是屬於中等消費,是很適合普羅大眾消遣。 商場更貫通沙田廣場、希爾頓中心、偉華中心、沙田中心及好運中心,更設有有蓋的行人天橋連接,十分之方便,足夠玩足一整天。 沙田中央圖書館 隨著圖書館館藏和登記讀者人數日益增加,公共圖書館借出的圖書館資料已超過 5,862 萬項,較二零零二年上升 10.04% 。 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的專題網站(/zh-HK/programme)詳列不同疫苗的接種地點、預約和查詢熱線等最新資訊。 其時店內有逾二十名食客,眾人見狀慌忙離開,有女食客驚慌大哭,亦有小孩痛哭,情況混亂。

沙田中央圖書館: 沙田中央圖書館造句

有媒體報道指,康文署轄下的68間公共圖書館,由2006年至2015年購入多達60萬本簡體字書籍,涉及2,000萬元。 當中包括了成人、青少年及兒童讀物,以及近2,000種冷門大陸雜誌期刊。 部份兒童書籍更歌頌中國共產黨,被指「洗腦」意味極濃。 然而,依據《圖書館規例》,並沒有禁止拍攝,僅禁止「菲林曝光」。

  • 其後圖書館女職員為傷者進行心肺復蘇,其後其被送院治療後,證實不治。
  • 公共圖書館除了舉行全年閱讀計劃外,還於年內舉辦各類與閱讀有關的活動,以鼓勵市民閱讀。
  • 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要求政府交代下架書籍、影片、電子書,以及作者/講者清單。
  • 香港公共圖書館亦與其他機構合作,舉辦「閱讀嘉年華」等全港性閱讀活動。
  • 市民可瀏覽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專題網站(),查詢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的地址及預約接種疫苗。
  • 灣仔區公共圖書館人均借閱次數同樣連續3年最多,2020年多達約5次,較中西區多2次。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副教授鄭煒接受訪問時指這「有呈現官方姿態意味」。 公共圖書館則回應指館方「不會利用館藏宣揚任何特定信念或觀點」,強調館藏需符合香港法律,「不能有鼓勵讀者犯法的內容和建議」。 流動圖書館於1976開始為人口密集但附近沒有圖書館的地區或偏遠地區提供服務,第一個開始服務地點是深水埗,直到2015年,全香港總共有12間流動圖書館。

沙田中央圖書館: 香港中央圖書館(

同時以「可能引致其他人士或團體惡意廣泛傳播有關館藏,不利於維護國家安全」,拒絕提供下架清單。 2021年2月19日, 7間主要圖書館及31間分區圖書館恢復有限度服務,實施特別開放時間。 4月3日, 32間小型圖書館以特別開放時間恢復服務,所有重開圖書館重新提供報刊閱覽、參考圖書館及電腦服務。 同年5月6日, 其中7間主要公共圖書館恢復有限服務, 同日, 所有自助圖書站及還書箱恢復服務。 9月17日, 38間主要及分區公共圖書館恢復有限服務。 9月29日, 31間小型圖書館及流動圖書館重開並恢復正常服務時間。

沙田中央圖書館: 兒童及青少年閱讀計劃「月月讀書樂」月會:名人故事 (高小組及初中組)

),是香港公共圖書館系統的中樞,成立於2001年,隸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是香港公共圖書館體系中面積最大、服務範疇最廣和館藏數量最多的公共圖書館。 無障礙設施方面:新城市廣場一期、新城市廣場三期,均設有顧客服務中心,但沒有為聽障人士提供助聽傳導系統的輔助。 整個商場則沒有為視障人士而設的凸字地圖、觸覺引路徑、觸覺警告帶及自動電梯發聲訊號,對於視障人士來說,無障礙設施方面,極之缺乏,實在是造成很大的不方便。 而對於輪椅人士及其他行動不便人士,升降機的數目都是足夠,但沒有明確的方向標誌和所在地的位置,亦沒有展示代表障殘人士使用的國際暢通易達標誌,同時,每部升降機上落的樓層亦各有不同,固使用者必須多加留意。

沙田中央圖書館: 沙田中央圖書館

於香港逃犯條例爭議期間,美心集團創辦人之一伍沾德長女伍淑清多次發表針對反修例人士之言論,包括『將放棄兩代人』及批評公務員『政治中立』,引來反修例人士嚴重不滿及針對美心集團其他各餐廳之行為。 文娛廳面積378平方米,備有活動座椅級台,可容納300個觀眾,配備活動舞台、電腦控制燈光系統(96條線路)、專業音響設備、多媒體投射機、幻燈機、小型三角鋼琴、反音板、活動銀幕及化妝間等。 沙田中央圖書館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教授應邀出席「育醫造才:探索醫學世界」公開講座系列,講解醫學科技及研究的最新發展。

沙田中央圖書館: 沙田十景

佔地約70公頃的沙田馬場於1978年啟用,是繼跑馬地馬場後的香港第2個賽馬場,同時馬場中央的彭福公園也啟用。 1981年連接沙田及大埔的單車徑落成,途經城門河畔及吐露港海旁。 政府正計劃沙田至大埔將單車徑連接新界西北的單車徑,形成更廣大的單車徑網絡。 )是香港十八區的其中一區,位於新界的東部,面積約6,927公頃。

香港公共圖書館與非牟利地區組織攜手合作,推行「便利圖書站—社區圖書館伙伴計劃」,提供以社區為本的圖書館服務。 香港公共圖書館為有關組織提供集體借閱服務,並就這些組織為其服務對象設立社區圖書館的事宜提供專業意見。 截至二零一三至一四年度完結時,各區共成立了216間社區圖書館。 年內,除了33間圖書館設有青少年讀書會外,六間主要圖書館也成立了家庭讀書會。

沙田中央圖書館: 公共設施

圖書館樓面面積3,318平方米,係香港規模第五大嘅公共圖書館。 香港公共圖書館全年舉辦了多項特別節目和比賽,以推廣文學創作,並推動文學藝術的欣賞和發展。 當中的重點活動是「第十二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邀得海內外多位作家主持相關研討會。 年內其他主要的寫作比賽還包括「全港詩詞創作比賽」和「學生中文故事創作比賽」。 為方便讀者獲取網上資訊,各區圖書館安裝了逾1 900部連接互聯網的電腦工作站,這些電腦工作站大多備有自助列印設施及八達通付款選項。 全港67間固定公共圖書館亦提供政府Wi-Fi無線上網服務。

年內,該系統由香港中央圖書館擴展至 24 間主要和分區圖書館,所覆蓋的網絡大幅延伸至分佈全港的 592 個工作站;為進一步普及服務,系統的網上服務時間更由十一月起延長至午夜。 一月,該系統加盟了由國際兒童數位圖書館發起的網上閱讀兒童圖書計劃,以數碼形式蒐集在不同國家著作出版的兒童讀物和文學作品,然後通過互聯網免費供世界各地的讀者閱覽。 多媒體資訊系統儲存大量檔案,資料豐富,四月更加入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參考資訊網,全球各地的檔案保管員和研究人員可通過該網站研究世界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