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巴33b7大優勢2024!(小編貼心推薦)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九龍巴士總共營運401條路線,當中包括九龍區路線、新界區路線、過海路線、馬場路線、通宵路線及墳場特別路線。 不過有工會代表批評九巴多年來只與兩個建制派背景的工會(汽總和巴總)溝通,令其他工會及部分不屬工會的車長不滿。 2017年12月1日,九龍巴士按照2006年與政府協議按可加可減機制須以票價優惠回贈乘客,推出為期1個月(至12月31日止)的短期票價優惠包括「獨營路線即日回程車資8折」。 2016年11月5日,九龍巴士按照2006年與政府協議按可加可減機制須以票價優惠回贈乘客,推出為期約3個月(至2017年1月31日止)的短期票價優惠包括「獨營路線即日回程車資8折」。 2009年11月,九龍巴士從引入一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九巴33b 400雙層巴士,屬於香港第一款歐盟五型兩軸的空調環保巴士,該車已於2009年11月22日到港,並於2010年1月18日登記車牌(車牌號碼為PC4053,車隊編號為ATSE1),並於2010年2月投入服務。 2003年9月,九龍巴士並於尖沙咀廣東道新港中心外裝設全港第一個數碼巴士站,該巴士站配備電腦螢幕,提供交通及旅遊資訊;同年11月,九龍巴士新荔枝角車廠取得ISO 14001品質證書。

  • 在1946年2月,九龍巴士改裝二手軍車及貨車成為載客車輛,並取消座位等級制,以求儘快恢復提供巴士服務。
  • 2007年1月27日:早上十時許,一輛往荃灣方向的富豪奧林比安駛至葵興邨對開時,下層落車門與座椅之間的一幅強化玻璃突然爆裂,碎片濺傷一名女童。
  • 2015年12月31日,到站預報系統全面擴展至九龍巴士旗下所有獨營路線(包括龍運巴士所有路線,但不包括聯營路線及名義上由九龍巴士營運的港鐵接駁巴士)。
  • 2004年12月27日:往紅磡方向改為由寶其利街直接駛入機利士南路,不再繞經明安街及必嘉街,並加停寶其利街及取消明安街分站。
  • 商場由「尚流地帶」(G/F – 2/F)、「家居創意」(3/F – 5/F)、「消閒生活」(6/F – 9/F)及「娛樂滋味」(10F – 18/F)組成,共241間享負盛名的各式店舖,由時尚服飾、家居精品, 以至美容護膚、書藉,一應俱全。
  • 本路線開辦時以丹拿珍寶(D)為主,九龍灣(K)廠派出三部巴士行走,1990年代加入三軸巴士行走,用車以利蘭奧林比安11米(S3BL)為主,1995年9月1日起增派空調巴士行走,主力為空調利蘭奧林比安11米(AL)。

1975年,紹香園以自創的「琥珀合桃」,正好給於鯉魚門吃海鮮的遊客,提供很富特色的手信。 1985年,更獲日資百貨公司賞識,獲邀在公司內上架,成功在同行中打響了名堂。 今日紹香園產品已多元化,除了招牌合桃外,中式糖果、蛋卷和特式果仁,均為受市民及遊客歡迎的小食。 由於大本型位處地點優越,鄰近的鯉魚門工廠區將會重新興建為大型住宅社區,加上其規模,因此被讚譽為「東九龍太古城」。 衛奕信徑第三段,由港鐵藍田站A出口出發,途經魔鬼山及照鏡環山的山腰行走,下山至澳景路後,再登上300多米高的五桂山,並經馬游塘、大牛湖及澳頭村到達井欄樹。

九巴33b: 服務時間及班次

〈二零一九至二零二零年度葵青區巴士路線計劃 (運輸署回覆)〉,葵青區議會交通及運輸文件第1v/D/2019號。 〈二零一八至二零一九年度葵青區巴士路線計劃(運輸署回覆)〉,葵青區議會交通及運輸文件第2v/D/2018號。 惟葵涌邨有大量公共小巴搶客,加上與班次較為頻密的37線有所重疊,客量早已大不如前。 以上優惠收費以美孚轉車站(及第二程與之相同分段的車站)轉車為準;若於其他兩線相遇的車站轉車,第二程收費計算方法或有不同(尤其上面顯示為「原價減$4.2」的組合),甚或會失去轉乘優惠。

2021年,全數12.8米巴士掛牌車改為EvoSeti車身的富豪B8L 12.8米(V6X)。 12歲以下小童優惠額折半計算;受惠於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的乘客則第二程車費為以上第二程優惠車費(如為65歲或以上長者或12歲以下合資格殘疾人士則折半)與$2.0中的較低者,故或有部份轉乘組合變相失去轉乘優惠。 在轉乘第二程車前,乘客不可用該八達通卡繳付其他交通工具之費用。

九巴33b: 班次

1970年6月18日:早上十時起,配合位於彩虹道及太子道交界之天橋通車,往紅磡碼頭方向駛至彩虹道後,改經新天橋前往太子道。 1967年:年初:往慈雲山方向駛至馬頭圍道後,改經土瓜灣道及馬頭角道,不經新柳街及漆咸道;往紅磡碼頭改經木廠街及土瓜灣道。 外5荔枝角荔枝角海灘道近美孚新邨6長沙灣青山道近通州街7近汝州街8近長發街9近東京街10深水埗近九江街11欽州街近基隆街12醫局街深水埗碼頭總站門牌172號外,北河街以西上表所載資料以1975年3月25日調查當日為準。 荃灣區議會秘書處,〈荃灣區議會 交通及運輸委員會第四次(二/二零至二一)會議記錄(第42點)〉,2020年8月。 荃灣區議會秘書處,〈荃灣區議會 交通及運輸委員會第三次(一/二零至二一)會議記錄(第14點)〉,2020年5月。 2020年10月5日:往油塘方向增設龍翔道「畢架山花園」站,原有在「豐力樓」站生效的分段收費提前至「畢架山花園」站實施。

九巴33b

1965年5月17日:3B線投入服務,當時來往慈雲山及紅磡碼頭,途經雙鳳街及雲華街(鳳凰新村)。 開辦初期,慈雲山總站設於慈雲山道近慈雲山邨30座外(後稱慈樂邨),現址為慈愛苑愛慧閣。 九龍市區巴士路線3B,由九巴營辦,來往慈雲山(中)及紅磡(紅鸞道),途經斧山、鑽石山(鳳德道)、新蒲崗(彩虹道)、九龍城及土瓜灣(下路)。 〈通州街新填地深水埗新渡海碼頭 明日起啟用 設備一流率先採用電動開關閘 渡輪航程時間不改仍為十五分 碼頭廣場巴士總站將同時啟用〉,《華僑日報》,1978年6月24日。 雖然九巴59A線同樣只於逢星期一至五行走,且不限於繁忙時間服務,但該線只在日間非繁忙時間提供雙向服務,及於兩段繁忙時間提供單向服務,尾班車亦較早開出。

九巴33b: 第一代九巴33B線

2007年1月27日:早上十時許,一輛往荃灣方向的富豪奧林比安駛至葵興邨對開時,下層落車門與座椅之間的一幅強化玻璃突然爆裂,碎片濺傷一名女童。 截至2011年,此路線仍有兩輛非空調丹尼士巨龍11米(S3N287/FX8166、S3N304/FY4034)。 兩車退役後,字軌一度懸空,其後由兩輛同款巴士(S3N359/GA6027、S3N370/GD605)取代,前者於同年8月15日因此路線削減用車而調走。 不再停靠西洋菜南街「西洋菜街」站,改停亞皆老街「旺角地鐵站」分站。 運輸署公告:〈永久封閉沙田㘭道與龍翔道交界處之措施事〉,載《華僑日報》1982年9月13日,第11版。 2004年12月27日:往紅磡方向改為由寶其利街直接駛入機利士南路,不再繞經明安街及必嘉街,並加停寶其利街及取消明安街分站。

九巴33b

2008年11月24日,經過政府和多個區議會多年來的討論,九龍巴士正式公佈70號線會於同年12月7日起停辦。 九巴33b 70號的最後一班車於12月7日凌晨0時45分由上水開往佐敦匯翔道,結束40年的服務(註:由1968年1月27日至1973年7月16日,路線編號為19號、由1973年7月16日起,路線編號為70)。 2008年6月8日,九龍巴士獲香港行政會議批准,當日起加價4.5%,比申請加幅9%大幅削減一半,而過海隧道巴士路線(不論獨營或聯營)也同樣加價。 2007年2月,九龍巴士引入第三款歐盟四型巴士,型號為斯堪尼亞K310UD(前稱Scania K95UD6x2),車牌號碼為MT6551(車隊編號ASU1)。 當時此車行走來往天瑞至佐敦渡華路的69X線,以測試其行走快速公路時的表現(於2012年3月歸還予斯堪尼亞汽車)。 1999年,九龍巴士曾經與商業電台合作,在巴士上安裝收音機設施,播放商業二台節目,後期則改播香港電台第二台節目。

九巴33b: 九巴33B線 (第一代)

至今湖已拆掉,但行走「小夏威夷徑」仍可見到當年湖壩的部份遺跡。 觀塘海濱花園落成後,成為了不少市民休憩、跑步及野餐的好去處,更是近年的不少電視、電影、以至婚紗照的拍攝熱點之一。 其設計更榮獲香港建築師學會2011年年獎「全年境內建築大獎」。 乘搭本路線於宏照道零碳天地對出(往荃灣西站方向第10號站)或常悅道零碳天地對出(往油塘方向第11號站)下車前往。 至於燒鵝另一名牌「陳記」,由陳金盛於1953年創辦,最初是大牌檔,1974年在深井開設第一家分店,是第一家登陸深井的燒鵝食店,現由陳家第二代11名子女合力經營。 陳記燒鵝全盛期擁有十多間分店,日賣500隻燒鵝,連特首曾蔭權及影視界名人周潤發、黎明等都曾是慕名而至的座上客。

這些非空調巴士曾經是1990年代九龍巴士車隊的主力,每天接載不少市民上班上學,見證著香港巴士服務的轉變和進步。 這些巴士的特點包括紅色車頂、奶黃色車身、褐色的座椅、可開關的車窗,司機位的風扇及下層車尾的車窗等。 當晚5A、16、93K、98A共4條仍設有非空調巴士掛牌車的路線獲加派非空調巴士行走|以讓大眾送別,其中全港最後一班熱狗——16線的最後熱狗班次更多達8輛熱狗執行。 翌日,九龍巴士所有巴士路線全面更改為提供具有空調系統的巴士服務。 1980年代,隨着地下鐵路通車及九廣鐵路實現電氣化,九龍巴士亦着手重組路線及提供鐵路接駁服務(即號碼以K、M字作結的路線),1989年起為方便乘客,數條以M字尾的九龍巴士路線,亦容許乘客以通用儲值票付款。 九巴33b 1982年更首次開辦市區特快巴士線(即號碼以X字作結的路線)14X(已停駛,由215X及219X取代)及15X(現已改為215X),以接近點到點的行走方式,吸引更多市民選乘九龍巴士。

九巴33b: 九巴3B線

球隊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達到頂峰,當時”華南- 九巴33b 九巴33b 九龍汽車巴士公司”(南巴大戰)是香港最突出的對手比賽之一。 在1970/71賽季,球隊面臨他們的第一次降級,但在接下來的賽季中,由於Jardines退出了聯賽,他們得以留在甲級聯賽。 它最後一次出現在甲級聯賽是在1976/77賽季,但只在一個賽季后就降級了。 2017年7月6日,九龍巴士最後一部丹尼士巨龍9.9米巴士,在晚上8時行走8號線作告別班次,其後回廠退役,九龍巴士同時亦標誌着所有白色車身的巴士已退出載客行列,而且九龍巴士開始進入全低地台時代。 踏入2014年,九龍巴士配置「3+2」座位格式的巴士,因車齡、舒適度問題而逐漸被淘汰。 2014年6月25日,九龍巴士安排最後三輛配置「3+2」座位格式的丹尼士巨龍巴士(車隊編號ADS ,GV1553、GV1753、GV6074),分別於晚上約九時先後執行由九龍塘鐵路站開往穗禾苑的80M線班次。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開辦九巴第33B號線及九巴第33號線服務調整〉[交通通告],2021年10月15日。
  • 1975年,九龍巴士為吸引駕車人士改搭巴士,推出豪華巴士路線服務。
  • 油塘開經:高超道、鯉魚門道、偉發道、偉業街、觀塘碼頭通道、觀塘碼頭巴士總站、偉業街、常怡道、宏照道、啟祥道、偉業街、觀塘道、天橋、龍翔道、呈祥道、葵涌道、荃灣路、荃青交匯處、德士古道、馬頭壩道、聯仁街、沙咀道及大河道。
  • 1960年代,政府將酒灣填海,發展成三家村避風塘;又將三家村一帶山丘夷平,發展成油塘工業區。
  • 九龍巴士另建議超級電容巴士在單軌電車未完成之前行走啟德發展區,建議中路線連接觀塘開源道、啟德發展區與九龍灣站,來回程均設12個巴士站,其中4個車站將設置充電站。
  • 1988年4月25日至1991年6月5日:往大角咀碼頭方向改經興芳路及荃灣路,而不再途經葵安路(有關路段今稱葵益道)和葵芳邨對開之葵涌道。

前線員工的上衣為綠灰二色恤衫,配以同色背心、風衣或外褸,下身則配以深灰色西褲。 2017年10月,有前員工指九龍巴士自2015年起陸續有年資長及薪金高的員工被辭退,每隔一兩個星期就有2至3個。 前員工質疑解僱原因為借口,實際只想盡早辭退資深員工,避免將來公司要支付高額的退休金,預防財政造成壓力。 九龍巴士回覆《香港01》查詢時表示員工調動是恆常運作,不會評論個別個案。

九巴33b: 開辦日期

33號線早於1963年9月1日(開學日)起開辦,以配合荃灣及大窩口發展,當時往來荃灣碼頭及深水埗碼頭,取道青山公路(荃灣至蝴蝶谷段)往來,主要是疏導當時16(元朗至佐敦道碼頭)及16A(荃灣西約至佐敦道碼頭)的龐大客量。 及至中葵涌一帶發展,加上配合葵涌道及荔枝角大橋通車,葵涌道在1968年通車時,中葵涌區的道路網及屋邨也逐漸落成。 九巴把原有行駛荃灣碼頭至深水埗碼頭,取道青山公路的33線,改經葵涌道及中葵涌,成為第一條服務中葵涌往市區的巴士線。 2019年2月19日凌晨約4時,公司電腦派更系統發生故障,而車廠內有逾百多名車長排隊等候派更,引致不少巴士路線出現延誤,到早上返工繁忙時間多個巴士站出現候車人潮,屯門公路轉車站更一度有逾千名乘客排隊候車,不過九龍巴士及運輸署未有向外發出任何預警或公告。

由於葵涌邨及大窩口邨較遠離港鐵站,雖然有紅色小巴競爭,但收費較本線貴一倍,故本線成為葵涌邨及大窩口邨的主要路線。 不過本線班次較疏落,加上不時出現脫班情況,故有不少葵涌邨的居民也會登上37線再步行數分鐘前往葵涌邨。 九巴33b 2018年2月24日,才剛組成4天的「月薪車長大聯盟」因不滿調整車長薪酬計算方法並發起罷駛,呼籲車長於晚上8時(UTC+8)停車並響號10秒。 發起人葉蔚琳約8時駕駛234X號路線巴士,在尖沙咀東(麼地道)巴士總站出口處停下,按響號約10秒,霸佔了出口其中一條行車線,兩輛尾隨巴士響應停駛。 而在工業行動前,九龍巴士傍晚向員工發出通告,提醒車長「必須遵守公司既定指引及交通規則」,如有任何違反工作指引的行為,公司「定必作嚴厲紀律處分」。

九巴33b: 服務時間

此路線深入九龍灣商貿區及觀塘商貿區,自開辦以來客量一直穩步上升,乘客主要於早上繁忙時段乘搭由荃灣往東九龍的班次,以及晚上繁忙時段的回程班次,惟非繁忙時段客量較低。 路程/登車站空調收費全程收費$10.2往油塘方向之分段收費畢架山花園起$6.8往荃灣西站方向之分段收費荃灣龍德街起$6.8收費備註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半價後不足一角之餘數亦作一角計算。 乘客需使用同一張八達通卡/信用卡或同一流動支付工具帳戶(九巴/龍運「e度嘟」電子支付系統)享用轉乘優惠。 九巴33b 路程/登車站空調收費全程收費$10.2往油塘方向之分段收費畢架山花園起$6.8往荃灣方向之分段收費荃灣龍德街起$6.8收費備註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半價後不足一角之餘數亦作一角計算。 此路線為33線於週末及假日的特別班次,兩者起訖點相同,均屬取道荃灣路、呈祥道及龍翔道的特快路線。

九巴33b

九龍巴士33線是由九巴營運的香港專利巴士線,來往荃灣西站及油塘,只在星期一至五提供服務,途經沙咀道、環宇海灣、荃灣路、龍翔道、黃大仙、九龍灣商貿區、觀塘碼頭、麗港城,但不停葵涌、天馬苑、鑽石山、彩虹邨及觀塘道的特快路線。 因應87A線於2014年8月23日起改經青沙公路及改稱287X線,當日起本路線與87B線的八達通轉乘優惠改為免費轉乘,以作替代原有87A線往來博康、沙角、秦石一帶往來深水埗及太子的服務。 2016年11月19日,九龍巴士與龍運巴士推出龍運機場巴士路線與九龍巴士路線八達通轉乘優惠計劃。 乘搭任何一條九龍巴士路線(不論方向)轉乘往機場方向的龍運機場巴士路線;或乘搭往新界方向的龍運機場巴士路線轉乘任何一條九龍巴士路線(不論方向),即可享有$6.0折扣優惠,或減免接駁龍運機場巴士路線之一程九龍巴字路線車資,以較低者為準。

九巴33b: 交通意外

優惠不適用於轉乘同一路線或以「/」劃分的同一組別路線,亦不適用於92R、891、N213、聯營路線及非由九巴營辦的路線。 路程/登車站空調收費全程收費$5.4收費備註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半價後不足一角之餘數亦作一角計算。 1988年5月18日:配合黃大仙實施新交通管理措施,往北慈雲山方向駛抵鳳德道後,繞經沙田㘭道、鳴鳳街往雙鳳街,不經鳴鳳街以南的一段雙鳳街。 六七暴動期間,九巴以缺乏人手為由,於1967年6月25日上午起暫停此路線服務,同年9月16日恢復行駛,同時取消短程班次。 1965年10月18日:配合紅磡實施新交通管理措施,往慈雲山方向駛至馬頭圍道後,改經新柳街及漆咸道,然後折回馬頭圍道原有路線。 2020年6月,此路線獲運輸署批准派出12.8米巴士行走,隨即於同年7月起陸續調入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E6X,已全數撤離)作掛牌車並替代同款12米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