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考慮申請產品前,我們建議你查閱產品之官方條款及細則。 目前,本港住宅物業的從價印花稅的稅率劃一為15%,有關稅率適用於個人及公司購買住宅物業之交易,而獲豁免人士則僅需按照第二標準稅率繳交印花稅。 如果是先買後賣,因為將會同時持有兩項物業,所以不能申請首置高成數按揭,亦必須繳交15%的從價印花稅。
自從政府實施辣招調控樓市後,「先買後賣」 多了幾重考慮。 首先,採取「先買後賣」的換樓客,由於在購入新物業後,舊有物業尚待沽出,變相等於同一時間會持有兩層樓。 因此,稅局會要求換樓客在購買第二層物業時,需預繳15%「雙倍印花稅」。 但一旦業主未能在限期內售出舊居,就未能夠取回稅項,所以屆時會否被迫要減價賣樓呢? 若本身物業仍有按揭在身,由於業主將自住物業出租,理論上需通知銀行,銀行會視乎情況為物業重新作按揭審批。
樓換樓印花稅: 印花稅攻略:印花稅攻略:即睇印花稅計算方法、類型及繳交時間
租金收入究竟如何可計入息,詳情可按這裡,我們有剖析「入息」詳細定義。 香港的經濟與和各個方面的發展在未來的空間是非常有潛力的。 當香港人越賺越多錢、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時,所以換樓也是情理之中。
由於該住宅物業在 2012 年 10 月 27 日之前已取得,因此,他無須就該項交易繳納「買家印花稅」。 如先賣一層,再買,然後賣第二層,這樣都可退15%印花稅。 但要留意,如先賣第一層的買家撻訂,政府就會視換樓人士仍然有兩層樓未放賣,那麼便不能退稅。
樓換樓印花稅: 建築期付款買家 按揭注意事項
各位換樓客應了解清楚兩者的利弊,同時應盡早物色心儀單位,立即到千居尋找筍盤。 反之,若樓價下跌,應該找時機賣出原有單位,待樓價進一步下跌再入市。 想知道同類型屋苑最新放盤價及成交價,可到千居查閱。
第一,如果換樓首期需透過舊樓套現才能獲取,就記住要穩妥一點,務必要等舊有物業的買家了簽署必買必賣的「正式買賣合約」後,才落實購入新物業,否則一旦舊有物業買家撻訂,自己購入的新物業也可能受拖累,而撻訂收場。 或者另一個穩妥的做法,就是在出售舊有物業時,在「臨時買賣合約」中上加簽必買必賣條款,才是對自己最保障的方法。 另一個經常出現的疑問就是,由於舊居本身有物業按揭在身,是否需要先從收入中扣減舊居的每個月供款,之後才去計算第二層樓的供款呢?
樓換樓印花稅: 買入新物業流程
目前除首置人士可獲豁免外,任何購買新物業的買家,均需要繳付劃一為總樓價15%的從價印花稅。 如果是首置人士或手上未持有任何物業的買家,則繼續以舊式累進印花稅制繳稅 (即官方所稱之的「第2標準稅率」,見下表) 。 另外要留意,即使換樓客計劃先賣後買,但如果本身現金儲備不足,需要售出舊居套現以支付首期,最好是在放售舊居,買方了簽署必買必賣的「正式買賣合約」後,才落實購入新居。 否則一旦舊有物業買家因故撻訂,自己購入的新物業也可能受拖累,未能完成交易,結果撻訂收場。 政府去年11月推出俗稱「加辣」的樓市調控措施,除非是首次置業,住宅物業交易從價印花稅劃一提高至15% ,如果在半年內樓換樓,市民可申請退回可基本印花稅以外另加付的印花稅。 最後立法會以51票贊成、5票反對,通過二讀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
可申請退稅:在1年內賣出舊物業,可退回之前支付的15%印花稅。 要注意,退回的是扣除「首置從價印花稅」後的差價,如首置印花稅是 5%,便可退回「15%-4%」的印花稅額。 「先賣後買」是指業主售出舊有物業,並且在完成相關手續後才購買新的物業。 換樓客可以首置身分買樓,只需按第2標準稅率去繳付從價印花稅。 三、交易性質:如果是非首置客持有多於一項物業,即需要繳交15%印花稅;如果只是先買後賣的換樓客,則可以按機制退回部份印花稅。 若住宅物業的正式買賣合約在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14天內簽訂,則印花稅須於簽訂正式買賣合約後30天內繳付。
樓換樓印花稅: 物業維修費隨時令你大失預算
部份人可能會問,本身持有工商鋪、海外物業、或車位,究竟在條例下,會否視為物業一部份,在購入香港住宅時需要繳付劃一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而非較低稅階的「從價印花稅」。 稅局不會計算工商鋪、海外物業及車位為「香港住宅」一部份,故只要在香港沒有持有「住宅物業」就可用「從價印花稅」的稅階計算。 舉例,男方為香港永久居民、在香港也沒有物業,購入了一層300萬元的物業,其後在簽訂「正式買賣合約」時加入一名女方,成為其中一半業權人。 男方需要先繳付「300萬X1.5%」相當於45,000元的「從價印花稅」。 但如果兩夫婦希望減省一點稅項,實情又有沒有方法?
- 如選擇先賣後買,即換樓人士賣掉舊有而且唯一的物業,便可重獲首置身分,便可以較優惠的第2標準稅率來計算印花稅,詳情可參閱上表。
- 這種以「提名人」增持物業的做法,就算按最高的稅階去計算,也只是8.5%,比起一起首由太太自己購入物業,要支付劃一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為低,可以說是條例賦予兩夫婦走灰色地帶慳稅的一種手法。
- 不過政府於2022年放寬按揭成數後,樓價1000萬已放寬至可做9成按揭,令樓換樓大計重現曙光。
- 自從香港與內地通關消息一出,不斷有消息流傳指各大發展商都會考慮於 2023 年推售手上的新盤,引發不少市民矚目。
- 由2016年11月5日起,「從價印花稅」的第1標準稅率分為第1部及第2部稅率。
如選擇先賣後買,即換樓人士賣掉舊有而且唯一的物業,便可重獲首置身分,便可以較優惠的第2標準稅率來計算印花稅,詳情可參閱上表。 此過程無關「先買後再賣再退回印花稅」的程序,因為申請人當時事實上持有兩項物業,原則上必須以非首置客身份承造物業按揭。 同理,如果你希望在換樓過程,以首置身份承造按揭,則必先出售原有物業,經由俗稱「甩名」的程序,恢復首置身份,才能承造首置高成數按揭。
樓換樓印花稅: 出售現有物業時買家撻訂之風險
正因為在購買香港住宅物業時,若符合早前說的「三大條件」,你只需繳交「從價印花稅」,否則會被要求徵收更高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但如果購買本港住宅物業,並不符合上述條件的話,你就要支付「新住宅從價印花稅」,即劃一15%的印花稅。 舉例,如果你並不是香港人、或者你已持有一層香港住宅,但現在又想多購一層物業,你也要繳付較高稅階的稅項。 例如你購買一層300萬元的物業,你所需要繳付的印花稅就是「300萬元x15%」,也就是450,000元。
政府計算一手未補地價居屋的印花稅估值,是定於最初市值估價與售價之間,意味實繳稅項會高於以售價計算的印花稅。 由於張女士並非李先生的近親,有關交易不獲豁免「買家印花稅」,因此李先生及張女士須按物業的總代價或價值(以較高者為準),繳納「買家印花稅」。 款額為 750,000 元 (即 500 萬元 x 15 % )。 如有關買賣協議被取消(非因進一步轉售,例如「摸貨」或提名另一買家),買方可於有關買賣協議被取消後 2 樓換樓印花稅 年內,申請退回已繳納的「買家印花稅」。
樓換樓印花稅: 表: 一手樓供款 (可負擔水平)
但業主會否因此而減價賣樓則難說,因要計算多付的稅款數額是否高過減價金額。 樓換樓印花稅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樓換樓印花稅 近期有名人以「首置身份」買樓,比方在4月,瑞信亞太區私人銀行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以「首置身份」購入九龍站擎天半島一個632平方呎單位,成交價2,200萭元,呎價34,810元。
只適用於香港永久性居民購買住宅物業,在簽署「買賣協議」時並沒有擁有其他香港住宅物業,即首次置業的香港永久居民。 目前政府規定,如果業主購買新物業後,業主在1年內賣出舊物業,並正式完成該項交易,直到業主個人資料上顯示只持有一項物業,即可以申請退回之前支付的從價印花稅款項。 買家印花稅(Buyer’s Stamp Duty,BSD)屬於專門為應對非本地買家及公司轉讓的印花稅。 目前只要是非香港永久居民,或是以公司名義購買物業,均需劃一支付15%印花稅。 香港政府為打擊樓市炒賣風氣,因此勒令規定所有持有一項物業或以上的非首置客人士,購買物業時,必須繳交樓價15%的印花稅。
樓換樓印花稅: 推薦文章:2.45% 按揭、轉按現金回贈,誰與爭鋒!
部份人在換樓時,為了避免雙倍印花稅,會希望透過「加按」其舊有物業,並找尋另一半的身份購入新居。 對於「加按」的實際操作,可以按這裡,詳閱「加按」的各項細節。 如果本身另一半的財政實力有限,舊居業主可能需以「擔保人」的角色,協助新居業主上會。
過往因物業市場炒風過熱,政府認為有必要遏抑非住宅物業 (包括車位) 需求 ,於是在 2013 年引入雙倍印花稅,把第2標準稅率提高一倍。 根據證券借用及借出交易進行的股票轉移,可豁免印花稅。 詳情請參閱《 印花稅署釋義及執行指引》〝證券借用及借出交易〞,申請手續請參閱 《證券借用寬免-修訂程序》[ U3/SOG/PN06B ] 。 如果是首置人士,根據政府的第2標準稅率計算,印花稅率為2.25%,稅項為78,750元(350萬元X 2.25%)。 抽中一手居屋的幸運兒,除了要準備首期外,更務必留意印花稅估值並非直接以居屋折扣售價計算,各位事前宜做足準備,預留額外資金支付印花稅。
樓換樓印花稅: 按揭預批適合哪些人?
而首次置業的香港永久居民,同樣購買該樓價住宅物業,只需支付樓價3.75%的新從價印花稅,即37.5萬元。 而當外來人才成為香港永久居民後,只需承擔與永居一樣的3.75%印花稅,而之前多繳的錢,扣除37.5萬元後的剩餘稅額可申請退回,即退回262.5萬元。 行政長官李家超稱,措施將令他們買樓的印花稅負擔,與首次置業的香港永久居民看齊。 值得留意,合資格外來人才居港滿 7 年,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就其首次購買的住宅物業,可申請退回已繳付的新住宅印花稅,但仍需支付首置的從價印花稅(按第二標準稅率計算)。
樓換樓印花稅: X Wallet 裝修貸款優惠
不過,按證公司(HKMC)對首置定義頗有不同,後者要求賣家須完成賣樓手續,才可恢復首置身份並使用9成按揭,打算用9按買新物業的換樓人士務必注意。 居屋印花稅的計算與一般私樓物業無異,而因應大部分居屋買家照理為香港居民及首置客,所以只須按照從價印花稅(第二標準)繳交印花稅。 近親甩名或轉名只需要繳交第二標準稅率從價印花稅。 如夫妻聯名想甩其中一位,因每位業權為50%,印花稅會用樓價一半去計算。 當甩名後,賣家在法律層面上再沒有持有任何物業,可以用較平第2標準稅率交印花稅買樓。
樓換樓印花稅: 額外印花稅(Special Stamp Duty / SSD)
參考統計處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報告》,截至2022年第三季,月入超過60,000的家庭數目有557,000個,佔全港私樓住戶約21%。 樓換樓印花稅 因此簡單來說,符合參與一手樓遊戲的私樓住戶約20%,如果扣除沒有首期的一批、以及暫時沒有換樓意欲的私樓住戶,實際數目應該還要更少才真。 樓換樓印花稅 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後,量化寬鬆刺激港人追逐實物,本港私樓供不應求,政府大力增加土地供應,而相關效應已逐漸浮現。 根據房屋局公布數字,本港潛在私樓供應大增至破十萬關口,累計有105,00個單位,按季增加10,000個,一口氣打破2004年公布紀錄以來新高。
自2016年11月5日起,從價印花稅已被劃一為樓價的15%,不過如果買賣物業是住宅及買方或承讓方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作自用,並在交易時在香港沒有擁有任何住宅物業都可以獲得豁免。 對換樓人士來說,如果買家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並在買入新物業12個月內售出手上原有物業,亦可獲退回購買第二個住宅時多繳的稅款。 換句話說,買家在購買第二個住宅物業時仍然要先繳付新物業的15%從價印花稅,待附合條件後,新物業的印花稅便會以第二稅率 (視乎樓價,稅率為樓價的1.5% 至8.5%) 計算,多繳的稅款便可獲退回。 但要注意假如買家已經持有多於一個物業,便不能以樓換樓的形式來節省新物業的稅率。
樓換樓印花稅: 印花稅類型
不過要注意,印花稅是以物業原有價值計算,而所有居屋均是以政府折扣價值出售,計算居屋印花稅時需要先翻查居屋物業原有價值,否則資金不足,即會措手不及。 任何物業於購買日後三年內轉讓均須繳交「額外印花稅」。 計法以物業交易的代價款額或物業市值(以較高者為準) x適用稅率。 這種方式好處是減少換樓人士搬屋的次數,繼續暫住原先單位,省卻一筆搬遷的費用。 不過,陳超國指,很難說新買家是否願意讓舊業主暫租住原有物業,因新買家會有自己的自住的需求,如為新居進行裝修,未必一定配合到舊業主的要求,故舊業主需要跟新買家商討相關事宜。 無論簽署臨時買賣合約,或者正式買賣合約,買家有機會打退堂鼓,取消交易。
樓換樓印花稅: 買樓 印花稅 減免有計:「借人頭買樓」
物業交易的印花稅一般分為從價印花稅 、額外印花稅 與買家印花稅 ,分別對應不同交易情況。 由於女方並不是男方的近親、也不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但卻按業權比例繳付15%「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相當於「300萬X15%/2」,相當於225,000元,另繳付15%的「買家印花稅」450,000元。 不過比起聯權買入的方式,需支付15%「新住宅從價印花稅」及15%「買家印花稅」慳了一點。 樓換樓印花稅 問題是,如果提名人並不是香港永久居民,而不是近親,又會怎樣處理呢? 根據稅局規定,稅局容許買家在簽立轉讓契時提名一名近親,且該名近親不一定是香港永久性居,而僅需要支付「從價印花稅」。 但由於獲提名一方並不是「近親」,故並不跌入「從價印花稅」界別,且因本身屬「非永久性居民」,還需繳交針對海外客的「買家印花稅」。
樓換樓印花稅: 首次置業懶人包2021|首置定義、首次置業印花稅點計?上車換樓慳稅必知
如果買新樓後一年內,仍未能出售原有唯一物業,就不符合申請退稅資格,不可取回多付的稅款,即15%辣稅減去應繳首置稅的差額。 然而,換樓客可以透過轉名來申請退稅,但需支付甩名的印花稅。 而港漂可分為很多類型,例如已經在本港有穩定工作且高收入的人士,也有剛來港準備在港發展的人士。 對於第二類人群,其中也有不少優秀人才,那此項「港漂買房可退稅」又是否能真真正正留下他們? 不少港漂來港工作都需要租房,而每個月需繳付6000港元以上的租金,僅僅是依靠收入很難能夠有在香港有安居置業的想法,也無法真正留住人心。
賣方在賣樓時,除了傾樓價、成交期外,資金較緊絀的換樓客更加需要注意大、細訂的交付日期。 以下收入流程表,假設賣方可在簽臨約日收取細訂,及在簽正式買賣合約時收取大訂餘額。 然而,過去數年連串的假業主事件,促使地產代理執行新指引,大細訂均要經律師樓對數,並確認沒有資不抵債及業權人身份後,才可以交付賣方。 部分標準合約甚至訂明於成交日,才一次過將大、細訂及樓價尾數對數後給予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