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巿走勢2024全攻略!(小編推薦)

去年英國內政部曾估算今年將有15.33萬港人前往英國,而早前有國際大行據此推算,香港將因此走資2,800億元。 再看上述移民人數150萬,簡單乘以10倍則有2.8萬億元流走。 統計處數據顯示,截至去年第四季,香港M1貨幣供應為3.23萬億元,M3則為15.6萬億元。 就算流走資金達1萬億元,已可嚴重衝擊香港的貨幣基礎,屆時香港銀行體系能否再如目前般穩如泰山,則由各位看官自行判斷。 本港樓市去年下跌,摩根大通亞洲地產研究主管梁啟棠認為,由於低利率環境,加上樓宇供應有限,香港住宅價格今年料上升5%至10%,買家的強勁購買力將可抵消短期失業率上升的影響。

早前長實趙國雄以約1億元賣出其「首置物業」、半山雅賓利大廈豪宅單位,持貨3年賬面微賺約800萬元,震驚了整個地產界! 樓巿走勢 近日趙國雄則對此回應,認為內地人來港置業將會成為重點。 他指出近期有不少資金流入債券、股票等板塊,如香港未找到新的定位如經濟定位,樓宇的使用價值會蒸發,租金會回落。 不過,他亦認為本港的樓價仍有機會上升,如大陸人喜歡到香港置業,有資金流出,同樣地會有資金流入,因此現階段無需悲觀,亦不宜太樂觀。

樓巿走勢: 香港樓市走勢2023|本週CCL最新報159.99點 港九新界樓市成交及平均呎價

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近日公開表示,踏入下半年,市場的利淡因素增加,新盤定價未能如發展商所願挑戰新高,估計至2023年中,仍需要以貼市價或低市價銷售,才可確保銷情。 樓巿走勢 他預測全年樓價會跌逾10%,較年中所預測的上落5%更悲觀。 一手新盤接連平開;二手樓價持續偏軟,地產界看淡市場的聲音此起彼落,其中兩大地產代理龍頭「話事人」,最近均異口同聲指樓價一定會下跌,而且幅度不再是三幾個巴仙,大有可能超過一成。 成交量方面,陳永傑認為,一手發展商繼續把握剛需市場,盡推項目,料2022年一手成交宗數有望達兩萬宗,有望創三年新高,成交金額有望突破2,800億元。

樓巿走勢

其實每年11月至1月都是樓市淡季,地產商只會推出貨尾,但不會減價,到了旺季時有了更大需求,有更多樓盤推出,就更加不會減價。 而且撤銷4.25%印花稅,待兩地之間可以正式通關後,就有更多大陸人來港置業,樓價就有機會上升,到時很多人都會去買樓。 倘若美國持續有紛爭,美國經濟難以短期復甦,美元繼續弱勢,出口業疲弱,難免會對樓市造成打擊。 作者認為近月已有不少業主劈價賣樓,2021上半年香港樓價走勢可能會有5-10%跌幅。 他指出其實住宅物業成交已經開始反彈,目前香港樓市發展已成為大陽春! 可惜雖然最近交投暢旺,但樓價未有突破性的升幅,本年至今只升1.82%,應該是香港經濟未見顯注復甦、熱錢聚焦股市及大量割價求售「移民盤」,所以首季樓價上升速度緩慢。

樓巿走勢: 兔年轉工兼買樓 打工仔「防炒車」3大貼士【星之谷專欄 – 香港01】

當中小學更是3年來首次出現淨流失,除小一以外,每級都有學生流失的情況。 以往的數字顯示學生流失集中在高中,但今年數字是為資助小學流失最多。 美聯物業指,指數的回落反映了新增減價盤數目有所回升,但現時巿場氣氛依然向好,交投旺勢將會持續。 高於平均值的現象已經為24周,是有紀錄以來第二長的時段,可見樓價有上升動力,將挑戰歷史新高。 陳永傑表示,6月新樓盤的銷情十分理想,從而帶動一手與二手樓巿的買賣氣氛。 在利好的巿場氣氛下,陳永傑有信心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可以在8月突破歷史高位。

  • 至於其餘兩個項目則位於新界區,分別有粉嶺清濤苑、馬鞍山錦柏苑。
  • 議息結果公布前,部分投資者擔心鮑威爾言論或相對鷹派,結果會後聲明及鮑威爾的措辭均較預期溫和。
  • 香港地少人多是出名的, 2017年到現在, 政府推地的次數不斷減少, 也說明了未來的新樓供應, 將會進一步減少。
  • 隨後,跟隨今年1至7月的升巿,加上在2020年7月,谷底趨勢線下限接近0%,即以年度計,出現樓巿指數永遠只會比往年貴的狀況。

其中餐飲服務活動業失業率上升至6.2%,是逾8年來的最高水平。 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即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的失業率亦進一步上升至5.2%,是3年以來的高位。 王美鳳續指,按揭年期上限為30年,故按揭年期不會延長至超於30年。

樓巿走勢: 樓市「小陽春」春節前提早出現

未來除非通脹回落速度顯著不及預期,否則貨幣政策對股市的影響料將減少。 至於現屆政府自2012年上任迄今,力主「遏需求」及「增供應」兩大房策方向,未來3至4年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多達9.6萬伙的歷史新高,未來5年提供約9.45萬伙公屋及居屋,平均每年1.89萬伙,顯示本屆政府在增加新供應方面不遺餘力。 反觀香港住宅市場的情況沒有太多恐慌情緒,蔡氏認為,一來可能港元與美元匯價掛鈎,港樓如同美元資產,再加上本地家庭數目每年都在增加,的確對樓宇需求大,令樓價特別是面向大眾市場的中小型單位的價格不會大跌。 反而一些超級豪宅,或會因為去年中開始的社會事件,令內地人減少來香港,而致該類豪宅價格會有明顯調整。 正所謂「無巧不成話」,自從內地發話要香港解決房屋問題之後,就傳出多個利好住宅供應的消息。 月中再有擾攘逾1年的臨時過渡性房屋見到眉目,獲屋宇署批出建築圖則,合共涉及住宅面積逾102萬方呎,料可提供逾4,000個臨時過渡性單位。

其中粉嶺清濤苑776個單位,實用面積介乎約277-約447平方呎;油塘高宏苑2,021個單位,實用面積介乎約185平方呎至約489平方呎;馬鞍山錦柏苑1,896個單位,實用面積介乎約184平方呎至約473平方呎。 房委會表示,「居屋2022」的有效綠表申請者,若剔選了「一表兩抽」,將自動獲納入是次銷售計劃而不需要重新遞交申請或再次繳付申請費用。 房委會已於「綠置居2022」申請期開始前通知有關申請者,其「居屋2022」的申請已獲得保留至「綠置居2022」,以及其「綠置居2022」的申請編號。

樓巿走勢: 【2021投資展望】疫情撼經濟 移民潮會否拖累樓市?

他今年相對看好豪宅市場,認為通關後有利內地買家來港購買豪宅,而且豪宅單位數量不多,估計豪宅樓價今年或可升約5%。 【香港樓市2022】官方數據顯示,去年全年私人住宅樓價指數雖然累升3.3%,但近3個月持續下跌。 踏入香港樓市2022年1月,二手市場湧現移民盤、減價盤,樓市是否開始轉勢? 近期二手市場湧現減價盤,不少準買家都會趁此執平貨,綜合多位專家教路,執平貨要留意九大要點。 新鴻基地產(00016)副董事總經理雷霆亦表示,加息屬預期之內,而買家亦有心理準備,事實上,如參考歷史,過去多年,包括美國加息週期,本港按揭利率絕大部分時間均處於低位,銀行態度亦有利置業者,故今次按揭利率調整對樓市影響不大。 對此,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這些負面因素仍困擾樓市,估計明年首季樓價將持平,甚至輕微下跌。

樓巿走勢

不過,疫情因素令入市氣氛審慎,踏入2022年樓市轉弱,天水圍樓價走勢後勁不繼。 據代理資料顯示,嘉湖山莊本月累錄12宗成交,當中半數低於市價成交。 AASTOCKS.com 樓巿走勢 Limited對於任何包含於、經由、連結、下載或從任何與本網站/應用程式有關服務所獲得之資訊、內容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

樓巿走勢: 香港樓市2022|樓市轉勢視乎息口走勢

中原地產奧運站利奧坊曉岸分行經理曾文慧表示,最新一宗大角咀亮賢居交投,賣家最初開價920萬元,經雙方議價後,獲用家以890萬元承接,折合實用呎價17694元。 資助小學校長會名譽主席張勇邦出席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在現在的移民潮當中,不少人舉家離港,本港的學童跟隨家長離港,甚至是幾名兄弟姊妹一同退學。 樓巿走勢 根據教育局2020/21年度的《學生人數統計報告書》, 截至去年10月,全港中小學一年內已經流失約15400名學生。

樓巿走勢

他認為,即使兩地未通關,但社會對住宅需求巨大,認為樓價有機會上升,樓市2021上升率約5%。 新世界發展鄭志剛在網上業績發布會表示,他對香港樓市和零售市道有信心,香港最壞時刻已經過去,並預測樓價今年有5%升幅,零售銷售在下半年會有雙位數的增長,他對香港樓市市道都算樂觀。 美聯老闆黃建業最近在媒體表示,近月熱錢流入香港樓市以及投資者開始套股換樓入市,香港樓價已重回上升軌道,黃建業預料全年香港樓價有8%升幅,假若年尾前通關成功,升幅可達10%或以上,可謂相當樂觀。 利嘉閣地產至尊豪宅西南西營盤站分行經理黃國然表示 ,最新促成一宗西半山百合苑中層C室單位的二手成交。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是中原地產根據該集團的買賣合約成交價編制作為基數,反映最新的地產市場價格變動的一項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