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下跌2024詳細懶人包!(震驚真相)

當第一個破格平盤出現後,如果仍未成交,很快市場就會有第二個破格平盤出現。 劈價的樓盤通常會容易引起較多準買家興奮,於是劈價盤就容易成為了市場的焦點成交! 上月本港各地區不同面積類別的私宅平均呎價,佔逾七成都下跌,其中以九龍區實用面積約753至1,075方呎中型單位按月跌幅達9.71%最大,期間呎價約15,874元,今年首5個月挫幅更達11.62%。

恒生銀行公布,恒生中國去年營業溢利按年跌77%,由於內地商業房地產貸款的預期信貸損失撥備增加;撇除有關變動前,營業溢利按年升9%。 去年收入升近4%,淨利息收入及非利息收入均有增長。 至於恒生銀行去年內地業務稅前盈利約2.2億元,按年跌81%,總營業收入則升近4%至31.1億元。 另外,至去年底,恒生銀行全職員工總數8708人,按年跌逾7%。 美國聯儲局今公布議息結果,一如市場預期加息0.75厘,料本港今季有機會上調P息,有財經作者以「錢又無、人又無」為由,認為香港持續出現淨遷移人口(人口移入減移出)流出,影響剛性需求,「香港樓價難免下跌」。

樓價下跌: 【湯文亮話】樓價下跌三成,共富變共貧

又抵兩位老人家「牙擦」,7月份通脹放緩,老友說兩位大師有料即是有料,試問誰人能夠料到在疫情下兼特朗普無端端開徵關稅,美國出現的高通脹竟然回落? 可以暫時不用加息,不但美國政府,甚至連香港的業主都鬆了一口氣。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57.87點,按周微跌0.23%。 CCL見底(156.37點)後近4周計,累升0.96%。

道明銀行經濟分析師桑迪表示房產市場不可能在今年上半年止跌回穩,而下半年走勢取決於央行是否停止加息、政府禁止外國人置業的影響、就業市場表現和新移民對物業的需求。 他指出,樓價是買家和業主的博弈結果,香港的業主板塊由1997年前的“窮爸爸”變為“富爸爸”。 受第四波肺炎疫情重創,加上新居屋供應持續增加,2020年資助房屋未補價第二市場樓價回落。

樓價下跌: 香港樓市2022|資產價格下跌成必然

我認為是有的,而且是近在咫尺,就是通脹上升,樓市就會下跌。 當美國疫情失控,確診人數突破650萬,加上經濟差失業人數近3,000萬,在選情告急的情況下,特朗普於8月初自行簽署行政命令,授權聯邦政府向條件符合的勞工每周加發300美元失業金,那錢從何來呢? 有學者估計,如果疫情仍然不能受控,失業情況仍然嚴峻的話,美國將加碼派錢,資產負債表有機會在今年年底升至10萬億美元。

  • 每逢樓市處於跌勢,「負資產」這三個字成為樓市熱話。
  • 樓價指數去年5月逆權運動前於396.9點見頂,然後連跌五個月,林鄭十月出招放寬首置客按揭成數,令樓價止跌反彈,最新今年1月份指數報378.2,較去年5月高峰低約4.7%。
  • 集團首席財務官兼公司秘書陳祖偉續指,豐盛目前整體手上的未完成合約達127億港元紀錄新高,在過去6個月增長約20%。
  • 而有評論認為這些數據可支持為何內地客源會減少而令樓市的需求下跌,從而帶動樓價下跌。
  • 部份投資者需要拋售資產套現,減少負債,增持現金,以備突發應急之用,實屬人之常情;當市民預見朝不保夕,收入不穩,必然調整置業計劃,避免債務,令房產需求減少。
  • 再看上述移民人數150萬,簡單乘以10倍則有2.8萬億元流走。

土地註冊的買賣登記少了,正就是樓宇需求減少的反映。 猶記得,2019年10月時,港府首次將可借9成的樓價由400萬元提升至800萬元,當年許多業主、樓市KOL都揚言,上車樓價將向800萬元前進。 據差估署的私宅樓價指數顯示,2019年10月時樓價指數為378.2,翌月彈至385.3,其後指數反反覆覆。

樓價下跌: 目前未有金融危機

人民幣作為一個市場風險指標,一直對全球經濟和市場風險異常敏感,在疫情期間,其匯率預示風險的能力更勝金銅比。 香港樓市2022預測|香港樓價正下調,樓價仲要跌幾耐? 戴德梁行預期樓價快將觸底回穩,全年最多跌8%;專家洪灝則預期CCL跌足3年,總共下調4成。 加拿大央行在12月和1月累計上調利率75個基點,令到很多投資者和用家對房地產前景持審慎態度,不敢貿然入市。 樓價下跌 第四週期(2003年尾至現在):從2003年尾開始,樓市再重新起步,其間就算是經歷了2008年金融海嘯及政府推行辣招震懾炒家及外來投資者,樓價都只是大漲小回,勢頭不但從未逆轉,而且承接力強勁。 香港測量師學會副會長香港菁英會執委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理事躍動菁專主席林力山接受訪問時表示,要談香港樓市常盛不衰,就要先看樓市半世紀以來的歷史,他以分段週期細說分析。

樓價下跌

他補充說,除用作派發特別股息外,出售加拿大業務所得餘額,可能會在原有股份回購計劃下額外加碼。 另外香港私樓的樓價與租金指數年度變化率,兩者一直形影不離,大致齊上齊落(詳見圖2)。 首先,即使過去9年的結婚宗數不斷高於樓宇落成量,但其間的樓價與租金仍然根據周期上上落落,2016年更加出現雙雙下跌,反映住屋需求之外可能有更重要的其他因素左右大市。 然而,這一次預演反映樓價並非如政府理論所言金剛不壞,而是隨着經濟下行,樓價亦會徐徐向下。

樓價下跌: 香港樓市2022|CCL跌至3年新低

《香港財經時報》於本文會解釋負資產定義、負資產原因及後果,並且回顧1997年後「負資產」情況,分析現時的情況。 不少人關注銀行對負資產態度和做法,業主斷供會否call loan(即要求提早償還按揭金額),專家就此會提出意見,並提出3種避免成為負資產的方法。 該會指,市民對未來樓價走勢看法再度逆轉,反映他們轉為看淡樓市前景,相信與經濟前景不穩及進入加息周期有關。 事實上,該調查中佔約57%人士對未來半年香港的經濟前景感到悲觀。 他引述上周公布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按周下跌1.5%,已連跌六周,跌至只有162.31點,創五年來的新低。

【now.com財經】有老友話,近日恒大事件,加上傳聞中央政府整頓香港房地產,香港樓價下跌三成不是夢,叫我小心一些,我話做生意一定有風險。 老友可能不明白,樓價下跌三成是有違國策,習主席提倡共同富裕,樓價下跌三成「共富變共貧」,中央政府是不希望樓價繼續上升,而不是要樓價在現階段下跌三成。 他說,很多人認為香港的土地供應量得到改善,樓價便可平穩下來。 這並非必然,近年政府的努力是有目共暏,但改善不單未足夠,而且供應不足其實日益惡化中。 他說,假若美國聯儲局在今年年底前加三次息,香港銀行可能不會跟隨加息。

樓價下跌: 目前樓價較2019年高峰期下跌10%

佩洛西訪台,令台海形勢異常緊張,一旦真的擦槍走火,香港很難不受影響。 因此,即使是實際有需要的用家,亦會傾向等形勢明朗一點的時候才入市。 樓價下跌 高盛調低本港地產股資產淨值(NAV)平均4%,並降低未來3年每股派息預測15至24%,12個月目標價亦平均調低4%。 該行覆蓋的本港地產股中,只有新世界(0017)獲「買入」評級,潛在升幅約60%,而予「沽售」信置(0083)潛在升幅只有1%。

樓價下跌

若以3區劃分,「港島樓價指數」最新報178.51點,按周跌0.53%;較四星期前亦跌1.12%,而該區本年迄今樓價跌3.08%。 其次,加息周期重臨,全球通脹飆升,身處香港更感物價逼人,一斤菜心高達40元、交通費、水電費樣樣加,抗疫用品更是開支頗大。 在通脹面前,美國加息已是必然,若香港是次不緊隨美國加息,任由港美之間的息差擴闊,資金流走的速度必定更快。 從年初至今本港樓價累計下跌4%,大行高盛看淡樓價前景,預期會在低位維持一段長時間之餘,更預期從今年至2025年,樓價將每年跌5%。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則稱,今年1月樓價回落約1.8%,料首季整體樓價跌約3%,但仍要待疫情受控,購買力爆發,才可帶動樓價向上。 樓價下跌 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2021年12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92.5點,較11月的393.6點,按月再跌約0.28%,連挫三個月,為八個月以來低位。

樓價下跌: 香港樓市2022|樓價有望於第四季觸底轉趨平穩

如果符合申請資格,買家可以選擇按揭保險新例(俗稱「林鄭Plan」)或發展商的「呼吸Plan」,「林鄭Plan」是指按揭保險新例,800萬以下… 「呼吸Plan」對買家最大不利是利息高昂,頭幾年供款利率雖然與市場按揭利率相近,但當「蜜月期」過後,利息隨時高於市場幾倍,因此不少買家都打算儲夠錢在「蜜月期」到期前轉按,以市場按揭利率供樓。 21日,渣打香港宣布,由22日起,H按鎖息上限由P-2.5%上調至 樓價下跌 P-2.25%,實際息率升至3.375%,最優惠利率(P)維持於5.625%。

樓價下跌

戴德梁行發表第三季香港住宅市場回顧及展望指,加息步伐加快以及本地疫情反覆,影響二手市場成交;第三季住宅成交量錄約11600宗,按季跌22%。 若疫情在9月後受控,樓價有望於第四季觸底並轉趨平穩,料全年樓價下跌約5%至8%。 不過,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預期,樓市於今年底見底。 他分析指,今次本港樓價下跌,不是經濟出現特別大問題,而是本港因防疫而封關,若果解決這個問題,樓市會回穩,並且向上。 他又說,按揭對樓市影響不算很大,因大部分業主已供滿樓,對借高成數按揭的新買家壓力會大一些。 土地供應方面,預計2021年香港的土地供應量會下降,除了因為政府近年將公私營房屋比例由改成七三比,導致私人住宅土地供應下降外,並可能長期維持低位。

樓價下跌: 樓市專家一早提醒:樓價會下跌

踏入香港樓市2022年1月,二手市場湧現移民盤、減價盤,樓市是否開始轉勢? 近期二手市場湧現減價盤,不少準買家都會趁此執平貨,綜合多位專家教路,執平貨要留意九大要點。 正所謂「無巧不成話」,自從內地發話要香港解決房屋問題之後,就傳出多個利好住宅供應的消息。 月中再有擾攘逾1年的臨時過渡性房屋見到眉目,獲屋宇署批出建築圖則,合共涉及住宅面積逾102萬方呎,料可提供逾4,000個臨時過渡性單位。 有立法會議員提出無約策力議案,研究修訂《保護海港條例》及落實觀塘避風塘填海工程。 另發展局於本月24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提問時提及,指濕地緩衝區內超過4成(即約513公頃)的土地被劃作可作住宅發展土地用途,政府目標在今年內提出建議。

聯儲局加息三次,即是年底前聯邦基金利率將會升至2.25厘,這會構成香港銀行加息的壓力。 但即使銀行加息或甚至追加,在聯匯制度下,同業拆息例如一個月拆息,也只會升至接近2.25厘,即是P只會加大約1至1.25厘,以這加息幅度,不能夠將樓價壓下來。 林力山認為,順其自然是永恆的定律,只要大家記着樓是用來住的至理名言,在能力範圍內買樓住是可以的。

樓價下跌: 樓市大跌在即?利好因素逆轉 港樓首季命危

報告指,與上年樓價高峰期相比,部分樓盤的價格已累5%至10%。 專家料疫情高峰約在9月出現,戴德梁行預期,樓價於今年9至10月將會觸底,並在第四季轉趨平穩,全年樓價整體下調幅度約5%至8%。 此外,差餉物業估價署於上月低公佈的7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亦顯示,樓價創下自2020年2月以來新低。 指數報398.1點,按月跌1.65%,連跌兩個月之餘,亦較2021年的歷史高位回落5.53%。

樓價下跌: 香港樓市5個見底跡象

就算發展商資產負債表強且估值低廉,基本面仍在轉弱,調低恒基地產、新鴻基地產、新世界發展及嘉里建設目標價大約7至12%,但長實集團目標價維持在64元,理由是香港住宅收入佔比較低及回購股份往績良好。 張宏業預期,美國今年3月加息,到了第三季累加至一厘半以上,香港才會跟隨加息,至年底加至半厘,下半年後本港樓市轉勢,樓價下跌,估計全年二手樓價跌5%至10%。 在一手市場上,他預期,一手樓盤開價不會太進取,發展商會提供優惠冲淡樓價下跌帶來的影響。 【香港樓市2022】官方數據顯示,去年全年私人住宅樓價指數雖然累升3.3%,但近3個月持續下跌。

樓價下跌: 樓市交投萎縮 樓價將進一步下跌

由於經濟環境好轉,消費業務亦錄得可觀增長,而上月來自內地的跨境收單業務按年有雙位數增長。 由於不少內地遊客仍在申請往來香港的簽證,相信有關交易量未來仍會繼續增加,對業務持審慎樂觀態度。 祈耀年說,目標是盡快讓股息回復至新冠疫情前的水平,今明兩年派息比率定於50%,亦會提前在首季業績公布時,亦即5月,考慮視乎適當的資金水平進行回購。 他重申,目前的營運策略,是改善股東回報的最佳方法,預期今年有能力實行持續的分派政策。

要數本來最樂觀的,是「大好友」施永青,但擬於中原半年蝕近億元,正部署削減支出,因為根本「養唔晒所有經紀」。 施永青預計港樓下半年或下調3至5%,事實上,施早在上月已表達對樓市憂慮,公開發表「港樓缺乏牛市條件」言論,當時他解釋因為經濟處境不好,基本推動力度不足,樓市實難靠個別高價成交指標帶動。 由2020年計起,是因新冠病毒在這年年初開始在本港爆發,美國於2021年開始連番加息,到了2022年,美息持續上升,本港銀行亦調高同業拆息封頂息率,主要銀行亦調高最優惠利率,樓價亦開始走下。 他認為,如果政府不及時推出穩定樓價的措施,第四季樓價的跌幅就可以等同前三季跌幅的總和,導致2022年全年樓價可以跌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