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用身體換保單15大分析2024!(持續更新)

但據了解,此案是南山人壽業務員影響較大,訴求其最早是拿續期服務津貼,2016年才改續期業務獎金,2021年7月才又改回續年度服務津貼,將影響第二年收入是否隨離職「可攜式」,因此金管會仍是希望南山人壽先與其業務員多溝通。 人生還要買車、買房、養小孩,要支出的項目太多了,終身險貴又保障低,很容易繳個幾年就放棄了,前幾年繳的保費卻沒有換到終身保障,真的是一大虧損。 假設我的存款有 2,000 萬,那出了什麼意外、疾病,就刷卡付醫藥費就好了。 可是如果今天我的存款不足,只有 30 萬,那任何的意外、疾病都有可能讓我沒辦法應付自己的生活,還會造成家人的經濟負擔。

由於投資型保單是盈虧自負,投資帳戶賺的錢,保戶當然可以自由提領,但其他保單,保戶只是繳了保費,想要把裡面的保價金拿出來,其實只能用「借款」方式。 每個業務員好惡不同,對奧客的忍受度及受挫折後的恢復力也不一樣,因此每個人心裡的單子有長有短,冷暖自知。 別迷信超業的光環,或聽他們常用的話術:「我是超業,你跟我買保險,成為我的客戶,你也很有面子。 」買保險是跟面子沒關係的,找到一個值得信賴、能做好售後服務的業務員,才是真正有了裡子,也有了面子。 「我是超業,你跟我買保險,成為我的客戶,你也很有面子。 就覺得這個絕對該買,是好險種,卻完全不去思考它背後的價值。

業務用身體換保單: 保險規劃:買終身險真的比較划算?業務不會跟你說的四大地雷

絕大多數業務會建議B商品,不過他們不是為了賺比較多蒙蔽了良知,而是在公司的洗腦文化下,他們發自內心地認為B商品對客戶是好的,所以才會這麼做。 💥專業能力:能在網路的大平台(My83、Finfo、PTT、Dcard)解決每一個保戶的問題,提供更友善的解決方案,且經營自己粉絲專業,撰寫各式保險文章分享。 你對保險的不安及困惑我們都懂,一起進到保險新手村,輕鬆看懂保險。 在保險業有20幾年資歷的姚永年指出,根據壽險公會統計資料,去年壽險業務員總登錄人數達38萬又19人,較前一年底增加6,940人。 雖然進入行業人數增加,卻不代表當初銷售保單給你的業務員永遠都在。 根據統計,銀行保險通路所佔的銷售比重愈來愈高,在新契約保單(FYP)中,有近四成均是由多元行銷通路而來,包括電話行銷、銀行通路、網路購買等;在國外,更多保戶是透過銀行通路買保單,例如法國有高達七成民眾是透過銀行通路買保單。

業務用身體換保單

同樣年繳兩萬元,只能買到四百萬元的保障,「保障保費比」是二○○(四百萬除以兩萬),那等於每一份保障變貴了,在保障內容沒有比較好的狀況下,解約就是吃虧的選擇。 阿芬看到的是「拿回保價金」、「保障維持五百萬」、「每年省三千五百元」,但業務員沒說的是,定期壽險只保障到七十五歲(各公司不同),假如阿芬活到七十六歲,就算到期可以領回所繳保費,老後也不會有壽險保障了。 現在業務員告訴阿芬,本來即將繳出去的二十一萬元,可以改買一張二十年的定期壽險,保額同樣五百萬元,但年繳保費只要一萬零五百元,等於每年省下三千五百元,十五年就省下五萬二千五百元,而原本舊的終身壽險解約,還可以拿回一筆保價金。 此外,醫療險都有約莫三十天~九十天的等待期,就算小鳳順利解舊約、買新約,萬一在新保單的等期期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會理賠,等於將自己置於保障空窗當中。 第四,解說保險單時,必須說明保單的除外不保事項。

業務用身體換保單: 個人理財

顯示銀行通路販售的保險雖然簡單易懂,但對於部份民眾有一定的服務功能與吸引力。 但舊有保單不能換業務員,新購買的保單,保戶可以指定向新的業務員購買,壽險業者強調,這是基於尊重保戶的意願,新購買的保單可以自由選擇業務員。 如果你喜歡自己研究,Finfo 提供完整的試算工具,協助你快速計算保費與保障,搭配自己專屬的保險組合。 你花愈多錢在保險上,就代表你能累積財富速度愈慢。

25~45 業務用身體換保單 歲是累積財富的重要時期,要想辦法存錢,同時又要負擔家庭責任,萬一出事定期險的高保障可以支付醫療及生活費用,如果沒事最好,省下來的錢可以快速累積財富,盡早脫離對保險的需求。 有人認為說續佣是後續服務,包括理賠的對價報償,但是那畢竟只是一種說法。 所以跟領取佣金幾年也沒有任何相關的正比或反比任何關連。

業務用身體換保單: 熱門活動

愈早購買終身型保險保費愈低,其實代表你年紀愈輕的時候就借錢給保險公司,讓保險公司用你的錢去累積財富。 4.建議您先打電話至保經客服讓原保經公司了解您的狀況,能不要解掉重新附加是最好的,業務員如果本身有問題,相信保經公司會做相對的懲處的。 業務用身體換保單 但解約損失的就是保費,因為以前繳的那些保費,就是為了現在和未來的保障,而現在解約了,等於從此之後那些保障都會徹底歸零。

  • 第三、業務員愛在臉書等社群平台吹捧自己非常懂保險。
  • 壽險業者表示,保戶要求更換壽險業務員的情形並不多見,就過去的例子來推測,可能是新的業務員建議該保戶將舊保單解約,然後再另購新保單的情況。
  • 由於最近想要再加買其他保險,卻連絡不上業務員,只好找上同樣在該公司任職的另一位熟識業務人員,重新幫忙規劃保單,並且向公司要求「更換業務員」;但保險公司並沒有為他更換業務員,反而電告原先的業務員與他連絡,引起保戶不滿。
  • 第三,能否精準和有效的將產品與自我的需求做結合。
  • 除了Kevin,據傳正妹房仲已經睡了5個大戶,其中2人下單付訂金了,圈內人瘋傳她的豐功偉業和傳奇事蹟。
  • 但要注意的是,投資型保單的保價金和一般壽險不太一樣,投資型保單因為有一部分是投資,所以保價金會隨著投資標的的績效波動,如果解約,領回的保價金可能低於原始投資金額,不但損失了保費,連同相關的壽險保障及醫療附約,也都會一併終止。

如果你知道保險公司的制度,你就可以知道所謂的主任、襄理、區經理,就是業績到了一定的程度,有了一定的組織規模,就可以往上爬升。 假設有A、B兩種商品:A商品對客戶比較好,不過你只能賺1,000元;反之B商品比較不適合,但你能夠賺10,000元。 對保險有任何的問題,你可以在這裡詢問眾多專家的意見,若對回覆的用戶有興趣,可以點擊「傳送訊息」進一步跟他聊聊。

業務用身體換保單: 旅遊保險

另外也回答您「目前的保單 如果要外加其他附約 也是可以透過別間保經或保險公司加保?」透過“別間保經公司”是可以的啊! 至於透過“別間保險公司”就不行了,別間保險公司沒有撈過界的權利去替其他家保險公司的保單加附約。 我購買的都是自己爬文很多 內容也有依依比對 再針對我自己預算跟需求才買的 但因為也過很久 沒繼續了解也是正常的 平常沒那麼多少時間跟心力 這位保經業務 剛好是我家人教會認識的 原本覺得不錯 殊不知是這樣.. 雖然終身險的保費,相較之下,會比定期險還貴,但這是因為終身險是「提前用二十年,把這輩子剩下要繳的保費,全部先繳完」。 如果在即將繳費期滿之際,就把多年前投保的終身險解約,等於損失未來一輩子的保障。

姚永年建議面對這類型業務員有二大對應招數,分別是只買看得懂的保單、只買付得出保費的保單。 或是你家庭、工作發生變化、風險改變時幫忙調整保險內容。 筆者曾好心介紹一個年薪千萬元的超業前同事,給從未買過保險的40多歲親戚購買醫療險,後來親戚因個人原因不想再繳費,這位超業可能太忙,完全沒和筆者親戚溝通,等到收到保險公司通知時,保單已經失效。 新保單第二年仍持續繳費或沒有解約,是否仍應發放銷售佣金? 金管會原本研議「續年度佣金不得為零」的方案,但在與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等擁有大型業務部隊公司討論後,業者都反應此方案恐要與業務員全面換約、孤兒保單無人要接手、影響保單訂價等,因此金管會決定暫不調整。 同時在保單條款中,有所謂「等待期」規定,也就是指在一定約定期間內,保險公司可以不理賠;例如醫療險通常有30天至90天的等待期,也就是投保後30天至90天,保戶一旦發現罹癌,保險公司是不予理賠的。

業務用身體換保單: 熱門推薦

從商品面來說,重買一份新保單,保費費率可能跟以前不同。 如果解約後想購買新保單,萬一這期間發生任何意外,可能得被迫要延遲購買,保險公司也可能會要求病發部位需除外投保、或是提高保費,甚至有可能會被拒保。 「保單權益不會改變,不要隨便解約!」姚永年強調,即便當初銷售保單的業務員離職,保戶與保險公司間的保單權利義務不變,千萬不要因此貿然解約,因解約後重新再買的保單保費可能因年齡增長而變貴,甚至可能因體況改變而無法再投保。

小編在對保險、金錢的概念還不熟悉前,真的覺得終身險比較令我「心動」,因為覺得可以「保障終身」真的很棒,但是了解理賠金的給付及條款後,去理性地想想,終身險真的有比較「保障」嗎? 因此,壽險業者一直都不鼓勵保戶更換業務員,大概只有業務員「服務」有更大瑕疵,造成保戶的權益明顯受損,保險公司才會更換業務員。 終身型的保險很貴,把你一輩子該繳的保費,全都壓縮在 業務用身體換保單 10 年、20 年的繳費期間內了,以一般上班族來說,如果想用終身險買齊壽險、失能、癌症、醫療的保障,一定是要繳個 10 幾萬,這樣的經濟壓力很大。

業務用身體換保單: 保單服務

聯众保險經紀人公司總經理姚永年提出二四自保心法,包括二招確保權益不中斷、四招破解業務員雷區。 這也就是說,不論透過壽險公司的壽險顧問買保單,或在銀行櫃台買保單,應該都是見仁見智,畢竟每個人的需求不會是一樣的。 保德信人壽指出,保戶辦理保單解約,雖可領回一筆解約金,但有時解約金遠少於已繳的保費;另外,還有許多的保險權益也必需重新計算,甚至以往投保的一些高利率保單,此時解約會非常划不來,反而喪失原有保險權益。 保險是用來陪伴你累積財富,當你存款不足時替你承擔風險的東西,年老容易生病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那我們更要趁年輕的時候用定期險「低保費高保障的特性」幫助我們累積財富,在自己在退休的時候有充足的資產,這才是正確的目標。

此外,「保險法」中也明載違反告知義務,一旦重新投保,此一違反告知義務有兩年抗辯期,也必需重新計算。 你能預測 30 年後,癌症又會有什麼更新的治療方式嗎? 就是因為無法預測,現在購買的終身防癌險裡面一定沒有寫,條款沒寫的治療方式保險公司就不需要裡陪。 買衣服的時候會聽到:「這件是最後一件,賣完就沒有了!」,電視上的投資老師說:「這支股票一定會漲!」,生活中的銷售話術,到底什麼該信什麼不該信?

業務用身體換保單: 骨折意外多 保險顧問說一定要注意這三件事

壽險業務員費盡唇舌,也很難喚起客戶的保障需求。 有些保戶錯誤解釋「顧客是上帝」,覺得有錢就是大爺,別人要賺他的錢,對他必須畢恭畢敬。 對壽險業務員趾高氣昂,不尊重保險專業,以為業務員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大小事都期待業務員到府服務,而且要隨傳隨到。

業務用身體換保單

向壽險公司業務人員通路投保,販售的商品比較齊全、複雜;壽險業務員可為保戶進行量身訂作的保險規劃,強調更符合個人不同需求的保單。 舉凡傳統壽險、定期壽險、醫療險、長期看護險、保險節稅等,均是壽險業務員提供的專業服務。 「保單權益不會改變,不要隨便解約。」姚永年強調,即便當初銷售保單的業務員離職,保戶與保險公司間的保單權利義務不變,千萬不要因此貿然解約,因解約後重新再買的保單保費可能因年齡增長而變貴,甚至可能因體況改變而無法再投保。 25~45 歲的時候,我們的存款不多,擔心意外或疾病需要大筆醫療費用,如果我們透過定期險「便宜」的特性想辦法累積財富,等到年老的時候,其實應該已經存了一筆預備的醫療費用,身體有狀況就拿出來治療,身體沒狀況就拿去享受人生。 定期險會逐年調整保費沒有錯,但我們真正需要擔心的是在退休以前,自己有沒有好好累積財富,讓自己脫離對保險的需求,而不是顧慮保費會隨年紀愈來愈高的狀況。 另外關於解約重買的問題,在做此決定前必須先考量個人的保障問題,最好不要一時生氣就解約。

業務用身體換保單: 保險業務員到底賺你什麼錢?

此外,業務員的專業是保險,如果他開始說美元創新低可以換;或是要你買投資類的產品,除非這個業務員是滙率或投資專家,否則最好只聽他在保險專業的建議就好,滙率和投資,去找那一個領域的專家。 絕大多數的人,對於保險觀念完全不及格,而且也不想去做功課了解,只聽信他所信任的人,花大把鈔票,卻不太知道自己買了些什麼! 繳了高額保費,就認為保障絕對足夠了,這輩子高枕無憂了! 等到事情發生後,發現原來洞「超級大」,但是,來不及了。 💥理賠能力:協助保戶開立有利的『診斷書』『失能證明』『重大傷病』『癌症』,守護保戶最佳權益,發揮保險最大價值。 像是癌症、精神疾病及重大創傷,(舉凡符合健保局重大傷病卡項目之一)一旦發生,新式療法及長期治療的費用都相當驚人,而且將會造成家庭的經濟負擔,建議重大傷病險至少規劃2~3年的生活費(根據統計癌症黃金的積極治療期是2~3年)。

業務用身體換保單: 醫療技術進步,終身險可能不會理賠

衣架最好選個便宜又堅固的,所以終身壽險通常會被拿來當作主約,畢竟人如果身故了,也不需要繼續購買附約了。 終身型的失能險也很適合當主約,因為它的理賠年限長,即使失去雙手或雙腳,都還可以持續理賠約 50 年,讓主附約的延續性不會失效。 購買1年期的定期險,如果未來看到有理賠條款更好、保費更便宜的商品,變更保單的自由度相當高,對於未來有新的疾病或是醫療技術,保險公司也會做出對應的保單,我們可以依照當下的健保制度及醫療技術,選用對自己比較容易理賠的保單。 1.第一年佣金通常最多,續期佣金看各家公司制度怎麼給,或許你保的商品續期佣金很少,業務員可能覺得沒有服務的必要,但我個人覺得不太應該。

業務用身體換保單: 定期險總繳保費比終身險還貴,忍痛繳20年的終身險才划算?

當你的財富越多,就能讓自己逐漸脫離對保險的需求,終身型的保險就像是把一輩子的保費壓縮在二十年內先讓你繳完,然後相同的保障額度用一輩子。 定期型的保險則是有繳費有保障,當你不再需要的保險的時候自然就可以降低額度或是不再購買。 業務用身體換保單 保險的額度應該要是可以自由調整的,年紀大保費貴,那就少買一些啊,而且最後的目標應該是成為一個存款足夠的人,脫離對保險的需求。 剛開始工作,手邊存款不多,支出一些預算購買保險是沒問題的,但隨著資產累積,其實是應該漸漸減少對保險的需求。 我們應該要趁年輕的善用定期險「低保費高保障」的特性,把省下來的保費用在累積財富,手邊的現金才是真正該陪你一輩子的,希望每個人年老的時候都有充足的現金,而不是不一定用得到的保險。 一般而言,除非是業務員更換工作區域、轉職、犯了重大過錯,或是客戶搬離原本住家範圍,保險公司才會同意客戶更換業務員。

業務用身體換保單: 專業版

此外,為了免衍生孤兒保單問題,保險公司在業務員離職後,通常會指定該業務員的主管接手服務。 對此,姚永年提醒一定要檢視接手的業務員,至少要見面一次,請其檢視、解說接手服務的保單,目的有二,一是聽其言、觀其行,了解其專業程度與服務熱忱,二是藉此比對、了解先前業務員是否如實協助投保。 業務員的專業在於協助保戶規畫適切的保單,當業務員不關心保戶的保障缺口,只想銷售高保費保單,日後亦難在保險業長長久久。 姚永年建議,面對這類型業務員,有二大自持關鍵,分別是只買看得懂的保單、只買付得出保費的保單。 為避免孤兒保單問題,保險公司在業務員離職後,通常會指定該業務員的主管接手服務。 姚永年提醒一定要檢視接手的業務員,至少要見面一次,請其檢視、解說接手服務的保單,目的有二,一是聽其言、觀其行,了解其專業程度與服務熱忱,二是藉此比對、瞭解先前業務員是否如實協助投保。

業務用身體換保單: 個人醫療保險

壽險最大的功能,就是在家庭失去經濟來源(身故)的時候,可以有一筆錢,解決喪葬費的問題、解決房貸車貸的壓力、給予另一半緩衝期找到工作讓家庭正常運作、幫助小孩可以無憂的學習成長。 業務用身體換保單 台灣人愛買保險,2018年台灣保險密度達5,156美元,即平均每人每年保費支出高達新台幣15.77萬元,占平均每人國民所得約24%,相當每賺4元就有1元花在保費。 但在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不斷反應下,金管會今年再度提出「續年度佣金不得為零」的改革方案,並與壽險公會等商議是否可行。

業務用身體換保單: ‧ 一樣腰瘦!長髮正妹vs.短髮俏妞 「怎麼選?」男人的答案不科學

事實上,保戶繳不出保費,還有很多解決辦法,例如辦理減額繳清、減低保額、將契約轉換成比較便宜的險種,展期保險等。 舉例來說,阿芬三十歲時投保一張終身壽險,保額五百萬元,繳費期間二十年,年繳一萬四千元,保障終身。 阿芬今年三十五歲,已經繳了五年,總繳保費七萬元,還有十五年、共二十一萬元尚未繳完。

如果舊保單的保障內容不夠,可針對不足的部分加買,不論是加保新主約,或在舊約下附加新約,都是因應之道。 沒有人的保險可以一次買到位,隨著人生不同階段,對保障需求的不同,適時調整保障是必要的。 如果一發現保障不夠,就解約買新的,那永遠都會在解約、繳新保單的保費,也永遠沒有繳完的一天。 用「保費便宜」來勸誘客戶解約,相對容易見效。 因為保費看得見、算得出來,而保障,則是相對無形的,事故沒有發生之前,保戶大多很難切身體會保障的價值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