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翔文9大優勢2024!(小編推薦)

創辦人楊翔文,更認為每個人都是緊急救護系統中的一環,全民都需學急救,才可自保和救人。 計畫首先辦理常態性師資的工作坊,提供相關的教學內容,告訴老師可以怎麼樣教。 還有一些CPR的教育,雖然行之已久,但是CPR在臨床上、實際運用上,還是有一些的更新,希望透過工作坊告訴老師,教學內容可以更接近實務。 再把工作坊的內容濃縮成線上課程;如果老師沒空參加工作坊,還可以上線上課程了解相關的資訊;再以很便宜的價錢租賃教具給學校,能將更全面、更好的教具、更好的教育方法在學校實踐,使用之後再讓它轉到下一間學校繼續周轉。

但如果「求救」之後,沒有人願意做CPR、操作AED,或是缺少警覺發現的太晚,那這條生命之鍊就會斷掉,後續搶救回來的情況也就更渺茫或不樂觀。 他呼籲,唯有串聯起民眾急救技巧、救護人員與醫院,才有可能救回最多的人。 同時,近年來為了增加民眾的急救意願,相關單位也開始推行連續壓胸的CPR,不用吹氣,楊翔文表示,這樣的作法必須建構在兩個前提之下,一是患者有心臟問題,二是身處城市。 現在,在學校教育及各種政策落實下,楊翔文觀察到,會做且敢做CPR的民眾也越來越多,這項技能不管用不用得上,仍需要定期複習。

楊翔文: 鳳小岳初體驗「速度驚人」 工作人員:真的第一次?

最後楊翔文也到處找資源湊成200萬元,成功啟動「全民急救3.0」計畫。

  • 在這次的採訪當中,看到了安妮怎麼了團隊、楊翔文先生賦予了急救一個新的面貌,顛覆了以往對於急救較為生硬的刻板印象。
  • 影片利用情境劇的方式,讓觀眾了解到急救的正確步驟以及程序,讓真正面臨狀況時,可以能夠有最直接的作為。
  • 會長及陳忠祥秘書長與社團法人台灣資訊教育發展協會陳憲良理事長、吳芸如主任用視訊的方式商討 Minecraft 合作的可能性。
  • 為此,安妮團隊開始著手教材開發,透 過教學影片讓實證醫學融入救護醫療的技能 培訓,並設法讓教學模式更加生動。
  • 教材之外,民眾的急救態度更需要建立,「有次接獲健身房通報,教練已做CPR但沒用AED,錯失挽救生命的機會,問他原因竟是不敢操作、怕做錯」,學了為什麼沒有信心做?

本網站資料由經濟部商業司取得並經過整理,如有任何問題請來信()聯絡。 中華國際珠心算數學教育學會為發揚珠算、心算,藉以啟迪智慧功能並帶動學習熱誠,每年會在金門舉辦二次檢定,由金門分會、私立無敵文理補習班協同承辦,111年度第二屆珠心算數學檢定日昨舉辦,共有98位人次參加,經過三輪檢測,計有85位通過,其中,蔡宗唐通過心算檢定五段最受到注目。 「在山上蓋好一個教育基地,融合美感跟自然的環境」,團隊成員高翊寧小姐提及創辦人撒可努回到自己的土地蓋基地,希望將他小時候生長的環境分享給更多人,讓小朋友可以發揮創造力、想像力,能在大自然的環境裡生活。 楊翔文 慈濟基金會自2017年起推出「FUN大視野想向未來」青年創新推動計畫,今年(2022)進入第六屆。 除了臺灣本地還擴大至亞太地區徵件,於12月3日、4日在新北市新店靜思堂舉辦公益實踐計畫決審暨交流活動, 參加的團隊有孵化組二十五組、加速組八組及亞太區四組。

楊翔文: 台灣的救護醫療 該成立急救專門科系

「你在某個時間、地點做對了某件事情,可能就可以改變一個人或一個家庭。」今年30歲的楊翔文,有著大男孩般的笑容。 很難想像,楊翔文還在念大學時,就自願站在救護最前線,不停地與死神拔河。 楊翔文 中華國際珠心算數學教育學會金門分會指出,學習珠算、心算的目的絕不僅僅是為了提高計算速度,更為帶動正向的學習態度與熱誠,學習珠心算是以計時賽,透過珠算、心算完成加減乘除四則運算,過程中不僅培養孩子全身貫注的模式,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楊翔文

在課堂中開始接觸了急救的相關知識,且該堂課在學期末提供了實習的機會,可以跟著消防局救護車去認識急救現場的樣貌。 不久,衛福部編修第二版高級救護技術員教科書,主編邀他加入協助製作影片。 緊接著又投入讓全民學急救的教材,因為調查指出六成五民眾不知道哪裡可以學救護,二成九沒有錢學,所以他募資一百零四萬元,加上旺英支持四十萬元、公司填補剩下缺口總計二百萬元,每天耗時十二小時自製教學影片,九個月才拍完。 而且現今台灣的救護醫療,趨向於急診醫學的附屬領域,因此成立科系、讓救護醫療成為一個獨立健全的專業領域,也是楊翔文身為「安妮怎麼了」創辦人的期望。 「因為一個科系就代表它已經學位化,且有一定的專業程度。」而學位化可以帶動研究體系的成長,讓不同層次的救護機制更能靈活運用,配合系統做出正確的急救處置,完整生命之鍊。

楊翔文: 不只教你知識技術 改變態度才關鍵

「財團法人臺灣安妮急救教育協會 安妮怎麼了?」是國內唯一的救護醫療教育研發單位,希望透過「校園急救教育支持計畫」,把世界頂尖的急救教育透過老師直送校園,解決校園教學場域資源不足的現況。 在臺灣,接受到專業的救護訓練的 EMT-P 救護員約有 2,300 人,高達 2,200 人以上在 消防跟軍警體系裡面服務,所以訓練的本質就 是要從事相關的臨床工作,即便有相關教學安 排,但絕非其主要的工作內容,這樣的人力狀 況,就會限制這個領域的專業發展。 而在民間 的 EMT-P 目前不到 100 位,包含自主學習的 救護員和少數從醫院退休的人員,所以能夠專 職進行教學的人猶如鳳毛麟角,倘若又要兼具 文獻閱讀與教材開發能力,那更是少之又少。 安妮怎麼了近期比較少做實體教學,而是 以在線上作業為主,如去年九月的世界急救日, 安妮團隊與知名 Youtuber 蒼藍鴿醫師合作拍 攝急救隨堂考的影片,推廣急救相關知識,累 計約有 1.5 萬人有玩過這個遊戲,透過網路宣 傳讓原本較為枯燥的基礎救護知識可以得到更 高的觸及率。

楊翔文

小鬼黃鴻升驚傳意外猝世,引起演藝圈震驚和痛心,外界推測疑為心梗塞引發跌倒,但詳細死因還需進一步釐清。 回顧心梗塞猝死案件時有所聞,線上急救教育平台《安妮怎麼了?》教大家最常見CPR與AED急救時機,當身邊親朋好友發生事故,才有能力幫一把,讓傷害降到最低。 另外楊翔文,也想辦一場活動,讓救護員可以免費邀請自己的好朋友、爸媽、甚至心儀的異性參加,並且讓救護員們分享自己的專業。 若讓更多人明白緊急救護在做什麼,才能徹底改變緊急救護的整體環境。 對於未來,楊翔文想給予救護員更多的支持,計畫在「全民急救4.0」上路時出版一套完整包括書籍、影片的救護員教材。 創辦《安妮怎麼了?》,讓楊翔文的人生走上了不一樣的道路,雖然曾遭質疑不專業,甚至被醫事人員當面嗆聲:「救護員就是個職能訓練,他們什麼都不會!」他仍把每一次當成溝通、解釋的機會,讓大家明白救護員在做的事。

楊翔文: 台灣法人網

畢竟急救並非是民眾的工作,學習完後可能過了好幾年才會遇到需要急救的狀況。 在團隊所做的輔助醫療當中,又分別為兩個部分,民眾與專業人士,兩者的教學方針有所不同,在課程設計上也需要客製化量身打造。 拍攝急救相關的影片,楊翔文希望能夠找到最高等級救護員(EMT-P)來做示範,但當時二〇一八年全台有EMT-P資格的人數僅不到一百人,而這些救護員又大多在消防單位或是國軍當中,加上需要拍攝前置漫長的練習,多數消防人員、國軍難以配合如此長時間的拍攝工作。 但在急救領域中啟蒙楊翔文的關鍵,是一堂大學時叫做「民眾基本救護」的選修課。

開始施作技術上的練習以及測驗,若能快速進入狀況,在現場大概3、40分鐘就可以完成課程,如果不熟練、測驗未通過也不用擔心,就一直不斷重來即可。 然而,2020 年 5 月臺灣的疫情升溫,防 疫規範進入三級緊戒,政府倡導減少社交行 為,安妮團隊幾經商討提出改善方案,只要 完成線上課程的學員有練習需求,就可以提 出申請將教具寄送到府的服務。 於是安妮團隊開發出 自動回饋的練習模組,讓教具可以直接反映 學員的救護動作是否正確精實,還可以透過 Google meet 來進行考核。 這項目標需要投 入大量的資源,英國紅十字會、美國心臟醫學 學會等國外大型 NGO 都在這件事情上都有所 著墨,今天安妮團隊接下這個重擔,不計時間 與金錢成本,以創意行銷來推動救護醫療相關 議題的普及率。 楊翔文 而團隊則將線上、線下做結合,民眾可以先在網路上自行看影片學習完後,到實體合作定點進行平均四十五分鐘的操作課程,且當中每個人都能分配到一具訓練用的人體模型安妮—來做實際練習。 楊翔文表示,給民眾的教材主要是希望當真正緊急狀況來時,民眾面對相對應的情況,可以做出最合適的處理程序。

楊翔文: 安妮怎麼了 讓急救教育結合創新影音(校園記者投稿)

楊翔文提到「生命之鍊」的概念,其中有5個步驟包含「求救→CPR→AED→進階處置→醫院治療」一環扣一環的搶救,才能有機會就挽回人命。 楊翔文 然而除了後2個步驟如「進階處置」是交由救護人員插管、施打強心針等,送醫由醫護人員接手外,前3個步驟都是在場民眾可以做到的。 楊翔文表示,因為少了心肺功能運作,身體就無法獲得氧氣,而大腦僅存的氧容量,僅能提供4~6分鐘,超過10分鐘腦細胞就會壞死,沒有急救的狀態下,存活率更是以每分鐘下降10%。

財稅營業項目財稅營業項目說明電腦資訊訓練其他商業、資訊及專業管理教育包括速記訓練、辦公室作業流程等訓練。 其他電腦程式設計包括非遊戲程式設計、修改、測試及維護,如作業系統程式、應用程式(APP)、套裝程式、韌體、安全監控程式、區塊鏈技術之電腦程式等。 目前有幾個實體空間已經完成,撒可努想邀請全國各個學校來學習,利用暑假或者是假日帶學生來,一起討論未來要怎麼合作帶孩子,讓這個空間激盪出更多教育的方式。 所以計畫辦營隊活動邀請學校來認識空間,知道獵人學校在做的是什麼樣的教育課程,進一步簽定合作備忘錄。 獵人學校傳遞的教育價值在於分享、愛自然、自我連結,並啟發自我的原始身體能力。 以家人的態度,互相支持,不是只教授技術,而是強調精神心靈層次的自我提升。

楊翔文: 媒觀基金會結合中嘉 拍攝媒體識讀短片

國內僅有極少數的學校擁有足夠的即時回饋CPR教具,可以直接執行教案內容,止血課程更是沒有相對應的教具,因此透過此計畫老師可以同步用低門檻的價格,租賃即時回饋CPR教具及止血教具,補足學校教具缺口以提升課程品質。 103年1月1日加入義消救護團隊服務至今,經歷隊員、小隊長、副分隊長。 平時致力於救護義消教育訓練,除了舉辦新型態聯合分隊常訓,亦自組讀書會以提升隊員知能,認真負責,不遺餘力。 除環保生態以外,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亦涵蓋教育、公益、技術創新等領域,如推廣偏鄉小學機器人教育的陳秋蘭、決心建立急救相關資訊平台的楊翔文、志在發展農村微型木藝產業、改善經濟的陳文靜、將資料科學及分析帶入農田,增加農產品出口競爭力的吳君孝等。 在歐美,公部門所管轄的救護體系負責 處置較為緊急的情況與偏遠地區的教育培訓, 沒有立即致命性危機的輕症救護就會轉介民 間單位,營造市場需求,吸引更多願意投身 相關產業的人才,自然就能成為產業與教育 的良好生態。 臺灣雖然尚無相關科系,但在 教育普及化以及持續宣導救護醫療的情況下, 許多年輕學子對於 CPR、哈姆立克法皆具基 本素養,楊翔文提出接下來臺灣應逐步發展 後端的培力課程,讓不同救護機制更能靈活 運用,人們也能理解如何在自救與被救之間 取得平衡。

楊翔文

安妮的團隊中目前有三位專職的人員, 只有楊翔文具有專業的 EMT-P 資格,但他們 的團隊曾在 2019 年開發過 12 個單元的急救 影片,將零散的知識進行系統性的統整梳理。 2020 年 9 月,藝人黃鴻升驟逝,安妮怎麼了 的網站從一天平均 800 至 1,000 的流量暴增 到 24,000,那段日子合計的總點閱率甚至超 過 4 萬,可以發覺這個重大社會事件發生以 後,人們需要尋求專業救護知識時或報名救護 課程時,安妮怎麼了就提供一個完善的平臺。 這兩年因為疫情的關係,許多醫護領域的教學 只能線上進行,安妮所拍攝的教材影片,因應 時空背景的限制,提供額外的參考價值。 最近 安妮怎麼了上了一支支援馬拉松賽事救護的影 片,對於一般社會大眾的經驗而言不見得可以 做到身體實踐,但卻可以把救護這個議題用更 生活化的方式呈現在大家面前,讓大家願意貼 近救護醫療,進而產生接觸更艱深的專業知識 之契機。 臺灣的救護醫療環境雖仍有許多需要克 楊翔文 服的著力點,相關資源有限,安妮怎麼了透 過較為生動活潑的影像縮減以往面授課程一 半以上的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計畫透過三個面向: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具支援,全方位的支持校園急救教學。

楊翔文: 台灣動畫

在這次的採訪當中,看到了安妮怎麼了團隊、楊翔文先生賦予了急救一個新的面貌,顛覆了以往對於急救較為生硬的刻板印象。 從近年發生藝人的身體不適的事件,我們可以發現急救仍有不可被忽視的重要性。 若是未來有更多人可以藉由這樣新的學習方式來得到急救的技能,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提升整體社會的福祉。 在未來展望的部分,楊翔文也談到,希望團隊可以做到人才培育以及倡議行銷。

楊翔文

因為在教育研發的工作上,能夠找到擁有急救知識又了解寫作的人才是較為稀少,多半也有其他的工作選項可以選擇。 因此團隊開始招募實習生做培育,挖掘在校園中對急救有興趣的學生,讓他們知道如果在急救領域想要更深入,其實還有很多能力可以培養,或是開發原先就已有急救知識學生的興趣。 以往民眾對於急救教學的印象,可能停留於到指定地點聽講授課,結束後再進行考試,這過程當中會花費大量的時間。 急救教育大改革落在一位年輕的民間救護員身上,楊翔文說做起來真的很累人,專業示範人員少,救護器材高達三十三項,整理跟管理都需要專家,「快崩潰的時候,都會想起學長說的:要勇於改變那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慶幸有這麼一群人,一起打造台灣最好的救護員教科書。 教材之外,民眾的急救態度更需要建立,「有次接獲健身房通報,教練已做CPR但沒用AED,錯失挽救生命的機會,問他原因竟是不敢操作、怕做錯」,學了為什麼沒有信心做? 細細推敲,與過去培訓方式有關,以前只要學習時數滿了、考試通過就好,很少確認是否明瞭正確步驟及操作熟練,因此他想要改變機制,走能力取向,「確認學會了才能結業」。

楊翔文: 緊急救護零距離──「安妮怎麼了?」 創辦人楊翔文

起初的拍攝內容可能只需要和一個訓練單位合作,就能夠借到足夠的器材,但到了後期的拍攝,因為內容層級越來越高,可能必須要同時跟七、八個訓練單位合作,才能夠湊齊拍攝需要的器材。 二○一七年他開始從事救護教學,發現教材不足之處,興起運用專長完善現有教材的想法,在旺英衛教基金會贊助經費後,拍了第一套給救護員學習的《安妮怎麼了?》的影片,二○一八年四月急救教育平台正式上線,還有醫師從中指導。 沒效率的學習方式、加上老舊的教材,讓楊翔文開始思考如何改善整個體制的運作。 「我都可以在YouTube上學煎牛排了,我就不能在上面學(緊急醫療救護)技術類的東西嗎?」畢業後從事影音相關工作的楊翔文,不禁這麼想。 青年創新推動計畫主要是鼓勵社會青年和在學學生,透過此公益平臺陪伴年輕人有更多的交流與分享,讓有心想投入慈善公益、社會關懷、弱勢團體、偏鄉教育、地方創生或環境保護等議題的團隊,有一個發表的平臺。 除能互相關懷學習外,提供入選團隊有獎助金與專業業師、導師的輔導及完整培力課程,陪伴團隊一起成長、實踐社會永續。

楊翔文: 相關視訊

計畫評審、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志朗表示,今年的疫情讓全世界再次關注經濟及環境之間平衡的重要性,相信他們將乘著這股改變的潮流,讓夢想發揮更大更深遠的影響力。 臺灣有一個夢想資助計畫,鼓舞民眾勇敢踏出逐夢第一步,實踐自己的夢想,今天來賓是第16屆夢想資助計畫得獎者,他們將暢談自己既有且未曾消逝的創新精神。 高屏分會所舉辦的110年度暑期線上課程於今日結束,共開設28個班次,參加學員高達 1,935人,可謂結果豐碩。 高屏分會陳會長與劉文堂榮譽總會長、蔡坤龍總會長、黃俊傑秘書長、蔡旻軒理事召開線上會議。

楊翔文: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中文網站

對此,楊翔文表明,想要誘使一個人伸手急救,需要有「知識技術的擁有」、「現場環境」及「意圖」的動機,其中「意圖」是楊翔文覺得最重要的關鍵因子。 當民眾面臨突發狀況時,經常會產生不知所措、愣在原地,不敢上前急救,通常是因為大家預期會專業人士會出來幫忙,或懷疑自己能力,擔心幫忙了以後,別人會認為不夠專業。 想起大三時期,正讀土木系的楊翔文選修「民眾基本救護」,一次見習下,他跟著救護車出勤,是一位50歲的中年男子用餐時突然倒地,女兒見狀報案,他和救護員到現場進行急救後,將父親送入急診室,卻只見女兒癱軟跪地、放聲大哭。 楊翔文解釋,如今的「3.0」有別於前兩個階段,是以一般大眾為目標受眾,因此要降低教學內容的門檻、變得更親民,讓多數人在閒暇、甚至吃飯時間都能看得完、看得懂。 楊翔文形容,當他跟著救護員把昏迷爸爸送進急診室,一路陪同的女兒突然眼淚潰堤,在急診室外崩潰大哭,甚至一度癱軟跪在地上。 這樣的畫面,讓當時才21歲、未經歷練的楊翔文十分震撼,也讓他發覺,原來有適當的急救措施,可以改變一個人、甚至一家人的命運。

楊翔文: 相關連結

翔文學長在訪談中表示,這些工具現在的工作上沒有用到很多,但研究所就是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在這過程中「自我學習」就是很重要的一環,尤其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個領域的入門門檻都降低,懂的多還不如學得快。 不僅如此,在拍攝時,團隊講究真實情境的模擬,除了拍攝場景多用路邊、公園等生活場域,並設計現實生活裡可能發生的急救情境,讓民眾碰到緊急情況時,可以減去經驗轉換帶來的麻煩。 影片中結合真實的道路場景,在教學時也並非是要求觀眾記住傳統「叫叫CD」的口訣。 後來楊翔文在參加救護技術員的課程時,他發現了急救領域當中卻乏有效的學習方式,像是急救員有很多需要技術類型的操作,但當時的救護員卻只能夠看課本的文字、照片來學習相關技術,很多細節也沒有辦法好好表示,這也讓他了萌發了將急救框架變成影音的念頭。 「安妮怎麼了?」透過影音急救教材及教學模組開發,升級國內急救教育系統,有別於一般急救訓練單位直接教授學生,我們更著力於讓現有的急救教育更有效率,並讓急救教育發生在過去沒辦法發生的地方。 創立至今,楊翔文認為「安妮怎麼了」更像是一間出版社、一個研發單位,提供教材和教學方法,指引新手或指導員方法,充實教學內容與技巧;2022年,「安妮怎麼了」意識到救護員訓練中缺乏氣切病患的照護方法,因而出了一套專門講解氣切的教材,實踐「對的時間、對的地點,做一件對的事情」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