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ret分享,專科門診一節診症時間約3小時,但大概要為40至50個病人診症,「除一除便知道,每個病人可以分配多少時間」。 他慨嘆,公立醫院人手一直短缺,「其實留下來的醫生,只是愈做愈辛苦」。 梁澄宇醫生 「大內群英」之所以有此命名,其實是因為所有成員都在瑪麗醫院內科工作,分別是加入瑪麗醫院7年的顧問醫生胡裕初(Woo)、6年的駐院醫生梁文杰(Garret)、18年的資深護師劉慧德(Tina)及11年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李智豪(Paul)。 Woo表示,他和Tina都熱愛唱歌,以前曾經一同參加歌唱比賽。
這個網站旨在為肝癌及腸胃癌患者提供最新的診斷和治療資訊,並成爲教育公眾預防肝癌及腸胃癌的平台,瀏覽完這個網頁後,希望您會更了解肝癌及腸胃癌。 說起懷孕,如不幸於孕期患上乳癌,會否影響胎兒健康,這是不少姊妹最關心和憂慮的。 瑪麗醫院內科顧問醫生梁澄宇醫生在講座上解釋,一般情況下,婦女在計劃懷孕之前應先進行詳細身體檢查,以確定有否患上乳癌。
梁澄宇醫生: 醫生話你知【認知障礙症糸列】第二篇
消息人士指:「咁資深嘅醫生走,事前一定會走漏風聲,但今次佢真係不動聲息,突然就話走!」據悉,鄭的主管職務很大機會由該院另一心胸外科顧問醫生區永谷接手。 分為三級:神經內分泌腫瘤第一級 (生長慢);神經內分泌腫瘤第二級 梁澄宇醫生 (中度惡性)和神經內分泌癌腫瘤第三級(生長快,屬於惡性)。 「膽病」:膽石引起的膽囊炎、膽管炎及膽管閉塞皆是常見膽病,由於膽囊近胃部,一旦出現痛症的徵狀,常使人誤以為胃痛而延緩就醫,後果堪虞。 差傳部:為支持窰匠興建鄉村社區發展中心收集的奉獻總數為港幣$202,000。 感謝主在祂的感動下圓滿是次認獻,如肢體仍有意作相關奉獻,請直接交與窰匠生命事工。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外科學系臨床副教授鄺靄慧醫生建議高危乳癌患者應盡早進行遺傳性乳癌基因篩查,及早作出預防和治療乳癌。 癌症是香港頭號疾病殺手,醫學界近年已找出癌症背後的多種基因變異,並研發出不少針對性的標靶藥物。 早前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近日核准了首個全面基因體分析伴隨檢測,可以一次過檢測多個基因,令患者毋須重複抽取組織檢驗之外,最大好處是能夠及早接受合適的治療。 腹瀉、發紅發熱等徵狀普遍,但隨時有機會患上已故「蘋果教主」喬布斯患過的神經內分泌腫瘤(NET)。 有內分泌專科醫生指出,本港NET發病率五年內增加逾倍,但因病徵不明顯,患者平均延遲五至七年才確診。 醫生又指,若NET擴散,五年內存活率僅三至四成,目前可接受手術或藥物控制病情。
梁澄宇醫生: 乳癌新知
至於胃癌因初期的徵狀不明顯,故進行胃內視鏡檢查作預防,若能及早發現癌腫,可以接受手術、電療或化療等治療。 梁澄宇醫生 梁澄宇醫生 在過去十年,癌症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命的最嚴重的疾病,而原發性肝癌是本港第三號的癌症殺手。 本港的原發性肝癌新增個案每年大約1,876人,單在二零一九年死亡人數更達1,530多人。 梁澄宇醫生 原發性肝癌的治療相對其他常見癌症更困難,主要因為大多數病人當發現患上肝癌時,已到癌症的中晚期,影響治癒率,而且大部份肝癌病人亦同時伴有肝硬化,令治療更加複雜。 當患者確診肝癌後,生命出現翻天覆地的轉變,令無數家庭手足無措。
- 原發性肝癌的治療相對其他常見癌症更困難,主要因為大多數病人當發現患上肝癌時,已到癌症的中晚期,影響治癒率,而且大部份肝癌病人亦同時伴有肝硬化,令治療更加複雜。
- 研究發現患者服用半年後可減發紅發熱徵狀,無復發存活期延長約八個月;曾有病者配合治療半年後,胰臟NET縮小逾三成。
- 本港瑪麗醫院則會在今年底展開,明年初再引進到廣州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 差傳部:為支持窰匠興建鄉村社區發展中心收集的奉獻總數為港幣$202,000。
- 而最為專業醫療團隊關心的,是腸胃癌晚期時,最先擴散的臟腑是肝,因為肝臟是身體其他癌症常轉移到的器官。
- 新一代標靶藥物「多激酶抑制劑」可抑制這兩種受體,殺滅腫瘤,可將患者的無惡化存活期由平均五個半月延長至十一個半月。
- 消息人士指:「咁資深嘅醫生走,事前一定會走漏風聲,但今次佢真係不動聲息,突然就話走!」據悉,鄭的主管職務很大機會由該院另一心胸外科顧問醫生區永谷接手。
有內分泌專科醫生指,本港NET發病率五年內增加逾倍,但因病徵不明顯,患者平均遲五至七年確診,逾半數已屬晚期。 若NET擴散,五年內存活率僅三至四成,目前可接受手術或藥物控制。 瑪麗醫院內科腫瘤科醫生梁澄宇表示,近年醫學界發現兩種負責接收腫瘤生長訊號的受體,是引致胰腺神經內分泌瘤的關鍵。 新一代標靶藥物「多激酶抑制劑」可抑制這兩種受體,殺滅腫瘤,可將患者的無惡化存活期由平均五個半月延長至十一個半月。 該藥會致惡心、嘔吐、暈眩及皮膚乾裂等副作用,惟有方法可紓緩。
梁澄宇醫生: 界肝炎日系列 – 「預防肝炎 你我要知」講座
疫苗通行證:因應政府宣佈由12月29日起取消「疫苗通行證」,凡進入教會仍須配帶口罩及維持不能飲食。 腸胃道基質瘤(簡稱GIST)由基因突變引起,致病基因主要有兩個:C KIT和PDGF,佔所有GIST個案約90%。 GIST的發病率不高,以每一百萬人口計算,平均每年有0.1至2%,即100宗新症。
NET病發徵狀不明顯,小部分人出現腹瀉、皮膚病變、血糖過低等徵狀,亦易與其他病症混淆(見表)。 該院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兼副顧問醫生胡裕初舉例指,曾有患者持續肚痛,卻被誤診為腸易激綜合症。 為響應世界肝炎日,本會聯同葵青地區康健中心舉辦了「預防肝炎 你我要知」講座,邀請到肝科專科護士為大家講解關於肝炎的知識,如肝炎的預防、治療及護理小貼士。 另外,○九年五月旺角再發生擲鏹水彈案,一名少女「阿鳳」遭鏹水濺傷手腳,當時利用「高速水槍」手術為她清除受損皮膚組織的廣華醫院整形外科顧問醫生張永融亦證實,今年底轉為私人執業。 他指在公立醫院服務廿多年,是時候考慮前景,直言醫管局近年限制多,不少資深醫生感心灰意冷:「眼見內地醫療發展咁快,我哋又無人手培訓、儀器又無更新,加上我做二線醫院,資源分配係有不公平對待!」他指以往曾為受槍傷警員整形,讓他保留器官功能,很有成功感,將來希望可返廣華兼職,但暫未與院方商討。
梁澄宇醫生: 香港前列腺基金 手術動畫片系列 (一) 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
其他醫學院成員包括邱宗祥醫生(內科腫瘤科臨床助理教授)、趙頴欣醫生(內科腫瘤科臨床助理教授) 、梁澄宇醫生(內科腫瘤科專家) 、和黃曉恩醫生(內科腫瘤科專家)。 研究項目將集中於藥物的發現,應用於治療香港和亞洲常見的癌症,例如肝膽癌、乳腺癌、結腸直腸癌、胃癌和血液惡性腫瘤。 此外,透過高端科研,團隊將掌握更多嶄新的基因和生物標誌數據,用以推展癌症研究。 藥物發展計劃更有助香港和亞太地區的生物技術和製藥公司,開創新的癌症療法。 我鼓勵大家瀏覽本基金會的網頁,從而加強自己對預防肝癌及腸胃癌,以及及定期檢查的知識;畢竟,預防勝於治療。
若神經內分泌細胞出現不正常增生,便稱為「NET瘤」,包含良性或惡性腫瘤,具轉移性,大部份NET分佈在腸胃、肺部及胰臟等位置,並可能出現荷爾蒙水平過高。 研究團隊使用SNaPshot技術篩查了372名乳癌高危人士,發現BRCA1及BRCA2的重複突變檢出率為3.49%,相當於所有BRCA1及BRCA2基因突變攜帶者的40.6%,可見團隊建立的BRCA1及BRCA2突變熱點有效檢測出BRCA基因突變。 基因篩查首先要收集高危人士的血液樣本提取DNA,先使用SNaPshot技術及研究團隊建立的BRCA1及BRCA2突變熱點來檢測中國人常見的基因突變,如結果為陰性,則再使用第二代測序技術進行全基因測序,找出BRCA1及BRCA2基因突變。 新的技術和程序較以往使用Sanger技術測序或第二代測序技術進行全基因測序,大大提高基因突變檢測的效率,亦減低了成本和時間。 醫管局港島西醫院聯網龍頭醫院瑪麗醫院,已服務市民80年,今日(13日)正正是「生日」大日子。
梁澄宇醫生: 香港醫護聯盟、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及肝友同行 -「護肝有營」講座
癌症是本港頭號疾病殺手,現時的單一基因測試無法發現部分異變基因,不能使用標靶藥治療,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FDA)近年核准一個全面基因體分析伴隨檢測,能一次過檢測多個基因,減少「漏網」,但每次費用約三萬元。 瑪麗醫院內科腫瘤科醫生邱宗祥指,若醫管局認為此測試重要,相信會有相應資助,他認為準確測試對腫瘤科醫生十分重要,可為病人提供更有效治療。 除了給予病人臨床意見及不同的治療方案,鄺靄慧醫生認為與病人保持良好溝通是作為好醫生的重要一環,因此她很樂意了解每位病人背後的故事。 鄺醫生出版的新書 ─《愛是最好的療癒-用心擁抱乳癌病人的生命故事》分享了動人的乳癌病人故事,帶出乳癌的知識,讓公眾知道乳癌可以及早預防,也可積極面對。 這些故事可讓所有癌症患者明白有不少過來人與他們同行,給他們支持,而在逆境中的每一位,也能從本書中得到鼓勵,本書亦可讓大眾更加了解乳癌。 書本的收益將撥捐香港遺傳性乳癌家族資料庫,資助香港遺傳及高危乳癌普查計劃(HRBCP),及為經濟有困難之高危一族進行BRCA基因突變測試及輔導工作。
即使不幸患上乳癌,仍可根據患者的年齡、腫瘤生物學特徵、社會狀況和計劃採用一些個人化治療,例如在懷孕初期(頭3個月),患者雖可接受手術,但因為需要安定胎盤,故醫生並不建議此方法。 至於中期(4至6個月)及後期(7至9月)的患者,則可接受手術及化療。 荷爾蒙治療及部分標靶治療會影響胎兒,故一般不建議在懷孕期間進行。 瑪麗醫院內分泌外科主任兼顧問醫生梁熊顯指,神經內分泌系統是由遍布身體的腺體組成,當腺體不正常增生,便會形成NET,最常見於腸道、胰臟及肺部。 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四年本港每百萬人有三百八十人患NET,○九年已增至每百萬人有四百零六人;在肝胃胰發現NET的人更有雙倍增長,五年內由三十九宗跳升至八十八宗。 【本報訊】腹瀉、發紅發熱等徵狀普遍,但隨時有機會患上已故「蘋果教主」喬布斯患過的神經內分泌腫瘤(NET)。
梁澄宇醫生: 香港大學醫學院
繼發性肝癌是常見癌症死亡原因,但一些病人通過手術配合藥物治療,仍有治癒機會。 無需存疑,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和癌症資訊網於2018年9月13日,誠邀內科腫瘤科專科梁澄宇醫生以深入淺出剖釋NET症狀,並介紹診斷及最新治療方法,以解疑惑,並多謝Otsuka全力贊助。 內科腫瘤科梁澄宇醫生表示,抽取腫瘤組織進行化驗,找出癌細胞內存在的基因變異有助醫生制訂適切的治療方案,但常用測試只能檢測一種基因,以本港常見的肺癌為例,EGFR基因突變便屬最常見的一種,本港有高達四成個案均屬EGFR基因突變,因此醫學界恆常地為肺癌患者進行EGFR基因檢測。
- 日前,香港腸胃道基質瘤協會邀請了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主席兼創辦人暨香港大學外科學系名譽教授潘冬平,以及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委員暨瑪麗醫院內科腫瘤科專科梁澄宇醫生,深入淺出地講解腸胃道基質瘤的病理、診斷與治療方法等,藉以提高大眾的關注。
- 該症發展緩慢,初期無明顯徵狀,發病至確診一般長達五至七年,半數患者發現時已擴散。
- 近年醫護人員工作壓力愈來愈大,4位前線醫護都異口同聲說,過去曾有氣餒的時間。
- 腸分為兩個部分—小腸和大腸,大部份的腸癌發生在大腸,也就是結腸和直腸的部位。
- 另外,○九年五月旺角再發生擲鏹水彈案,一名少女「阿鳳」遭鏹水濺傷手腳,當時利用「高速水槍」手術為她清除受損皮膚組織的廣華醫院整形外科顧問醫生張永融亦證實,今年底轉為私人執業。
NET治療目標為延遲惡化、延長無惡化存活期、控制症狀等,尤以手術最常用於治療NET的方法,也會使用藥物治療如體抑素類似物 — 奧曲肽 和標靶治療(依維莫司 Everolimus 或 舒尼替尼 Sunitinib)。 NET的病徵一般是出汗、發紅發熱、腹瀉、間歇性肚痛、血糖過低、困惑、氣管收縮、消化不良、腸胃出血或心臟病,由於與常見病如更年期、腸胃病、腸易激綜合症(腸敏感)、酗酒、胃潰瘍、神經官能症、甲狀腺毒症、食物過敏等症狀相似,因而導致誤診。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 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梁澄宇醫生: 肺癌曙光 標靶治療
不過全面基因體分析伴隨檢測亦有局限性,例如對腫瘤樣本要求較高、比單一基因檢測需時較長及較昂貴,有些變異即使找出但亦沒有標靶藥可用等。 與觀塘新家園協會合辦,由陳穎樂醫生主講,為基層及新移民婦女推動社區乳房健康教育活動,讓區內婦女認識乳癌防治的重要訊息,鼓勵婦女參與義務工作,成為「乳健大使」,最終共40人參加。 與同院的肝臟移植小組合作,為一名同時患心臟、肝衰竭的病人進行移植手術,是全港首宗「心肝齊換」的手術。
診斷GIST與一般腫瘤不同,因它沒有特定的癌症指標,故主要是依靠各類腸道內視鏡,包括食道、胃及大腸等確診。 若果在內視鏡檢查時發現腫瘤,更可加入超聲波掃描,以了解腫瘤大小及有否出現腸道侵蝕。 梁澄宇醫生 至於一些較為明顯的腫瘤,一般可透過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作出診斷。 「由於GIST也有機會發生轉移,常見為淋巴或肝臟轉移。若有所懷疑,可配合全身正電子掃描檢查。」潘教授補充。 該院內科腫瘤科醫生梁澄宇則指,患者大部分年齡介乎五十至六十歲,但最近一名約廿二歲女患者,因持續腹痛兩至三個月後確診,並接受切除手術及藥物治療。
梁澄宇醫生: 說不出的痛 – 香港風濕病基金會 (轉載自: 香港風濕病基金會)
4個人因為參加醫院聯網的歌唱比賽走在一起,方發現原來Garret家中有一個設備齊全的樂室,令4人練歌更方便。 「雖然EGFR基因突變非常常見,但也有罕見的異變基因,如BRAF、HER2基因突變等,同樣可引致肺癌,以BRAF基因突變為為例,研究發現約有0.5至1%肺癌屬BRAF基因突變。但由於並不常見,醫學界並未有恆常地檢測。」梁醫生解釋。 (左起) 新行健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衛鳳文博士、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紀文鳳小姐、新世界中國地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暨 周大福慈善基金有限公司主席鄭家成先生向香港大學內科學系頒贈港幣一千萬元支票,支持部門的「內科腫瘤學藥物開創和發展計劃」。 外科手術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方法,針對早期腫瘤而為,包括︰功能性的受荷爾蒙分泌失控影響,以及非功能性的有機會惡化成癌症。 至於不可切除的/已轉移的腫瘤,則以減輕荷爾蒙分泌失控的影響,控制病徵,減輕遠端轉移的痛苦,以及綜合治療方案增加存活率。
梁澄宇醫生: 化療抗癌不怕噁心嘔吐 新型止嘔藥物效果佳
疫情肆虐,香港乳癌基金會原於去年3月舉行的醫學講座,須移師網上舉行,並於去年9月舉辦首個「乳你同行」網上醫學講座,更喜獲公眾熱烈支持。 最近,本地生物科技公司Arbele開發出創新的藥物,利用靶向胃腸道腫瘤特異性標誌物,讓體內免疫細胞精準攻擊腫瘤細胞,在全球開展臨床試驗,讓難治性與復發性的胃腸道腫瘤病人得到治癒的可能。 腸分為兩個部分—小腸和大腸,大部份的腸癌發生在大腸,也就是結腸和直腸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