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憲孫教授12大分析2024!內含梁憲孫教授絕密資料

有時身體無故長多了一些痣,有機會是癌變的先兆,究竟自己如何監測身體上皮膚的變化? 「我覺得做人要有個希望……留得青山在,可能遲些又有新藥推出呢!」任憑對手再橫行,跟血液腫瘤對決經年的梁憲孫醫生仍然不知哪來的樂觀。 數字之低,幾乎等同絕望,仍銳意投身其中,除了認為自己EQ足以應付,也因為「覺得這些事情總要有人做」。 而盼到最後,意想不到的是:「愈來愈大鼓勵,因為愈來愈多好的藥物……現在超過五成病人都能醫好。」別人以為不可能的,竟又超額實現。 30年前,一位16個月大患有血病的小男孩從加拿大飛返父母的家鄉——香港,尋找合適的骨髓作移植,此行在香港帶來了轟動一時的「救救小哥頓」行動,更催快了「華人骨髓庫」的成立。 聖保羅書院為全港首間與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合作的中學,網上研討會系列將於3月4、10、25及30日舉行,並在5月舉行研討總會議,為提早放暑假的莘莘學子創造寶貴的學習機會。

他昨接受查詢時證實,早前已向瑪麗醫院遞辭職信,指此決定已醞釀一段時間,因顧問醫生離職需三個月通知期,將於下月十五日正式離職。 血癌治療方案不斷革新,惟藥費並不便宜,若非納入公立醫院藥物名冊的資助藥物,或病人跌出「安全網」,病人每月療程或動輒以萬元計,令不少病人難以負擔。 梁憲孫在2001年發起成立香港血癌基金,冀為病人及家屬提供支援,包括藥費及正電子掃描。 現為香港大學血液及腫瘤科名譽教授的梁憲孫,行醫逾30年,坦言人生有兩個目標:「學新嘢、令一個人開心。」他由25年前發起成立首個華人骨髓庫,隨後10年更成立香港血癌基金,每年籌款逾百萬元,資助病人繳付藥費及檢查費,一直未言休。 李醫生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亦為香港大學公共衞生碩士,同時擁有多項專業資歷,包括香港麻醉科醫學院及香港社會醫學學院(行政醫學)專業資格。 黃先生現任的公職包括香港特區選舉委員會(法律界)選委、中國法學會理事、深圳市依法治市合規專家委、亞洲金融合作協會金融科技專家委、北京師範大學特邀法學教授、香港大數據治理公會獨立審批委主席、香港國際法會執委、香港銀行學會榮譽顧問等。

梁憲孫教授: 醫學界

常用治療骨髓瘤的標靶藥物,包括蛋白酶體抑制劑 、免疫調節藥物和單克隆抗體;現時常用蛋白酶體抑制劑,常用有硼替佐米 ,個別病人會用卡非佐米 和伊沙佐米 。 梁憲孫教授 李醫生是公共衞生醫學專科醫生,現任衞生署副署長,專責管理與衞生服務及行政相關的範疇,當中包括長者健康服務、家庭及學生健康服務、專科服務、行政及政策、財務、衞生行政及策劃, 以及衞生資訊與科技的工作。 姚教授現任香港大學(港大)計算機科學系教授、副系主任及金融科技區塊鏈實驗室主任,同時為港大–渣打香港150週年慈善基金金融科技學院副行政總監。

  • 根據臨床經驗顯示,現時病人的平均存活率較以前增加一倍6,五年存活率亦有45%7。
  • 現今多發性骨髓瘤的成因仍不明,只知高危人士包括長者(大部分患者的年齡都大於65歲)、有肥胖症或過重的人士、免疫系統功能衰退、曾暴露於輻射中和曾接觸某些化學物品、免疫系統功能衰退等。
  • 當暗瘡出現時,不少人又會忍不着手「擠」暗瘡,原來這個習慣有機會令暗瘡情況惡化。
  • 相同理念在美國亦有一所公司正展開相同研究,2017年初盧煜明教授便與美國的公司洽商,半年後兩所公司成功合併,在香港成立逾萬尺實研室,同研發簡易快捷識別癌症新技術。
  • 梁憲孫醫生養和 雖然白血病(血癌)發病率在香港十大癌症以外,但每年大約有四百個新症,同時奪走二百多條寶貴生命。
  • 顏教授的研究興趣涵蓋新型刺激響應材料、材料缺陷及其機理,以及納米力學,包括在生物系統中的應用。

除了鼻咽癌可用新技術及早篩查外,其他癌症理應同樣可以用驗血技術及早發現癌症。 盧煜明教授於是成立第二間公司,目標是研發新產品能幫助病人及早發現癌症。 相同理念在美國亦有一所公司正展開相同研究,2017年初盧煜明教授便與美國的公司洽商,半年後兩所公司成功合併,在香港成立逾萬尺實研室,同研發簡易快捷識別癌症新技術。 懷孕之初滿心歡喜去產檢,「應該會一切正常卦!」,可惜我們之中必然有幸有不幸。 看見超聲波之中可能有先天病的胎兒,面對眼前無助的孕婦,醫者心情複雜是常人難以想像。 梁憲孫教授 梁德楊教授作為婦產科醫生和母胎醫學專家,30多年來都是父母的同行者和倚靠。

梁憲孫教授: 骨髓是身體的造血工廠,如工廠產生結構性問題,惟有靠移植骨髓救命,圖為儲存中的骨髓。

他堅持留在大學和公立醫院,服務有需要的母親和胎兒,也希望將技術和心志好好傳承給年青醫生。 亦因這次拯救行動,令他充分體會血癌治療成本高昂,新藥價錢非一般市民能負擔,而即使移植了合適骨髓,如缺乏有效藥物前後支持,治療仍可能宣告無效。 為協助有需要的病者,2001年,他與一些有心人成立《香港血癌基金》,每年籌募的善款以百萬計,令不少病者受惠。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分別委任蔡永忠和梁憲孫教授為香港基因組中心主席和副主席,另委任13名非官方董事。 主席和副主席的任期由本年七月二十七日展開,而非官方董事的任期則由本年十一月五日展開。 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方法亦有很多種,主要分為藥物治療、自體周邊血幹細胞移植及放射治療4。

梁憲孫教授

鍾醫生為急症專科醫生,出任現職前曾於2016至2018年出任北區醫院的醫院行政總監;2012至2016年任醫管局總辦事處的總行政經理;及於2008至2012年出任青山醫院的醫院行政總監。 他於2008年成立了國際跨平台創意社群9GAG,以「令世界更快樂」為目標,讓用戶能輕易分享新穎有趣的內容和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 「第一個治療方案是骨髓移植,有兩個作用,一是換走不正常骨髓,移植入新的正常骨髓便可回復造血功能;二是新骨髓有機會有抗癌作用,即可打死壞細胞。」梁醫生說。 謝德富亦在二千年,一筆過以三千九百萬購入中半山世紀大廈一複式單位,相當豪爽。

梁憲孫教授: 癌症事務統籌委員會

另外,有11位非官方董事亦再獲委任,而兩名獲委任的新非官方董事為黃繼兒和王殷厚教授。 正面的情緒對予對抗病症十分重要,病人應學習放鬆,只要心存希望,積極接受治療,是有機會回復正常的生活。 在頂級法律目錄(例如《錢伯斯亞太》和《IAMPatent》)中,劉博士被評為該領域的領先律師。 客戶稱讚她擁有「理解複雜技術的精湛能力」,並因「以商業化和戰略性的方式提供諮詢」而聞名。 第二,在顯微鏡下,白血球、血小板形態不正常,例如正常只有一個細胞核,不正常細胞可能有多個,而且大小不一;這些不正常細胞,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形貌。 由於他的情況已屆高度(high grade)階段,造血功能較差,故必須每隔二至三星期便要入院輸血,並注射Azacitidine。

管 理 局 由 22 名 非 公 職 人 員 ( 包 括 主 席 ) 及 4 名 公 職 人 員 所 組 成 , 全 部 由 醫 務 衞 生 局 局 長 行 使 行 政 長 官 賦 予 的 權 力 委 任 。 然而,如果家居布置或儲物不當,有機會暗藏意外陷阱,大人細路都有機會「中招」。 若意外攝入化學品,例如清潔劑、殺蟲水、藥物等,可能會導致中毒。 今集有急症科專科劉啟基醫生,講解常見家居可能會發生的中毒意外及處理方法,以及預防家居中毒的方法。 說到「脫髮」,好像只是男士去到中年常遇到的問題,但其實男女老幼都有可能「甩頭髮」! 本集請來皮膚科專科醫生為大家詳細講解,亦會破解坊間一些對脫髮的迷思。

梁憲孫教授: 醫院管理局成員

近年食物及衞生局在發展醫學科研、加強醫療數據、資料應用、推動智慧及電子醫療和提供研究資金上多個範疇都推出不同措施配合本港醫療科學發展。 顏教授現為香港大學(港大)建滔材料工程教授及材料科學與工程講座教授。 他曾擔任的行政職務包括校長辦公室高級顧問、署理副校長(研究)、機械工程系系主任和工程學院副院長。 他於1989年獲港大學士學位、1992年獲英國伯明翰大學博士學位,並在牛津大學從事博士後工作,於1993年加入港大,2011年晉升為講座教授。 香港大學臨床試驗中心二十年來致力協助臨床醫生進行科研,梁教授特別感謝中心為他提供後勤和支援工作,間接幫助部份病人延長了壽命及改善了他們的狀況。 另外,要感謝的是養和醫院內科主管梁憲孫醫生及皮膚科主管陳俊彥醫生。

出任現職前,羅醫生於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服務逾20年,曾擔任不同管理職位,其中包括醫管局總辦事處策略發展總監及新界東醫院聯網總監。 在現實生活中成功研究血癌標靶藥,香港大學血液及腫瘤科名譽臨床教授梁憲孫應記一功。 對於香港,他有著愛心與毅力,矢志終身為香港病人服務,並為香港醫學研究創下一筆筆光輝歷程。 梁憲孫教授 座談會上,身為主持的港科院創院院長徐立之教授,向多位嘉賓發問尖銳問題,當中包括港大與中大兩所大學醫學院,明爭暗鬥世界排名多年,未來有否合作機會。

梁憲孫教授: 血癌專家梁憲孫 見證藥物新療法助延病人壽命

曾是「賭王」主診醫生的腦科醫生謝勝生,雖然診所設在萬邦行對面的連卡佛大廈內,但病人一樣絡繹不絕,部分人更要在門外走廊等候。 與中建大廈一街之隔的「皇后大道中九號」,乃新晉名醫大廈,坊間被稱為頂級診所的「仁德醫療中心」正落戶於此,仁德在九五年由霍英東三公子霍文遜成立。 港大團隊在1993年進行首宗活體肝移植,1996年做全球首宗右葉肝臟的移植,我們人體的肝臟左方較細右邊較大,而右邊的肝因為太大很難做移植手術風險十分高。 團隊不斷改進尋求新突破,包括2009年交叉換肝,不同血型下仍可移植肝臟,最近2015年更成功將兩名女兒部分肝臟一同移植到他們患肝病必須換肝的爸爸身上。 大家都知道進行這手術首先很難做,第二是風險十分高,第三是手術時間很長。 瑪麗醫院這些年來已進行超過1300宗肝臟移植手術,成為一個十分有規模的中心。

展開這研究因盧煜明教授最初是做產前診斷研究,而以往最準確方法是用針在子宮內抽取液體化驗,但風險是百分之0.5機會導致嬰兒流產,盧煜明教授便尋找其他無創檢查胎兒辦法。 其中一個可行方法,假若孕婦懷的是男嬰,該名孕婦身上應有男性的DNA(脱氧核醣核酸),在1997年前首次進行該實驗證實理論可行,部分孕婦血漿有男性的染色體,她們生產出來的都是男嬰。 這是全球首次發現孕婦血液內同時存有胎兒的DNA(脱氧核醣核酸)。

梁憲孫教授: 香港眼科醫院及九龍醫院

他曾任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檢討督導委員會委員、醫管局轄下醫院認證計劃病人焦點小組成員及香港愛滋病顧問局轄下接納愛滋病者促進委員會委員。 劉博士是貝克•麥堅時律師事務所亞太智慧財產權和科技業務部的負責人,為客戶提供有關智慧財產權的創建、運用和保護的諮詢服務,並負責在華智慧財產權的專利起訴事務。 她的執業領域主要涉及廣泛的知識產權問題,包括專利和商標起訴、智慧財產權許可、技術轉讓、品牌收購以及智慧財產權的行政和民事執法。 劉博士也曾擔任事務所亞太醫療保健產業組的負責人三年,領導跨法律專業的團隊在該領域發展,也為醫療保健行業的客戶提供與該行業有關監管問題的建議。 劉教授於1985年畢業於英國鄧迪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其後於1992年加入港大擔任內科學系講師,並晉升至於崇光基金教授席(風濕及臨床免疫學)。 她是香港會計師公會前會長,目前於多個公共服務委員會擔任委員,其中包括紀律人員薪俸及服務條件常務委員會和交通諮詢委員會。

  • 又稱讚創科博覽2018成功,特別在香港之光展區,參展的都是香港中學、大學以及科創企業等,並在國際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突顯出香港創科的成果,令人鼓舞。
  • 他同時擔任科大分子神經科學中心主任,以及生物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和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的副主任。
  • 那年代,最開心是有親戚在養和產子,名為探訪,實在是為了吃煲仔雞飯。
  • 淋巴組織遍佈全身,故身體任何位置都有機會出現淋巴癌,而且種類繁多,有B細胞、T細胞及NK細胞。
  • 前輩高瞻遠矚,加上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港大醫學院的教學和科研成就屢創高峯。
  • 梁憲孫醫生指出,身體任何位置都有機會出現淋巴癌,若出現徵狀,應盡快求醫。

第二 : 促進科技發展,讓醫生可更早及更準確診斷血癌;此外,例如透過分子基因技術為康復者提供監察服務,確保醫生可盡早發現復發徵兆,亦可為個別病者制定完善的治療方案。 第三 : 加快推行血癌新療法,避免因受政府醫療經費所限,又或一般市民未能負擔,而延誤引進血癌新療法的速度。 劉教授是本港以至海外的風濕專科權威,由1997至2001年擔任香港風濕學學會主席,並於2001年成爲香港風濕病基金會創會主席。

梁憲孫教授: 白血病潛伏期

梁雪兒教授稱港大與中大醫學院,一直都有多方渠道溝通,未來必定會有更多合作機會。 盧煜明教授話,兩所大學一直有合作包括唐氏綜合症方面等等,更笑稱人才交流亦是交流一種,兩所醫學院都各自有本校生或研究員轉到對家工作,所以人才交流一早已存在,引得台下觀眾大笑。 總括而言,希望透過醫學界、學術界和社會有心人士與政府全方位配合支持,相信香港醫療科學在未來會有很大進步,走得更高更遠令臨床醫療服務及水平繼續提升,為香港市民提供更大貢獻。

梁憲孫教授

慶幸的是現時檢測技術先進,透過顯微鏡、免疫及基因等不同檢測,有助準確診斷。 淋巴組織遍佈全身,故身體任何位置都有機會出現淋巴癌,而且種類繁多,有B細胞、T細胞及NK細胞。 梁醫生表示,淋巴癌是指原發在淋巴組織的癌症,若由其他器官的癌症,例如乳癌、甲狀腺癌及肺癌等轉移至淋巴結,則不屬於淋巴癌。 何永超七四年港大醫學院畢業,十年前開設「輔助生育中心」,開宗明義幫難以成孕的夫婦「造人」,故有「不育聖手」之稱,傳聞做人工受孕至少收費十萬元。 據悉剛誕下孖胎的黎姿、懷孕幾個月的李嘉欣、育有四歲女兒的吳君如、劉嘉玲等都是他的病人,何永超亦幫過陳慧琳剖腹接生。 「如果政府肯畀多些資源,放多幾個醫生落去,waiting list即刻縮短,每個病人睇症的時間都長一點啦。」他忍不住炮轟公立醫院長期人手短缺,令醫護人員和病人都要受苦。

梁憲孫教授: 不少政經界名人及明星聚居陽明山莊,貪其私隱度高,肝腫瘤煞星廖子良最近亦成為業主。

當肝酵素降至198,可以改為口服類固醇,Jenny可以回家了。 慶幸直至昨日,她的肝酵素維持在兩位數字,皮膚雖然需要3至6個月才復原,但今日再做一次藥物氣體來清除感染肺炎的可能性,明日終於可與兒子一起返回新加坡了,我兩老也終於可以抖一口氣。 梁憲孫醫生養和 七大醫院聯網中,以新界東醫院聯網醫生流失最嚴重,達百分之七點一,較公院整體流失率高出近兩個百分點;其次為九龍西醫院聯網,流失率為百分之五點六。 該類針藥稱為「去甲基試劑」(demethylating agent),目的是將不正常基因糾正過來,「基因為何不正常?就是因為染色體多了個組成因子,此針藥就是將其多出來的因子甩掉。」梁教授說。

梁憲孫教授: 梁憲孫醫生養和: 梁憲孫醫生Dr Raymond H S. Liang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計劃現已踏入主階段,並將範疇擴展至與基因組學及精準醫學有關的個案。 測序分析結果可讓病人受惠於更精準的診斷,獲得適切治療,並有助推動香港的基因組醫學研究發展。 六十二歲的張太數月前接受藥物治療,注射針藥Azacitidine後造血功能好轉,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都上升至較高水平,之前間歇發燒的情況亦暫時沒有再出現。

梁憲孫教授: 生於斯長於斯 服務香港矢志不移

農曆新年期間,大家都忙於大掃除,又要到處拜年,與親朋好友頻頻飯聚,一不留神就很容易墮入健康陷阱,就是「扭傷腰骨」和「飲食過量」! 本集邀請心臟科及骨科專科醫生,為大家提供關於這兩個陷阱的健康小貼士。 聖保羅書院校長源廸恩表示,學校在過去170年一直貢獻社會,今次非常高興和榮幸成為首間與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合作的本地中學,舉辦研討會系列探討與年輕一代息息相關、充滿前瞻性的話題,藉此培育年輕人創造一個更美好及更包容的世界。 他又指,疫情期間,學校積極為學生提供網上學習的機會,是次研討會以前所未有的盛大陣容舉辦,是難能可貴的機會。

一般日常護理與預防感染,建議患者避免吃生食物、經常洗手、不可與人共用餐具和定期打流感針;若遇發燒,必須要求診處理。 建立良好習慣如早晚量度體溫和記錄在案,護理帶狀皰疹和保護神經,預防出血和瘀傷,因而避免做劇烈運動,處理肚瀉就小心飲食兼保持心境開朗,都是處理副作用的方法。 根據香港癌症統計資源中心2016年顯示,新症患者232名而死亡人數131名,中年人士近10年發病率增加約一培,死亡率約50%。

公院血液科醫生面臨人手壓力,但他對醫管局可於短期內增加人手不抱期望,提議於各聯網增設血液科專科護士,分擔醫生工作,最終當局同意將部分訴求納入下年度工作計劃。 區醫生說,離職後仍會擔任香港地中海貧血兒童基金顧問,希望透過不同身份,繼續為病人爭取權益。 黃先生現為香港執業大律師、上海仲裁委仲裁員,以及倫敦專家學院紛爭調解員。 於香港大學畢業後,黃先生獲政府法律獎學金往英國深造和接受專業訓練,並考獲倫敦政經學院法學(知識產權、海商、海險、民事訴訟)碩士學位及英國最高法院執業律師資格。 彭先生是一名註冊社工,於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擔任社區組織幹事,一直致力維護及倡議病人權益。

透過籌募善款,支持血癌醫學研究、為血癌患者及家人提供全面支援。 梁憲孫教授 面對專業選擇,他選擇了兒科,原因卻簡單得讓人難以致信:「我實在太喜歡小朋友了。」劉教授對醫學的探究及進取精神,早在英國學醫時表露無遺。 他憶述當年不斷進行實驗工作和數據處理,作為日後研究病人遺傳病史及免疫學分析的醫學資料,價值之大不可斗量。 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畢生致力於兒科免疫及傳染病的診療與研究,最近更憑豐富的經驗與判斷力,於港大深圳醫院診斷出全新的免疫缺陷症,引為醫學界美談。 醫生會建議的治療方法,患者的年齡少於65歲會利用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和高劑量化療,使用3-6個月的藥物治療減低副蛋白數量和癌細胞;如年長患者或不能採用此方法者,則用標靶藥物、類固醇和化療藥物等混合藥物治療,作為穩固治療。

其實現時醫學昌明,有更多的治療方法給予病人選擇,若不幸患上多發性骨髓瘤的病人不需感到絕望。 根據臨床經驗顯示,現時病人的平均存活率較以前增加一倍6,五年存活率亦有45%7。 此外,治療的副作用亦相對減少,提高病人在接受治療期間的生活質素。 患者的治療副作用會出現高血糖、食慾增加及體重上升、睡眠問題、情緒問題、淋巴細胞減少、中性白血球減少而容易出現瘀傷、疲勞、腹瀉、便祕、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和出現皮疹等。

梁憲孫教授: 骨髓病變患者,與圖中血癌患者一樣,通過骨髓移植,令造血功能回復正常。

黃先生的著作包括兩本有關香港私隱法的書籍(一本以英文出版,另一本以中文出版),以及在國際醫護刊物發表與數據有關的文章。 盧教授的研究成果對全球醫學及科學界影響深遠,屢獲國際殊榮,當中包括2014年費薩爾國王國際醫學獎、2016年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2019年復旦—中植科學獎及2021年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獎。 盧教授亦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以及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

梁憲孫教授: 專業資格

身兼瑪麗醫院骨質疏鬆中心主任的龔慧慈,其夫婿許偉武是著名腸胃肝臟科醫生。 梁醫生建議患者們,骨髓瘤暫未能完全根除治癒,存活期已由4-5年而延伸至10年以上,希望在人間,可延活壽命而靜待未來醫治新技術出現。 正如現在CAR-T治療血癌正在研究中,現香港暫未有此治療方案,不過他鼓勵患者常常保持開朗心情,期望更多治療技術和藥物可供選擇治病,希望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