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瑜鄧公祠7大著數2024!(小編貼心推薦)

建築物牆身以青磚築砌,屋頂為木桁桷修築,並以素瓦鋪蓋。 密集城市裡也隱藏青磚古蹟——荃灣海壩村古屋,上世紀初由村內飽學之士邱元璋以夯土、青磚和木材建造而成,屬於中國南方傳統鄉村建築特色的典範。 鄧族在錦田市建了一座友鄰堂,供奉保鄉衛族的英雄,包括1899年為抗英而犧牲的烈士。 當年新界村民抗英失敗,輔政司駱克下令拆走吉慶圍和泰康圍各一對連環鐵門作為戰利品,其後運返愛爾蘭。 直到1924年,錦田鄧伯裘和鄧煒堂等人向港督司徒拔要求歸還。 為了緩和省港大罷工華人的不滿情緒,英國答應送回,但只尋獲一對連環鐵門,一扇屬吉慶圍,一扇屬泰康圍,1925年村民將兩扇鐵門同安裝在吉慶圍,形為鴛鴦鐵門。

此後直至1978年,深資童軍隊(港島第一旅)連續七屆奪得威爾斯親王錦旗。 喇沙會的目標是為青年,特別是家境貧窮的學生提供天主教的全人教育,其精神是信念和熱誠,即是對天主抱有信念、對教育兒童懷有熱誠。 聖約翰座堂旁邊是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是該教會在遠東傳道的基地。 廣瑜鄧公祠 我們鄉民數百年來奉祀南海神洪聖,並在水頭村興建洪聖宮。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鄉民都會聚集在洪聖宮前慶祝洪聖誕,他們各自組成不同「花炮會」參加「搶花炮」,場面非常熱鬧。

廣瑜鄧公祠: 廣瑜鄧公祠 (

同時他在九龍漆咸道建立了聖若瑟書院九龍分校,即是現在喇沙書院的前身。 高年級的三班為學生參加牛津大學的考試作準備,分為高班、初班和預備班。 根據政府補助學校的考核報告,書院無論在學生人數,以至考試成績,皆為香港之首,被稱為天主教教育的旗艦。 廣瑜鄧公祠 1879年,在天主教徒總督軒尼詩影响下,政府放寬學校補助計劃中關於世俗教育的條件。 書院加入政府補助計劃,成為首家接受政府補助的天主教學校。

  • 建於1920年的校舍北座(高錕教學樓)及西座(科學樓或教堂樓)被列為法定古蹟,而建於1935年的堅尼地道26號則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 新座內有實驗室、多媒體學習中心、校務處、新禮堂、圖書館、電腦室及修士宿舍。
  • 1967年,該處的土地被劃為商住用途,並且計劃將該處發展為公共交通車站。
  • 20世紀初推行現代教育,二帝書院演化成一所小學,約有學生30人。

錦田鄧氏定居錦田超過 900 年這歷史,從宗族成員口述流傳關於其開基祖及風水的傳說,已經屬於香港本地一項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之非物質文化遺產。 鰲頭石意頭好,因為「鰲頭獨佔」有考中狀元的意思,昔日皇帝殿前階上有巨鰲,能夠進入翰林院即是攀上鰲頭。 「鰲頭石」豎立於圭角山上,據說當年在「力瀛書院」的學生經常攀上「鰲頭石」祈求早日登科,鰲頭獨佔,同時也是一項健康運動。 新界大氏族都擁有著名的風水墓穴,把先祖埋葬於風水穴中,可以福澤後人。 事實上不止如此,從鄧氏一份處稅記錄中可以追蹤到鄧氏擁有的土地曾經遍及香港島、黃泥涌、薄扶林等地,甚至青衣島,所以鄧氏貴為香港新界五大氏族之首,富甲一方,擁有良田萬畝,而向朝廷上繳稅項亦為重要,是族人土地擁有權的証據。 1962年,原為德國會所的舊翼拆卸,改建為一座新的八層高現代建築物,稱為新座,並由港督柏立基爵士開幕。

廣瑜鄧公祠: 建築歷史

位於錦田水頭的廣瑜鄧公祠又名來成堂,於清朝康熙四十年(1701年)由鄧像六建成,紀念鄧族第十七代祖先鄧廣瑜。 導賞員將帶領參加者參觀廣瑜鄧公祠,毗鄰的二帝書院和長春園,讓參加者更加了解這三幢古建築的歷史及建築風格。 【記者蔡元貴報道】古物諮詢委員會明天開會,討論四個古蹟的法定地位。

其建築年份可追溯至明朝中前期(約1490年),以紀念鄧族粵派第十七世祖鄧清樂。 祠堂經常重門深鎖,但一直是鄧清樂後人用作祭祖、節慶活動和宗族聚會的場所,族人每年農曆正月十二日至十五日會在祠堂為新生男丁舉行點燈儀式。 新界的氏族中,較為人熟悉的有五大族:鄧、侯、彭、廖、文,而鄧族是其中最早到來的一族。 廣瑜鄧公祠 據《鄧氏族譜》記載,北宋開寶六年(973年),江西吉水人、承務郎鄧漢黻宦遊至廣東,「樂粵俗之淳」,卜居於岑田(今錦田),成為鄧族入粵始祖。 廣瑜鄧公祠 另有一說,此貴妃畫帖是皇姑兒子與光宗相認後所贈。

廣瑜鄧公祠: 廣瑜鄧公祠列法定古蹟

長春社又指出,前水警總部曾經為日本皇軍駐港總部,日本皇軍又在地底掘了兩條隧道,以備戰時所需,建築物有歷史價值需保留。 多個民間團體聯手向政府呈交了一份50頁長的報告,要求保育該處。 當時,鄧族十六名顯赫士紳組成鄧二帝會,集資興建書院。 其名「二帝」是因為書院是用以供奉原先放置於附近一座文昌塔內的文昌帝和關聖帝神像。 二帝書院其後成為重要學府,很多著名學者都曾在此講學。

這兩座建築是依照殖民地式設計而建造的,反映當時古典歐洲的感染力。 其特色之處包括鐘樓、塔樓及陽台,當中陽台在未有空調的年代發揮通風用途。 西座和北座在2000年8月18日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廣瑜鄧公祠: 建築

此外,另一幢私人擁有的歷史建築物何東花園於二零一一年一月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列為暫定古蹟,有效期為12個月,讓政府有更多時間與業主磋商保育方案。 廣瑜鄧公祠又名來成堂,位於香港新界元朗錦田水頭村32號,建於康熙四十年(1701年),由鄧氏第二十一代族人鄧像六(別名鄧直見)為紀念第十七代祖先鄧廣瑜(別名鄧松峰)而建,是錦田北圍三間鄧氏宗祠之一。 除了作為祠堂以外,在1950至60年代曾改作商店,到了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成為了金屬品製造廠,後來更遭荒廢,祠堂殘破不堪。 1995年政府將廣瑜鄧公祠列為認定古蹟(即具有法定古蹟的資格,但未正式受法例保護),並出資維修。

廣瑜鄧公祠

年內,文物探知館及屏山鄧族文物館暨文物徑訪客中心的參觀者分別有 和72 700人次。 古跡辦舉辦了多項教育及宣傳活動,包括講座、導賞團、工作坊和研討會,以推廣文物保育。 廣瑜鄧公祠又叫來成堂,喺香港新界元朗區錦田水頭村32號,康熙四十年(1701年)起好,由鄧氏第21代族人鄧像六(別名鄧直見)為咗紀念第17代祖先鄧廣瑜(別名鄧松峰)而起,係錦田北圍三間鄧氏宗祠之一。

廣瑜鄧公祠: 廣瑜鄧公祠介紹

廣瑜鄧公祠曾於清朝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年)由鄧氏族人合資進行大規模修繕工程。 古物古蹟辦事處徵得業主同意於一九九五年全面修復該祠,包括拆除近代的加建部分,以及將原有的木結構天面和精緻的灰塑及木雕再度呈現,使祠堂回復昔日的面貌。 位於錦田水頭的廣瑜鄧公祠又名來成堂,於清朝康熙四十年(一七〇一年)由鄧像六建成,紀念鄧族第十七代祖先鄧廣瑜。 政府今日(十一月十二日)宣布,古物事務監督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把油麻地的廣華醫院東華三院文物館、上環的文武廟、元朗錦田的廣瑜鄧公祠及中區的甘棠第列為法定古蹟。 清樂鄧公祠建於明代,由鄧氏為紀念鄧清樂第 17 代後裔而興建。 思成堂是村民主要的集會地方,這裡有一道名為擋中的門,據說可驅走邪靈,為公祠帶來平安和睦。

清未時期之秀才,以現時的教育標準來說,秀才大約是小學程度,但是不要低看秀才,因為當時教育程度偏低,能夠成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種特權。 例如免除徭役,見知縣時不用跪拜、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遇公事可稟見知縣等等,還有生活津貼。 廣瑜鄧公祠 除了秀才外,還有舉人,貢士和進士等,後者相等於現時大學博士級別 廣瑜鄧公祠 了。

廣瑜鄧公祠: 學校傳統

前者較受村民重視,被稱為「大廟」,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慶祝洪聖誕,在廟前搭建臨時舞台,邀請歌星藝員獻唱,並有抽花炮活動,十分熱鬧。 此橋由錦田十九世祖鄧俊元於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出資興建,以方便居住泰康圍的母親渡河探望孫兒,因此稱為「便母橋」。 宋朝初年,鄧漢黻由江西吉水遷居廣東,是為廣東鄧族一世祖。 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四世祖鄧符(字符協)考取進士,授廣東陽春縣令,赴任途中經過桂角山下的岑田村(今錦田),見山清水秀,便定居下來,築南圍(遺址在現今錦田市附近)和北圍(遺址在現今水尾村附近)。 1967年,該處的土地被劃為商住用途,並且計劃將該處發展為公共交通車站。 1976年7月,政府曾一度有意將土地用途改成政府及社區設施用途,並將車站移到天星小輪碼頭,但遭當時的運輸署反對,於是規劃仍維持作交通及商住綜合發展模式。

相傳興建背後有一個故事:鄧廣瑜的後人中共有七子弟在科舉中考獲秀才,雖然村內當時已建有紀念鄧廣瑜兄長鄧廣舍的祠堂(清樂鄧公祠),但為了顯示該房人的成就,故他們建祠紀念鄧廣瑜。 廣瑜鄧公祠 鄧文蔚改變了元朗歷史,他把元朗墟市由大樹下大橋墩墟遷至南邊圍元朗舊墟,成為元朗墟墟主,創造了日後元朗市的繁榮,而五和東頭村觀音廟便是鄧文蔚所建。 光裕堂亦是錦田公立蒙養學校的前身,鄧伯裘創辦蒙養學校於此,昔日學生就在祠堂裡授課。 現今錦田水頭村、水尾村是錦田鄧氏、元朗鄧氏的發跡地之一,合稱北圍。 北圍的歷史建築群該是全港密度最高,祠堂書院林立,就連河上的橋,也有三百年歷史。

廣瑜鄧公祠: 孫中山紀念館 (香港)

我認為到錦田水頭水尾村別具價值,可以感受到新界五大氏族之一鄧氏的起源,欣賞村中傳統宗祠建築和書室,清未遷界復界的見證,以及元朗四大古橋之一便母橋。 1918年2月13日,華南發生一次歷時50秒的地震(又稱南澳大地震),原本位於羅便臣道的校舍有嚴重損毀,需要搬遷校舍。 校長艾瑪修士急切尋找一個安全的新地方去繼續教育工作,於是在9月3日買下了位於堅尼地道7號的舊德國會所。 該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被英殖政府充公,便一直被丟空,直至1918年聖若瑟書院遷入。

其中廣瑜鄧公祠建於清朝康熙四十年(即是1701年),至今有逾三百年歷史,並於1996年完成全面修復;聚星樓更有逾600年歷史。 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的資料,本港現時共有114個法定古蹟,當中二十多座建築以青磚建造磚牆,部分的歷史比舊中區警署更悠久。 除了塌牆的舊中區警署前已婚督察宿舍,港島的荷李活道文武廟及大坑蓮花宮的主要建材亦是青磚,前者估計於1847至1862年期間落成,由三幢青磚建築物構成,佈局屬於「兩進三開間式建築」。 1979年6月5日,亦即是世界環境日,長春社與香港文物學會發表聯合聲明,提出6項環境、休閒及文化理由,要求保育該處,並將它發展成公園。 城市規劃委員會於6月8日拒絕,指保育建議將會阻礙商業發展及干預香港的整體經濟。 同年7月,長春社公布研究,指該處有21種樹木品種,而同年8月,香港大學William Kyle博士發表微氣候研究結果,指該處的樹木是尖沙咀的城市綠洲,可舒緩尖沙咀南的熱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