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接受《星島日報》專訪時透露,會因應中央提出深化前海深港合作區的改革方案和需考慮如何與深圳協同發展,將發展區內預留的部分商業用地改作住宅用途。 2019年,計劃改名為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同年9月,土木工程拓展署完成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與鄰近地區環保運輸服務可行性研究,認為自動捷運系統、環保巴士系統及現代化電車比較可行。 其中自動捷運系統最快,從泥圍站至流浮山站需時13分鐘,初步預算建造成本約400億至450億港元。 第三階段公眾參與完結後,政府參照公眾人士提出的意見,於2016年9月5日發佈經修訂的建議發展大綱圖。 廈村路 新發展區將興建的單位數量提高至61,000個,而劃作港口後勤及物流設施用途的土地面積也有所增加。 香港2030及發展計劃的再次啟動,2007年完成之「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研究,重新審視了在新界拓展新發展區的需要,並建議落實新發展區的發展,以應付長遠的住屋需求和創造就業機會。
北環線將連接西鐵錦上路站至古洞站,項目去年尾上馬,分兩期推展,預計2034年竣工,現正進行詳細規劃及設計。 有關項目仍未動工,《施政報告》即提出於北環線建支線及東延線,由新田轉支線可跨境往深圳新皇崗口岸,古洞站將東延服務至上水以東的坪輋、香園圍和打鼓嶺等新發展區。 最新出爐的《施政報告》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將增加兩條全新鐵路項目,共在香港增設10個新車站。 當中北環線將在新田設支線,跨境前往皇崗的新鐵路線,沿途將於港深創科園及洲頭建兩個新站;北環線東延線亦設有8個新站,將於羅湖南站接駁現有東鐵線,終站設在粉嶺安樂村,並建無縫行人系統讓乘客步行至粉嶺。 天水圍石埗路(Shek Po Road Tin Shui Wai)巴士站,位於元朗區廈村屏廈路70號廈村污水抽水站對面,介乎石埗路與天影路之間,是一個西行中途站。 至於流浮山垃圾山,地署確認發現上述地段有官地被佔用,已採取土地管制行動,包括張貼法定通告,飭令佔用人於限期前停止佔用及移除土地上的鐵閘、圍網和構築物;又指發現涉事的私人地段被圍封和放置物料,正調查是否有其他違契情況。
廈村路: 香港區
),坊間寫成「廈村」,位於元朗區西部,東面是天水圍新市鎮、南面是洪水橋、北面是流浮山。 深圳灣口岸在2007年7月1日啟用,連接深圳灣公路大橋與元朗公路的港深西部公路亦同步通車,跨越廈村鄉鰲磡石及新生新村。 前稱「后海灣幹線」的港深西部公路是十號幹線一部分,中途建有廈村交匯處連接廈村路,方便往返廈村、天水圍與中港兩地的車輛。 廈村路(Ha 廈村路 Tsuen Road),俗稱「木人巷」,是一條位於新界元朗區廈村的街道,東起田廈路新屋村及舊李屋村之間,西接港深西部公路,沿途設有多個貨櫃場,全長約1.09公里。
- 厦村原為濱海之地,河道直通海岸,近往九龍、香港,遠航南頭、廣州、佛山等地。
- 而在2014年《鐵路發展策略》中因成本過高而被擱置的港深機場鐵路,在早年的規劃過程有倡議於前海設站,及設置洪水橋支線。
- 1999年的洪水橋發展方案以「環保城」為概念,佔地435公頃,建議容納人口160,000人,可以提供27,000個就業機會。
- 規劃署證實,雞伯嶺路有部份垃圾山用地,其小部分申請位置涉及「加油站」、「道路」等位置,但由於相關規劃許可已屆滿及被撤銷,故署方會作出跟進。
- 署方又指,雞伯嶺附近有懷疑廢金屬存放場位處「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而就小磡村回收場,城規會亦沒有收到相關規劃申請,署方將會就上述懷疑違例發展作出跟進。
此路為來往深圳灣口岸及天水圍最直接的道路,公共交通方面只有新界專綫小巴618線行經。 倉庫設於元朗廈村,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往返深圳灣口岸和黃崗口岸分別共需4分鐘和12分鐘車程,而前往葵涌貨櫃碼頭及香港國際機場亦只需約30分鐘。 倉庫面積達22萬平方呎,包括12萬平方呎的常溫倉及10萬平方呎的空調倉,客戶可按貨品類別和價值自由選擇。 雖然政府於2017年開展了11號幹線的可行性研究,但預料該道路最快到2036年才能通車,加上無法直達市區核心地段,疏導交通的效益依然存疑。 而在2014年《鐵路發展策略》中因成本過高而被擱置的港深機場鐵路,在早年的規劃過程有倡議於前海設站,及設置洪水橋支線。
廈村路: 香港天水圍街道列表
該道路是天水圍新市鎮的早期道路之一,屋宇地政署早於1991年12月13日已替天城路刊憲命名,但當時天城路北端只達天湖路;而天耀邨及天祐苑的其中一個出入口正位於天城路。 雖然天城路早於1991年便已經通車,但當時並沒有公共交通駛經,直至天水圍市中心巴士總站於1995年啟用時才有巴士駛經該路段。 ),位於元朗區天水圍西南部,南端於天水圍站以北連接屏廈路及天福路,北端則止於天湖路,依天耀邨之西面而建,全長約530米,是天水圍新市鎮早期道路之一。
此外,因洪水橋將發展的消息流傳多年,令不少地產商已收購區內土地,如恆基地產已擁有發展區內約500萬平方呎農地地皮。 於2015年第三階段公眾參與活動仍在進行期間,田心新村部分地段的業主榮捷發展有限公司,於7月中要求房東於8月10日前清空所有單位,村民也飽受南亞裔人士的滋擾。 洪水橋新發展區規劃的第一階段公眾參與的首輪活動已於2010年11月19日至2011年1月舉行,向各法定及諮詢組織展示新發展區的主要議題,包括它的願景、策略角色和規劃原則。 2011年1月,政府表示將耗資7040萬進行相關的發展規劃及工程研究,預算研究年期3年,工程可於2019年動工。
廈村路: 發展
本名錄包括的機構並不代表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所認可的機構,而對於沒有包括的機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也不具任何負面的觀點。 而洪水橋新發展區在公眾人士猛烈批評下,仍採用「加強版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作收地,此方式容許該區私人土地業主「原址換地」,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此舉容易讓公眾人士產生「官商勾結」之觀感。 洪水橋第13區現已建成公屋洪福邨,為新發展區內首個落成公屋,設有9幢樓高17至24層的住宅樓宇及一座單層商場。 停車場大樓樓高3層,其中1層專為社會福利設施而設,包括1所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和1所中度弱智人士宿舍,於2015年年中落成。
- 新發展區佔地達826公頃,覆蓋範圍東至天影路、屏廈路、橋洪路,南至元朗公路,西至港深西部公路,北至深灣路、流浮山道。
- 將有五條非原居民村需要清拆,分別為亦園村、田心新村、新生新村、石埗路尾村及沙洲里二村。
- 當局表示,將須收回部份私人土地,但未有透露收地範圍,當局最快會在今年第三季就擬建工程刊憲諮詢,行會授權收工後便會向立法會申請工程撥款,預料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二期的主要人口能如期於2030年遷入。
- 在過去兩年,環保署聯同海關共抽檢940個裝載回收物料的貨櫃,共發現43個貨櫃內的廢金屬物料的夾雜物含量超出相關國家標準。
而恐龍坑的滑板車回收場,署方亦證實回收場涉嫌處理化學廢物違反《廢物處置條例》,環保署正搜集證據及考慮進行相應的執法行動,又指該回收場在本地回收滑板車,將金屬及塑膠分類存放,並將電池取出以安排出口處理。 此外,綠色和平亦發現上水恐龍坑西的工場,囤積了大量美國電動滑板車Bird,估計達數千部以上,惟該品牌並未在香港出售,故估計同屬進口垃圾。 此外,廈村雞伯嶺路亦有另一處出現巨型垃圾山,該處的垃圾比圍欄更高,甚至溢出圍欄外。 值得留意是,垃圾山除了有電路板外,更出現不少非香港常見出售的品牌,例如外國出產的沙甸魚罐頭等,懷疑屬於「洋垃圾」。 而經化驗後,他們亦發現該址泥土樣本,其硒含量超出荷蘭土壤重金屬污染標準。
廈村路: 廈村路
元朗區的洪水橋北新發展@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4,434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26,254人。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尚城,菁雅居,溱林,丹桂村路65-89號,丹桂軒。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4,430,年齡中位數為 41.8歲。 厦村市是厦村鄧族於清初開設的墟市,逢一、四、七是墟期,元朗附近以至屯門的鄉村村民均到這裡趁墟,成為商品的集散地,是新界西部的貿易中心。
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在《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把洪水橋新發展區列為「十大基建」之一。 區內計劃盡量利用環保鐵路系統為主要交通工具,在環保城外圍劃設重型貨車專用通道,以減低城內重型貨車的流量,減少空氣污染。 除了控制污染物外,環保城內有設計完善的市中心廣場及中央公園,作為消閒及休憩之用途。 城內住宅將會以高度階梯排列,中心以高密度宅為主,外圍則是低密度住宅,以連接現存鄉村。 社區設施包括政府機構及康樂設施,包括有12間中學及12間小學、警署及消防局等。
廈村路: 元朗南污水收集系統及廈村污水泵房擴建工程
巴士53、276、K76及K65,以及專綫小巴33、34及35線途經屏廈路大部分路段,服務屏山、廈村及流浮山等地。 環保署續指,若發現當中的廢金屬回收物料上述規定(例如鋁廢料所含的夾雜物超出相關國家標準),便會把有關貨櫃退回來源地,如有足夠證據,便會檢控相關涉案進口商。 在過去兩年,環保署聯同海關共抽檢940個裝載回收物料的貨櫃,共發現43個貨櫃內的廢金屬物料的夾雜物含量超出相關國家標準。 廈村路 被問及垃圾山有否涉及進口廢料等,環保署未有正面回應,只稱鋁碎料屬無害的金屬回收物料,該等物料必須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規定(包括當中夾雜物的含量),故不屬《廢物處置條例》進出口許可證管制範圍之內。
在1999年的《新界西北規劃及發展研究:洪水橋發展建議》中,政府已察悉洪水橋鄰近當時仍在倡議之深港西部通道的特點,建議要把洪水橋發展城「門廊城市」,以滿足日益增張的中港商業和社會互動需要。 二十一世紀10年代起,內地把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發展成經濟自由貿易區和新興金融中心,由於該區跟洪水橋相距不遠,亦使洪水橋發展區之發展潛力進一步上升。 2011年初規劃署官員簡介洪水橋的發展計劃時,也明確表示將預留配合深圳發展的土地。 洪水橋發展計劃的第二階段公眾参與於2013年7月15日至10月15日期間進行,初步發展大綱圖亦同時公佈。 新發展區佔地達826公頃,覆蓋範圍東至天影路、屏廈路、橋洪路,南至元朗公路,西至港深西部公路,北至深灣路、流浮山道。 新發展區預算可提供60,000個住宅單位,容納218,000人,及製造100,000個就業機會。
廈村路: 洪水橋北新發展 @中原樓市片區
洪水橋發展計劃的第三階段公眾参與於2015年6月16日展開,收集市民對「建議發展大綱圖」的意見。 經發展局修訂後,青山公路以南的地段被剔出新發展區,但因發展密度有所上調,仍可提供近六萬個單位。 洪水橋的發展定位修訂成新界西北的區域經濟及文娛樞紐,新發展區商業用途包括辦公室、酒店及零售,總樓面面積多達200萬平方米,規模相等於現時中環甲級寫字樓商業總面面積,亦有近350萬平方米用作工業及特殊工業的樓面面積。 新發展區總共可提供15萬個就業機會,包括零售餐飲、辦公室、工業、企業及科技園、物流設施、港口後勤及社區服務,以紓緩洪水橋、屯門及天水圍居民跨區就業的需要,亦避免商業活動和就業機會,過度集中在市區。 新發展區將首次增闢4條商店街,以期扭轉昔日新市鎮私人屋苑商場林立但街道了無生氣的情況。 為落實規劃意念,當局未來整合土地招標時,將首次透過收緊地契條款,列明發展項目面向街道的地面,須強制設置地舖,並將一樓平台移後作戶外咖啡室等用途,以營造街道活力。
這些土地包括私人地段、政府撥地、短期租約批地,以及其他作核准用途的土地。 請注意: 地段索引圖上的資料會被不時更新而不作事先通知; 地段索引圖的更新或會延後於有關資料的實際變更;以及 地段索引圖中顯示的界線僅供識別之用,資料是否準確可靠,應徵詢專業土地測量師的意見。 顧客可在測繪處各地圖銷售處或香港地圖服務 2.0 訂購各區的地段索引圖。 署方會按現場被佔用的實際範圍和規模等情況進行評估,及聯絡相關部門安排於短期內展開清理土地行動,並會作出調查,若有足夠證據會提出檢控。
廈村路: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 – 第二期發展
何開發又認為,政府多番把「東西走廊」(屯馬綫)與西鐵綫混為一談,實屬偷換概念。 於2013年政府公佈洪水橋新發展區的初步發展大綱圖時,顯示五條需清拆的村落全為非原居民村,而所有原居民村則不受影響;而在公眾參與的過程中,非原居民的待遇和意見也不被重視,在公眾參與期限完結後才安排居民會。 洪水橋新發展區聯村關注組成員何開發認為,政府此舉只保障原居民,不保障非原居民,違反了基本法第三章二十九條「香港居民的住宅和其他房屋不受侵犯」。
記者昨前往廈村雞伯嶺路的工場,發現部分垃圾山雖被清空,惟在豎立政府官地的警告板範圍內,仍有約百袋鋁廢料待清理。 現場有工人將廢料入袋,並將一袋袋廢料搬遷至貨櫃車內,疑待運送至位於流浮山的新工場。 鑑於位於田厦路的會址已老舊兼缺乏康樂設施,拓展會務不敷應用,獲政府撥地興建新會廈,新址位於厦尾路60號,毗連錫降村,於2014年7月25日舉行新廈入伙典禮。 2000年代香港政府開築深港西部通道及后海灣幹線,以深圳蛇口為起點,接入香港境內的白坭及鰲磡石,再連接后海灣幹線,成為香港與內地一條重要的通道,計劃必須於2005年竣工啟用。 流浮山海鮮美食及后海灣壯麗美景,皆是廈村鄉特色景點之一,不少遊客專程前來遊玩。
廈村路: 早班保安員(替更) 廈村路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的環境評估報告已於2016年12月15日獲環保署署長有條件通過,而城市規劃委員會的法定程序亦已開展,「洪水橋及厦村分區計劃大綱草圖」於2017年5月26日刊憲。 大綱圖共收到117份公眾申述及338份意見書,公開聆訊於2018年1月至2月期間進行。 元朗區議會於2016年尾也成立了洪水橋新發展區工作小組,討論和監督規劃內容和實施安排。 整個新界西北地區規劃研究於2003年完成,但因為當時的人口增長及住屋需求放緩,加上環保城的發展方案被立法會否決,洪水橋的居民也對計劃有大量反對意見,發展計劃暫時擱置。 1999年的洪水橋發展方案以「環保城」為概念,佔地435公頃,建議容納人口160,000人,可以提供27,000個就業機會。 按照當時的規劃方案,洪水橋於2011年需要接收100,000人口,當時計劃的西鐵第一期亦會配合洪水橋的發展,洪水橋站上蓋會興建高密度住宅區,距離車站10多分鐘的路程的地方將會發展低中密度住宅,洪水橋市中心內有行人路和單車徑。
廈村路: 洪水橋尚城洋房獲本地家庭以3.1萬元承租 一手業主享約2.9厘租金回報
1998年,政府完成《全港發展策略檢討》,按照檢討之結果,開展了《新界西北規劃及發展研究》。 在研究過程中,洪水橋因有西鐵和多條策略性道路連接,又可與天水圍新市鎮相互結合,以及鄰近當時仍在倡議階段的深港西部通道,故被列作具發展潛力之地區之一。 土拓署指,根據顧問評估,須就擬建工地平整和相關基建設施,收會部份私人土地,同影響私人土地內的構築物將被清拆,但強調已盡量減少收回私人土地。 當局預料最快今年第三季就擬建工程刊憲諮詢,在行會授權收地後,便會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展開上述工程,以爭取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二期發展的主要人口能如期在2030年起遷入。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前年起分三期推展,土木工程拓展署及渠務署文件顯示,將會為第二期發展清理260公頃土地,以進行工地平整和興建基建設施,包括在港深西部公路旁興建主幹道、地區幹道和高架道路等,亦會興建每日處理量達9萬立方米的污水處理廠等。
廈村路: 洪水橋新發展區
新發展區分為六個部份,包括河畔和鄉村區、灣景區、物流和科技區、商業及住宅綜合區、東部住宅區及商業中心,和南面住宅區。 將有五條非原居民村需要清拆,分別為亦園村、田心新村、新生新村、石埗路尾村及沙洲里二村。 《新界西北規劃及發展研究》的文件明確指出洪水橋因鄰近跨境交通基建,將有優厚的發展潛力,故可作為新界西北地區的「門廊」,環保城內將發展跨境貿易及零售業活動。 政府亦打算實行全面綠化,將分散各地的貨櫃場集中在公路旁邊,興建一個面積達55公頃的大型貨櫃車場。 而位於洪水橋新發展區內的古蹟,例如屏山文物徑和圍村等,將會大力發展,以吸引香港本地及外地的遊客。
廈村路: 香港中转仓库中心
不過,翻查資料,環境保護署曾就申請表示反對,原因是最接近的民居僅距離約68米外。 事實上,這些垃圾山被多條原居民村包圍,距離元朗祥降圍只得約300米,與民居及原居民的「認可殯葬區」極接近。 此外,該址有部份地方曾申請作臨時露天貨櫃維修場地等,惟相關的規劃許可申請已在今年到期,甚至已被撤銷許可,即有機會屬違規營運。 綠色和平發現,新界有不少棕地疑涉違規作業,除了疑似非法處理電子垃圾外,更驚見一座座巨型垃圾山,推算最高達8米,有部份更疑霸佔官地,總面積料達20公頃,等同一個維園。
廈村路: 元朗雞伯嶺路霸官地放洋垃圾 限期後仍有兩處未清理
)是香港新界元朗區的一條道路,途經屏山、沙洲里村、厦村、天水圍南等,是早期1930年代与青山公路同期落成的道路。 最新文件顯示,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二期發展範圍由流浮山鳳降村至屯門藍地青磚圍一帶,當中擬建房屋用地集中在元朗屏山石埗村以北、洪福邨旁邊,以及鄰近青磚圍、田心村一帶的土地。 )是香港新界元朗區天水圍的一條道路,位於天水圍新市鎮之西北部近天恆邨,南面連接天影路北行線,北面連接天影徑及通往輞井圍之未命名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