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城15大優勢2024!專家建議咁做…

當中包括健身室、兒童會所、全港最大型私人電競遊戲室、VR遊戲房、戶外兒童泳池、戶外玻璃泳池及20米長的室內恆溫游泳池等設施;更設有觀景升降機「海琉璃」,可直達日出康城海濱長廊。 而項目另有佔地約84,439平方呎名為「Serene Garden」的綠化空間/園景區,部分範圍列作公共休憩空間,設兒童遊樂場。 項目在2014年10月21日推出,在10月24日下午2時截收意向書,並於11月24日截標。

康城

屋苑設有3座大廈,向海一字型排開,每座再細分為A座及B座,每層提供4伙至5伙單位,總數1,600伙。 外牆採用玻璃幕牆設計,向西北單位可眺望將軍澳海灣海景和將軍澳南;向東北單位望前方的足球學校和山景以及遠望西貢海景,而向南單位景觀為日出康城內園景及遠眺藍塘海峽海景。 日出康城面積最大的單位位於第10期LP10,實用面積3,928平方呎,屬頂層複式特色戶,附設空中花園及空中游泳池。 由信和置業(00083)及會德豐地產等5大發展商合作的西南九龍維港滙II昨日連錄3宗成交,單日套現逾5,080萬元。 該盤2座12樓C室,實用面積797方呎,三房間隔,以2,298萬元成交,呎價約28,833元。

康城: 戲院、溜冰場預計年底前開放

上蓋物業建築物位置、佈局同規劃資料等資料,公眾無法得悉。 日出康城第9期項目位處區內南部,臨海而立,總樓面逾112.9萬方呎,住宅單位不多於1,780伙,可以興建3幢住宅物業,大部分單位可望遼闊海景。 中標發展商須興建一所面積約8,719方呎的幼稚園或幼稚園暨幼兒中心,料2022年落成。 康城 補地價金額約28.52億元,每方呎樓面補地價2545元,港鐵於2015年11月中招收發展意向書,共收到19份意向書。 第九期項目12月28日截標,共收到6份標書,包括長實地產、新鴻基地產、新世界發展、恒基地產、會德豐地產和信和置業。 2018年5月1日金門建築獲會德豐批出日出康城第9期住宅建造工程合約,項目包括在五層平台上建造三座54-56層高的住宅大樓,提供超過100萬平方呎的住宅發展,總值約40億港元。

上屆特首梁振英提出會在「將軍澳137區」,即將軍澳堆填區以南的用地,興建35,000個住宅單位,也會成為區內的主要供應。 隨著港鐵去年尾推出康城站13期招標後,整個康城站的住宅項目已全數推出招標。 撇除「LP10」之外,區內尚餘第11至13期尚待發售,第11月期由信和、嘉華及招商局所持有,料會提供1,850個單位;第12期則由會德豐發展,提供最多2,000個單位。 最後一期則是由信和投得,為現時康城站的交通交匯處位置,位置上較能跟今次「LP10」媲美。 日出康城 首個推出的項目為「首都」,由長實及南豐合作發展,早於2009年入伙,提供2,069伙單位。 首都較為人熟知的,是擁有較少見的大戶型單位,包括3房戶及4房戶。

康城: 康城松山府邸

康城站主要服務車站上蓋、由港鐵發展的大型綜合住宅區日出康城,以及位於車站遠處的將軍澳工業邨,因此使用康城站的人流主要是日出康城的住戶以及於將軍澳工業邨上班的員工。 唯在車站啟用初期,日出康城的項目仍在發展,所以其出入閘的人流相比周邊已經發展多時的其他將軍澳綫車站較少。 而隨著日出康城的大型商場「The LOHAS 康城」、各個期數的大型住宅項目以及周邊住宅、區內國際學校等社區設施亦陸續落成啟用,使用車站的人流已經逐漸增加。 日出康城第3期,命名為「緻藍天」(Hemera),位於將軍澳康城路一號,包含4座住宅,共設1648伙,由港鐵公司、長江實業及南豐發展負責興建,是兩鐵合併前最後一個批出的上蓋發展項目。 位於日出康城地盤北部,鄰近第1期首都及康城站,佔地13,587平方米,可發展住宅樓面面積128,544平方米,物業總數1,648伙,建有4幢高層樓宇。

記者現場所見,在大約下午6時許的繁忙時段,有逾50人於閘口外等候。 為配合日出康城第13期物業發展,同車站一齊喺2009年啟用嘅A出口已於2022年3月14號起永久停用。 康城站響新界西貢區小赤沙南部康城路,附近只有日出康城、將軍澳工業邨同埋一個公共運輸交匯處。 所以,大部份用呢個站進出嘅人流都係日出康城居民或者響將軍澳工業邨入便做嘢嘅員工,整體人流會比其他車站為少。

康城: 車站命名

當中B出口連接日出康城大型商場「The LOHAS 康城」以及公共運輸交匯處,而商場「The LOHAS 康城」亦會設通道連接各期住宅以及日出公園;而C1、C2出口更設有24小時臨時有蓋通道連接日出康城第1-6期住宅。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將軍澳隧道巴士轉乘站啟用 新巴開辦特快797號線 新巴城巴十多條路線新增八達通轉乘優惠 連接將軍澳及各地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聞稿],2020年9月23日。 2017年2月27日起,逢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增設九龍巴士290X線,上午由日出康城開出一班前往荃灣西站,同年6月19日起增設兩班下午由荃灣西站開往日出康城,途經將軍澳市中心及尚德,並將上午班次增至兩班。

  • 當中「2B座B室」景觀向南,可望到藍塘海峽;反觀「2A座D室」及「1A座D室」均望向將軍澳車廠及康城站12期方向,只能望樓景為主。
  • LP10的「三房一套連儲物室」共由兩柱提供,分為「1B座A室」及「1B座B室」。
  • 在2009年7月初,有網民發現港鐵於將軍澳綫沿綫各站,張貼了實施「3+1」班次安排的標貼,上面印有康城站將於2009年7月26日通車的字眼,便拍攝並放上各大交通迷討論區。
  • 康城站主要服務車站上蓋、由港鐵發展的大型綜合住宅區日出康城,以及遠處的將軍澳工業邨。
  • 長實分別在05年12月及07年11月再連下兩城,投得二期「領都、領峯及領凱」及三期「緻藍天」。
  • 傲領高層:日出康城2B期領峯70樓至76樓的144伙單位,可享維港市景及西貢山海景,由落成到現在都是新界區最高的住宅單位。

就現時公開的發展圖而言,其中第8期至第10期為區內擁有最多海景的住宅項目,已由不同發展商獲得發展權。 LP6由南豐獨立發展,為整個康城區至今已推售的項目中(包括最新將推出的第7期MONTARA),擁有較多永久海景的項目。 LP6全盤多達2,392伙﹐戶型包括1房至4房戶,首批呎價約15,304元。 項目最大賣點,是基座由港鐵負責發展的大型商場「The LOHAS康城」,它屬康城區內首個大型商場,接連康城站,首階段於2020年8月23日開幕,較MONTARA預計於2021年的入伙期為先,屆時住戶入伙後,將有足夠的生活配套。 商場現時有一般商店、食肆、大型超市及市場在營業,稍後還會有室內溜冰場、室內主題樂園、戲院等陸續開業。

康城: 車站用途

由於有晉海在先,成功推高區內住宅成交價,MALIBU開價較為進取,首批平均折實呎價近1.4萬元,但其時樓市熾熱,推售之際,仍然創下兩天內沽清750伙的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晉海約於2017年9月開售,相較於第3期的緻藍天相隔約兩年半,其時樓市已不可同日而語,且晉海備有前3期未有的永久海景單位。 康城 晉海首批單位折實呎價約為1.2萬元,但其後愈賣愈貴,到同項目第2期推出時,不少單位成交價已達千萬元,更有單位曾創下呎價2萬元的成交紀錄。

住宅總樓面面積上限為7萬多平方米,可建2幢共不多於1,250伙住宅單位,預計2021年竣工。 基座商場「The LOHAS 康城」佔地約48萬方呎,於2020年8月23日落成。 除住宅外,第3期亦包括一個面積不少於1,000平方米、提供9間課室的幼稚園(而港鐵及長實需負責建造日出公園),同時會興建一個永久性的公共運輸交匯處,而現時公共運輸交匯處的位置(現時康城站A出口)日後則會發展成日出康城第13期。 康城 發展權於2007年11月28日批出,由長江實業奪得,原預計於2011年至2013年間落成,但於2010年中時曾一度停工,並於2011年11月復工,直至2015年12月入伙。 日出康城位處將軍澳工業邨及大赤沙以北,港鐵康城站及將軍澳車廠上蓋,日出康城由港鐵公司策劃,各期由不同發展商興建,是一個包括住宅、商場、公園、海濱長廊的鐵路上蓋綜合發展。

康城: 日出康城未來供應

項目分為A、B座,每層單位不多於5伙,主打大單位,三房戶佔約六成,不少三房戶更設套房設計及儲物房,有少量一房及兩房戶,提供平台及頂層特色戶。 GRAND 康城 康城 MONTARA鄰近日出公園、動感公園及GARDEN MONTARA,毗鄰第1期首都。 港鐵於2015年4月27日起招收發展意向書,5月4日下午2時截止。 港鐵於5月5日起邀請發展商入標,發展商可選擇競投整個住宅連商場項目,由發展商支付補地價金額,並就項目入場費自行出價,未來項目收益將以劃一10%分紅。

康城

車站服務香港新界西貢區百勝角南部一帶,即係現時嘅港鐵將軍澳車廠附近,喺2009年7月26號啟用。 作為日出康城的旗艦商場,「The Lohas」佔地約48萬平方呎,約是九龍站上蓋商場「圓方Elements」的一半。 商場暫時只開放四個出入口,其中一個是連接私樓「晉海」的平台,同時是車輛的上落客位置,接駁商場的二樓。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公司及中原網頁概不負責。 由此站前往坑口站/寶琳站的乘客須於將軍澳站轉乘前往寶琳的列車;而於非繁忙時間,由此站開出的列車以調景嶺為終點站,前往油塘至北角各站之乘客,須於將軍澳站轉乘下一班車。

康城: 車站象徵

我們把其中一間400多呎的單位,跟500呎單位的空間比較,發現500多呎的單位,主要在客飯廳面積略寬敞一點,其他地方分別則不算很多。 康城 500多呎的純兩房,並未能做到廳房同向,而且整個單位會縮入大廈內,景觀視野較狹窄,特別是「2B座C室」的主人房,室內較暗。 因此,兩者之中首選「2B座F室」、次選為「2B座C室」。 康城 至於「2B座D室」、「2B座E室」跟「1B座D室」三柱,我們認為各有優劣,視乎準買家個人取向。 「1B座D室」贏方向,向東望山景,但客房外接600毫米主力牆需計入實用面積,且主人房會縮了入客房一半位置,故雖然單位做到廳房同向,但主人房視野卻會受到少量自己牆身所阻擋。

2007年11月:地政總署批出將軍澳86區三期發展項目補地價,地鐵公司須向香港政府支付約33.35億港元,相當於每呎樓面地價2,410港元。 2006年4月13日:地政總署批出將軍澳86區二期發展項目補地價,地鐵公司須向香港政府支付約81億港元(HK$8,061,470,000),地鐵公司與發展商各支付一半地價。 2005年4月19日:地政總署批出將軍澳86區一期發展項目補地價,地鐵公司須向香港政府支付約23億港元(HK$2,319,290,000),地鐵公司與發展商各支付一半地價。 日出康城內近「The LOHAS 康城」商場4樓對出設地區休憩用地,為公共空間。 而根據第8期SEA TO SKY批地文件,部分「Serene Garden」範圍劃作公眾休憩用地,面積達8.44萬平方呎,提供草坪和兒童遊樂場設施。。

康城: 發展商高成數按揭 (700呎以上單位)

MONTARA會所「CLUB MONTARA」佔地約四萬平方呎,將會提供游泳池、健身室、酒宴場地、兒童遊樂場等設備。 配合綠色住宅的理念,將會建造達六萬多平方呎的綠化公園「Garden MONTARA」,供住戶平時休憩散步。 需要留意的是,與LP6樓盤一樣,樓盤內存在斜坡結構物,日後相關的維修保養費用,需要業主進行攤分。 交通方面MONTARA離地鐵康城站僅有約五分鐘路程,附近更有多條專線小巴及巴士線,絲毫不必擔心通勤問題。 康城7期MONTARA屬於O’EAST的第二個發展項目,由會德豐地產負責發展,共有一座住宅大廈,高六十四層,預計可以提供616伙分層單位。

其中六柱向東北的單位,均會朝向東北方向,均會望向現時的將軍澳車廠。 根據樓書所述,車廠上蓋仍未定出發展用途,有機會住宅、休憩用地、及政府、機構及社區用途之用,而在車廠前方則是會德豐投得的「康城站12期」項目,料會建約2,000個住宅單位,但跟「LP10」尚有一定距離,故壓迫感未算太過沉重。 整個康城站的第一個發展為「首都」,項目在2008年2月開售,當時以建築呎價4800多元開售,並在一晚內沽清全盤2,096個單位。 在康城站四期「晉海」推售之前,全區只得「首都」及石角路「峻瀅」有兩房提供,故二手頗具承接。 截至2020年尾止,「首都」平均呎價為12,800元,兩房單位平均價800萬元,三房885萬元起。 至於目前仍在規劃階段的康城期數,則為第12期至第14期。

康城: 商場

政府於2010年年中就「政府、機構及社區」土地用途的修改提出意見,與港鐵的藍圖不符,故日出康城第4期未能如期在2010年第三季進行招標。 2011年3月,港鐵表示第4期將於2012年第一季招標。 但在2012年的年報表示,第4期延遲於2014年招標,最快2020年落成。 2014年3月,有消息人士透露,該項目實際上位於日出康城較南位置,與二期屋苑領都、領峯及領凱接近,地盤面積約14萬方呎,發展模式由原本三幢住宅(即原稱第4期的第5期),改為四幢住宅,提供1,600伙,預計2019年落成。 有居民批評港鐵的規劃改動重大,完全沒有經過任何公眾諮詢,不符合公眾的合理期望。 同時亦顯示港鐵上蓋物業規劃制度不透明,公開的資料只有一堆數字。

康城: 列車班次

SEA TO SKY由3座臨海而建的住宅大樓組成,樓層總數介乎54層至61層,設1,422伙單位,全屬標準單位,戶型由2房至4房戶,面積由434至1,077平方呎,預計關鍵日期為2022年2月28日。 景觀方面,由於SEA TO SKY位處臨海地段,因此向大多數單位可以外望將軍澳海灣及藍塘海峽海景,更可遠眺市區維港一帶景致。 其餘單位則外望日出康城內園景,部分可享日出公園景致及遠眺清水灣山景,項目在2020年6月開售。 第1座物業名為「GRAND MONTARA」,是會德豐地產O’ East系列第三個住宅項目,屬日出康城第7B期,較遲推售。

康城: 日出康城 10期 LP10:部分單位擁270度海景

港鐵在規劃車站時已預留一個出入口連接未來的車站上蓋物業,而該出入口已於2020年10月31日隨著新落成的康城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啟用,並且被編名為B出口。 由於車站當初的設計並未考量到人流增加的需要,而日出康城的項目至今仍在陸續落成,因此現時康城站的電梯及出入閘機在平日繁忙時間及假日時段均出現人流擠逼的情況,車站配套不足以應付其客流量的問題暴露無遺。 在車務安排方面,港鐵初期因實行「3+1」的列車安排導致寶琳站及坑口站的乘客等候列車時間更長而備受批評。 由於從康城站開出的列車班次較少,如在非繁忙時間候車,班次相隔時間可達10分鐘或以上。 而後期港鐵因應康城站與日俱增的人流,在平日繁忙時間加密列車班次以每6-7分鐘一班車,但於非繁忙時間及假日仍然維持較疏落的班次。 雖然康城站屬於地面車站,但為了避免列車對附近居民造成噪音滋擾,整個車站被混凝土圍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