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2024必看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不過車位有限,最穩陣當然是出發前預先在網絡購票。 沿著前往吹筒坳的一段路,維修良好,走起來甚為舒服。 雖然只能看到萬宜水庫的一部份,但其美景仍然相當吸引,也間接增加了數碼相機記憶體的負載。 萬宜水庫東壩採用了獨特的雙層結構,於向海的一面加設了由7000多塊消波塊緊扣而成的防波堤,作用是保護主壩免受海浪浸蝕,其外形有效擊碎海浪,吸收海浪的沖擊力。 步履輕快,慢慢接合六角柱石下的山徑處,原路折回東壩,本想再往壩底一看,但時光已逝,黑夜又將至,要快點動身回程吧。

萬宜水庫東壩是熱門的行山地點,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景點之一。 雄偉的自然奇觀、優美的水庫、青翠的山巒,每樣都是值得前往的理由。 顧名思義,海蝕洞便是經受海浪侵蝕形成的岩洞,以往海蝕洞都只可遠觀,但漁護署於2016年興建了一條長約50米的木橋,只要走到木橋盡頭,就能近距離一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乘坐西貢市中心開出的94號巴士或鑽石山港鐵站的96R巴士(僅在週末及公共假期行駛),經過北潭涌後下車。 沿大網仔路前行至岔路口,靠右沿西貢萬宜路繼續步行約9公里。 整條步道,沿路一共設有 12 塊資訊牌,由水庫公程、岩石資料、地質解說、海蝕洞形成等,均利用文字、相片及繪圖等解說,完全可以自遊自助,不需導賞員亦能夠長知識。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 世界級奇觀 西貢六角柱驚艷全球

先循右方小路下落石灘柱,及後返回平坦處,右轉登上山崗,再往懸崖盡處觀賞破邊洲。 隨後返回平坦的山坳,往西南方行走,即花山山腰上走。 於灘後近中央處的隱蔽小徑前進,不久即可踏上鮮有人走的水泥路。 左走(右走應可走回萬宜路,時間路況不詳)便可抵達白腊村,及後再上走水泥路至萬宜路。 遊萬宜水庫開始沿途都沒有補給點, 所以要先在北潭涌做好糧水準備, 洗手間方面在北潭涌、上窑附近、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 西壩亭附近、 往白臘灣分岔路、萬宜水庫東壩及浪茄灣都有廁所。

  • 有行山經驗人士若意猶未盡,不妨挑戰難度,攀上破邊洲一覽眾山奇景。
  • 這海蝕洞其實是由大浪浸蝕而成,但自1978 年水庫建成後有防波堤阻擋,洞穴就不再遭受侵蝕,與昔日的形態相若。
  • 記住要同的士司機預約回程時間,因為沒有的士會主動前進東壩。
  • 雖然是次環湖遊走得比較輕鬆,但缺乏陽光的萬宜水庫及浪茄灣總是有欠神韻,有興趣的朋友可按能力選擇出行的季節。
  • 如果由萬宜水庫東壩前往浪茄,則要在1公里之內有水平面攀登約150米。

全長1.4公里木橋步道,平坦易行,沿途設有解說牌,由水庫公程、岩石資料、地質解說、海蝕洞形成等,均利用文字、圖片及繪圖等解說,亦設有基本郊遊設施,適合各類型行山人士。 花山,其實就在萬宜水庫東壩旁邊,要從海路而進,才能看到它的壯觀。 這裡擁有全世界最高的六角形岩柱,直徑達 1.2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 米,由水平線計起已高超過 100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 米,足足有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 40 層樓高! 而獨特之處是世界其他的六角形岩柱 主要是由深灰色的玄武岩形成,而香港則是較淺色的酸性火山岩。 乘客下車後可前往萬宜水庫東壩及紀念碑,參觀六角柱狀凝灰岩和海蝕洞,亦可沿麥理浩徑第一段步行至浪茄灣;而於西壩落車的乘客,則可前往創興水上活動中心和香港太空館天文公園等。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 西貢新去處!輕鬆暢遊東壩海蝕洞

小巴公司表示,由10月10日起,9A就會以新的服務時間行駛,包括接下來的重陽節。 於星期日及公眾假期的下午時段,亦可搭乘9A號專線小巴至北潭涌,再轉乘94號巴士至西貢市中心,或96R號巴士至港鐵鑽石山站。 萬宜水庫東壩旁有一塊藍色的巨型錨形石,標誌著萬宜地質步道的起點。 沿途你可欣賞總面積達6.67平方公里的美麗水庫、青翠的山巒、雄偉的堤壩、由工字型弱波石築成的防波堤,以及豎立於海水中、擁有獨特地貌的破邊洲。

有時候在週末繁忙時間,村巴巴士有機會大排長龍, 或是平日班次太疏送了車尾,如果不想花很多時候間等候, 乘搭的士也是個好方法。 烏溪沙石灘,面臨吐露港、遙望八仙嶺,可說是香港觀賞日落的好去處,曾獲CNN選為「香港欣賞浪漫夕陽的最佳海灘」! 這裡一向是拍攝婚照的熱門地點,近年更亦曾發現被稱為「藍眼淚」的夜光藻,成為攝影愛好者的攝影好去處。 累的時候總想欣賞夕陽打救一下自己的心情,觀塘海濱長廊鄰近市區,是一個超方便的日落景點,海濱長廊由觀塘碼頭一直延伸至九龍灣,吸引不少人漫步、野餐或Busking!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 景色三、步道盡頭看海蝕洞

水庫分別於糧船灣洲和西貢半島東部海峽的東西兩端建有兩條石壩,把中間的海道分隔。 這裡被列入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範圍,擁有一系列於1.4億年前超級火山爆發所形成的地質奇觀,於國際地質學上具有重大價值。 沿途有指示牌介紹一流的打卡景點,包括宏偉的六角柱石群、海蝕洞、海蝕柱,從標尖角山頂更可看到浪茄灣優美的海岸景致。

步道全長達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 1.4 公里,由壩頂行到壩底,在壯觀山岩石壁下,遠看發現人只有一粒微塵咁細。 但從這斷層角礫帶中,可以推測西貢糧船灣在幾千萬年、甚至 1 億年前,曾經經歷過大型的地殼變動,相中可看到斷層兩側的岩石亦因受擠壓摩擦裂成碎塊。 由東壩作起點,即見路旁豎立了一個巨型的粉藍色錨形石,是為紀念興建水庫時犧牲的工程人員而建。 沿東壩而行,除可看到一望無際的海洋,還可以遠觀到破邊洲。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 西貢 | 破邊洲 – 睇罕見六角石柱、十字架、香港之心 (圖文行山路線 | 交通方法 | 景點)

交通:在尖沙咀搭巴士973,於舂磡角迴旋處落車,再步行約15至20分鐘便可到達砲台。 或在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乘巴士6X、6,在赤柱村巴士總站下車,再轉的士(約 $25)直入舂坎角炮台。 整條步道,沿路一共設有 12 塊資訊牌,由水庫公程、岩石資料、地質解說、海蝕洞形成等,均利用文字、相片及繪圖等一一解說,完全可以自遊自助,唔需要導賞員亦能夠長知識。 從港鐵鑽石山站C2出口搭乘92號巴士,或從港鐵坑口站B1出口搭乘101M號專線小巴至西貢市中心。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

在西灣山上既可遠眺蚺蛇尖,更可一口氣飽覽東灣、西灣、大灣和鹹田灣。 回想兩年前挑戰經典考牌路線,「一尖三咀過四灣」,無限回憶立即湧起。 東壩首位的六角形岩柱幾乎都是垂直形狀,但有一處的岩柱卻呈現扭曲的S形。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 花山

這裡也是經陸路前往西貢大浪灣最快捷的方法,想改變行程前往西灣,從這裡前行一小時左右,經吹筒坳即可到達。 羗山靈會山是一條較東涌冷門的行山路線,由深屈道起步,終點為大澳水鄉。 沿途更會經過吳昆生先生修建的「悟園」,遠觀九曲橋及荷花池的美景,最後在大澳落山閒逛欣賞獨有的漁村風味,但因為是較冷門的行山徑,所以還是建議與結伴同行郊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