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露台分別2024詳細懶人包!(震驚真相)

無柱雨篷,其結構板不能跨層,並受出挑寬度的限制,設計出挑寬度大於或等於2.10m時才計算建築面積。 (1)建築面積:指建築物長度、寬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積再乘以層數。 2)雨遮、雨擋:跟陽台外推差不多,也跟香港的窗台差不多,總之就是硬塞到大樓的建築面積裡面,讓你多付點錢買多幾尺沒用的面積就是了。 而實用面積才是建築面積減去房屋混凝土、磚砌體結構等結構構件所占面積,這個面積才包含廚房、衛生間所占面積。

平台露台分別

就算露台周遭风景不优,面积狭小不足以聚会聚餐,露台另有储藏室用途,作为过渡空间,露台不算室外,却又不影响室内,故此可以把杂物储藏于露台中,方便易拿。 平台露台分別 阳台是建筑物室内的延伸,是居住者呼吸新鲜空气、晾晒衣物、摆放盆栽的场所,其设计需要兼顾实用与美观的原则。 露台和阳台在生活中很多人会把他们混淆,直接把露台当成阳台,其实不然,露台与阳台是由很大区别的,下面我们就跟早晨装饰一起来看看露台和阳台的区别。

平台露台分別: 大廈公契是甚麼

不過咁,工作平台面積僅僅12餘方呎,堪稱「一個人的露台」,真係唔知用嚟做乜好… 平台露台分別 平台露台分別 新樓公契多寫明不可改變樓宇外觀,普通的更換或添置窗花有可能已違反公契。 例子如近年臨海新盤流行採用落地大玻璃及玻璃露台設計,有住戶嫌不夠穩陣,想自行裝置窗花;或住戶想善用工作平台空間,安網晾衫軌曬衫,這等改裝均須先向管理公司申請,由管理公司評估是否違反公契。 睇樓時,同一座大廈的同一單位實用面積相同,但高層單位相較低層單位感覺更大,原因與第一點提到,牆身計算在實用面積內有密切的關係。

平台露台分別

大廈公契的約束力凌駕於業主組織草擬的守則和協定,如公契未有禁止動物入住,但業主委員會事後要求立約禁制,亦不足以迫令大廈全面執行。 時下現代人多有毛孩或小動物作伴,如果公契內沒有列明飼養寵物事宜,一般都可視為可飼養寵物。 但公契或對可飼養動物類別設有限制,以公屋為例,住戶全面可飼養小型家居寵物,包括已閹割的貓,但就全面禁止養狗。 此文件可透過土地查冊取得,可使用土地註冊處的「綜合註冊資訊系統」或由代理代為提供,但一定要是首次轉讓的買賣協議,方為準確。 平台露台分別 原PO在臉書社團「買房知識家(A你的Q)」表示,近期有個新建案2樓和10樓尚未售出,兩間坪數一樣,只差在「2F有多一個約8坪的露台可以私人使用」,也不用多收管理費。

平台露台分別: 「露台」和「外廊」

隨後有關當局兩次收緊相關規則,要求工作平台及露台必需「分家」,並需分隔最少1.5米,而發水面積亦縮細,令到時下新盤開放式單位設設往往呈牛角狀,工作平台及露台分別於客飯廳左右兩邊前端凸出。 在工期方面,工程顧問會就裝修公司所制定的工程時間表提出意見及進行監察,以減少工程出現延誤的機會。 工作平台是用作其他工作用途的地方,包括晾衣、水喉、冷氣槽、洗衣機。 由於一般的工作平台面積很小,甚至只能容納一人﹐加上長條形設計,曾被人稱作「懸棺露台」。 政府就工作平台曾推出一系列規定,如平台兩面要通風,大小不能多於1.5平方米標準等等,而政府其後曾作出多次變動。

平台露台分別

陽臺與露台是家中的延伸空間,這裡的用途不只有洗衣、曬衣的工作機能,還有各式各樣的使用模式,例如可擺放玄關鞋櫃,作為入口落塵區,或是利用幾張舒適的長椅和小茶几就是專屬的閱讀角落、休閒空間。 當然想要有陽臺、露臺造景,最好的方式就是栽種植栽創造家中綠意,琴葉榕、虎尾蘭、白水木都是新手入門的植物。 當年屋宇署署長梁展文事件,其中一個爭論點,就係佢在位時推出呢啲環保及創新設施政策,令發展商可以賺到盡。 明白以上所講,就會知道政府雖然無份設計懸棺露台,但成樣嘢嘅始作俑者根本就係佢。 之但係,政府咁做又未必錯晒,因為呢啲環保及創新設施好容易被濫用嚟起發水樓。 細看這個納米單位的佈局,從大門進入單位左邊為廁所,經過一個小玄關後進入客廳,右前方為開放式廚房,餘下則為客廳。

平台露台分別: 業主放盤

根據《建築物條例》第42條施加的條件規定,環保露台及工作平台要在不被圍封的情況下,其面積才可獲豁免計入總樓面面積。 如以窗、玻璃嵌板、格柵、實心牆或類似裝置把該等設施從護牆高度以上圍封,便會違反豁免的條件,並可導致違反《建築物條例》。 至於過往慣用的「建築面積」來標示單位面積,事實上並無統一定義。 過往發展商經常把一些公用面積計算入「建築面積」內,例如停車場、公共走廊、會所等,令單位內櫳出現低實用率,導致出現1,000呎建築面積的單位,實際可用空間或只有500至600平方呎。 測量師謝志堅表示,從冷氣機維修保養的角度,這種合併露台是個好設計,因維修冷氣機時可避免外牆搭棚,對工人而言較安全,業主也可節省一筆金錢。 在質量方面,工程顧問及其團隊會在指定的質量控制點對單住進行檢查,以確保工程能避免出現不可逆轉的問題。

陳超國表示,如果新、舊樓實用面積同樣是1,000呎,最重要是單位內間隔如何分布而已。 陳超國指出,新樓面積1,000呎,但廚房要擺放焗爐、洗衣機等設備,所佔的面積大,而且單位有兩個廁所,一個工人房,佔用很多可使用空間,於是客飯廳空間減少。 現時計算住宅物業的樓面面積時,須從圍封物業的圍封牆的外部開始量度。

平台露台分別: 樓宇甩名8大優勢

條例的實施,不會出現某住宅物業應以那一個版本計算「實用面積」的問題。 條例訂明的「實用面積」定義與當局在二零零八年十月十日統一了的一手住宅物業「實用面積」的定義大致相同。 不過,條例下「實用面積」的定義釐清了一些細節上的地方,例如住宅物業牆壁的裝修物料的厚度不能算作牆壁的一部份等。 在香港地道用語中,似乎「露台」並不是一個真正「露天的平台」,而是泛指一個在外牆延伸突出的地方。

平台露台分別

不過這種條款不易執行,始終大廈管理公司及業主立案法團難以得知個別單位住戶之間的關係,追究前必先取得合理的實際證據,如所涉之分租租約。 平台露台分別 許多人買房子時,想著有陽臺實在太好了可以外推增加室內面積,或是露臺可以加裝採光罩避免風吹日曬,殊不知這都有可能違法,且可能會造成建築或其他住戶的危險。 近年不少設計師也愛用組合傢俱製造出閣樓效果,增加室內的可用空間,但並非所有樓底也適合,起碼要有逾10呎(3米)高樓底才可以有一個較合理的設計,例如坐在「閣樓」亦不會碰到天花。

平台露台分別: 露台計入實用面積

而根據條例,一手住宅物業的售樓說明書、價單和廣告,只可以實用面積表達物業面積和物業的每平方呎/每平方米售價。 他又指,發展商考慮採用這類開則時,需要考慮每戶之間的距離,若散熱器彼此太接近,有機會出現過熱而停止運作。 在條例及利潤因素下,個別新盤即使提供面積只有200餘平方呎的開放式單位,也會連有露台及工作平台,分布於廳堂兩側,與單位形式一個「凹」字。 在條例及利潤因素下,個別新盤即使提供面積只有200餘平方呎的開放式單位,也會有露台及工作平台,分佈於客廳兩側,與單位形式一個「凹」字。 平台露台分別 而兩者的空間僅足夠容納一至兩人,感覺是花了錢又得不到生活的空間。 近十年的新樓盤,不論是200呎的納米單位,抑或是幾百呎的單位,均出現一個「騎尼」景象,就是每個單位都有一至兩個「懸棺式平台」。

實用面積是從圍封該物業的圍封牆外部計起,包括圍封牆的厚度面積,但不包括牆面裝修物料。 換句話說,並不是所有實用面積空間,都是可用的空間 (即內攏面積或地毯面積)。 物業資訊網是差餉物業估價署 (差估署) 提供的網上服務,可找到住宅物業的實用面積、樓齡及許可用途(不包括村屋)。 用盡儲蓄購得市區實用面積不足200平方呎單位,最後發現單位可說是五臟俱全,指的是露台及工作平台等食之無味的設計,在七除八扣下,餘下的實用面積僅約160平方呎。 每當去睇樓時,特別是睇新樓和舊樓,總覺得新樓空間不及舊樓。 不過,測量師指,若果大家實用面積是一樣,相信是單位內間隔分布的不同,才有這種感覺。

平台露台分別: 陽台與露台的區別在於有無遮蓋物

有測量師認為,合併設計為好事,令露台空間更「見使」,不過亦要留意冷氣機散熱器所帶來的嘈音、熱氣問題。 另外,放盤平台通常設有「置頂」服務,業主可以付費將自己的樓盤長期置頂,以觸及更多客戶,在放盤數目較多、競爭較激烈的地區非常奏效。 當中去年底入伙的天宇海,在大廈公契列明「非圍封範圍須按設計圖維持原來設計」,並「不可在露台懸掛或展示衣物」,雖另有工作平台可供晾衫,但衣物與地面距離不得高於1.1米。 據天宇海上月的屋苑專訊,平台或露台安裝晾衣架的個案,已由78宗減至33宗,並向3宗個案發律師信警告。 很多人之所以會覺得有露臺的房子比較保值、受歡迎,因為他們認為可以有多一段開放空間使用。 然而,原來在台灣,露臺並不能隨便加建,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觸犯法例。

  • 因為工作平台可以豁免計入總樓面面積,發展商就可以降低每呎成本。
  • 然而,原來在台灣,露臺並不能隨便加建,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觸犯法例。
  • 【陽台】:是指建築物室內的延伸,是居住者呼吸新鮮空氣/晾曬衣物/擺放盆栽的場所,其設計需兼顧實用美觀的原則。
  • 建築物的室內樓梯、電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風排氣豎井、煙道,應併入建築物的自然層計算建築面積。

參觀新示範單位時,除了需要列明實用面積外,同樣會列出各項目的面積。 近年單幢盤除屢屢出現奇則,就連露台設計都千奇百怪,尤以市建局與發展商合作的項目最具「代表性」,如灣仔「囍滙」或觀塘「觀月‧樺峯」露台均被傳媒戲謔為「棺材式露台」,又或是「單身露台」。 近年新盤奇則大行其道,除了單位內櫳間隔奇特,更會附送一對露台及工作平台,空間之細僅能容納兩隻腳掌,驗樓師詹濟南形容的「彊屍露台」最貼切不過,用家身處其中,只能如彊屍般跳動。 雖然網民對單位有露台持兩極意見,有網民卻指露台面積的大小才是重要的考慮因素,認為面積夠大,足以擺放梳化、枱等,才算是有價值。

平台露台分別: 香港樓露台太細 華而不實?

在住用處所內豎設間隔牆須符合各建築物規例所訂明的建築標準,包括間隔牆不能令樓宇負荷過重,亦不能影響火警逃生途徑。 「外廊」與「露台」相似,在暴露於風、雨的位置,結構較容易被侵蝕而耗損,對公眾安全構成的風險一般較高。 「露台」一般以懸臂方式由牆壁伸出,而「外廊」一般除了由牆壁伸出外,亦有支柱或結構牆承托兩側。 的單位可享更大的環保露台,而以上的例子只列明為最小豁免面積。 “UFS"指樓梯、樓梯大堂、升降機平台、用於提供水廁設備、尿廁、洗手盆的空間及任何升降機、空調系統或類似公共設施的機械所佔用的空間以外的任何樓面空間。 有業主為爭取更高租金回報,會將單位房間分別租出予不同租客。

  • 因此原則上樓層愈高,「內籠面積」亦愈高,隨時可相差逾十呎,值十幾廿萬。
  • 如果圍封單位的牆身間開了兩個單位,該牆身就由兩個單位平分。
  • 地產代理需向買家提供住宅的實用面積,而在參觀示範單位時,會先列明不同項目的面積大小。
  • 條例訂明的「實用面積」定義與當局在二零零八年十月十日統一了的一手住宅物業「實用面積」的定義大致相同。
  • 即是今時今日我們常見較新型物業,單位內的露台與工作平台都需要計入實用面積。

在環保建築政策之下,「環保露台」可獲建築面積豁免(早期為全部豁免,在2011年後則半數豁免),但這些「露台」必須符合一些設計上的條件。 其中一項要求是該等「露台」必須有最少兩邊沒有圍封,在外沿只可安裝半腰高的圍欄以作安全保護,而每個單位只有一個「露台」可享受這建築面積豁免。 因為近年大家都直覺地把「露台」理解為可享建築面積豁免的「環保露台」,所以,一些樓盤如出現另一個「露台」或不符合「環保露台」要求的「露台」,就乾脆稱之為「陽台」(英文為verandah)以免混亂。

平台露台分別: 露台和阳台有什么区别?很多人都不知道

露台與工作平台的分別其實不大﹐主要是露台的限制較少﹐可作戶外活動之用,但工作平台需按大小、通風設備等規定作改動﹐用途較為單一。 不過﹐隨著政府對工作平台的限制都有放寬,開始出現其他三合一、二合一的合併平台,相信功能上可以有較大的調配。 直至2019年9月,屋宇署修訂「環保及創新的樓宇」作業備考,放寬工作平台及露台需要分開的限制,毋須再分開1.5米距離。 而2021年外部維修實務守則中,更列出露台、工作平台及冷氣機平台合併的設計。 惟及後,當局檢視並兩度收緊相關規例,2009年規定工作平台及露台必須分開,且相隔最少1.5米。

平台露台分別: 工作平台及露台可再合體 懸棺陽台從此停建?

所以真實可用的面積(稱為內攏面積或地毯面積)其實比實用面積是更加少。 單位業主可以選擇與其他業主/業主立案法團聯合委任同一名註冊檢驗人員進行有關的檢驗及/或監督在檢驗後認為需要的修葺工程。 遇上經濟困難的業主可根據屋宇署推行的”樓宇安全貸款計劃”申請貸款,以支付為遵從清拆令而進行所需工程的費用。 現代的露臺,成為常規建築物之一,是室內和室外的交匯點,周遭風景的襯托下,圍繞與室內截然不同的氣氛,是為家居美化的部分,理想的露臺可以把生活質素提高。 都市人通常喜在露臺上擺放傢私,居高觀景,享受大自然,而不用遠行他方,寫意悠然,盡情休憩。 正因為露臺在外壁突出,陽光充足,比室內適合蒔花栽草,曬衣待乾。

平台露台分別: 按揭計算機

但政府先後於2006及2011年修改聯合作業備考,要求兩者分開而建並相距最少1.5米,變相令多個新盤出現懸棺式露台與工作平台。 現時香港大部分樓盤都包含工作平台或露台,它們的大小也會計算於實用面積內。 而大多數平台設計都很小,非常不實用,使單位的可用面積比實際少。 因此,在考慮購買單位時﹐可先向地產代理了解詳情﹐確保單位符合自己的要求。 發展商其後將露台及工作平台合併謀利,政府為了打擊發水樓,於2009年收緊條例,規定露台及工作平台必須分隔 1.5 米。 其後﹐政府再將豁免地價的範圍收窄一半﹐令大量迷你平台出現。

平台露台分別: 規定工作平台及露台須分開

就算露臺周遭風景不優,面積狹小不足以聚會聚餐,露臺另有儲藏室用途,作為過渡空間,露臺不算室外,卻又不影響室內,故此可以把雜物儲藏於露臺中,方便易拿。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平台露台分別: 【實用面積 VS 建築面積】怎樣計算平面圖面積?露台、工作平台點計?(附影片)

室內單獨設置的有圍護設施的懸挑看台,因其看台上部設有頂蓋且可供人使用,所以按看台板的結構底板水平投影計算建築面積。 答:實用面積指該住宅物業的樓面面積,包括在構成該物業的一部分的範圍內的以下每一項目的樓面面積,包括露台、工作平台,以及陽台。 實用面積並不包括空調機房、窗台、閣樓、平台、花園、停車位、天台、梯屋、前庭或庭院的每一項目的面積,即使這些項目構成物業的一部分的範圍。

平台露台分別: 工作平台

工作平台是政府推出「推廣建造環保及創新的樓宇」的鼓勵措施,當時政府為了推動環保和改善生活設施﹐透過豁免計入總樓面面積作誘因,吸引發展商建屋時安裝工作平台。 表面上,新措施有助打擊發水樓,但卻仍未能真正惠及小業主,只因這類環保設施的樓面,最終仍舊可轉化成「建築面積」售予小業主。 由於「建築面積」並無統一定義,故發展商幾近可肆意將環保設施計算入內出售。

平台露台分別: 陽台、露台、外飄窗的區別?如何計入建築面積?

在强制驗樓計劃下,個別單位業主須委任註冊檢驗人員為其「露台」或「外廊」進行檢驗及修葺。 檢驗範圍涵蓋「露台」或「外廊」的內部 (包括天花、地台及石屎護牆的內部表面)、玻璃/金屬防護欄及其嵌固件、表面排水系統和認明僭建物(如有)等。 然而,個別單位業主無須檢驗樓宇公用部分,例如石屎護牆的外部表面及承托「外廊」的支柱或結構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