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圖書館2024全攻略!(震驚真相)

會上建議利用蝴蝶邨蝶聚樓地下空置單位擴充或搬至該處。 同年10月,委員會一致同意擴充方案,可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以額外增加人手為由拒絕。 直到11月4日屯門區議會大會,康文署代表宣稱不接受原有擴充方案,但可按照委員會另一建議,搬遷圖書館至新址,並由委員會撥款予志願機構營運舊圖書館。 最終於12月9日,地區設施管理委員會通過議案,撥款360萬港元予康文署作搬遷圖書館之用。

已在屯門區內成立社區圖書館的團體代表,亦出席與眾分享成立社區圖書館的經驗。 香港公共圖書館與時並進,不但把服務擴展至圖書館以外其他地方,而且不斷增加館藏種類、加強參考和資訊服務、全面應用資訊科技,以及積極向市民推廣良好閱讀習慣。 為進一步推動有關香港文學作家和其作品的研究,香港公共圖書館定期更新《香港文學作家傳略》,並計劃在二零一六年推出「《香港文學作家傳略》網上版」,方便讀者透過互聯網查閱作家資料。 申請人所提供的資料將予保密及只作招聘有關職位用途。 香港盲人輔導會為一政府資助之志願機構,於一九五六年成立,致力為香港視障人士提供更佳福利及服務。 本會為視障人士提供廣泛而全面之眼科及低視能服務、復康及職業訓練、教育支援、就業輔導、輔助儀器諮詢服務、資訊科技應用、多重殘疾視障人士復康及視障長者院舍服務等。

屯門圖書館: 文化事務

此外,香港公共圖書館又舉辦「都會香港」講座,以及關於藝術和文化的專題講座。 香港公共圖書館年內舉辦各種推廣活動,兒童故事時間、書籍介紹、展覽和不同專題的社區講座。 二零一四至一五年度舉辦的圖書館推廣活動共有21 374項。 為免人多聚集,圖書館將控制入場人數,於服務時間內分段開放,每節約1小時,並派籌讓市民以先到先得方式進館。 館內將提供有限度服務,包括借還服務及領取已預約資料。 有興趣參與「社區圖書館伙伴計劃」的地區團體可聯絡屯門區內任何一間公共圖書館的當值圖書館館長,查詢有關使用團體整批借閱圖書館資料服務的詳情。

於香港日佔時期,港日政府曾以香港大學圖書館的部份館藏為基礎,加上部份從日本購入的圖書,成立了香港市民圖書館。 日本投降後該館解散,館藏全由香港大學圖書館所繼承。 城市售票網除維持網上及流動應用程式購票及票務熱線服務外,位於康文署轄下表演場地的售票處和附設自助取票機將於5月6日起恢復運作,並實施每日特別開放時間(中午12時至晚上6時30分)。

屯門圖書館: 助理文書主任

為推動市民終身學習,香港公共圖書館繼續與教育局合作推行「一生一卡」計劃,鼓勵小學生善用圖書館服務。 此外,16間公共圖書館備有香港公開大學的教材可供閱覽,方便市民自學進修。 香港公共圖書館透過網站()和新近開發的流動應用程式「我的圖書館」,提供多項電子化服務。 流動應用程式分別在二零一四年七月及九月於iOS和Android平台推出。 屯門圖書館 在二零一四年年底推出的電子服務「指尖上的圖書館」榮獲「2015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的最佳生活時尚(學習‧生活)金獎。 公共圖書館諮詢委員會定期舉行會議,就香港公共圖書館的整體發展策略向政府提供意見。

屯門圖書館

到5月底,再有16本書籍被下架,包括政治評論人鍾祖康的《來生不做中國人》、資深工程師黎廣德的《釋放香港》、前立法會議員黃毓民《予豈好辯哉》,以及季刊書誌《Breakazine!》兩期刊物等。 作者斥責康文署剝削市民閱讀權,浪費公帑及資源,署方要求交代準則。 2020年1月,政府為防範COVID-19疫情及避免市民聚集,各圖書館於2020年1月29日起全面暫停開放。 到同年3月3日, 所有自助圖書站及還書箱恢復服務。 3月11日, 其中7間主要公共圖書館恢復有限服務,進入館內的人士須先取籌,並要戴口罩及接受量體溫,而職員每小時會清場一次,所有人必須離開。

屯門圖書館: 中央圖書館助理

過去三年,該署共接獲涉及擴建或興建新圖書館等意見共三十宗。 屯門公共圖書館設於市中心,為區內唯一大型圖書館,館內長期座無虛席。 至於另外兩個中小型圖書館──大興公共圖書館及蝴蝶邨公共圖書館則更「渴市」,每逢臨近開館時間,館外已大排長龍等候入館。 惟邊陲地區如三聖邨、富泰邨及山景邨等地區,居民只靠每星期或每兩星期到訪的流動圖書車提供圖書服務。

  • 新設計裝修的圖書館設計以簡約、舒適、大自然樹木顏色為主調,書架、書桌、自修室區、借書區都是用了大地色、白色配不同深淺綠色,加上善用窗邊採光及襯上山色風景,充滿大自然氣氛,不失文青格調。
  • 港鐵還書箱的使用守則與設置在各公共圖書館外的還書箱無異。
  • 到2021年底,有媒體估計有最少106部書的書藉相繼下架,當中包括關於六四事件、2014年雨傘運動、2019反修例運動、以及民主派作者等。
  • 登記讀者可安坐家中,透過香港公共圖書館入門網站查閱在電子資源專題網頁的所有電子書和21個電子資料庫,其餘42個電子資料庫,可於圖書館的開放時間內在指定圖書館使用。

此外,香港中央圖書館將於2023年,在深水埗康樂文化大樓內,另設一個7層高備用書庫連特備展覽館,樓面面積則為6730平方米,並將由房委會代為興建。 ),是香港公共圖書館系統的中樞,成立於2001年,隸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是香港公共圖書館體系中面積最大、服務範疇最廣和館藏數量最多的公共圖書館。 Enquiries 請具函履歷郵寄屯門 31 區楊青路仁濟醫院第二中學校長收,信封面請註明申請職位,合則約見。

屯門圖書館: 圖書館助理

香港中央圖書館的藝術資源中心、香港文學資料室和地圖圖書館,以及大會堂公共圖書館的工商業圖書館、創造力及創新資源中心和基本法圖書館,均為市民提供專科參考服務。 九龍公共圖書館的教育資源中心提供教育專科資源和服務;沙田公共圖書館設有「運動與健體」特藏及其網頁;屯門公共圖書館亦設有「食物與營養」特藏,通過一站式平台為市民提供實用和最新的食物與營養資訊。 香港公共圖書館與教育局、學術界人士和相關範疇的非政府機構合作,透過工作坊、圖書館參觀活動和專題講座向市民推廣多元化的參考資料及專題資源。 香港中央圖書館還設有轉介服務,讓已登記的使用者閱覽香港大學圖書館的館藏。 全港第一所自助圖書站位於西灣河鯉景道港島東體育館休憩處,於2017年12月5日啟用,以試驗形式推出,藉此推廣社區閱讀風氣。 自助圖書站提供全自動化圖書館服務,站內沒有職員駐守並且24小時開放,惟每天10時15分至11時45分暫停開放,以添補及收回書籍。

  • 除外借圖書館資料外,圖書館館長更會為參與是項服務的團體在揀選書籍、藏書種類及設立社區圖書館方面提供專業的服務和意見。
  • 報道刊出4日後,圖書館已將被點名的圖書及同一系列共17書籍下架。
  • 「多媒體資訊系統」是香港公共圖書館的數碼圖書館系統,為各圖書館提供多媒體服務。
  • 其中有媒體報道在屏山天水圍公共圖書館僅拿出手機即被制止,而登上圖書館天台拍攝街外風景亦被保安阻止。
  • 12月2日, 31間小型圖書館及流動圖書館再度全面暫停開放, 而另外38間主要及分區公共圖書館再度實施特別開放時間, 並暫停提供報刊閱覽及電腦服務。

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要求政府交代下架書籍、影片、電子書,以及作者/講者清單。 而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指出康文署會確保圖書館館藏符合香港法律,若發現有館藏內容可能違反香港法律的規定或不利於國家安全,會以嚴肅態度處理。 屯門圖書館 同時以「可能引致其他人士或團體惡意廣泛傳播有關館藏,不利於維護國家安全」,拒絕提供下架清單。

屯門圖書館: 圖書館資料整理員

報道刊出4日後,圖書館已將被點名的圖書及同一系列共17書籍下架。 《明報》記者以讀者身分查詢,圖書館職員稱涉事書籍「需要處理和進行覆檢」,而署方未正面回應是否送審。 圖書館諮詢委員會成員崔日雄表示過去委員會並無仔細討論下架情況,康文署也無需向委員會交代。 康文署為節省財政,自2003年起透過外判商管理圖書館。 其中2015年3月,公共圖書館服務外判承辦商「泰匯亞洲有限公司」突然結業,引致至少500名員工失業及被拖欠薪金。 根據規劃建議,當一個人口稠密的地區附近沒有分區圖書館,並且短期內未有計劃設立,會考慮設立小型圖書館。

屯門圖書館

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校長劉碧珊表示學校有30多年歷史,以往的圖書館設計都是舊式,四面都是牆,來圖書館的學生人數不多,希望藉翻新圖書館吸引現今學生多閱讀。 校長非常滿意新圖書館,不禁表示「靚到嘩一聲」,真的多了很多學生來圖書館。 公共圖書館列表報失智能身份證然後你須填妥並提交 LCS 696a 表格,並列明是否申請使用補領的智能身份證作爲圖書證。 申請將智能身份證用作圖書館適用身份證(表格號碼 LCS694)你可以向任何公共圖書館遞交填妥的表格,並提供以下證明文件,以供核實。 你也可以選擇使用香港智能身份證作為圖書證,有關申請須填寫 LCS694 申請表。 如果你未滿 18 歲,你的父母或監護人必須簽署表格的擔保書部分。

屯門圖書館: 參考和資訊服務

香港公共圖書館備有63個電子資料庫和18萬冊電子書。 登記讀者可安坐家中,透過香港公共圖書館入門網站查閱在電子資源專題網頁的所有電子書和21個電子資料庫,其餘42個電子資料庫,可於圖書館的開放時間內在指定圖書館使用。 所有公共圖書館均可連接一般資料庫,至於專門資料庫,可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及其他主要圖書館的參考圖書館查閱。 為方便讀者獲取網上資訊,各區圖書館安裝了逾1 900部連接互聯網的電腦工作站,這些電腦工作站大多備有自助列印設施及八達通付款選項。

1962年新的香港大會堂落成,於其中成立了這間公共圖書館,為現今香港公共圖書館系統之始。 1974年首間位於新界西的公共圖書館於荃灣福來邨落成,1974年首部流動圖書館投入服務。 1985年9月九龍中央圖書館(即現時的九龍公共圖書館)開幕,是首座專用圖書館大樓。 香港公共圖書館繼續在中環、九龍塘和南昌三個港鐵主要轉車站提供還書箱服務,方便讀者外出活動時歸還圖書館資料。 年內以相同主題舉辦的活動包括:「2014年4‧23世界閱讀日創作比賽—地球與我」、「2014年與作家會面—智慧生活‧發展未來」講座、「專題故事劇場—簡約生活」,以及「閱讀繽紛月—地球與我—生生不息」專題展覽。

屯門圖書館: 設施及館藏

全港67間固定公共圖書館亦提供政府Wi-Fi無線上網服務。 同年5月6日, 其中7間主要公共圖書館恢復有限服務, 屯門圖書館 同日, 所有自助圖書站及還書箱恢復服務。 9月17日, 38間主要及分區公共圖書館恢復有限服務。 9月29日, 31間小型圖書館及流動圖書館重開並恢復正常服務時間。 12月2日, 31間小型圖書館及流動圖書館再度全面暫停開放, 而另外38間主要及分區公共圖書館再度實施特別開放時間, 並暫停提供報刊閱覽及電腦服務。 及後該38間公共圖書館於同年12月10日起再度全面暫停開放。

屯門圖書館

由於有兩部車是共用館藏,因此實際上只有10部車行走全港18區。 在二零一四至一五年度,該組共處理14 785冊書籍和9 688份期刊的登記資料,以及987個國際標準書號的出版社識別代號。 年內,除了36間圖書館設有青少年讀書會外,六間主要圖書館和香港中央圖書館也成立了家庭讀書會。 香港公共圖書館亦與其他機構合作,舉辦「閱讀嘉年華」等全港性閱讀活動。 新世代綜合圖書館系統提供全面的自動化圖書館服務,包括全日24小時網上圖書館服務,可供檢索目錄、預約和續借圖書館資料。 屯門區議會地區設施管理委員會一直致力推動區內的閱讀風氣,在區內推行「社區圖書館伙伴計劃」。

屯門圖書館: 服務及設施

香港中央圖書館的參考圖書館設有六個專科參考部門,收藏超過100萬項參考資料,並提供各類電子資源,以滿足使用者對參考、自修及終身學習的需要。 屯門圖書館 此外,參考圖書館不斷豐富香港資料特藏及香港口述歷史特藏的資料,並透過定期的「文獻徵集」活動徵集文獻資料;該館也存收了九個國際組織特藏。 此外,參考圖書館不斷豐富特藏的資料,並透過定期的「文獻徵集」活動徵集文獻資料;該館也存收了九個國際組織特藏。 作為香港公共圖書館的數碼圖書館系統,多媒體資訊系統在二零一四年年初完成主要提升工程後,其服務已擴展至所有圖書館逾1 200個電腦工作站。

屯門圖書館: 流動圖書館

公共圖書館提供的其他電子資源包括多個電子資料庫,提供不同種類如期刊、報章及影音資料,涵蓋主題如百科全書、普及科學及社會議題等的網上資料供研習。 屯門公共圖書館設多個無障礙設施,包括出入口、通道、升降機,育嬰室和暢通易達洗手間等,設計充份考慮輪椅/行動不便人士的需要,大部份高低不平的地方設有斜道,而斜道較為平坦,輪椅人士可輕易上落。 所有圖書館在下列公眾假期全日休息:元旦日、農曆年初一至年初三、耶穌受難日、聖誕節及聖誕節翌日,自助圖書站除外。 所有圖書館在下列日子開放至下午五時,開館時間維持不變:元旦前夕、農曆年除夕、中秋節及聖誕節前夕,自助圖書站除外。 如上述第項載列的日子適逢圖書館休館日,則全日休息。 屯門公共圖書館(英語:Tuen Mun Public Library)是香港的公共圖書館,位於香港新界屯門市中心,屬於主要圖書館規模,該圖書館樓面面積3,250平方米,以面積計算是香港第七大的公共圖書館。

屯門圖書館: 屯門公共圖書館

2021年2月19日, 7間主要圖書館及31間分區圖書館恢復有限度服務,實施特別開放時間。 4月3日, 32間小型圖書館以特別開放時間恢復服務,所有重開圖書館重新提供報刊閱覽、參考圖書館及電腦服務。 特別自2012年智能手機普及化後,圖書館內各層多個位置,包括入口、兒童圖書館、樓梯、以至自修室均貼上多張「勿在館內拍攝」告示及派遣保安作為監視,以提防有人拍攝及錄影。 其中有媒體報道在屏山天水圍公共圖書館僅拿出手機即被制止,而登上圖書館天台拍攝街外風景亦被保安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