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宇署滲水辦電話7大分析2024!(小編推薦)

公署理解環保署按《水污染管制條例》調查「駁錯渠」個案有實際困難,但該署應盡可能對違法者執法,減少污水流入近岸造成污染。 就此,該署應徵詢律政司的意見,探討以環境證據申請進入處所手令,以展開深入調查及蒐證的可行性;亦應考慮與具備入屋權力的屋宇署採取聯合調查行動,以提高成功進入處所的機會。 長遠而言,該署應檢討《水污染管制條例》,考慮修訂相關法例,提升部門執法能力。 另外,屋宇署於2012年11月接獲另一宗「駁錯渠」的個案轉介,指一幢無成立法團的大廈,其終端污水沙井錯駁至公用雨水井。

  • 公證行作為第三方機構,可以利用高清紅外線掃描、水樣本測試法等技術,協助住戶找出滲水源頭。
  • 因為石屎出現裂縫、「蜂巢」、沒有妥善處理螺絲洞等等原因,此類問題需要搭棚解決,應向大廈所屬的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協求協助。
  • 若滲水問題涉及供水系統,業主可尋找持牌水喉匠為供水系統進行檢查及維修。
  • 漏水和滲水成因,大多是由欠缺維修的水管、衞生設備或排水渠管滲漏造成。
  • 延誤原因包括:屋宇署的監察機制未能發揮預期效用;屋宇署未有及早展開調查、未有妥善分配人手處理個案、未有果斷執法,以及未有主動向「三無大廈」提供協助。
  • 漏水會導致牆身石屎剝落、出現水潰、金屬老化等等問題,除了會影響住宅的外觀,更甚會出現漏電的情況,如果剝落情況涉及範圍廣泛,更會影響整體樓宇結構,嚴重影響住戶的日常生活,亦十分危險,必須立即進行勘察及維修。

有人調侃道「中國憲法直接把美國包含進去不是更讚」,也有人指出中國大陸和台灣是「一邊一國,互不從屬」。 唔少人飛咗去英國生活,亦因此有唔少歌手將會去英國開show,3月底周國賢本來安排喺英國舉行3場個唱,但係喺倫敦O2 Forum Kentish Town舉行嘅第二場,場地網頁列出演出已經取消嘅通知。 而香港嘅協助單位就喺facebook出post指「已經購票的觀眾可以選擇免費轉換場次至 3月29號於O2 Shepherd’s Bush Empire 的演唱會, 或者得到全額退款」。 公署批評屋宇署的監察機制未能發揮預期效用及未有及早調查等;環保署則應盡可能對違法者執法,減少污水流入近岸造成污染。

屋宇署滲水辦電話: A. 滲水的常見成因是甚麼?

昨晚(10日)7時許,一名31歲女子在港鐵鑽石山站一列車車廂內,遭一名男子施「鹹豬手」非禮,色狼得逞後逃去。 執法人員接報到場調查後,將案件列作「非禮」處理,並追緝一名涉案男子;他年約30至40歲、高約1.8米、蓄短髮,身穿深色長風褸及戴藍色口罩。 屋宇署滲水辦電話 吳偉豪早前在台慶勇奪「男飛躍」,將升呢男主角拍新劇,挑戰臥底角色。 其父吳大強是歌唱節目《中年好聲音》的冠軍大熱,人氣甚高,網民一直期待他們父子檔拍劇,監製亦不排除邀他客串助陣!

若未能於90個工作天內完成調查,聯合辦事處會以書面告知投訴人調查進展。 屋宇署滲水辦電話 如滲水發生在私人物業,業主應先查出原因,如情況許可,便應與相關住戶和業主合作,進行維修。 若證實是樓上單位滲水,聯辦處可發出「妨擾事故通知」予相關人士,規定在指明期限內減除妨擾,否則有關人士會被檢控。 其實不論是苦主還是被投訴一方,亦應先確定漏水原因,才可決定所採取措施,MoneySmart整合以下3步供大家參考。 經過調查並證實源頭後,滲水辦可發出「妨擾事故通知」規定有關人士在指明的期限內減除妨擾事故,若不遵從的話可以提出檢控。 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港幣$25,000,另加每日罰款$450。

屋宇署滲水辦電話: 業主應該怎樣做?

水務署接手後,證實上層喉管確有破損,並出信要求業主修理,姚太以為事情已告一段落,豈料今年初單位再次滴水,令她再度投訴。 食環署回覆《香港01》指,根據署方的紀錄,聯辦處首兩次的調查都無功而回,未能確認滲水源頭。 今年2月,再次接獲有關單位的滲水投訴後,聯辦處亦進行了色水測試,但仍未找到滲水源頭。 屋宇署滲水辦電話 嗱嗱嗱,解決滲水問題係業主嘅責任,最有效嘅方法梗係同樓上業主商量,一齊調查滲水原因啦! 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俗稱滲水辦或漏水辦,是現時本港食物環境衞生署和屋宇署成立的聯辦處。 主要以安排『一站式』的服務為主,包括處理樓宇或家居滲水的投訴,只要市民因滲水問題而令日常生活受影響或感到困擾,卻無法從其他途徑改善滲水狀況,都可以向滲水辦提出請求。

屋宇署滲水辦電話

若果未能與鄰居達成共識又或者鄰居拒絕提供協助和維修,可以向其作出民事索償,從法律途徑進行追究。 不過原告人要先證明滲漏源自被告人的物業以及被告人對其物業滲水有實質認知或推定認知,並需自行進行舉證。 若果希望聘請專家進行漏水測試,收費差距同樣十分大,費用會視乎深入程度以及服務內容而定,一般由$800至數千元不等。 以公證行作為例子,收費通常由$2,000起跳,並會因應不同的檢驗方法而有所不同。 各種有關漏水測試費用、樓宇維修的服務收費各異,以驗樓服務為例,價錢一般以單位面積計算,例如每次每平方尺$3,最低收費$2,500。 就算天台屬於入契,但如果能確定因毗鄰單位防水層,而令其單位出現滲漏,責任也不一定在業主身上。

屋宇署滲水辦電話: 受鄰居牽連單位漏水、滲水?拆解滲水辦處理程序 進行民事索償需依靠公證行報告

假如無法與鄰居協商解決滲水問題,你可致電「1823」求助。 在接獲滲水舉報後,分區聯合辦公室(聯合辦公室)會作出初步調查。 若滲水構成衞生妨擾,聯合辦公室便會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的相關條文處理。 如滲水構成衞生妨擾,聯辦處會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的相關條文行事。

值得一提,若滲水只屬輕微或間歇性出現,經調查後仍找不到滲水源頭,滲水辦的介入便終止。 如懷疑滲水源自樓上或毗鄰單位,應盡快與有關住戶商討,要求調查滲水原因和進行維修工程,解決滲水問題。 必要時聘請建築專業人士或法律顧問,根據大廈公契條文要求負責人士停止滲水,甚至提出索償。 處理滲水舉報時,我們需要相關人士合作,讓調查人員進入單位進行測試及搜集證據,以確定滲水源頭。

屋宇署滲水辦電話: 家居保險不保 樓上滴水 火險亦未必賠

業主應直接聘請建築技術人員或持牌水喉匠,確定滲水原因,迅速加以修理。 請參考由食物環境衞生署及屋宇署組成的聯合辦事處(聯辦處)編印的「自行勘測滲水」小冊子內的檢測方法。 而公署表示,理解環保署按《水污染管制條例》調查「駁錯渠」個案有實際困難,但環保署應盡可能對違法者執法,減少污水流入近岸造成污染。 就此,環保署應徵詢律政司的意見,探討以環境證據申請進入處所手令,以展開深入調查及蒐證的可行性;亦應考慮與具備入屋權力的屋宇署採取聯合調查行動,以提高成功進入處所的機會。

香港特區政府沒有參與編製有關名單,亦不會對有關名單的不準確之處,或超連結產生的錯誤或不完整資料,或因有關名單所載的服務提供者的資料或其表現而引致或所涉及的損失或損害負責。 有關服務提供者的名單,不應視為已獲屋宇署或香港特區政府認許或推薦,亦不應視為香港特區政府意味推廣其專門知識或其商業服務。 有需要時,委聘建築專業人士或法律顧問,根據大廈公契條文要求負責人徹底解決滲水問題,或甚至就損失提出索償。

屋宇署滲水辦電話: 十年兩查滲水辦 個案積壓未改善 申訴署調查無用

我們到場拍攝時,就見到房間的小樽所盛載水滴,是近日下雨四小時後的成果。 花膠質地黏滑,營養豐富,無論是用作調理身體,還是用來宴客做菜,也是一流的選擇。 不過,花膠浸發、烹調也頗花時間,同時講究火候,不是人人能夠掌握。 近日,就有港女在知名海味店「樓上」購買花膠後,浸發後煮出異常啫喱物,以為是次貨,即向店家投訴,更聲言要報《東張西望》追討。

聯合辦事處亦可向法庭申請「妨擾事故命令」,命令有關人士減輕滋擾情況。 任何人沒有遵照法庭命令會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25,000元,另加每日罰款450元(《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第127條及附表9)。 如有需要,聯合辦事處會轉介個案予屋宇署或水務署,作出相應行動;例如屋宇署會按香港法例第123章《建築物條例》,處理樓宇及排水渠失修問題;而水務署則按香港法例第102章《水務設施條例》,制止浪費食水的情況。 值得留意的是,不論是火險,還是家居保,保險公司只會賠償因意外引致的損失,例如樓上住戶爆水管、甚至忘記關水喉等原因,但若為大廈日久失修等人為原因導致的,則不屬火險及家居保險的保障範圍內。 若不幸遇上樓上單位漏水情況,應立即通知保險公司以便跟進。 漏水滲水問題的確好麻煩,要找到滲水源頭、安排維修、索償處理……過程中更可能要牽涉到公證行和律師,手續和程序應該如何安排?

屋宇署滲水辦電話: 網民求救:樓下成日話漏水要求入屋檢查,可以點搞? 應該搵水務署定食環署?

如果單位的外牆大條裂紋出現滲漏,則需由業主立案法團負責。 「聯辦處」人員會委派顧問公司職員,按個案進行以下一項或多項測試,同樣地會到訪涉事單位一至兩次,有機會需反覆再作測試。 「去水」則包括洗手間污水;「地台」則指浴室底的污水;「外牆滲水」則因外牆出現裂紋,雨水經由裂紋滲透入屋。 公署提到理解環保署按《水污染管制條例》調查「駁錯渠」個案有實際困難,但應盡可能對違法者執法,減少污水流入近岸造成污染;建議署方徵詢律政司意見,探討以環境證據申請進入處所手令,以展開深入調查及蒐證的可行性。

如滲水情況輕微或屬間歇性,或調查未能找出滲水源頭,聯辦處會終止介入。 如有關業主/佔用人拒絕合作,聯合辦事處會向法庭申請手令進入相關單位,調查過程可能因而延長。 由食物環境衞生署和屋宇署組成,負責處理樓宇滲水個案的聯合辦事處新界西聯合辦公室今日全面投入服務,集中處理該區有關樓宇滲水的舉報。 公署的查發現,屋宇署有嚴重延誤處理「駁錯渠」個案的情況。 延誤原因包括:屋宇署的監察機制未能發揮預期效用;屋宇署未有及早展開調查、未有妥善分配人手處理個案、未有果斷執法,以及未有主動向「三無大廈」提供協助。 公署調查發現,屋宇署有嚴重延誤處理「駁錯渠」個案的情況。

屋宇署滲水辦電話: 裝修後特別注意有否滲漏

2020年11月,有線新聞有意跟進該月發生造成 8 屋宇署滲水辦電話 死的油麻地大火,去屋宇署樓宇資料中心,以新聞採訪為由查閱屬公共記錄的涉事大廈圖則,但被屋宇署拒絕。 一星期後屋宇署回覆未能處理,因為要考慮記者獲得圖則後用來做甚麼,署方想知道背後原因。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楊健興批評,唐樓建築問題涉及重大公眾利益,記者查閱圖則作的新聞用途很清楚,要考慮新聞內容才考慮批不批,完全是干預新聞。 而根據屋宇署文件,按建築物條例呈交的是公共記錄,如果版權擁有人沒有特別提出反對,公眾繳付規定費用後就可以查閱圖則。

屋宇署滲水辦電話

而家居保只會保障因意外導致的財物損失,除非漏水問題令大家的家居財物如電器、珍貴收藏有所損毀,否則單位漏水引致的費用主要由火險承保。 所以,原告人可向註冊工程師、測量師或者公證行尋求協助,到單位進行檢查並確定漏水源頭。 循民事訴訟追討賠償的過程一般都比較耗時以及金錢,建議在有足夠的舉證情況下才進行。

屋宇署滲水辦電話: 服務評價

在香港,較常出現的漏水問題可分為三種,分別是天花、內牆、外牆和窗邊滲水。 漏水和滲水成因,大多是由欠缺維修的水管、衞生設備或排水渠管滲漏造成。 當局亦可向法庭申請 「妨擾事故命令」,飭令有關人士減除滲水滋擾。 如不遵照法庭命令,會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25,000,如滋擾情況持續另加每日罰款$450 。 如確定滲水源頭,將向有關人士發出「妨擾事故通知」,規定在指明的期限內減除妨擾,否則有關人士會遭檢控。

屋宇署滲水辦電話: 滲水辦新界西聯合辦公室投入服務

一旦發生單位有滲水漏水情況,千萬不要忽略並及早找出源頭並處理,否則可能會導致財務損失,甚至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根據網頁資料顯示,索聯聯辦處報告逐頁收5.1元的手續費,另加影印費,手續費上限229.5元。 聯合辦公室獲授權執行《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的相關條文,當構成衞生妨擾的滲水源頭獲確定後,可向有關構成衞生妨擾人士發出「妨擾事故通知」,規定在通知指明的期限內減除妨擾,否則有關人士會被檢控。 最高可被罰款港幣10,000元,另加每日罰款港幣200元。 聯合辦公室亦可向法庭申請「妨擾事故命令」,命令有關人士減除妨擾。 最高可被罰款港幣25,000元,另加每日罰款港幣450元。

屋宇署滲水辦電話: 樓上滲水業主唔認數? 一文教你應對三步曲

長遠而言,環保署應檢討《水污染管制條例》,考慮修訂相關法例,提升部門執法能力。 如滿足下述情況,個案將納入「樓宇滲漏水聯合處理中心」機制跟進。 資料顯示,樓宇污水渠錯駁至樓宇或公用雨水渠排水系統是本港沿岸水質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駁錯渠」令未經處理的污水流入海中,造成污染及產生臭味。 現時,環保署及屋宇署分別按《水污染管制條例》及《建築物條例》跟進「駁錯渠」個案,渠務署則會協助兩署調查。 渠務署亦會在不同地區興建旱季截流器和放置氣味控制水凝膠,以改善污染及臭味問題。

若未能於90個工作天內完成調查,聯合聯辦處會書面告知投訴人調查進展。 對拒絕合作的業主/住戶,聯合聯辦處會向法庭申請手令進入有關單位調查,以致整個調查所需的時間可能延長。 假如無法與鄰居協商解決滲水問題,你可以向由屋宇署及食物環境衞生署成立的聯合辦事處求助,聯合辦事處會就滲水投訴作出初步調查;若滲水構成衞生妨擾,聯合辦事處便會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的相關條文處理。 如有需要,亦會轉介個案予屋宇署或水務署 (例如屋宇署會按《建築物條例》,跟進樓宇結構安全及外牆排水渠失修問題;而水務署則按《水務設施條例》,跟進浪費食水的情況 )。 若滲水是輕微或間歇性,而調查未能找出源頭,政府的介入行動便會終止。 滲水辦確定滲水源頭後,可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向涉事單位的負責人發出「妨擾事故通知」。

例如屋宇署可按《建築物條例》(第123章),處理樓宇及排水渠失修問題;而水務署則按《水務設施條例》(第102章),檢視是否有浪費供水。 對於個別危急及存在衛生高風險之滲漏個案,可配合衛生局之要求及指示,在不破壞單位原有設施的前提下,協助泵走地面積水、疏理排水口及清理垃圾,讓成員部門進入單位檢查滲漏源頭。 從署方回覆姚太的文件中了解到,姚太投訴後,滲水辦證實單位濕度超標,惟進行色水測試後,無法找到滲水源頭,故終止調查。 翌年,滲水辦因姚太再投訴而重啟調查,是次色水測試依然無法顯示出滲水源頭,但第3階段進行的反向壓力測試的結果顯然,上層的喉管疑有破損,引致浪費供水,便「交波」予水務署跟進,再次終止調查。 公署亦提出,環保署應考慮與具備入屋權力的屋宇署採取聯合調查行動,以提高成功進入處所的機會,長遠應檢討《水污染管制條例》,考慮修訂相關法例,提升部門執法能力。 至於渠務署,公署則認為該署在查找和轉介「駁錯渠」個案,以至實施紓緩措施方面,表現恰如其份。

屋宇署滲水辦電話: 防水工程:DIY 解決漏水可行嗎?

業主立案法團有責任維修大廈的共用地方,因此,如懷疑滲水源自大廈的共用地方,受影響的住戶可向大廈業主立案法團求助。 若果想找出滲水的源頭及原因,記得要留意滲水出現的時間(例如全日、雨後、洗澡後)及位置(例如天花、牆壁、窗邊)。 屋宇署滲水辦電話 對於部份住在頂層連天台單位的戶主,要檢測天台防水層有沒有滲漏,睇樓時可去後樓梯望望。 如果上方防水層出現問題,下雨後有大量雨水出現就會導致如此情況。 「紅外線成像儀」可用來影照懷疑滲漏地方,因為它可以反映牆身即時溫度高低。 從成像儀的屏幕上望到,溫度較高的地方會顯示為紅色;但綠色至藍色則溫度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