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居按揭5大分析2024!(持續更新)

不過,當中有不少注意事項,申請者必須小心留意,例如填表時限等。 《香港01》整合各項資訊,包括申請資格、填表陷阱、屋苑各樣優劣等常見疑難,務求助各位「無殼蝸牛」能成功上車。 行業有發展,市場有週期;今年幣市進入熊市,是在市場狂熱之後的退潮,對於投資機會更需要理性。 而投資者當務之急要做的事,必然是如何在熊市中尋找生存方法。 若申請表內有核心家庭成員,即夫妻、父母、祖父母,是年滿60歲的長者,就符合「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可提升揀樓次序。 不過要留意,孫兒若把祖父母加入此計劃,大前提是該孫兒的父母均已離世。

例子:假設政府擔保期已過了23年(即剩餘7年),貸款人便不能借足95%以及25年期,因為若供款年期為25年,7年內借款人是無法供滿樓價4成或以上,不符合居屋按揭原則。 銀行的原則是,擔保期完結後,按揭餘額須低於樓價6成,才可批足9成半成數以及25年年期,否則便要扣減居屋按揭成數或還款年期。 很多人以為破過產後便不能申請居屋按揭,但其實並不是。 只要破產令已經解除7年,是可以申請居屋按揭,但當然不能信貸評級太差,在G級以上,事實上不少銀行都願意為曾破產人士做按揭的。

居居按揭: 按揭年期

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還把「白居二」恒常化,成為了白表買家進入居屋市場的一個途徑。 居居按揭 其按揭申請則跟房委會(新居屋)分別不大,唯一分別是「按揭年期」。 雖然銀行審批寬鬆,但業主(即貸款人)又怎可證明「供得起」? 如果本身沒有財力、或沒有足夠入息證明,找親人作「擔保人」又是否可行?

居居按揭

申請者需要申報入息以證明有能力供樓,銀行未必會要求入息證明文件。 如果申請人無收入可以向銀行申報家庭的總收入作為證明。 不過,如果買家沒有收入或被銀行發現有外債例如,私人貸款或信用卡數,而每月供款額佔超過5成收入,銀行有機會要求加親屬作為「諮詢人」,計算「諮詢人」收入。 在私樓按揭的世界,由於樓價較貴而且需要通過壓力測試,銀行願意接納申請人加借款人或擔保人以通過壓力測試。 反之,購買居屋的時候只要單位在政府擔保期內申請人不需要擔保人,唯獨是房協二手居屋或者已補地價居屋就可以加擔保人因為需要通過壓力測試。

居居按揭: 一手居屋按揭條件

居屋2022將進入揀樓階段,度單位地段、供應及價錢前,亦要了解供樓的負擔,因此對申請按揭的認知亦是重要一環。 居屋按揭在按揭成數、利率及年期等都與一般私人樓宇有異,而居屋按揭中綠表及白表的安排亦不盡相同。 MoneyHero會為大家解構新居屋及二手未補價居屋承造按揭要注意的事項。 反而要看房委會能否容許子女加入成為「業主」之一,但因涉及申請程序,需時較長,這點又要看居二業主是否願意等待。 因此,如果收入不足,依賴銀行按揭的居二買家,或是申請人年齡較大,盡量避免揀選「樓齡19年以上」的居二單位。

如果居屋單位由首次發售日期起計超過20年,買家可能未必能夠同時借盡按揭成數及年期,需要兩者取其一。 如果居屋單位樓齡較舊,銀行分分鐘只能借最多的60%按揭。 首先購入二手居屋的買家一般分為「綠表買家」或「白居二買家」。 這兩種合資格人士可以從未補地價的居屋業主以免補地價方式購入二手居屋。 值得留意的是,每個單位及居屋項目都設有不同的轉讓限制,買賣家雙方必須確保買賣單位的時候單位不再受房委會設立的轉讓限制所局限。

居居按揭: 信用卡優惠

原來綠表及白表在承造按揭時亦有一定分別,下表將會以這個最平單位為例子,讓大家初步了解綠表及白表承造按揭的分別。 居居按揭 日本向下修訂去年第4季國內生產總值,按季年率增長0.1%,增幅遠低於初值的0.6%。 市場原先預期,GDP會向上修訂為增長0.8%。

  • 居屋有房委會作30年擔保(由首次出售起計),期內若果業主斷供,房委會將會向銀行還款。
  • 在按揭審批上,由於政府為所有居屋按揭提供30年擔保,因此銀行審批居屋按揭一般較私樓寬鬆,大多豁免壓力測試,但仍然會評估買家的供款能力。
  • 不過銀行在審批按揭申請時,依然會查閱環聯(TU)資料庫。

綠表買家及「白居二」買家可購買未補地價的二手居屋。 未補地價居屋按揭的成數及利率視乎由首次發售日期起計剩餘的政府擔保期有多長。 居居按揭 未補價居屋由首次發售日期起計,如少於19年,部分銀行仍可批出25年年期的按揭;如由首次發售日期起計超出19年,便可能要縮短按揭年期或減少按揭成數,變相要增加每月供款或付出更多首期。 中國銀行(香港)「政府房屋按揭計劃」為您提供最優惠利率及同業拆息按揭計劃,全面的按揭服務助您輕鬆達成置業安居的夢想。

居居按揭: 申請按揭時作出自住聲明,但後來將單位放租,會有問題嗎?

未補地價居屋受到房委會的轉讓限制,如果業主要出售未補地價居屋單位,只能夠發售給 「綠表買家」或「白居二買家」。 居居按揭 不過,所有的限制只需要通過補地價就可以通通解除。 補地價簡單講就是將原先房委會出售單位的免地價還給房委會。 只要業主補回地價,該居屋單位就已經成為私樓,可以通過自由市場買賣。 有留意按揭及樓市的朋友,相信都有聽過按揭保險。

居居按揭

由遞交申請表直至簽署購買居屋單位的買賣協議當日,申請者或名列於申請內的家庭成員的每月總收入、總資產淨值及家庭狀況必須仍然符合申請資格。 購買新居屋及未補地價的二手居屋,買家申請按揭時只可選用P按(最優惠利率按揭),目前息率為P (5%) – 2.5%。 購買已補地價的二手居屋,買家可選用H按(8月6日實際按息低至1.48厘)或P按(8月6日實際按息低至2.5厘)。 而綠表買家購買綠置居後敍造按揭的形式,與購買新居屋一樣,同樣毋須經過壓力測試,最高可獲9成半按揭,最長可分25年還款。

居居按揭: 香港銀行同業拆息

其後2019年創立「28Mortgage」,專注為為大眾提供免費按揭解決方案和銀行按揭轉介服務。 政府於2022收緊居屋的轉售限制,未補地價的單位,業主不得以高於原價在第二市場轉售單位的年期將由現時2年延長至5年。 至於已補地價居屋及綠置居單位只可於購入單位15年後才可於公開市場售出。 業主要向房署申請,並繳交手續費6,230元,後者同意後,委托測量師行到單位驗樓及估價;獲房署發出評估補價通知書後,業主可到銀行申請重做6成按揭,最後則是到律師樓完成手續。

大銀行:P – 居居按揭 2.25% (實際利率 3.375%), 年期最長25年,按揭現金回贈2.4%,新居屋準業主優先Whatsapp登記可加碼額外現金$300。 綠置居全名是「綠表置居計劃」,由政府將指定的新建公屋轉為發售項目,只限綠表人士申請,即泛指公居住戶及已核實的合資格的輪候公屋人士,以交還原來租住的公屋單位「一換一」上車,加快公屋流轉速度。 購買人亦可以第一法定押記形式,接受其僱主貸款(其僱主必須設有正式的僱員購屋貸款計劃)以支付買價餘額。 但購買人在接受其僱主貸款前,須先經房屋署署長批准。 除非得到房屋署署長批准,否則購買人不得將該單位作任何其他形式的按揭、重按或提高其貸款額。 物業樓齡必須為50年或以下,如果屬於樓齡50年以上物業,需要進行驗樓,逆按揭申請人有機會要支付額外費用。

居居按揭: 新居屋申請方法及填表須知

根據往年的經驗,核心家庭的申請人數均大幅超出家庭配額的單位,換言之非核心家庭的揀樓機率是零,故《胡‧說樓市》建議大家放棄非核心家庭申請,反而將非核心家庭成員分拆單人申請。 更重要的是,今年入息與資產限制方面,白表一人及家庭申請者入息上限分別維持於3.3萬元及6.6萬元,但資產限額則分別略為調升至92.5萬元及185萬元。 根據政府公布,今期新居屋將於2022年2月25日上午8時至3月24日晚上7時接受申請,第二季攪珠,第四季揀樓,一旦開放申請,《胡‧說樓市》會為大家密切跟進,並全面分析七大屋苑的優缺點。 政府公布,新居屋鐵定於2月25日至3月24日期間開放申請,共涉8,926伙,為2014年復售居屋以來最多的一期,並將以51折推售,售價介乎124萬至531萬元,涵蓋7個地區的屋苑。 根據房委會統計顯示,現時資助房屋按揭有約78,800宗,未償還金額970億元。

居居按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