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的資格考試分為實踐技能考試和醫學綜合筆試,實踐技能考試分為三站式考試,為病例考試、基本損傷與體格檢查考試、臨床答辯考試。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通過了實踐技能考試合格後才能參加醫學綜合筆試。 政府口說支持中醫藥發展,對業界面對的問題卻「闊佬懶理」。 本報記者發現,早年推出中醫註冊制度時,執業中醫在成功註冊前,可申請「表列」,繼續行醫。 本來這個安排只屬過渡性質,惟轉眼十七年,本港仍有二千六百多名表列中醫未註冊。 多名資深中醫師直言執業試內容偏向「學院派」,部分問題與他們醫術無關,例如「十八個月嘅BB有幾多隻牙」,根本難以回答。
但與此同時,政府及中醫業界的當權者,必須反思中醫專業發展上到底有何問題,才會致使中醫人數不斷增多的情況下,中醫市場卻出現萎縮。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中醫組今日(9日)公布,本月23日開始,接受2023年中醫執業資格試申請。 首次參加中醫執業資格試的非表列中醫人士,必須於今年10月31日或以前遞交申請。
中醫執業試合格率: 中醫規管多年後的現況
那為何到現時為止,卻仍未有一個具說服力的相關研究出現? 又有沒有一些真正具份量的研究,是確實影響和提高了我們中醫日常的臨床水平? 這些本應領導業界專業水平的機構,反而更樂於推出天灸、減肥、太極、戒煙、安眠等項目,而對真正需要驗証治療水平以及構成社會重大醫療負擔的疾患卻無動於衷? 是中醫真的不具備應付這類疾病的能力,還是中醫界缺乏具有相關視野和能力的領頭人? 中醫界有接近一百個專業團體,有近千名博士專家,都無法帶領我們走出困局? 由於醫管局轄下自負盈虧的中醫診所資源有限,規模較小,導致新入職年輕醫師缺乏晉升階梯,紛紛提早離開,投入私營市場,甚至有些一畢業就自行創業。
而在香港和台灣,資格考試的報名要求都僅限於完成中醫本科學位的畢業生。 而香港的要求則相對寬鬆,非本地畢業生,只要修畢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中醫組認可的 30 所內地大學中醫本科課即可。 而在台灣,自在2011年正式廢止了「中醫師特種考試」之後,台灣中醫師其唯一的產生途徑,就是先在高考後研讀中醫專業,並在之後再通過中醫師專技高考才能獲得行醫資格。 中醫組認可的大學及中醫藥院校所舉辦的不少於五年全時間制的中醫本科學位課程,載於《2022年中醫執業資格試考生手冊》的附表一。
中醫執業試合格率: 相關資訊
2017年參加中醫執業資格試臨床考試人數創近十年新高達645人,但合格率卻不知何故創新低,只有209人合格(合格率32.4%)。 公立醫院長期鬧人手荒,冬季流感高峰期間,前線醫護人員終於壓力爆煲,紛紛出來大吐苦水,醫院管理局只懂找藝人拍片打氣做門面功夫,卻未有實際增加人手解決問題,令醫護人員更加怒火中燒。 近年不少聲音提出輸入「外援」解困,但每年平均只有約46名非本地培訓醫生通過香港醫務委員會執業資格試成為註冊醫生,而獲批有限度註冊在醫管局工作的非本地醫生,至今年初更只得10人。 相對為全港提供近90%醫療服務的公立醫院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除畢業實習及臨床見習外,有關課程必須全期於頒發中醫本科學位的院校當地修讀。 除了已獲中醫組通知須參加執業資格試的表列中醫外,申請人必須已圓滿地完成中醫組認可的中醫執業訓練本科學位課程或中醫組認可與該課程相當的課程,才有資格參加中醫執業資格試。 中醫組認可的大學及中醫藥院校所舉辦的不少於五年全時間制的中醫本科學位課程,載於《2023年中醫執業資格試考生手冊》的附表一。
中醫執業試合格率: 內容—
中醫組認可的大學及中醫藥院校所舉辦的不少於5年全時間制的中醫本科學位課程,除畢業實習及臨床見習外,有關課程必須全期於頒發中醫本科學位的院校當地修讀。 中醫的質素會直接影響市民的健康,甚至關乎性命安危,所以中醫組有責任確保在港行醫的中醫合乎專業水平。 中醫組按照《中醫藥條例》所賦予的權力,訂明中醫執業資格試認可課程必須為全時間制的中醫學位課程,目的是確保註冊中醫曾接受全面的大學教育,並有足夠及連貫的實踐機會。 特首林鄭月娥昨指,政府本立法年度將提交醫生註冊修訂條例方案,參考海外經驗,要求來港醫生須為香港永久居民、畢業於認可非本地醫學院及為當地註冊醫生或持專業資格,並最少在港公營醫療系統工作一段時間,但沒提及是否豁免執業試。
因此,在香港的中醫人力規劃中須要正視這一個關鍵問題,在本科課程設計及執業資格上需要作出改革。 實際上,在內地,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對報名者有一定要求,最看重的便是需要實習經驗。 除了在內地本科取得中醫學學位,畢業實習滿一年就可申請外,其他港澳台居民均需要修畢認可課程,在內地三級中醫院不間斷實習期滿一年、考核合格或者在港澳台所在的培訓地執照行醫一年以上就能參加。
中醫執業試合格率: 香港中醫執業試1-take-pass溫書心得感受分享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指,海外註冊標準或與本港有別,憂若只按當地醫學院或註冊標準審批,來港醫生或質素參差,又質疑公院經驗是否能取代執業試,認為現時制度已相當寬鬆。 醫學會會長蔡堅批評有關決定錯誤,或令未夠水平醫生可來港執業。 政府宣布修例放寬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執業,但申請人需為港人、在認可醫學院畢業及具當地資格,到港後須任職公營醫療系統5年,但未提是否豁免執業試。 港府構思設立委員會,訂定認可非本地醫學院名單,料將在100間以內。 但有公院醫生憂海外醫生質素參差,業外委員亦質疑政策成效。
輸入更多海外醫生的選項,只能作為其中一個渠道解決醫生人手荒的問題,雖然並非靈丹妙藥,但亦不能避而不談,即使海外醫生爭議大,各方又如何達成共識,理清出一個可行方案至為重要。 中醫執業試合格率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近日政府改革醫委會爭議極大,其中政府會否借修訂條例草案引入更多中國醫生,最受質疑,在評論問題之前,可以先就目前掌握的重要資訊作出分析。 中醫執業試合格率 她指,醫管局欠缺660個醫生,衞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醫生空缺率達40%,令4成兒童6個月內未能完成評估,而本港醫學院培訓容量不能無止境擴張。
中醫執業試合格率: 醫生執業試是否已無可救藥?
眼見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長者一個月無沖涼,病人「瞓地」、護士以一應百的情況,尹先生大感心酸。 香港大學陳麗雲榮休教授於基金會發布研究報告時便強調,香港的執業試構成許多阻力,然而這亦意味「香港也能嘗試在多方面開放自己」。 回應基金會就本地執業試的建議,陳教授認為香港可先提供完善的溫習材料,也應定期參照本地生的考核要求,校準執業試的考試內容,確保考核公平,同時也應考慮以在職評核作為替代方案,藉此評核具資歷醫生的臨床技能。 表面看來,香港一直為非本地培訓醫生提供兩條入職途徑,包括正式註冊和有限度註冊。 儘管後者沒有這些要求,但卻在就業的年期、場所、範圍方面設限,而且並無轉為正式註冊的途徑。 據悉,台灣、香港的中醫學科存在相似之處,由於西醫管理中醫、或者是「西化的中醫」來管理中醫,導致中醫課程的設計有諸多不合理之處。
筆試將於二○二三年六月舉行,臨床考試將於二○二三年七月底至八月中舉行。 中醫執業試合格率 這年一邊工作一邊準備考試,自以為在工餘時間都有在溫習算是很不錯,但無可否認的是客觀來說大部份的時間都在工作搞編程,真正把心思和注意力專注放在準備考試之上的時間並沒有很多,對自己的能力也是太高估了。 實測結果而言考試要求是要把教科書的內容細節都能一一答出,單靠理解去作答在現行制度下是不夠的。
中醫執業試合格率: 香港護士管理局登記護士(普通科)考試
「考生可申請豁免參加任何部分的執業資格試或部分駐院實習訓練,而醫委會執照組轄下的豁免小組可按申請人的個別情況,並依既定及公開的指引考慮申請。 這門行業准入考試,對最基本的行醫素質進行檢驗,通過考試,才能從多年的中醫藥學習真正走上治病救人的道路。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在廣泛運用中醫的內地、香港和台灣三地,這門資格考試卻有諸多不同之處。 中醫資格考試,也是各地中醫教育的縮影,目前,無論是課程設置還是在學習的側重上,中醫教育都難以擺脫西醫的影響。 她提到立法局1995年修訂《醫生註冊條例》前,海外培訓醫生可在港註冊執業,當時海外註冊醫生與本地培訓醫生年均比例為1.2比1,又指世衞前總幹事陳馮富珍和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等均非本地培訓醫生。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中醫組(中醫組)今日(九月十日)公布,將於二○二一年九月二十三日開始,接受二○二二年中醫執業資格試的申請。
有鑒於此,華夏書院邀請到一群熱心的醫師與2023年應屆考生同行,主要提供模擬口試訓練、分享複習技巧、應試經驗。 前天(7月3日),立法會醫學界議員梁家騮在香港電台節目《城市論壇》中, 要求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澄清,以「有限度註冊」的方式豁免執業事引入海外醫生,是否真的從未適用於中國內地醫生。 中醫比起其他學科,本身就需要更長的修讀年期,但花了六年歲月苦讀的努力,最終可能付諸東流(還未計算向政府的借貸),大學的培訓資源與公帑的資助亦未能兌現。
中醫執業試合格率: 香港中醫執業試溫書方法實用技巧分享(下)-示範準備答題&常見問題
在政府剛剛公布的《醫護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下稱《報告》)中,其實已表明在短期內中醫人手確實出現過多情況 (在2016年有716人手過剩)。 在台灣,由於中醫資格考試報名門檻較高,僅有取得台灣地區「教育部」認可的中醫學歷文憑後才能參加,其錄取率也偏高,達到約80%。 但由於在台灣大學中讀中醫學科難度很高,報考相關科系,一年的錄取率不到6%。 香港中醫師權益總工會首席理事長顏景雲指,現時的考核機制對傳統中醫師不公平,通過執業試與否,不能準確反映醫師的醫術與能力。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
- 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
- 合資格參加考試的人士包括表列中醫,以及已經圓滿地完成中醫組認可的中醫執業訓練本科學位課程或與該課程相當的課程的人士。
- 而2010年至2014年期間,分別有171、162、175、166及146名海外醫生,以有限度註冊在本港執業;而過去3個年度,醫管局分別聘有13、15及18名海外醫生在公院工作。
- 準備參加二○二三年中醫執業資格試的表列中醫或重考人士,則須於二○二二年十一月一日至二○二三年一月三十一日期間報名。
宜家作為過來人,亦希望盡一點力同大家分享下,所以拍條片講少少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啟發/幫助。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 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
中醫執業試合格率: 廣東話中醫方歌字卡 – 香港中醫執業資格試學習資源
這個安排最初是用作過渡,當局一旦宣布過渡期結束,表列中醫將不再可以合法行醫。 惟轉眼間,已「過渡」了十七年,而今年七月底,全港仍有二千六百三十六名表列中醫,每年的執業試合格人數,則持續偏低。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中醫執業試合格率: 執業資格試
曾有一些同寅和意見認為,中醫行業應以自由市場原則,優勝劣敗,自然淘汰。 首先,醫學往往存在很多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市民很難完全以「口碑」作為選擇求診的依據。 何況中醫本身已予人「睇中醫係睇同病人夾唔夾」的印象,其實已正正是專業化不足的反映。 此外,培訓一個中醫需要六年時間,無論是從社會公帑,或個人付出的成本來算,都不可能單單用「自由市場原則」就能說得過去。
中醫執業試合格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2017年開始,為了提高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考生的通過率,儘快培養更多醫學人才,在天津、海南和雲南三地,開始試點運行執業醫師考試「一年兩試」 … 有考了兩年執業資格試才成功合格的回流港生坦言,考試難度在於「一次過考晒6年所學嘅嘢」,加上要適應香港考試模式,合格並非易事。 王永平指出,香港醫生不足是客觀事實,即使本地醫學院每年均有醫科畢業生,但數目有限,難紓緩公立醫療系統的壓力。
三部分考試中,她因就讀暨大時以英文教學,獲豁免考第二部分「醫學英語技能水平測驗」,但其餘兩部分則考了兩次,額外花了兩年時間,至2016年才成功考試合格,再經過一年駐院實習訓練後,終成為註冊醫生。 醫學界論政組織「杏林覺醒」成員黃任匡也表示,香港制定海外醫生執業試合理,就如部分國家亦有自己的執業試,若香港醫生想前往執業也要考試,不能要求考核本地醫科生內外全科知識,但海外執業試卻只考單一專科知識。 黃任匡不認同現時海外執業試門檻太高,直指歐美國家的考生有四至六成合格,合格率不算低,反而是近年過多內地醫生報考,拉低整體的合格率。 中醫組制訂中醫執業資格試認可課程的要求時,是以保障市民健康以及維持中醫的專業水平為前提。 我們得悉中醫組因此沒有打算放寬認可課程必須為全時間制的要求。 過往曾經有就讀非本地兼讀制中醫學位課程的同學向立法會或循其他渠道提出要求,希望可以獲准參加中醫執業資格試。
中醫執業試合格率: 註冊中醫與表列中醫
要求学生掌握中西药学、生物药剂学、工业药剂学、药物分析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毕业后能够从事药物剂型和制剂的研究开发和工艺设计、药物制剂的生产、调配和质量控制、医药经营管理等工作。 要求学生掌握药剂学、药物分析和药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又有行醫三十多年,專攻骨傷科的中醫師面試四次均失敗,原來因為過程中需回答其他科目的問題。 大批表列中醫雖然資深,但在現行制度下卻慘成「政策孤兒」,彷彿等待自生自滅,令人心灰意冷。 循《中醫藥條例》訂明的中醫註冊過渡性安排成為表列中醫. 的人士,如按中醫組的決定須參加中醫執業資格試,則在中醫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