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退燒藥水2024詳細介紹!(小編推薦)

有些藥物空腹服用後,噁心嘔吐等胃腸道不良反應明顯,要在藥師指導下,調整用藥時間。 那就是「怎麼給我家寶寶餵藥」以及其他相關的用藥問題。 《常春月刊》自1983年創刊,不忘初衷,與時並進,緊扣趨勢議題,把艱澀的健康醫學知識,轉化成日常淺而易懂的訊息,創造多元且權威嚴謹的內容,不道聽途說,提供最正確的觀念,成為你信賴的家庭醫師。 另外息咳液的使用也要小心,因為成份含有DEXTROMETHORPHAN,在大量飲用時會產生愉悅感,國外曾有濫用的案例,所以切記別讓孩子過量飲用。 一般低燒(低於40℃/104℉),可以給小朋友多喝水、果汁或奶以避免脫水;用暖水抹身或洗澡,避免穿太多衣服及蓋太多被讓他們舒服一點。 緊記千萬不要用凍水抹身或用冰敷在額頭降溫,這除了會令他們打冷震之外,只會令他們更感不適,再無甚麼好處。

不過通常多數兒童症狀輕微,不需額外給予太多藥物即可自行復原。 這時會建議讓孩子攝取適量的維生素B、C、D和鋅,協助健全免疫系統。 撲熱息痛(Paracetamol)或對乙醯氨基酚(Acetaminophen),常用於退熱或止痛,但不慎使用可容易導致中毒,當中尤以兒童更要提防。 首先在處方藥物給小童時,必須小心計算劑量,不可輕視常用藥物的安全性,因為過量的藥物,可能導致病人肝中毒。 退燒藥需1-1.5小時左右才開始作用,並非15-30分鐘。 」此外,並非退到37度以下,才算有作用,很多時候在急性期,吃了退燒藥,可能只有降溫一些些,隔一兩個小時後,又會開始燒上來,反反覆覆。

小朋友退燒藥水: 小朋友發燒誤解 7:酒精抹身涼浸浸去降溫

舉例來說,如果孩子體溫較高,但精神狀態可以,一般不用太擔心,相反,如果孩子體溫只是稍高,但是精神狀態很差,我們反而要小心跟進。 藝人梁靖琪(Toby)日前在社交網頁發文,指1歲半兒子施睿文(Roman)發高燒,更燒至41°C,需要入院治療,把媽媽嚇壞。 發燒是大部分寶寶必經之事,然而疫情關係,即使小朋友低燒,家長都不能掉以輕心,應盡快求醫,尤其是幼童高燒39°C或以上,更不能遲疑。 該不該使用冰枕、退燒貼片等冰敷方式,紀鑫和李宏昌表示,小於5歲的孩子發燒時,通常不建議冰敷,尤其感染病毒時,冰敷會引起頭痛,小朋友更不舒服。

此外,室內也應維持通風,室溫保持在攝氏24~26℃間最好。 馬偕醫院小兒部主任李宏昌提醒,要退燒一定先達到流汗,才能退燒,所以小朋友發燒了,務必要喝水幫助發汗。 他強調,新冠病毒與其他病毒感染一樣,都有機會令兒童出現併發症,當中最嚴重要是腦炎、呼吸系統發炎,以及可致器官衰竭的多系統發炎綜合症,一旦出現這些情况應盡早求醫接受治療,例如以類固醇及免疫球蛋白控制炎症。 小朋友退燒藥水 小朋友退燒藥水 成年人常用、氣味刺鼻、俗稱「馬尿」的咳水,具排痰作用,但不宜給予小朋友使用。 他續指外國常用另一種藥物「布洛芬」(Ibuprofen),同樣有退燒、止痛的功效。 小朋友退燒藥水 此藥物在香港須由藥劑師出售,家長可到具「Rx」標誌的藥房向註冊藥劑師查詢。

小朋友退燒藥水: 迷思1. 藥水放雪櫃,可以保存比較久

正確來說,以體溫和活動力、症狀、本身疾病史有沒有熱痙攣病史、家族史、心臟疾病、本身免疫系統狀況和發燒可能的原因綜合來判斷,不是單單以「活動力」來判斷。 高燒持續,一定令家長們分外憂心,但原來不一定愈高溫情況愈嚴重。 張解釋,發燒的溫度只是其中一個指標,孩子的精神狀態如何也很重要。

最好打電話問醫生確認一下,我家庭醫生教4次粉紅色,未能退燒就食橙色,因為粉紅色一日最多只可以食4次。 對於過度迷信藥到病除,又或完全不依賴藥物、講究自然療法這兩種極端的人,做醫師的就必須以極大的耐心來說明孩子的病症以及用藥的安全性。 所以除了留意有效期限外,仍需觀察藥品的外觀是否有變色、發臭、潮解等變質的情形,若其外觀有改變,雖未過期也應丟棄,不可再繼續服用。 未開封保存於冷藏可放至保存期限,一旦開封或離開冰箱後,就只剩一個月可以使用。

小朋友退燒藥水: 退燒塞肛藥好啲?

若小朋友出現流鼻水、打噴嚏、鼻塞的徵狀,家長可配「抗組織胺藥」處理。 崔俊明建議家長到具有「Rx」標誌的藥房,向藥劑師查詢,勿只叫店員推介藥物。 若包裝內有棉花和乾燥劑,開封後就必須丟棄,不然原本是用來吸藥品的濕氣,後來反而吸了空氣中的濕氣讓藥品受潮。 特別提醒,溫度雖然會影響藥品的保存,但不是所有藥品都適合冷藏,例如,感冒糖漿冰了會容易沉澱,除非藥袋或包裝上有註明:需2-8度冷藏。 開封後的藥水放在室溫與避光處,通常可保存1個月,若1個月內有相同症狀可拿來應急使用,但不希望是常態,有症狀仍須就醫。 若開封超過1個月以上請狠心丟棄,未開封則要視瓶身保存期限。

小朋友退燒藥水

取樣前要注意先清走鼻垢,然後將採樣棒輕力以垂直向下的方式放入鼻腔,轉一圈後取出即可。 放入採樣棒時切忌用力向上「撩」,有機會碰到小朋友鼻骨致疼痛。 其實就是電視廣告上常出現的普拿疼,這個藥除了有錠劑也有糖漿,常見商品名是「安佳熱」。

小朋友退燒藥水: 孩子有想法 我們就想辦法!掌握親子教養關鍵前6年的「吸收性心智」

吳醫生說,體溫持續過高才算是發燒,第一次探熱發現體溫高,應隔10至20分鐘再一次探熱,仍然過高才算是發燒。 同時,不同的探熱方式對發燒的定義也略有不同,例如探耳及脷底是37.5℃,腋下則是37℃,額頭為35.6℃,探肛就是38℃。 ◆ 使用劑量:劑量算法是體重除以2(例如體重為10公斤,一次服用的劑量為5 C.C.),4-6小時一次。 近日不少家長搶購必理痛(兒童配方),崔俊明表示,必理痛主要成分是「撲熱息痛」(Paracetamol),具有退燒、止痛的功效。 市面上除了必理痛之外,還有幸福醫藥、痛熱適等牌子,都有兒童適用的「撲熱息痛」藥物。 他續指食藥只是處理病徵,不是處理疾病,康復要靠小朋友自己的免疫力。

家長應謹記總服用劑量是包括口服和塞肛的劑型,因此患者已經服用過有關成分的藥水後,四小時內就算體溫仍然高時,都不應該再給予有關成分的藥塞或藥水,以免超出安全標準。 另外,沒有證據顯示塞肛的撲熱息痛及高劑量的塞肛撲熱息痛,有效為兒童退燒;相反,塞肛的撲熱息痛在血液中最高水平較難預測,往往難達到治療水平。 洪醫師的建議是隔1.5個小時(90分鐘),因為藥物吸收30分鐘,應該1小時左右會有效,保守1.5個小時應該會降溫才對(在醫院可能會隔更短的時間就改藥,畢竟醫院有醫護人員幫忙評估療效)。 說到這裡,你或者會問,那麼我們就任何情況之下都不用給孩子退燒了嗎? 這也不對,一般來說體溫在39℃以下又沒有特別不適的話,退燒藥不是必要的。

小朋友退燒藥水: 兒童發燒怎麼辦?幾度可以使用退燒藥?兒科醫師破解常見迷思

安佳熱的成分是Acetaminophen,就是我們常聽到的普拿疼,這個藥除了有錠劑也有糖漿,尤其嬰幼兒打完疫苗之後,醫師給的退燒藥成分大概就是這種。 總之,寶寶發高燒,父母不必愈來愈緊張,只要按照上述各種建議,觀察寶寶活動力、補充水分、必要時適度退燒,體溫多半可獲得降低,翌日再帶寶寶就醫即可。 有助于散熱,但對較小的幼兒並不建議,因幼兒不易轉動身體,冰枕易造成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低。 使用退熱貼也可以,退熱貼的膠狀物質中的水份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不會出現過分冷卻的情況。

小朋友退燒藥水

有些家長則是讓孩童吃了退燒藥30分鐘後,發現還在燒,又急忙給了第二種退燒藥,體溫反而降到35度以下。 Acetaminophen(24mg/mL)為「普拿疼」的主成分,陳俊仁指出,此類退燒藥成分會經由肝臟代謝,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藥性較溫和,對於持續高燒的幼兒來說,退燒效果較差。 臨床顯示,普通高燒患者吃了含有此成分藥物,一小時內會退燒。 更多人則是過度用藥,例如,體溫超過38度的小朋友,吃了退燒藥,體溫降回37至38度之間,其實已經退燒,但家長卻心急,擔心持續發燒,小孩腦子會燒壞、變傻,而持續讓小孩吃藥。 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陳俊仁說,部分家長對於幼兒退燒藥物有著錯誤迷思,有些認為藥物傷肝傷胃,或是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堅持只用物理性退燒方式。

小朋友退燒藥水: 兒童用量計算機

很多家長因為孩子發燒而心急如焚,無心等候,因此在有門診的時段仍掛急診。 我認為,如果孩子有輕微發燒,但是活動力與食慾都不差,就不用過於擔心,而且我希望家長們要有一個認知,就是急診並非「先到先看」,而是有分級的判定,一定是讓有急救需求的病人優先看診。 的確,發燒是人體發炎或感染時自然抵禦的反應,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加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但是發燒也會加速新陳代謝率,增加氧氣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產生,對於健康的孩子來說,或許傷害不是很大,但若是孩子有先天性疾病或體質虛弱,發燒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他又謂,人的體溫在不同時間也有差異,通常在清晨6時最低,下午4至6時則最高,因此晚上發高燒比下午發高燒可能顯示情况更為嚴重。 若家長懷疑小朋友染病,吳醫生稱,可以替他們進行快速測試。

小朋友退燒藥水

而有慢性過敏症狀需要長期控制的孩子,通常會選用第二代抗組織胺來控制。 發燒抽搐通常在兒童身上發生,一般有兩個可能性,一是孩子常見的熱性痙攣,也稱為小兒急驚風。 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腦神經的功能仍不是很穩定,會隨着體溫的急遽升高而引發抽搐的現象。 出現時身體會不停抖動,兩眼往上吊等情況,一般不到一分鐘或幾分鐘內便會自動停止。

小朋友退燒藥水: 孩子發燒長輩急找藥餵 慘釀嘔吐、嗜睡「普拿疼中毒」

張醫生表示人體溫度37℃,只是一個參考,高半度、一度未必是真的發燒,只有溫度持續一段時間或超過38℃,才可視為發燒。 小朋友發燒處理方法|小朋友發燒是孩子成長階段必會遇見的問題。 往往小朋友發燒時,父母都很焦急,四圍找退燒方法,心怕遲治療會使孩子燒壞腦,變成智力不足等後遺症。 但原來坊間出現很多對小朋友發燒的謬誤,有時太敏感、緊張,反而弄巧反拙。 其實小朋友發燒有時屬正常現象,也有其好處,以下為大家拆解常見有關小朋友發燒的8大謬誤,讓家長及時適當地處理。

  • 如果發燒溫度低於39℃以下,每次服用體重四分之一的CC數,體重10公斤,就服用2.5CC。
  • 根據資料顯示,新冠症狀與流感相似,皆會導致發燒、吐、腹瀉,不過一般感冒與過敏則不會有前述3項症狀,此外,過敏也不會有身體痠痛的狀況。
  • 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陳俊仁說,部分家長對於幼兒退燒藥物有著錯誤迷思,有些認為藥物傷肝傷胃,或是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堅持只用物理性退燒方式。
  • 但是發燒也會加速新陳代謝率,增加氧氣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產生,對於健康的孩子來說,或許傷害不是很大,但若是孩子有先天性疾病或體質虛弱,發燒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物理降溫適用於低燒情況,父母可通過給寶寶洗溫水浴或用溫水搽拭身體達到物理降溫。 讓寶寶坐在浴桶內,為其沐浴5至10分鐘,可以舒緩發燒不適。 將肛溫計輕輕放入肛門處(可塗抹少許潤滑劑),38°C以上屬於發燒。

小朋友退燒藥水: 兒童常用退燒藥有哪些?

以下介紹我國常見的兩種退燒藥糖漿,成分為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及布洛芬(Ibuprofen),以及塞劑。 普遍來說,安佳熱的退燒效果比依普芬來的弱,因此小於39度考慮使用安佳熱,大於39度考慮使用依普芬,但洪醫師也遇過小朋友反而安佳熱比依普芬好用。 不會使用的藥物,備著只是擺在家裡讓它過期而已;爸媽若敢用,但不知道用法,這麼用下去孩子可能會有風險…

小朋友退燒藥水: 小朋友發燒誤解 1:以為發燒是一種病

小兒發燒正確處理方式應分3階段居家照顧,一般在3天內可緩解不適症狀及完全退燒,若家長發現孩子反覆發燒或高燒不退,超過3天,且活動力不佳如出現倦怠、四肢無力、嗜睡等,應盡快送醫。 紀鑫指出,常用小兒退燒藥有兩種成分,一種是普拿疼的成分,即第一線最常用的乙醯氨酚,另一種是痠痛藥的成分,稱為待克菲那。 因為藥效的作用方式不同,也需要時間發揮藥效,兩種藥至少間隔1.5小時服用比較安全。 當孩子的體溫漸漸下降後,爸媽仍不能掉以輕心,還是要繼續觀察孩子身體及精神各方面的表現,因為退燒只是症狀的緩解,而非疾病的痊癒。 我希望每個孩子都不需要用到這些藥物,但也希望爸媽別因為太害怕藥物而讓孩子因為發燒而受苦,病症若未改善就要盡早就醫。

小朋友退燒藥水: 兒童確診退燒藥物有哪些?

塞劑內的成分與某些口服藥差不多,劑量的使用則視體重而定,乃是藉由直腸後端的黏膜直接吸收來達到退燒的目的。 可將幼兒置于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適些。 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發燒期間要多飲水去補充身體水分,從而降低血液體溫,及避免因發燒期間流汗過多而脫水。 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打開窗戶或開空調風扇都可讓室內保持涼爽,減低寶寶不適。

小朋友退燒藥水: 小時候胖,長大也容易胖!糖尿病、憂鬱、不孕症都來…3招管好你的體重

第五波疫情持續嚴峻,今日(4日)確診數字為5萬2千人,當中不乏兒童感染疫症。 由於公立醫院爆滿,病情較輕的兒童不幸中招,只能留在家中服用退燒藥控制病情。 由於愈來愈多家長在市面買藥「看門口」,兒科醫生陳欣永將講解,一旦家中小朋友出現發燒症狀,家長在餵藥前應注意事項。 食品藥物管理署特邀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過敏感染科約聘主治醫師、親子診所院長陳俊仁醫師說明,家長們對服用退燒藥的做法兩極化,有父母讓孩子過度服藥,有些爸媽則堅持孩子再燒都不給藥,這是因爲對退燒時間不了解所致。 當小朋友體溫升至 37.5℃ 或以上,家長應每 小朋友退燒藥水 4 小時讓其服用Paracetamol(必理痛的主要成份,與另一款常見藥物Acetaminophen屬同一類別,家長留意別重複使用,以免出現副作用)。 如情況不算嚴重,建議先留在家中觀察孩子的整體情況,每隔 4 小時量體溫,以溫水抹身,但切勿使用酒精!

小朋友發燒原因多,有些小朋友在出疹前都有機會出現發燒現象,但發燒溫度高低也不能代表該病情的嚴重性,最重要還是要看醫生,找出診斷結果,如果屬高度傳染,就必須隔離。 口探是最常見的探熱方式,不過與耳探、肛探、腋探相比,量度出的溫度不一定最準確。 張醫生指四者當中,其實以耳探和肛探這兩個位置的溫度比較穩定,量度的結果更準確。

小朋友退燒藥水: 發燒的正確處理方法

有許多抗生素藥水是粉末泡製,通常從泡成藥水當天起可保存7-14天,依藥品不同而有所差異,所以要記得詳讀藥袋說明。 小朋友退燒藥水 下面幫大家整理一下醫院常用的粉泡藥水保存方式和存放天數。 若為藥品磨粉,可放6個月,但由於磨粉藥品易受潮變質,一般建議保存一個月。 盡可能原包裝保存,則可放到藥品上標示的保存期限,若不清楚保存期限,建議從調劑日起算六個月內。

小朋友退燒藥水: 小朋友發燒誤解 3:高過37℃就以為是發燒

至於口探,會容易因食物的溫度而有所改變,而腋探會因為衣服的多寡和環境溫度而受到影響。 歲半高燒39,最好睇醫生,因為退燒藥只係治唔治本,而且小朋友细,食panadol 份量要按體重而非年紀。 他建議,小兒發燒未超過攝氏40度半,不妨先給些口服退燒藥,肛門塞劑較不舒服也較不常用,再抱小朋友洗29度到32度的溫水澡幫忙散熱,或是開冷氣降溫等物理方式降溫。 家長真正該注意、了解的是,孩子為什麼發燒,有無出現意識不清、呼吸困難、心跳不規則、是不是無法正常活動、皮膚有無出現紫斑和嘴唇、手指、腳趾有無發黑等危險病徵,若有出現這些症狀,應儘速帶去就醫。 吳醫生表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的死亡率只有約0.1%,遠低於成人的2%,反映兒童染病後整體情况一般較為輕微,惟一至兩歲幼兒的入院率則較高,而本港接連出現幼兒死亡確實「不尋常」,有需要關注。

小朋友退燒藥水: 發燒絕對不會燒壞腦袋

他亦提到,6歲或以上的小朋友有一定表達能力,進食藥物後若感不適,家長較容易了解情況,故自行配藥無太大問題,他建議家有6歲或以上子女的家長,可於藥房及超市購買退燒藥、傷風咳藥及止吐藥「看門口」。 有專家建議輕症患者可服用必理痛紓緩症狀,家長為求安心紛紛搶購藥物。 TOPick為此訪問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成員、兒科專科醫生趙長成及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了解家長購藥前須注意的事項。 另一種常見退燒藥物為Ibuprofen (20 mg/mL),屬於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依照發燒高低,有不同使用方法,如發燒超過39℃以上,每次服用體重一半的CC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