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跨灣大橋設計12大優點2024!(小編推薦)

將藍隧道(將軍澳─藍田隧道)及跨灣大橋於上周日正式開通,至昨日已踏入第7日,大橋除車輛行駛外,因設有單車徑及行人路,可以欣賞海景,吸引不少市民進行騎單車、跑步及散步等活動,但當風速超過40公里,據悉大穚單車徑及行人路均會封閉。 從12月11日通車當日起,將藍隧道及將軍澳隧道均獲豁免收費,可以免費過隧道往返將軍澳。 (圖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網)雙程雙線的將藍隧道全長約3.8公里,其中約2.2公里為隧道路段。

遊人可在港鐵康城站B出口,落扶手電梯,穿過康城公共運輸交匯處,之後左轉走到將軍澳南海濱長廊入口,向左邊方向走(不入長廊)就可去到達行人及單車上橋的位置。 參賽者在活動期間可以隨時進行比賽,主辦方將記錄所有參賽者的成績。 為爭奪獎項,參賽者必須在 3 月 11 日下午6時或之前完成整條賽道。 跑澳南2023|隨疫情放緩,社交距離逐步放寬,唔少市民重拾戶外活動嘅興趣。

將軍澳跨灣大橋設計: 將軍澳寶盈花園(已補地價)[連租約期至2023年7月],靚裝修,叫價620萬

《星島》記者走訪區內居民、區議員及到訪市民,他們提出多項改善建議,如在橋上增設急救及休息設施、加強廣播及在港鐵站口增設大型顯示屏通報,並呼籲政府前往實地觀察,進一步優化大橋配套。 大橋上的單車徑與將軍澳海濱單車徑連接,組成全長5公里的沿海單環迴車徑,成為全新踩單車好去處。 此外,跨灣大橋上設有射燈,每晚7時至9時會亮起彩色的燈光,其燈光效果更可按時改變。 「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藍隧道)與將軍澳跨灣連接路(跨灣大橋)於12月11日正式通車,成為將軍澳新地標。

2018年10月26日,利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標將軍澳跨灣連接路-D9路及相關工程,合約總額約7.57億元,工程包括興建D9路及進行相關的土木、結構、環境美化及環境保護與緩解工程。 2018年7月12日,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標將軍澳跨灣連接路主橋及相關工程,合約總額25億元,工程包括興建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的主橋及附屬高架道路,以及進行相關的土木、結構、海事、機電、環境美化及環境保護與緩解工程。 【體路專題】將軍澳跨灣大橋剛於上月11日正式開通,難得今次的新大橋設有人行道和單車徑,實在沒有不去「走一轉」的理由。 當然新路線開通早期,香港慣例就是人流難免會比較密集,不過作為休閒為先風景為主的路線,在運動型高速踩踏之外,來一趟單車景點慢遊,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大家除要在跨灣大橋上騎單車看風景,區內還有很多適合單車友的設施, 其中沿着海岸而建的將軍澳海濱公園及南將軍澳海濱長廊所設的單車徑,便連同跨灣大橋合力形成一條長達五公里的單車環線,足夠讓單車發燒友行個大運。 首先是將藍隧道,我們在兩邊隧道入口附近測速,均有接近350Mbps 的下載速度,結果叫人滿意。

將軍澳跨灣大橋設計: 【將軍澳單車徑】預計2022年落成!全港首條單車徑+行人+行車跨海大橋!- 活力無限大橋

「合龍」工程是要安裝重量超過800公噸的最後一段預製混凝土橋樑。 我們採用吊重量達1,000公噸的起重船協助安裝,有賴工程團隊的專業及努力,整個「合龍」過程從起吊、調較到準確安放在橋墩上,只用了短短約一小時便宣布完成。 該拖帶船隊總長393米、總寬99.8米,裝載香港將軍澳主跨橋樑的兩個邊跨,邊跨結構由江蘇南通公司設計建造。 較早前出江的「振半潛1」載運將軍澳大橋主跨拖帶作業,本次拖帶作業船隊寬度多出10米,也創下了常熟港始發拖帶船隊總寬的新紀錄。 獲讚最多的10 將軍澳跨灣大橋設計 個帖子(截止日期為 3月11日中午12時),會由評委陳庭欣女士根據創意選出頭 3 名得獎 者。

西貢區議員、「哪吒」方國珊向《星島頭條》表示,對將藍隧道開通感興奮,居民幾乎等了足足20年。 至於想再探將軍澳其他單車徑路線的車友,也可以考慮用手機導航作輔助,在將軍澳區內單車遊其實相當不錯。 項目建成後,將是繼青馬大橋、昂船洲大橋後香港又一地標性大型跨海橋樑,是全港首條同時設有行車道、行人路、單車徑及觀景台的海上高架橋梁。

將軍澳跨灣大橋設計: 將軍澳連接路雙拱鋼橋將運抵本港

正因將軍澳單車網絡完整,區內亦有不少單車舖,今次「貪方便」選了澳南海岸的一間,正因其在將軍澳海濱附近,容易規劃路線,各位也可以選擇區內其他心水。 因應大橋位置當風,運輸署設強風封橋機制,如橋上風速達每小時40公里,會封閉單車徑和行人路,車輛則需慢駛。 但跨灣大橋作為新地標,曾有單車友由沙田踩車前來,亦有市民由港島前來,可是走到登橋入口才發現已封橋,掃興離去。 上月底農曆初三赤口日,跨灣大橋又因強風封閉單車徑及行人路,令過百市民無法登橋,只能遠遠打卡,一度不滿鼓譟,據知更有人企圖推開用於封橋的膠水馬。 前西貢區議員黎煒棠希望,當局加強發布封橋訊息,如在電台、電視台或港鐵車廂內廣播,另外可在調景嶺站及將軍澳站外設大型電子屏幕,除發布封橋消息,亦提供溫度、風速等資料,讓市民因應個人體能決定是否登橋。

將軍澳跨灣大橋設計

690S預料由坑口北開出,途經環保大道、清水灣半島、峻瀅、日出康城,再進入將藍隧道,前往總站中環交易廣場。 出席今日典禮的其他主禮嘉賓包括立法會議員何鍾泰博士、西貢區議會主席吳仕福、西貢民政事務專員胡錦賢、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鄺心怡和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陳嘉正博士。 評審委員會的成員名單包括﹕立法會議員何鍾泰博士、西貢區議會副主席溫悅球、西貢區議會地區設施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柯耀林、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張慕聖教授、香港工程師學會代表區達光博士及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鄺心怡。

將軍澳跨灣大橋設計: 將軍澳跨灣大橋明啟用 設行人步道及單車徑

單車徑+行人+行車三用大橋於外國城市似乎十分普遍,不過在香港似乎有很多規劃上的限制,終於跟社區單車團體達成其識,興建跨海拱橋之餘,更會將區內單車徑連接並提升至國際比賽質素級別,更會種植以分隔行人與單車徑。 Carpi Place隔鄰的藍塘傲地下有很多特色餐廳酒吧,有時間不妨chill下! 最後還可以再到跨海天橋底下海邊,近看將軍澳灣景及對岸的「清水灣半島」。 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蔡新榮今日(十一月六日)在「我眼中的跨灣連接路」設計概念徵集活動的頒獎暨作品巡迴展覽開幕典禮上表示,是次活動徵集了很多高質素和具創意的設計概念,土木工程拓展署會研究如何將這些概念,融入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的大橋設計方案中。

將軍澳跨灣大橋設計

土木工程拓展署共收到四十八份參賽作品,公開組的優異作品為「環保大橋」、「生態光塔」和「綠濂景致,『樂』繹不絕」;專業組優異作品則為「TKO Twins」、「Bridge of Harmony」和「夾子橋-連繫將軍澳」。 在觀塘區,將軍澳-藍田隧道透過藍田交匯處(毗鄰東區海底隧道收費廣場),接駁啟德發展計劃的T2主幹路、東區海底隧道及觀塘區內的道路網絡。 另外,今早區議會亦與運輸署及巴士公司試行路線,兩條新線與現有296P線(尚德往返荔枝角站),以及線798P(將軍澳工業邨往返大圍站)相若,但改行將藍隧道。

將軍澳跨灣大橋設計: 圖片

他又稱,現時僅以水馬或塑膠圍欄臨時圍封並不足夠,建議於調景嶺站、日出康城站及環澳路等大橋入口增設閘門。 將軍澳 – 藍田隧道是一條長約3.8公里的雙程雙線分隔公路,以連接將軍澳和東九龍。 將軍澳 – 藍田隧道連同啟德發展區的T2主幹路和中九龍幹線,將組成主要道路網中的六號幹線,以提供快捷通道連接西九龍和將軍澳。 踏入2022年的第一天,我與同事祝願大家身體健康,新年進步! 去年的農曆大年初二,我撰寫網誌向各位介紹,以「活力無限」為設計主題的將軍澳連接路雙拱鋼橋即將運送抵港。 將軍澳跨灣大橋設計 約一年後的今天,將軍澳連接路的工程已終點在望,我與常任秘書長陳美寶及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李偉彬,在星期四(2021年12月30日)見證項目的另一里程碑—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的主橋與將軍澳—藍田隧道的將軍澳海上交匯處連接工程(俗稱「合龍」)。

工程團隊盡量發揮跨灣連接路的地理優勢,計劃將海上高架橋將與將軍澳海濱單車徑連接,組成沿海環迴單車徑,為單車愛好者提供一條既安全又風景優美的專用通道。 將軍澳跨灣大橋設計 將軍澳跨灣大橋設計 隨着將軍澳的持續發展,人流車流日益頻繁,我們一直關注區內的交通情況和籌劃完善交通配套。 土木工程拓展署於2018年7月着手興建這條長約1.8公里的跨灣連接路,直接連繫康城站一帶,至將軍澳—藍田隧道的將軍澳出入口,日後市民來往康城站一帶及九龍的交通將更為便捷。

將軍澳跨灣大橋設計: 將軍澳南岸臨海大橋單車新路線

【Now新聞台】將軍澳跨灣大橋及將藍隧道啟用,駕駛人士來往將軍澳及九龍多一條路線選擇,通車首個早上未見塞車,跨灣大橋除了讓車行駛,另設有行人路及單車徑,吸引不少居民去這個新景點打卡。 【體路專訊】將軍澳海面近日多了幾條「石躉」,旋即成為單車界熱議的話題。 根據土木工程拓展署網頁顯示,該位置正興建一條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這條跨灣大橋除了行車道及行人路外,亦設有單車徑,將是全港第一條設有單車徑的大橋。 活力無限大橋日間點綴海上的觀感,夜間會亮上射燈,相信為將軍澳海濱帶來不一樣的夜景。 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除了是將軍澳的交通幹道,亦是全港首條同時設有行車道、行人路、單車徑及觀景台的海上高架橋。

  • 首先是公路,我們繼續在車上以iPhone播放4K影片,一如所料依然十分暢順。
  • 土木工程拓展署於2018年7月着手興建這條長約1.8公里的跨灣連接路,直接連繫康城站一帶,至將軍澳—藍田隧道的將軍澳出入口,日後市民來往康城站一帶及九龍的交通將更為便捷。
  • 跨灣連接路工程造價約56億元,工程2019年8月展開,預計2022年落成。
  • (租車點:宏興單車澳南店,地址:將軍澳至善街3號Savannah 商場G09A號鋪,營業時間:10am-9pm,租車費:一至五$40/小時、$100/日;六、日及假期$50/小時、$120/日)單車舖右轉便見迴旋處,轉右選中線登上跨海天橋。
  • 活動分兩個組別,專業組公開予香港工程師學會、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設計師協會及其他等同專業學會的正式會員參加,公開組則供香港居民參加。
  • 隧道東九龍出入口在藍田、茶果嶺一帶,接駁到將軍澳市中心或者經跨灣大橋,去到將軍澳工業邨的環保大道。

這個有如大型「砌積木」的組裝合成法,是跨灣大橋工程採用的其中一項嶄新建造技術。 我們要在內地廠房進行大規模的場外預製組件,並利用先進的大型運輸和吊重建造機械,將預製組件運到香港,然後直接在工地進行裝嵌。 我們先後引入首次在香港作業、吊重量達4,000及5,000公噸的世界級起重船,以及負載量達24,000公噸的半潛船,為大橋進行安裝工程。 起步後約半小時,參加者已到大橋「蝴蝶」型地標位置,不少人停下來影相打卡。 記者近9時也到達地標位置,感受到這個距離將軍澳海濱約800米的地方,較岸邊大風。 有參與者表示直言心情興奮,指香港基礎設施愈來愈完善,而跨灣大橋屬多功能,可以供行人使用,「多咗一個活動點」,除了做善事之餘,更可率先體驗新基建。

將軍澳跨灣大橋設計: 將軍澳跨灣大橋全數碼化設計 首次採用「浮托法」

其實在跨灣大橋啟用之前,將軍澳已是香港著名的單車朝聖地,皆因這裏設有全港首個符合國際自行車聯盟標準的室內單車場館,內裏一條長二百五十米的木製場地單車賽道,便曾舉辦過世界場地單車錦標賽等頂級盛事,李慧詩及世界各地單車名將便是在這裏一較高低。 雖然一般單車友未必有機會在鑊形單車場內試踩,但館外卻設有租借單車的店舖,以及適合初學者試踩的單車園地,新手或幼童大可在此租車練習一番,再到館外的單車徑上享受單車樂。 持續數年的疫情,令大眾培養出不少健康習慣,除了郊遊遠足,騎單車也是有益身心的熱門消閒節目。 隨着兩年前屯馬新單車徑開通,以及政府舉辦單車節等大型活動,加上香港單車代表健兒屢創佳績,本地的單車風潮日見熱烈,許多單車發燒友更早已騎遍港九新界,若要發掘雙輪遊的新據點,將軍澳該是近期熱門的目的地,皆因區內剛有全新的跨灣連接路正式落成啟用。 其實,上月曾有市民疑體力不支在橋上昏迷,由醫療輔助隊急救單車隊發現救治後送院,幸無大礙,但該次事故暴露橋上急救設施不足的問題。

  • (圖片來源:Getty)此外,將軍澳跨灣大橋還是香港首次運用「浮托法」方式完成安裝的雙拱鋼橋,拱橋主跨度200米,重約1萬公噸,相當於約50架波音747珍寶客機空載的重量,以高強度鋼材建造,是全港最大跨度及最重的鋼拱橋。
  • 將軍澳 – 藍田隧道連同啟德發展區的T2主幹路和中九龍幹線,將組成主要道路網中的六號幹線,以提供快捷通道連接西九龍和將軍澳。
  • 眾所周知,將軍澳高速發展,早晚繁忙時間的塞車情況嚴重,只有將軍澳隧道、寶琳路及清水灣道可來往九龍。
  • 其實,上月曾有市民疑體力不支在橋上昏迷,由醫療輔助隊急救單車隊發現救治後送院,幸無大礙,但該次事故暴露橋上急救設施不足的問題。
  • 政府規劃新市鎮時,將海濱單車徑建設規劃,令居民享受單車運動之樂及美好居住環境,似乎有意把將軍澳打造單車市鎮。

現在來到,除了大樓外觀加入色彩單車元素,商場內由濕貨街市以至滿布熱鬧小食檔位的食街也耳目一新,車友大可推着單車入內購買小食醫肚。 【Now Sports】阿根廷球王美斯花費17.5萬英鎊訂製35隻金iPhone,慰勞奪得世界盃冠軍的職球員。 阿根廷去年底第3度奪得世界盃冠軍後,球王美斯(Lionel Messi)訂製35隻24K金iPhone手機,將送給所有全體職球員作為禮物。 ② 風速40公里(相等於3號風球的風力),行人及單車徑會封閉,汽車則仍可繼續行駛,但會按照風速而下調車速上限,以至封閉。 另一名西貢區議員方國珊亦指,農曆新年期間見到有旅遊巴接載市民到來遊覽大橋,當時竟有旅巴「偷雞」駛入日出康城內一個小迴旋處,及在日出大道「落客」,讓市民自行登橋。

將軍澳跨灣大橋設計: 設計概念

由康城站B出口先下一層往公共運輸交匯處出發,向臨海方向出發就已經可以看到「橋影」,由附近的單車停泊處作起點面向海岸可以選擇向左先上橋或是向右先行將軍澳南岸,今次拍攝的路線就向左先行剛開通新鮮感滿滿的跨灣大橋出發。 此外,工程團隊亦計畫,將新路連接將軍澳海濱單車徑,組成沿海環迴單車徑,日後為單車愛好者提供安全又風景優美的專用通道。 整個單車遊連打卡時間約3小時左右,加上全程是平路,是休閒踩單車路線之一,如果想解鎖其他打卡景點或有專人帶路,就可以留意其推出的單車導賞遊。 經過將軍澳跨灣大橋,跨過「清水灣半島」對出海域,沿著將軍澳單車徑往寶琳方向一直踩,大約15分鐘左右,便會來到在將軍澳單車館附近一個無人小草原,草地不算大,但勝在少人往來,只要拿捏好角度,便可以拍攝出如森林般畫面,加上微微陽光映照下,輕易影出唯美的打卡相。 九巴表示,在隧道開通翌日會開辦3條巴士線,分別是由將軍澳來往大埔工業邨的96線、來往荃灣西站的290E線及坑口往來長沙灣的298X線,其中全新的96線可提供經科學園前往大埔的一程直達巴士服務。

將軍澳跨灣大橋設計: 海濱南岸 車友聚腳地

開通早期尤其是假日難免人會較多(平日前往會踩得較為舒適),所以大家在「踩車」時建議多慢速前行,也要多禮讓非運動型一家大小或是入門車友,高速飆車或是「叮叮叮叮」不停按車鈴催促前車就可免則免,慢行跟車正好也可以放鬆心情慢慢欣賞風景,也是不錯的玩法。 今次的路線,初次到來或比較入門的車友,較推薦將軍澳跨灣大橋至南海岸的環迴路線。 出發點在將軍澳綫康城站,一方面該處商場可先作各樣補給,康城港鐵站也距離這路線起點較近,新開路線指示算是清晰。

將軍澳跨灣大橋設計: 將軍澳隧道收費將會豁免

事實上,將軍澳隧道的設計容車量為東西行每小時各2,600架次,惟在今年8月,將軍澳隧道東西行曾在一小時內錄得分別3,353架次和3,146架次的車流量,已超出設計容量2至3成。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早前通過,在將軍澳堆填區附近興建橋樑和排污設施的撥款,涉款逾3億元。 有關工程建議興建一條約150米長、6米闊的行人天橋 ,即「南橋」,連接堆填區東邊水道的兩岸,方便將軍澳市中心南和日出康城居民往來。 土木工程拓展署將於展覽場地派發意見調查表格,並設有收集箱以收集公眾對六個方案的意向。 市民亦可從跨灣連接路網站(-tko.hk)下載表格,填寫喜愛的設計方案後投入展覽場地的收集箱,或於三月二十四日前郵寄至土木工程拓展署新界東拓展處(地址﹕尖沙咀東部麼地道七十七號華懋廣場1213室)。 土木工程拓展署將於三月十一日至三月十七日,在將軍澳展出跨灣連接路的六個大橋設計方案,並會收集公眾對各方案的意向,以助甄選最終的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