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方指出,將軍澳77區主要規劃作康樂用途,擬建行人橋可優化東邊水道兩岸海濱範圍(即將軍澳68區和將軍澳77區)的行人連接性,以配合將軍澳 77 區的康樂發展。 政府在1988年決定進行該新市鎮的第三期發展,以容納大約450,000人。 至於將軍澳南延線未有建造時間表,他坦言,以將軍澳13.5萬人口計,將軍澳綫已應付不到,即使將藍隧道通車後,巴士班次仍不足,擔心未來交通擠塞更嚴重。 不過,137區的填海完成時間暫未落實,發展局僅稱會盡快填海,期望在2030年前填完,但要視乎填料供應情況,意味首批居民2030年入伙時,或有機會面臨「邊住邊填海」的困局。 「團結香港基金團體」指團結香港基金有限公司及其作為成員的法團組織(包括但不限於香港地方志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文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及中華學社有限公司)。
- 根據發展局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顯示,隨着預期出現的填海工程逐步吸納將軍澳第 137 區的公眾填料,認為應把握此契機,重新規劃將軍澳第137區,以善用土地。
- 現時地皮由6個發展商瓜分,會德豐及新地各佔4幅,其餘包括華懋、信置、嘉華及麗新財團。
- ,故不少地方行政及社區工作亦從屬「東九龍」,例如區內警署及消防局皆屬東九龍區、靈實醫院和將軍澳醫院隸屬醫管局九龍東聯網。
- 西貢區擁有山靈水秀的美景,鄉郊地方更蘊藏豐富的天然資源,非常適合推展家庭旅遊和生態旅遊。
- 例如座落於將軍澳新市鎮的香港單車館,自 2014年啟用,是本港首個符合國際自行車聯盟標準的室內單車設施,曾舉辦多項國際賽事,而毗鄰的將軍澳運動場同樣是符合國際標準的運動場。
- 這些都是規劃轉變的影響,也有觀點認為是回歸後各種政治目標(如八萬五建屋計劃)等所引致。
- 換地權益書本質上是一種土地期權,屬衍生工具,該期權承諾給予權益書持有人日後可在新界土地拍賣時,按「私人發展項目」的五比二比例在補回「時間」差價後購買土地,用於興建商住或工業樓宇,而權益書更可自由轉讓。
這些土地主要計劃作商業、住宅或商住混合用途,佔地約20公頃。 第二期發展於1987年開始,這期規劃主要是要發展將軍澳市中心。 此區大部份土地是把調景嶺東北部的海灣填海發展而成,主要有將軍澳中心、尚德邨、唐明苑、富康花園、寶盈花園和清水灣半島等。 尚德邨於1998年入伙,是區內最大的公共屋邨之一,也是此區最早建成的住宅,由於屋邨規模較大而且最早發展,早年連路牌亦清楚地標示了「市中心(尚德)」,故此,部份人或會將「將軍澳市中心」一詞與「尚德」交替使用。 到了2021年,路牌開始更換,改為直接標示「尚德」二字,以騰出空間標示連接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的「九龍」,可見尚德是將軍澳市中心的另一名稱。 現在,「將軍澳市中心」一詞泛指港鐵將軍澳站、天晉、尚德邨、廣明苑及將軍澳南一帶。
將軍澳68區: 政府申改劃將軍澳地下停車場 兩層共395個車位 料於2026年完工
位於新市鎮邊緣的山丘劃作「綠化地帶」,佔地約759公頃,以保育現存地形及天然草木、抑制市區範圍的擴展,並提供土地作靜態康樂場地。 將軍澳68區 將軍澳68區 西貢民政事務處會繼續致力協調和統籌各政府部門的地區工作,加強地方行政的成效,而政府亦會繼續與區議會保持良好溝通,積極回應居民的需要。 新界的士:可以進入坑口道、將軍澳醫院、港鐵坑口站、昭信路新寶城對開的士站、環保大道「邵氏電影城(Movie City)」以及石角路(即日出康城對面)。 2019年8月4日:將軍澳首次舉行大規模遊行,屬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一部分,原本與港島西遊行同時舉行,惟最後只有將軍澳遊行獲批出不反對通知書,港島西改為集會。 遊行原定於7月28日舉行,但因應7月21日元朗襲擊事件,主辦方遂宣佈改期以支持「光復元朗」遊行示威活動。 路線由寶林寶翠公園出發,途經寶林北路、坑口,以將軍澳單車公園為終點,並於該處舉行集會。
在將軍澳南發展計劃展開之前,此區域所在的用地於1991年起已開始進行填海工程。 當中,東部用地曾為西區海底隧道沉管鑄造工場的選址之一,但最後改於石澳石礦場鑄造。 發言人表示,將軍澳區內私人住宅佔比遠超公營房屋,但由於「希望137區可自己成為一個社區」,需要日常生活設施,如果太多公營房屋,可能會令社區設施未必可以持續,尤其是商場、餐廳等配套,因此不會進一步提高「7比3」的公私營建屋規劃。 公園內擬興建6項蓄水設施,包括種植區內的雨水收集系統、區內的蓄水池及雨水花園;此外,亦會興建具蓄水功能的草地、使用透水鋪地物料及蓄存雨水系統。 根據文件,地底將設有雨水收集箱,部分會經過過濾,再傳到接駁喉管。 文件內亦有公園的整體設計圖,公園內設有籃球場、健身站等康體設施外,亦有寵物公園及兒童單車公園。
將軍澳68區: 西貢民政事務處組織結構圖
132區對出新造土地位置較偏僻,與最近的住宅維景灣畔約有1公里緩衝距離,較最初設計拉遠多200米。 對出土地將以低密度發展,只興建數幢約20米至60米高的低矮建築物,加上進出這些公共設施的車輛可直接通往「將軍澳─藍田隧道」,預料往返九龍的車輛不會經過將軍澳新市鎮現有道路網絡,相信可大大減低對當區居民的滋擾。 展望未來,區內多項大型基建及文康設施將會相繼落成,當中包括西貢公路改善工程第一期 、將軍澳第 66及 68區的市鎮公園 、將軍澳 -藍田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等。 政府亦正積極推展西貢公路改善工程第二期計劃,並計劃以 「一地多用 」的模式,於將軍澳興建一幢聯用綜合大樓,提供一系列包括市政 、醫療 、福利和教育以及公眾停車場等多元化的社區設施及公共服務,以配合區內居民的需要。 日出康城位於香港新界將軍澳小赤沙第86區,於處將軍澳創新園以北,港鐵康城站及將軍澳車廠上蓋,是一個包括住宅、商場、公園、海濱長廊的鐵路上蓋發展計劃,整個發展計劃將分為9至14期興建,原預計於2019年全部完成。
由於泊車位的平均每年增長率僅為0.9%,泊車位短缺是困擾車主和駕駛者的問題,而政府有需要提供更多泊車位以回應社會的訴求,特別是優先照顧商用車輛的泊車需要。 按現行政策,政府會按照「一地多用」的原則,在合適的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和公共休憩用地發展項目中,加設公眾泊車位,以期達致地盡其用的目的。 (六)運輸署一直密切留意清水灣道近影業路迴旋處(即清雅苑對出)一帶的交通情況。 根據影業路公營房屋發展項目的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清水灣道近影業路迴旋處及附近道路在該項目落成後可應付交通需要。 雖然如此,運輸署仍會探討優化影業路迴旋處及附近道路交通情況的可行方案,應對長遠交通增長。 根據《策略性研究》的初步建議,「將軍澳線南延線」將會由位於地面的將軍澳線康城站向南伸延至地底,大致以隧道形式經將軍澳創新園對開水域接駁至將軍澳第137區的地底車站。
將軍澳68區: 將軍澳的乙類換地權益書歷史
明代刊行的地方誌一《粵大記》當中的廣東沿海圖已清楚標示「將軍澳」,故此,起碼在明代,將軍澳已經有居民定居。 1982年香港政府正式落實發展將軍澳為第三代新市鎮,發展計劃分三期進行。 簡略來說,第一期發展於1983年開始,涉及範圍包括了三個住宅區:翠林、寶林和坑口,以及兩個工業發展區域:小赤沙和大赤沙。 將軍澳68區 1983 年拓展署開發將軍澳為新市鎮,亦是政府發展的第7 個新市鎮,它的計劃分別3期, 第一期是翠林及寶林的發展,第二期為海灣填海工程及發展市中心,第三期是包括市中心及海灣南部範圍的填海。
署方續指,現時將軍澳第66區設置了一個容納大約800個泊車位 (包括私家車、輕型貨車和電單車泊車位)的臨時公眾停車場。 考慮到現時該臨時公眾停車場的使用率(高達85%)及鄰近道路的違例泊車數量(達二百多輛),署方認為有實際需要在區內加置公眾停車場,建議中將軍澳第66區地下公眾停車場既可紓緩區內對泊車位的需要,又可利用地面提供公共休憩空間供市民享用。 將軍澳68區 天晉二期業委會代表何先生表示,地下停車場造價極高,涉及200萬至400萬一個車位,比車輛價值更高,更因計劃而拖延中央公園計劃,令公園興建遙遙無期,故須反對有關計劃。 而將軍澳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將在本周四(24日)開會,討論在第66區用地建公園及地下停車場事宜。
將軍澳68區: 將軍澳137區規劃住13.5萬人 填海20公頃公私房屋七三比 最快2030年遷入
而地區設施管理委員會會議上,亦議決維持決定,工程計劃的發展範圍中,不包括地下停車場。 運輸署向城規會申請,於將軍澳第66區、即在私樓住宅「天晉」二期及三期中間部份,擬作市鎮公園下方,興建兩層高的地下停車場,共可提供395個車位,包括300個私家車泊位、30個電單車位等。 工程預計於2023年開始,而現時有788個車位的臨時停車場屆時將停運。
不過,李世榮重申政府應優先研究毋須填海的內陸走線方案,即從現有將軍澳站伸延「將軍澳綫」途經增設的百勝角站,再通往將軍澳工業邨站及將軍澳第137區佛堂澳站,並興建多一條過海鐵路隧道,連接新設的小西灣站以至港鐵港島綫。 將軍澳68區 區內亦將設有零售及商業、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康樂及基建設施。 而該地工程計劃預計包括園景花園、中央大道、有蓋廣場、健身設施。 而公眾地下停車場可供私家車、輕型貨車、巴士或旅遊巴、小型巴士及電單車停泊,合共提供395個車位。
將軍澳68區: 住宅
西貢區的主要交通工具有港鐵 (服務將軍澳新市鎮 )、公共巴士及專線小巴。 主要道路包括區內的西沙路、西貢公路和清水灣道,以及連接區外的將軍澳隧道和寶琳路。 政府在西貢區投放了大量資源,提供基建 、社區與文康設施,讓區內近 50萬人口安居樂業。 例如座落於將軍澳新市鎮的香港單車館,自 2014年啟用,是本港首個符合國際自行車聯盟標準的室內單車設施,曾舉辦多項國際賽事,而毗鄰的將軍澳運動場同樣是符合國際標準的運動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