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工程早在2018年開展,將軍澳跨灣大橋落成後,將成為全港首條同時設有行車道、行人路、單車徑及觀景台的跨灣大橋,而且大橋上的單車徑將與沿將軍澳灣的單車徑連接組成5公里長的沿海單車徑,勢將成為全新踩單車好去處。 當局又指,日後調整各種車輛的隧道費時,考慮引入「效率優先」、「擠塞收費」概念,以提升道路使用效率。 運輸署會展開研究,檢視所有政府收費隧道、青馬管制區、青沙管制區的收費層級,例如支持經濟活動或載客效率高的車輛,如專營巴士和貨車,可享較低收費,而載客量低的車輛,例如私家車就要付較高隧道費。 2020年下旬,正值COVID-19疫情第四波爆發,將藍隧道地盤先後兩度因爆發感染群組而停工,工友連同相關密切接觸者共79人確診。 土木工程拓展署原訂於2021年底完工,但受到疫情影響,須研究多項緩解措施,避免工程再度延誤。 將軍澳-藍田隧道在西端以地面連接路連接2號幹線東區海底隧道、茶果嶺道和同屬6號幹線的T2主幹道,然後進入全長2.2公里的弧形隧道,穿過照鏡環山地底,離開隧道後接駁將軍澳跨灣大橋及與寶順路之連接路。
2016年7月11日,中國建築國際全資子公司中國建築工程(香港)和禮頓建築(亞洲)的聯營體,聯合中標將軍澳-藍田隧道主隧道及相關工程,合約總額約87.3億元。 2013年5月10日,香港政府刊憲興建將軍澳-藍田隧道,並於2014年5月30日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授權正式刊憲興建。 顧問建議採用無線射頻識別,在車輛貼上電子標籤,或利用自動車牌識別技術,識別車牌上的車輛登記號碼,偵測到的車輛將透過預先登記的付款帳戶直接扣款;如車輛沒有貼上標籤或未能成功扣款,車主須在寬限期內,如一星期內補交隧道費。 運輸署計劃在明年第三季開始向登記車主派發電子標籤,一般貼在車輛擋風玻璃上,首張標籤免費。 將藍隧道完工 但因應「合龍」工序所需及空間限制,起重船需穿過雙拱鋼橋底進出將軍澳內灣以建造連接路,我們這次採用靈活性較高的起重船。
將藍隧道完工: 將軍澳跨灣大橋12月通車 設單車徑行人道及觀景台
將軍澳跨灣大橋落成後,將成為全港首條同時設有行車道、行人路、單車徑及觀景台的跨灣大橋,全長約1.8公里長,而大橋上的單車徑將與沿將軍澳灣的單車徑連接組成5公里長的沿海單車徑,將軍澳跨灣大橋或成為全新踩單車好去處。 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藍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跨灣連接路)將於十二月十一日(星期日)通車,以完善運輸網絡,便利市民出行。 【本報訊】因應將軍澳人口不斷增長,港府早於二○○九年展開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藍隧道)初步研究及勘測工作,以紓緩將軍澳隧道、將軍澳道和鯉魚門道的塞車狀況。 工程在二○一六年七月展開,運輸及房屋局當時已預計二○二一年才能完工,較原先預計的二○二○年延遲了一年。 將藍隧道完工 2018年10月26日,利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標將軍澳跨灣連接路-D9路及相關工程,合約總額約7.57億元,工程包括興建D9路及進行相關的土木、結構、環境美化及環境保護與緩解工程。 將藍隧道完工 2018年7月12日,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標將軍澳跨灣連接路主橋及相關工程,合約總額25億元,工程包括興建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的主橋及附屬高架道路,以及進行相關的土木、結構、海事、機電、環境美化及環境保護與緩解工程。
- 於偉業街/偉發道路口新增前往觀塘繞道的專屬行車線亦能夠發揮交通分流的效用。
- 土木工程拓展署聯同運輸署及警務處會於明日(十一月十五日)作進一步介紹,包括將藍隧道及跨灣連接路的工程資訊、通車的交通及公共運輸安排等。
- 運輸署會展開研究,檢視所有政府收費隧道、青馬管制區、青沙管制區的收費層級,例如支持經濟活動或載客效率高的車輛,如專營巴士和貨車,可享較低收費,而載客量低的車輛,例如私家車就要付較高隧道費。
- 將軍澳跨灣連接路與將軍澳—藍田隧道連接工程完成,該連接路將成為本港首條兼具行車道路、單車徑和行人路的海上高架橋。
- 另外,從今年1月下旬至今受新冠肺炎影響,內地實施公共交通管制,建造工人除未能如期返回預製組件工場復工,曾往返內地的工地人員及工人,回港後亦需接受強制隔離檢疫。
- 西貢區議員何民傑則指,將藍隧道落成需時,未能即時解決現時往來將軍澳的嚴重交通擠塞問題,促請政府提早在將軍澳隧道裝設擬於將藍隧道採用的無線射頻收費技術系統,縮短將軍澳隧道收費亭的等候時間,紓緩擠塞情況。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今(11日)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查詢時指,將藍隧道開通後,運輸署一直密切檢視其分流效用。 根據初步的觀察,將藍隧道開通後,將軍澳隧道公路及環保大道往將軍澳隧道方向於繁忙時間的擠塞情況有顯著的改善,過往在上述道路及其連接道路出現的車龍已大為縮短。 更加重要的是,將藍隧道與跨灣連接路都只屬於改善該區交通的中途站。 正如新界東南立法會議員李世榮、西貢環保南區議員張美雄等所指出的,通車後茶果嶺道很大機會變成下一個出城「樽頸」,因為該區道路闊寬度不足且存在嚴重違泊問題。 在整條六部幹線餘下的T2主幹路及茶果嶺隧道完工前,社會未宜對區內交通改善抱持太過樂觀的態度。
將藍隧道完工: 相關網站:
將軍澳-藍田隧道預計造價151億元,2016年12月9日動工,2022年12月11日正式通車。 將軍澳隧道現時不再是將軍澳對外的唯一公路隧道,同時將軍澳隧道容車量亦可以騰出供坑口、將軍澳北、清水灣與西貢公路車輛使用。 使用將軍澳-藍田隧道由將軍澳市中心、日出康城和將軍澳創新園前往東區海底隧道只需要5分鐘,比較現時節省10分鐘,車程由約7公里減至約4.2公里。 運房局二○一六年時向立法會承認「將藍隧道」超支及延誤,工程造價逾一百五十億元,較原先估計急增逾八成,完工期亦一再延遲至二○二一年年中。 土木工程拓展署當時解釋工程非常複雜,在設計及處理公眾反對建議均花上很多時間。
項目落成後,在繁忙時間往來將軍澳和東九龍將可減省約20分鐘車程。 另一方面,正如二○一九年《施政報告》所公布,政府會在交通情況許可下,減輕市民、公共交通營辦商及運輸業界使用政府收費隧道和管制區的費用。 因此,當將藍隧道落成,將來往來將軍澳的交通得以分流,而且,政府亦會隨即豁免將軍澳隧道的收費。 將軍澳-藍田隧道擬定為香港6號幹線的一部分,向西連接東南九龍T2主幹道前往中九龍幹線。
將藍隧道完工: 圖片
這項嶄新技術配合S690級高強度鋼材的應用,讓鋼材結構部件變得更輕巧,減少橋墩及地基的規模,從而提高工程的成本效益及降低碳足印,體現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合龍」工程是要安裝重量超過800公噸的最後一段預製混凝土橋樑。 我們採用吊重量達1,000公噸的起重船協助安裝,有賴工程團隊的專業及努力,整個「合龍」過程從起吊、調較到準確安放在橋墩上,只用了短短約一小時便宣布完成。
最後,任何地區對外交通壓力過大,歸根究柢必然要回到規劃失當的問題。 現時西貢區的工作人口,撇除跨區工作、無固定工作地點、家中工作或海外工作者後,竟然只餘下不足一成人可以同區工作,這種分佈情況絕不理想。 近年特區政府開始提倡「職住平衡」概念,它不能只套用在北部都會區等新發展項目,已發展的舊市區、新市鎮同樣也要做到相同目標。 雖有意見認為隧道應不設收費,但當局認為如果收取與將軍澳隧道不同的費用,難以有效分流。
將藍隧道完工: 將軍澳藍田隧道|巴士路線資訊
有意見認為,停車繳費亦是引致將軍澳隧道擠塞的原因,但從剛才的解釋和圖片反映的現場情況可以理解,將軍澳隧道擠塞的主因是由於繁忙時間使用隧道的車輛數目高於隧道管道的容量所引致。 將藍隧道完工 現時,在將軍澳隧道使用現金或「停車拍卡」的電子方式繳費,每輛車繳費時間大約需時數秒至十數秒;停車繳費並不是繁忙時間擠塞的主因。 將藍隧道完工 為了提供更便捷的道路往來將軍澳和觀塘以及東區海底隧道,並且讓將軍澳區內交通更加暢順,政府正緊密推展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藍隧道),以及接駁其東面的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的建造工程。
運輸署自將藍隧道開通後收到三個與交通事宜相關的建議,主要關於改善個別方向標誌使其資訊更加清晰。 運輸署已經即時作出跟進,包括加設更多臨時方向標誌,以方便駕駛者熟悉新的道路。 運輸及物流局數據顯示,將軍澳隧道自通車日至12月31日,平均車流量較再之前30日最多減34%,最少的時段僅減8%,以平日返工及放工的繁忙時段計算,將軍澳隧道僅平均車流量僅減少9%至22%。 較之前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明有信心將藍田隧道可分流將軍澳隧道3至4成車流量,有一定差距。 特區政府早前宣布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將於下月11日通車,並且安排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到場參觀。 西貢區議員何民傑則指,將藍隧道落成需時,未能即時解決現時往來將軍澳的嚴重交通擠塞問題,促請政府提早在將軍澳隧道裝設擬於將藍隧道採用的無線射頻收費技術系統,縮短將軍澳隧道收費亭的等候時間,紓緩擠塞情況。
將藍隧道完工: 新聞
將來會考慮以「擠塞徵費」和「效率優先」原則,因應車輛類別增減收費水平。 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的外型設計彷如代表無限的數學符號「∞」,以帶出「活力無限」的設計主題。 與傳統建造方案相比,使用大型預製組件能夠縮短現場澆築混凝土的需要,大大降低因天氣、工作環境變化等導致的不確定因素,並減少對海面交通的影響。 在預製廠房環境施工,亦能提升安全性、品質、材料運用及整體工程效率。 這個有如大型「砌積木」的組裝合成法,是跨灣大橋工程採用的其中一項嶄新建造技術。
事關兩個道路項目計劃最早於2005年《將軍澳進一步發展可行性研究》提出,當時評估有必要在2016年建成它們,然而設計程序受到港珠澳大橋的環評報告司法覆核拖延,結果相關工程等到那年才真正能展開。 歷年的人口普查與中期人口統計顯示,西貢區居住人口由2006年的40.6萬攀升至2016年的46.2萬,而在去年的48.9萬人口當中逾26.2萬屬於工作人口,需跨區通勤者佔其六成以上。 另外根據《交通運輸資料月報》,將軍澳隧道平均每日雙程合計架次由2006年的6.9萬,先後增至2016年的9.1萬和2021年的9.6萬。
將藍隧道完工: 將軍澳-藍田隧道
再者,部分新增巴士路線亦被指會把將軍澳北部居民帶往將藍隧道,這跟何偉基宣稱將軍澳北寶琳、坑口一帶居民宜繼續使用將軍澳隧道的說法明顯存在衝突。 畢竟想要完全發揮道路網絡硬件效果、真正便利普羅市民出行,公共交通工具路線設計必須也得配合做好,否則就會因為它們的固定路線而浪費了基建原有作用。 另外,文件表示,運輸署將會通過公開招標委聘隧道費服務供應商,供應商將會負責處理不停車繳費系統的收費工作、追討欠繳的隧道費,以及提供帳戶管理和客戶服務。 將藍隧道完工 局方指,會將隧道費服務供應商可提供的付款方法數量及模式,定為其中一個投標書評審準則。
因此,當將藍隧道開通時,才豁免將軍澳隧道的收費,從交通管理的角度考量,是較為穩妥的安排。 在觀塘區,將軍澳-藍田隧道透過藍田交匯處(毗鄰東區海底隧道收費廣場),接駁啟德發展計劃的T2主幹路、東區海底隧道及觀塘區內的道路網絡。 2018年2月,運輸及房屋局和土木工程拓展署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連接將藍隧道的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造價約56億元,較政府2008年初步估算的22億元升1倍半。
將藍隧道完工: 將藍隧道通車一個月分流效果遜預期 運輸局 : 擠塞情況有顯著改善
土木工程拓展署聯同運輸署及警務處會於明日(十一月十五日)作進一步介紹,包括將藍隧道及跨灣連接路的工程資訊、通車的交通及公共運輸安排等。 跨灣連接路全長約1.8公里,其中約1公里為海上高架橋,連接將藍隧道與日出康城旁的環保大道。 將藍隧道完工 跨灣連接路是香港首條同時具備行車道、單車徑及行人路的海上高架橋。 除了可分流環保大道的車輛,海上高架橋將與將軍澳海濱單車徑連接,組成全長5公里的沿海環迴單車徑,橋上亦設有觀景台,可供市民欣賞將軍澳灣及東邊水道的美景。 將藍隧道完工 如果在將藍隧道開通前豁免將軍澳隧道的收費,會引發額外交通需求,令現時將軍澳隧道的交通更加繁忙,預計車龍會再延長而不是縮短,進一步影響地區內道路。
- 建議中的將軍澳-藍田隧道採用直線隧道走線,於照鏡環山的地下層中通過,並設有分支隧道以直接接駁東區海底隧道。
- 運輸及物流局數據顯示,將軍澳隧道自通車日至12月31日,平均車流量較再之前30日最多減34%,最少的時段僅減8%,以平日返工及放工的繁忙時段計算,將軍澳隧道僅平均車流量僅減少9%至22%。
- 但是,政府在2019年10月16日發表的施政報告當中,宣佈將軍澳-藍田隧道通車時將不會收費。
- 工程團隊現正全力推展其他相關後續工程,包括機電設備、通風與消防設施、連接道路、隔音屏障、交通管制及監察系統和公用設施等,以期兩個項目可以於今年內同步開通。
- 「雖然彼此的場域互連,剛開始卻有隱形的藩籬」,陳玉秀表示,畢竟原本就是有各自KPI(經營績效)的獨立個體,但松菸發揮「利他互惠精神」號召各方讓利,把民眾利益當做彼此的最大公約數,例如松山文創園區就匯集整個大松菸基地的展演資訊,成為一本方便民眾參觀的攻略。
- [NOWnews今日新聞]有民眾在228連假期間與家人一同到某間蔥多餅店消費,結帳時拿300元鈔票給老闆娘,不料對方在接過鈔票的瞬間使出「魔術手法」,讓手中的300元立刻變200元,接著表示少了一張百…
- 有意見認為,停車繳費亦是引致將軍澳隧道擠塞的原因,但從剛才的解釋和圖片反映的現場情況可以理解,將軍澳隧道擠塞的主因是由於繁忙時間使用隧道的車輛數目高於隧道管道的容量所引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