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麗苑2024詳解!專家建議咁做…

寶麗苑係香港房屋委員會嘅居者有其屋屋苑,喺香港九龍深水埗區長沙灣,近李鄭屋漢墓、李鄭屋邨同埋寶熙苑。 『宅谷地產資訊網』只提供資訊媒介平台給予網絡使用者放盤或搜尋樓盤,資訊內容由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或由『宅谷地產資訊網』從其他參考資料或來源獲取。 本網頁中涉及任何人士、產品或服務的資訊,不得視為『宅谷地產資訊網』推薦或認可。

以上成交資料只供參考,一切應以土地註冊處所提供資料為準。 所有資料 / 圖則 / 數據亦只供參考用途,並不代表任何以上資料之準確性及真實性。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美聯數碼網 概不負責。 2021年11月,無綫電視節目《東張西望》報導聾女美華事件,一名聾女美華喪父後發現,父親早年買下的公屋單位竟轉名給大廈的女保安員,對方更狠心將她趕出家門,讓美華每晚只能抱着一堆家當在家門前露宿,事件引起極大迴響。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 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寶麗苑: 香港資助出售房屋列表

寶麗苑屬於40(小學校網)及深水埗區(中學校網)。 寶麗苑鄰近港鐵長沙灣站,只需步行7分鐘到達。 寶麗苑位於長沙灣保安道 號(中原樓市片區:長沙灣)。

維基百科的內容和香港民風大典一樣以GNU 自由文檔許可證發佈。 寶麗苑 歡迎把這文章修改成和在維基百科原內容完全不同的內容。 當修改達一定大幅程度後可以移走這模板。 乘客如欲享有輕鐵及/或港鐵巴士之免費轉乘,必須使用八達通而八達通內餘值須為正數,並依以下模式乘車:港鐵與輕鐵之轉乘:必須在港鐵或輕鐵出閘/站收費器確認後30分鐘內轉車,此轉乘優惠只適用於八達通使用者及成人車費$5.1(小童及合資格學生則為$2.4)或以下的輕鐵車程。 寶麗苑 尖沙咀站及尖東站為兩個獨立車站,分別設有出入閘機。

寶麗苑: 寶麗苑的交通站點

)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與香港市政局合作發展的建屋計劃。 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區長沙灣,前身是1983年清拆的木屋區,是戰前蘇屋村的原址。 佔地6000平方米,住宅發展面積:37426平方米,政府及社團發展面積:19020平方米;共有三座9層高樓宇,共378個單位。

  • 長沙灣乃九龍舊社區之一,區內有不少居屋單位供應,迎合上車一族所需,其中位於保安道的寶麗苑及寶熙苑均鄰近港鐵長沙灣站,交通配套完善,兩屋苑二手盤源向來短缺,其中寶麗苑以自由市場成交主導,平均呎價約5,000元。
  • 乘客於出閘時須先繳付轉綫前車費,然後以同一張八達通繼續車程;於目的地出閘時,餘下車費會被扣除。
  • 舉例而言,如果居屋首次出售日是2020年6月30日,在2021年6月30日前成交的準買家,就可以享有29年政府擔保期。
  • 張氏指出,寶熙苑樓齡不足二十年,成交以第二市場佔多,折扣率較寶麗苑為高,約35%,現時屋苑自由市場入場費約400萬元起。
  • 而房協於1987年開始推出類似居屋的資助房屋,同樣以公屋居民為主要對象,名為住宅發售計劃,兩年後首個屋苑落成,有些屋苑更與同期的居屋一併推出。

2000年觀塘區議會利安選區於1999年與沙田區議會新設選區重名,結果觀塘一區2003年加入順天邨兩棟樓宇後改名為利安天。 同區的寶熙苑亦位於保安道,屋苑建有2座物業,單位量為390個,備有兩房及三房戶,面積由約561至781方呎,並以面積七百餘方呎的三房單位最受買家追捧。 張氏指出,寶熙苑樓齡不足二十年,成交以第二市場佔多,折扣率較寶麗苑為高,約35%,現時屋苑自由市場入場費約400萬元起。 由於缺盤,業主叫價態度強硬,鮮有割價求售。

寶麗苑: 地產博客

寶麗苑在1986年的第8期乙居屋計劃中發售,在1987年落成入伙,屋苑基座為保安道市政大廈,大廈內設有街市,熟食檔位,圖書館,自修室,室內運動場及壁球場等。 由於屋邨部份位於舊啟德機場的高度限制圈內,所以李鄭屋邨孝廉樓及孝慈樓雖是Y4型設計,但比一般同型樓宇減少11層樓,以及不設1樓,故此24樓已為頂樓,此兩座亦是所有Y型大廈中層數最少的兩座。 2000年,房協因應樓市低迷,將三個夾屋屋苑改為私人樓宇,向港府補地價並以市值價格出售,是為「市值發展項目」。 2002年,港府為挽救地產市場,而一度宣佈無限期擱置居屋計劃,不會再興建和發售新的居屋屋苑。 下表所列的屋苑在當時興建時原本作資助房屋,後來因以上原因改變原有用途。 香港的資助出售房屋歷史始於1976年開始的居屋計劃,當時有六個屋苑正式於兩年後推出市面,供公屋居民及其他合資格人士購買。

寶麗苑

1980年代,香港房屋委員會決定將李鄭屋徙置區分期重建成當時的新型公共屋邨,興建10幢公屋和一個特別設計的居屋屋苑寶熙苑,歷時接近14年。 寶麗苑 而寶麗苑前身為木屋區,並不屬於李鄭屋徙置區範圍。 寶麗苑 公屋並以中國傳統品德人格(主要取自四維八德)命名,例如:忠孝樓、仁愛樓、信義樓、和平樓、和睦樓、廉潔樓、禮讓樓、道德樓、孝廉樓和孝慈樓;以及在原址興建一個公園和在漢墓附近興建漢花園。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寶麗苑: 香港樓宇目錄

由於『宅谷地產資訊網』不另核實第三方提供者的身份或所提供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或任何資訊並非最新的,請閣下自行向有關人士及部門核實。 若有任何爭議,或因為使用本網頁的資訊而引致直接或間接損失,『宅谷地產資訊網』概不負責。 『宅谷地產資訊網』不發表任何聲明或作出任何保證,無論是明示或暗示的,就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 如閣下繼續使用本網頁,即表明同意接受此等免責條款。 新居屋計劃下首批五個已命名屋苑,於2014年12月推出市場。

寶麗苑

屋苑坐落位置方便,除可步行往港鐵長沙灣站外,鄰近亦有圖書館及李鄭屋古墓等,社區配套完善。 長沙灣乃九龍舊社區之一,區內有不少居屋單位供應,迎合上車一族所需,其中位於保安道的寶麗苑及寶熙苑均鄰近港鐵長沙灣站,交通配套完善,兩屋苑二手盤源向來短缺,其中寶麗苑以自由市場成交主導,平均呎價約5,000元。 太古城 為香港首個設有園藝花園及綠化平台設計的私人屋苑。 除平台花園外,部份樓宇底層亦設有商舖及停車場,商舖包括超級市場、便利店、銀行、診所及食肆等,方便居民。

寶麗苑: 香港居者有其屋列表

在此就恒生銀行有限公司(「恒生」)之估值服務供應商提供的任何物業資料及估值,僅供參考之用,對恒生並無約束力。 恒生並不保證任何該等資料及估值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或其是否適合作任何用途。 恒生亦不會就任何人士依賴該等資料及估值承擔任何責任。 1950年代前為西洋菜田及青山道李鄭屋村木屋區,1954年10月1日,李鄭屋村與旁邊的長沙灣新村發生火災,災民逾6000人,政府及後宣佈在該地興建12幢七層高的徙置大廈,李鄭屋村大部份木屋於1955年初清拆。 1955年8月9日,在把李鄭屋開拓成徙置區時,在原擬興建C座及D座的位置意外地發現一座東漢時期古墓,現建有李鄭屋漢墓博物館作永久保存。

前身為長沙灣工廠大廈的元州邨五期(元逸樓、元滿樓、元慧樓、元謙樓)於2012年落成,公屋居民加入本選區。 有關居民主要因蘇屋邨清拆重建而遷入,建制派由身兼深水埗居民聯會、西九新動力成員、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謝曉虹依仗時任元州及蘇屋(原蘇屋選區)區議員陳偉明及時任深水埗區全體三位委任區議員協助下,在2015年區議會選舉挑戰角逐連任的梁有方。 最後梁得到1,929票,以265票之差擊敗謝,第五度成功連任,當中梁的得票更比上屆增加接近一倍,為本選區得票紀錄。 寶麗苑樓齡已達約二十五年,由3座物業組成,每座僅樓高7層,所以提供的單位量較少,僅有378伙,主攻兩房及三房,面積由約527至624方呎。

寶麗苑: 成交價

到1990年代,居屋仍是低收入市民其中一個重要的置業途徑,在1992年後港府每年更一次過推出逾兩萬個居屋單位。 1993年,港府邀請房協興建夾屋,並以優惠價格發售予既不符合申請居屋,又得不到公屋資格的「夾心階層」,兩年後首個屋苑落成。 可是隨著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和八萬五建屋計劃的提出,香港樓價見頂向下,負資產出現,資助房屋變得不再吸引並造成滯銷局面。 為挽救樓市,政府在2002年推出孫九招,即時終止新建居屋和住宅發售計劃,夾屋也早於1998年停建,停建居屋時最後一期是第廿四期甲,推出了三個屋苑,平均只有兩人爭一個居屋單位,甚至近一半單位最後未能售出。

寶麗苑

上面是個平台花園,建有三幢設計獨特的居者有其屋樓宇。 寶麗苑由伍振民建築師(香港)有限公司設計,由於屋苑落成時機場尚未搬遷,故此地皮有高度限制,加上地盤細小,要採用非標準的特別設計才把地盤的發展潛力用盡,間隔主要為兩房兩廳單位及極少量三房兩廳設計,部份位於轉角位的單位更是鑽石形設計。 單位一般設有一至兩個的花槽,而部份單位花槽外建有混凝土裝飾板而上面更設有圓形的洞,這成了寶麗苑之一大建築特色。

寶麗苑: 九龍地產分區 >>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寶麗苑 深水埗區的長沙灣@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9,540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31,188人。 主要街道包括元州街(長沙灣段)、青山道(長沙灣段)、發祥街(長沙灣段)、福榮街(長沙灣段)、長沙灣道(長沙灣段)、荔枝角道(長沙灣段)、福華街(長沙灣段)、醫局街(長沙灣段)、海壇街(長沙灣段)、興華街(長沙灣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麗翠苑,李鄭屋邨,南昌邨,美居中心,幸俊苑。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8,000,年齡中位數為 46.2歲。 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及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均建議於現時長沙灣站的位置設置「蘇屋站」(So Uk Station)。

  • 持有八達通的乘客於30分鐘內在該兩站轉綫,將被視作一程車程。
  • 當修改達一定大幅程度後可以移走這模板。
  • 1950年代前為西洋菜田及青山道李鄭屋村木屋區,1954年10月1日,李鄭屋村與旁邊的長沙灣新村發生火災,災民逾6000人,政府及後宣佈在該地興建12幢七層高的徙置大廈,李鄭屋村大部份木屋於1955年初清拆。
  • 2002年,港府為挽救地產市場,而一度宣佈無限期擱置居屋計劃,不會再興建和發售新的居屋屋苑。
  •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