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美國科學院學報研究結果卻顯示,只有 65% 的這些婦女真的有接受乳癌根治術後放射治療 (PMRT),也就是說,有三分之一的 N2/N3 病患者沒有接受 PMRT治療。 研究人員發現,患者的種族、 收入或教育水準、 健康保險的高低、 住宅位置、 社會經濟地位,不影響 N2 或 N3 乳腺癌患者接受 PMRT。 根據統計分析,有些獨立因素可預測患者將接受 PMRT 的可能性高:例如患者有接受化療的意願。 化療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抗腫瘤治療方法,術後化療需要做6個療程,但並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做6個療程,也有做4個療程,有一些可能需要做8個療程甚至更多。 化療6個療程或者其他次數,主要是根據癌細胞在體內的發展規律,還有藥物應用的效果來決定的。 化療一次可能殺死體內70%-80%的癌細胞,但是隨著病情發展,剩餘的癌細胞可能在一定時間內還會再長出來,所以,間隔3-4周還要進行第二次化療。
不過凡士林和AQ cream都不太適合電療病人使用,因為兩者的質地比較厚身,如果在電療前使用的話,由於皮膚面層加厚,反而會增多在皮膚上的電療劑量,增加引起皮膚反應的風險。 除了以上提及,醫護人員在電療進行前可以估算出病人會不會出現皮膚反應外,也建議病人確保皮膚維持在最佳狀態。 此外,需要電療的皮膚部位也要避免任何曬傷、濕疹發作、牛皮癬等皮膚問題。
一定要化療嗎: 癌症治好了,命卻沒了?
正所謂「是藥三分毒,無毒不入藥」,即使是傳統中藥,亦有分小毒中毒大毒或無毒品等級別。 化療藥物,若從傳統中藥來看可算是「以毒攻毒」的療法。 另一方面,近年研究發現,某一些類別的化療藥物可刺激免疫系統,若然結合免疫治療,有望提升治療功效。 Bio-RT 指的是一種標靶藥物(Cetuximab)合併電療,這種標靶藥物使用在口咽、下咽、還有喉這三個部位,適用於局部晚期,也就是第三期、第四期的病人。 此臨床試驗有166位生殖細胞癌的病患參與,此為追蹤十年之後所發表的結果,由上圖可以看出,接受過三次BEP化療的病患,其存活率比接受四次的病患較高,且具有統計上的意義,10年的存活率高達九成以上。 大腸癌發生人數已連續11年高居十大癌症第一位,每天約有41個人、每年約有1萬5千人罹患大腸癌。
Zoladex 皮下注射後,可持續作用達28天之久,因此只要每28天注射一次即可發揮作用。 對於癌細胞的生長特點,我國首都腫瘤醫院劉教授表示,化療針對癌細胞屬於適用範圍,確實有一些不錯的效果,但後續也有或多或少的毒副作用。 癌症確診後,醫生透過評估患者病情、性質、癌種、病灶等進行針對性治療,一般普及率較高的為手術切除、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 醫生說本週六可做手術,如要全乳加整型就要三星期後才知手術房情況然後才能確定日子。
一定要化療嗎: 皮膚癌症狀,ABCDE五項自我檢查
癌細胞的這種特徵或階段沒有顯現出來,那就會漏網之魚,所以根據不同的腫瘤要計算時間用幾次以及量。 關於化療次數,大部分腫瘤術後都是4至6次鞏固治療,具體根據腫瘤分期,病情情況來衡定。 假如這個病人身體狀況差,已經挨不了化療的副作用了,你再繼續化療還有何意義,只能終止。 指南怎麼來的,並不是一堆專家坐下來碰個頭,討論一下得來的,而是無數臨床試驗中得來的資料,經過歸納總結。 這些臨床試驗都是多中心的大型臨床對照研究,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並經過嚴謹的統計學分析而得出的資料。 指南認為,4至6次的化療是最合適的次數,過少的話無法消滅體內殘存的癌細胞,而過多的增加化療次數並不能使復發轉移機率下降,反而由於化療藥物毒副反應太大,而使得患者免疫能力下降。
而且,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已經有藥物可以減輕化療產生的副作用,不必過於擔心。 此外,腫瘤患者還可以透過各種方法,減輕化療引起的副作用。 輔助化療主要是對手術或放療後殘留的癌細胞進行“追殺”,預防腫瘤復發。
一定要化療嗎: 化療期間須知
傳統開刀手術會留下較大的傷口,也會有免疫力下降、術後疼痛等問題,而腹腔鏡可大幅改善這些情況。 隨著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在治療乳癌病人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些高齡的病人(我診斷過年齡88歲的乳癌患者),在治療規劃時會產生一些困擾,有時候是醫師的偏見,有時候是病人的身體或者經濟狀況,有時候是我們對人生餘命的一般看法。 大部分無法開刀根除,已經有轉移的癌症,被定義為第四期,或是癌症末期。
- 化療期間買很多營養品給我爸吃,那個速養療吃很多, 還有像是995跟樟芝益都是搬整箱回家喝,還好化療作下來 身體還挺的住,我爸60幾歲了…終於熬過去了..
- 化療在生殖細胞癌、淋巴癌、血癌都是不得不,且是全世界唯一能治癒的最佳選擇。
- 病人有十多年吸煙史,腫瘤對EGFR、ALK等標靶結果為陰性;檢測免疫治療反應率PDL1,染色度60%為陽性。
- 這是化療前情況,現在化療中,已打4AC +3TC,只剩下最後一針TC 便完成化療,(化療中淋巴瘤在超聲波中不見了,而右邊乳房腫瘤明顯變軟了但尺寸沒縮小,只是用手不太摸到,但仍有鈣化點),已測試不是基因遺全和標靶不適用。
然而化學藥物如兩面刃, 除了破壞癌細胞外,自然也會影響體內正常細胞組織,例如:腸胃道黏膜、生殖細胞、骨髓造血細胞等等,進而造成其相關的副作用,通常過段時間後,就會恢復正常了。 乳房作為女性的性徵之一,隨著年紀改變會出現不同的變化,而衍生各種婦科問題。 周醫生指本港乳癌病人一般大多都是自己摸到乳房有硬塊而求醫,然而雖然乳癌的病徵大同小異,但根據不同類型的乳癌,病人在手術後所接受的化療、電療,或需要服用的藥物都會有所分別。 更何況,治療中,醫生會嚴格遵守化療用藥準則,充分考慮病人情況,制訂個體化的化療方案。
一定要化療嗎: 大腸癌只開刀、不化療可行嗎?
如果這些變化干擾了病人的日常生活,可以用保持記憶力練習和其他一些療法,來幫助保持或增進記憶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没頭髮時或頭髮再生期間,也應使用茲潤性的洗髮劑和頭皮護理用品,以改善頭皮的乾癢。 一般在結束治療後3~6個月,頭髮就會再長了,新長出的頭髮有時還更黑更亮更多。 每個人的副作用不太一樣,這與療效没有任何的直接關聯。
癌症化療的思考模式,是在求有效的同時,將副作用控制在可逆的範圍內,同時有效減少各種不舒服的感覺。 余本隆醫師說,化療對身體而言是一大衝擊,生活上多少會有改變,但患者的心理千萬不要預期「一定很不舒服」,甚至還沒開始打就產生噁心反胃的制約反應。 癌症病人應從飲食中多儲備營養和能量,為日後的療程及抗癌之路作好準備。 充足的營養對於治療十分重要,對於癌症病人而言,身體對營養的需求大大增加,從日常生活中攝取充足的營養能夠補充身體所需、避免體重急速下降、增強身體對化療的承受力,才是上策。 WBC(White Blood Count)指的是白血球的數量,不管是做化療或電療都一樣,通常會先抽血,確認白血球的數量。 進行電療或化療時,造成身體的壓抑或骨髓的壓抑,都會造成白血球數量下降。
一定要化療嗎: (請問) 癌症末期 若不接受化療 會如何呢?
病人也可以養成寫日記的習慣,記下自己做的事和想法,這可以幫助了解這段時間的感覺,也可以讓問題更清楚以便能和醫生護士討論。 千萬不要拿尖銳的、太燙的、太重的東西,在上下樓梯時也要小心,並使用防滑墊或穿止滑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並依醫師囑咐補充維生素B6或葉酸。 最可能被影響到的正常細胞,包括骨髓的造血細胞,消化道的表皮粘膜細胞,毛髮的毛囊細胞,神經系統及生殖系統的細胞等。 另外,病人也可以準備一本小簿來記錄自己每次做化學治療的日期、藥物名稱及劑量。 為了讓病人可以儘量放鬆心情,病人可以在打藥過程中聽音樂、看書、唸經、寫日記或試著小睡一下等。 重點5:化療後,尿尿都是粉紅色的,護理師建議前兩天要蓋馬桶沖水2次,避免有毒的液體濺出,如此聽來真的是蠻毒的,在此期間也建議要多喝水,趕緊把藥排出體內。
- 乳癌術後的輔助性治療包含化學治療、標靶治療、荷爾蒙療法及放射線治療。
- 在没頭髮時或頭髮再生期間,也應使用茲潤性的洗髮劑和頭皮護理用品,以改善頭皮的乾癢。
- 洪耀仁在書中感嘆,「身為醫師的我都可能隨時面臨腸道疾病的威脅,更何況普遍不重視腸道健康的一般民眾呢? 」他強調預防性的檢查非常重要,預防大腸癌最好的方式就是定期檢查。
- 對這樣的敘述應該不陌生吧,好像你我周遭都發生這樣的故事。
- 管狀A型預後最好,其癌細胞的基因表現像乳管上皮細胞,且對賀爾蒙治療有很好的治療反應,可以考慮不用追加輔助性化學治療。
根據目前醫療方式,C肝已經有處方藥物,治癒的成功率相當高,但是B肝還沒有辦法痊癒,因此病患在接受化學治療之前,需要先檢閱病人過往病歷及抽血檢查,確認是否有B、C肝帶原的問題。 請記得,定期乳房健康檢查,早期發現,才能擁有最多治療方式選擇,擁有好的治療生活品質。 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會依患者的狀況而有所不同,請與醫師討論最新醫學觀念。 當病患被診斷出罹患癌症後,往往對於癌症治療感到恐慌,許多病患會聯想到落髮、噁心、嘔吐等印象,心中不免排斥或拒絕。 其實,接受化療藥品後產生的副作用,每個人反應不同或者副作用嚴重度也不同。
一定要化療嗎: 乳癌一定要化療嗎?基因檢測可參考
外國有研究喺咁嘅情況下照做前哨淋巴,不過證實誤差率係高咗嘅。 掉頭髮,是最令人困惱的副作用之一,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 這種情況通常在治療後的兩、三個星期才開始,甚至更晚才發生。
台灣乳癌早期個案發現率達76.3%,子宮頸癌比率亦達85%,兩早期發5年存活率達8-9成;現今的治療進展已讓婦癌像慢性病一樣,透過藥物控制、長期追蹤,就可降低死亡風險。 一定要化療嗎 之前也有去抽腹水過 那時候不接受化療 現在變成化療也無法控制了 所以只能先去了解安寧病房 現在就是氣喘,咳嗽,有時候發燒 坦白講就是等何時要進醫院了… 每次的療程要做的應該要視病情和病人狀況而定 我認為如果真的要化療 得要有恆心,有毅力 也要有決心 病人一定要可以堅持下去 因為常常作完一週的療程後,身體狀況比較好了,卻又要接受下一次的療程了…… 中醫的效果當然有 只是還是要看是什麼癌症,狀況如何才能評估吧 我的淺見是以上這樣… 之前提過化療的作用機轉是毒殺生長分裂快速的細胞,主要是癌細胞。 這意味著正常在人體分裂旺盛的細胞也容易受到化療的影響,因而產生副作用。
一定要化療嗎: 化療前,你該注意3件事
一般而言,化學治療會用在淋巴有轉移或三陰性或表皮上皮接受體陽性的乳癌病患;而標靶治療則是使用在表皮上皮接受體陽性反應患者,才有療效;同樣的,荷爾蒙治療也需使用於荷爾蒙接受體為陽性的患者,才有療效。 另外,醫師也會根據患者開刀術式及病理報告,評估是否追加放射線治療。 當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1,326 名患者 ,她們年齡都在65 歲及以上丶早期乳癌丶雌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患者。 患者被隨機分配接受放療加荷爾蒙治療或單獨荷爾蒙治療。 5 年後,大約 96%的兩組還活著,且大多數的死亡與乳癌無關。 接受放療的患者中,約有 1%發生局部癌症復發,而沒有接受放療的人約有4%局部復發。
知名藝人賀一航驚傳罹患大腸癌病逝,而導致病情惡化的主因竟是患病8年來他一直拒絕進行化療。 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藥物會有不同的治療時間,病人可以於約定的時間先抽血,若數值正常就可以到化療室,並依體力選擇使用病床或椅子。 美國在1970 年代開始成立癌病中心前,他還奉派出國去考察了一陣子,所以大家可別看不起非洲。 化療在1970 年後逐漸成為癌症治療的主角,直到2000 年後才慢慢減少其角色。 目前全世界大藥廠,化療藥物的「業績」只有肺癌的「Alimta」佔前十名內,其他九名已全數為標靶用藥,但化療服務的病人量以及地位仍然沒有所謂的「過時」,反而更加導向化及奈米化了。 答:魚油omega-3不飽和脂肪酸中的EPA和DHA可以減少發炎的症狀,病人可從鯖魚、秋刀魚、三文魚、吞拿魚等魚類中多補充omega-3,有需要情況下亦可進食omega-3補充劑。
一定要化療嗎: 健康情報
至於第四期大腸癌,確實較難治療,但仍可透過適當治療協助延長存活時間。 此外,接受化療後的數小時或數天內也可能出現類似感冒的不適感,例如肌肉痠痛、頭痛、缺乏食慾、疲倦等,必要時醫師會開立止痛藥來緩解症狀。 常見影響還包括體液滯留而引起臉部、四肢腫脹,此時應特別留意照顧皮膚,避免出現外傷而增加感染的機率。 要知道化療不可能完全把癌細胞殺光,只能消滅增殖細胞,而休止細胞對於化療並不敏感,有些即使敏感緩解期也很短,一旦停止化療,這類癌細胞又會死灰復燃,造成癌症復發、轉移。
一定要化療嗎: 醫師 + 診別資訊
為了提供身體進行修復時所需的能量及提高抵抗力,化療病人會比一般人攝取更多的營養,而飲食重點不是吃得多,而是著重在「營養均衡」。 皮膚的影響包括皮膚變紅、乾癢、脫皮、易長青春痘;指甲則可能變得脆弱、易斷或出現帶狀紋路。 治療過程中若出現紅斑或蕁麻疹、突發搔癢,可能是藥物過敏所致,須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化療藥物可能會破壞口腔及喉嚨粘膜的細胞,造成破皮或潰瘍。 此外,其它問題還包括:降低食慾、吞嚥困難、容易感染、味覺或嗅覺改變。 過去有許多觀念認為,高齡80或90歲以上的長者不適合採取積極的癌症治療,其認為老人腫瘤生長的速度很慢,即使死亡也是死於其他因素,因此不應該讓他們接受痛苦的癌症治療。
一定要化療嗎: 化療副作用及舒緩方法
這主要看其生長速度,若是不抑制導致病情浸潤,擴散血栓等惡性病變,不化療反而更是苦不堪言。 你好,我今年41歲,想問下呢我23/12已做雙乳全切手術,左邊原位癌,右邊術後報告係 ER 8 , PR 一定要化療嗎 8 , Her2 Score 1, 一定要化療嗎 腫瘤size 18mm, grade1 ,淋巴沒有擴散。 佢地發覺咁樣Taxol+Herceptin 用,四年覆診復發率低副作用少,認為係一個好選擇。
一定要化療嗎: 癌症專區
要談化療與放療的差異,可以從治療本質、適應病症、治療副作用等3個面向來探討,這兩種治療方式也可以視患者病況採取單一或聯合進行的作法。 一定要化療嗎 切忌道聽途說,以為化療產生的副作用會讓人死得更快,從而拒絕化療,最終耽誤了治療。 ,有的癌症對化療敏感,效果就好;有的癌症對化療不敏感,效果就差。
經過6個療程左右的化療,體內的癌細胞可能被殺死差不多,有可能達到長期抑制,沒有復發或者轉移的情況。 其它坊間、民間流行的自然療法或偏方沒有經過人體臨床試驗證實它們的療效,就貿然把它們當作對於癌症的主要治療是有其風險的,如果因此而延誤到病人接受有效治療的時機,更是令人覺得可惜與遺憾。 再者根據IBCSG IX研究,針對早期乳癌患者13年的追蹤報告,荷爾蒙接受體陽性較強者,接受輔助性化學治療及Tamoxifen之荷爾蒙治療也和單獨接受Tamoxifen之輔助性荷爾蒙治療疾病復發率一樣。 除此之外,根據多個前導性化學治療的研究,管狀A型較其他乳癌型態而言,前導性化學治療反應率(即腫瘤縮小比率)較低。 一定要化療嗎 所以,換句話說,若病患屬於管狀A型,化學治療可能較荷爾蒙治療無效;荷爾蒙治療在此類乳癌患者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輔助性治療。
一定要化療嗎: 乳癌一期治療攻略
然而,並非所有化學藥物對細胞生命週期皆有破壞作用,所以常需要合併使用多種化學藥物,以期能夠殺死更多的癌細胞及避免抗藥性產生。 CCRT是在放射治療的時候,合併使用化學治療,目的是為了增加放射治療的效果,提升腫瘤局部的控制率,在加上接受合併化學及放射治療,就有機會保留原有器官(例如咽、喉等)的功能,因此很多癌症的治療都會採用這個方式。 當時醫生告訴她,要她儘快進入癌症醫療中心接受治療,但六年半過後,她現在依舊活得好好的。 至於她的母親和公公,同樣罹患癌症,接受癌症三大治療方式,卻已經離開人世。
一定要化療嗎: 需要化療代表已經癌症末期?化療一定會讓頭髮掉光?醫師替你破除4大化療迷思
答:生酮飲食是指一種高脂肪、適中蛋白質、極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模式。 坊間有傳言指攝取極低碳水化合物的模式能減少供給癌細胞的糖份,從而「餓死」癌細胞,然而至今醫學上並沒有大型臨床證據顯示這個飲食模式能有效治療癌病。 對癌症病人來說,碳水化合物攝取量不足,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體重下降、無體力抗癌,甚至影響化療藥物治療的效果,所以病人應避免胡亂跟從坊間的生酮飲食療法。 化學治療(簡稱化療)屬全身性治療,相比手術、放射治療等只針對某一身體部位或器官的局部治療方法,化療能夠透過藥物溶入血液運行全身,有效對付由原發部位擴散到其他部位的癌細胞。
加上現時有新型止嘔藥,只需於化療前一小時服用,相比起傳統藥物更為方便及減少服藥數量。 近兩三年,利用PD1/PDL1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Check point inhibitors)成為新趨勢。 腫瘤細胞很狡猾,會利用一個信號PDL1,欺騙身體的免疫淋巴細胞,誤以為腫瘤是身體的一部分而不作攻擊。 免疫治療就是透過阻斷PD1和PDL1,令淋巴細胞攻擊腫瘤。 常用藥物包括:納武單抗(Nivolumab)、派姆單抗(Pembrolizumab)、阿特珠單抗(Atezolizumab)等,分別適用不同癌症。 現在免疫療法大行其道,差不多每一種癌症都可用;免疫療法亦可和化療一同使用,此舉在肺癌中最為常見。
比如,對於甲狀腺癌、腦癌、面板癌等癌症來說,化療的作用就有限。 ”70歲的李伯在一週前被確診患有多發性骨髓瘤,為防止腫瘤惡化、轉移,醫生向李伯及其家屬建議做化療。 再舉大腸癌為例,這是美國統計了十幾萬個大腸癌病患的資料,第一期的病患五年存活率也高達93%,但第四期的存活率只剩下8%! 再次顯示,早期開刀的存活率非常好,拖越晚期,外科醫師也很難妙手回春了。 第二,很多癌症對於化療敏感程度較差,效果不好,例如肝癌、分化型甲狀腺癌,堅持化療反而不利於病情恢復,起到負面影響。
今次邀請得外科專科周芷茵醫生與大家分享不同類型乳癌的特質,以及如何為病人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拆解常見乳癌治療謬誤。 「因為大腸癌95%是息肉變成的,通常需要10年以上才會變成癌症,又要再花5~10年才會到第4期,所以通常第4期的患者年紀都比較大,都會到60、70歲以上,標靶主要是讓遠端轉移的器官消除毒性,讓身體比較舒服。」糠榮誠說。 不過目前只有前18~24次的標靶藥物有健保給付,後面必須自費,每針大約3~5萬元。 至於蘆薈啫喱同樣不太適合,曾經有位乳癌病人在電療時使用蘆薈啫喱,希望為皮膚保濕,結果乳頭位置爆發濕疹,影響之後的療程。 如果在皮膚上使用蘆薈,其實會非常快乾,實在不宜單獨用來作保濕之用。 雖然天然產品有獨有好處,但不一定能夠有效紓緩電療病人的皮膚不適,有些人甚至會使用自家種植的蘆薈,但蘆薈表皮的黃色部份含有大黃素,容易引發皮膚敏感,如電療病人使用的話,更加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