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弘法師2024詳解!內含定弘法師絕密資料

假如你不肯準備,你上了台佛就不能加持你了。 這些小事古人從小開始教起,現在我們小的時候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這些小學教育都沒有學過,所以現在我們來補課,亡羊補牢也未為晚矣。 所以我們現在從最基礎的開始學,要知道學最基礎的,它就是通圓滿的大德。 就是《華嚴經》講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大德之人圓滿了大智慧,他表現出來的就在日用平常當中,也就是《弟子規》上全部落實而已。 當本性被一些煩惱習性覆蓋的時候,人才可能做壞事,當一個人的本性顯露出來之後,他也是一個善人,所以兄弟倆有這樣的悌道,讓強盜們良心發現,就能夠斷惡修善。

  • 由於自己對父母親的愛心,擴展到仁民,對民眾的仁愛。
  • 《弟子規》的作者是清朝李毓秀先生,他是根據中國古聖賢的教導而編寫的。
  • 這裏講的讀書法裏頭,要懂得一門深入,長期熏修。
  • 自性,每個人都具足,不會說我多一點,你少一點,那麼既然每個人都具足,而性德又是每個人都有,為什麼讚歎性德?
  • 大善知識懂得觀機,先讓你生歡喜心,然後再佈施法。
  • 念佛的人,念一句佛號,那就要一心一意念下去,斷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不分別、不夾雜、不間斷,念佛也一定能成就。

所以要懂得,凡是起了私心之後,馬上要警覺到,這個是我痛苦的根源所在,要把它放下。 定弘法師 古時候有一個禪師,叫金碧峰禪師,他修行非常好,都已經到了開悟的邊緣了,當然還差一點沒有開悟。 有一天閻王爺就看到禪師的壽命到了,於是派了兩個小鬼去抓他,但是因為禪師禪定功夫非常深,當他在禪定中的時候,小鬼是沒有辦法抓他的,為什麼?

定弘法師: 定弘法師

就是困,受困,然後才去學,困而學之是下根,所以我自己是屬於中下根人。 要知道,《弟子規》上中下三根都得學,上根的人學《弟子規》,叫一聞千悟,一聽“父母呼、應勿緩”,他就馬上徹悟,連佛菩薩也是“父母呼、應勿緩”。 剛才我們講了觀世音菩薩,“若有急難恐怖,但自皈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

定弘法師

這個我們也不要去想太多,因為成佛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 定弘法師 定弘法師 問題在於我們這三大阿僧祇劫裏頭,一念都沒有修成,所以難是難在我們自己不肯修,不是說成佛之道有多難,是難在我們自設障礙。 像《阿彌陀經》告訴我們,要往生成佛也不難啊,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至若七日,能夠念佛念到一心不亂,這個就能往生。 所以你能夠念一天一夜,能夠念到一心不亂,你就成佛了。

定弘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在線視頻 > 無量壽經講記-定弘法師 無量壽經講記-定弘法師

所以師父上人老是提醒我們,要放下。 妄想執著就是模子,就是外殼,把它們放下就是了,並不從外求。 定弘法師 真正懂得這個道理的確實不多,所以聖賢人少,《弟子規》講:“流俗眾,仁者稀”。

我還請了一個保姆來照顧他們的生活,讓老人家能夠在比較如意的環境下過自己喜歡過的生活,這就是在生活上對爺爺奶奶的照顧。 字面上的解釋,父母對我的責備,我要能夠忍受,能夠好好地反省自己,承認錯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用這種態度對待父母的批評責備,那就是一種孝心的體現。 擴而展之,一切人,他對我們哪怕是提一點點意見,給我們一些建議,我們都要很好地去學習聽取,這樣養成自己虛懷若谷的聖賢品格。 所以父母教,需要恭恭敬敬的去接受,養自己的謙虛之德。 對的,我們應該聽取,不對的,我們也得聽,還得恭恭敬敬的聽,這是養自己的謙德。

定弘法師: 定弘法師個人作品

所以在暗室屋漏,就是黑暗的房間裏面,沒人看見你,正是修養自己青天白日節義的時候,不可以造次的。 這裏我們可以引申,學佛的人要懂得,學佛是大事,這種大事讓我們這一生了生脫死,跳出六道輪回。 生生世世都沒有辦成的事情,這一生想要辦成,這可不能忽視! 定弘法師 所以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對學佛這種事情要把它看得很重,縱然不能把它看成唯一的一樁事情,也得把它看成是人生第一重要的事情。 那麼心裏有了這種主宰,做事情就懂得分主次先後,心裏就有定力。

  • 他曾经担任过多个佛教学院和寺庙的主持和校长,为佛教教育的发展和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剛才沒溫酒也無所謂,這樣更好,我不喝酒不犯戒。
  • 我們在家裏做父親的要有做父親的樣子,作孩子要像個孩子,當老師的要像個老師,當弟子的要像個弟子,這都是盡我們的本份。
  • 這也是一條戒律,在佛門裏這稱為“盜戒”。
  • 就是一切惡的不幹,都不要做,一切善都要去奉行,那麼這種人就可以稱為“善男子、善女人”,他就有往生的基礎了。

有位活佛就在你回家的路上,你就能見到,你不如跟他學道啊。 ”這位老和尚就說:“你就現在回去,注意有一位披著一條毯子,腳上倒穿著拖鞋的,那位就是你應該拜的佛。 ”楊黻一聽,很高興,立即辭別了老和尚,就往家裏趕。 定弘法師 趕到家裏,天色已晚,夜深人靜,這個時候,楊黻就敲門。 都回家了,一路上還沒有見到這樣一個披著毛毯,倒穿著拖鞋的人,心裏正在納悶。

定弘法師: 定弘法師 | 定弘法師的網站

地藏菩薩在娑婆世界示現菩薩身十方應化,在釋迦牟尼佛說法時,受囑咐教化娑婆眾生,直至彌勒菩薩於娑婆世界成佛。 信徒稱其「地藏菩薩」,其示現菩薩之身協助釋迦牟尼佛說法,故佛教造像中將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合稱「娑婆三聖」。 又於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前,以婆羅門女之身,為救因不信因果、常輕三寶而墮入地獄的母親,在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之前,發此弘大誓愿。 如果以前煳涂不懂这个道理做了,一定要忏悔,将自己努力修持的功德迴向给自己的骨肉、自己的冤亲债主。 我们不要讲「冤亲债主」,讲「有缘众生」,冤亲债主都有一点对立的情绪在裡面。 没有怨,都是亲人,大家是一家人,大家是一体的,没有对立、没有矛盾。

定弘法師

童蒙養正不僅是教小孩,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在的大人都沒有做到,現在要補習。 要知道,佛制定戒律,是讓修行人通過戒律的修持,能夠回歸聖人、佛的自性。 所以,戒律是一個證入佛性的人自然就會做出來的。 沒有證入佛性的人,用戒律來修學,也能夠證入佛性。

定弘法師: 煩惱來時提不起佛號該怎麼辦

所以從這個道理就明白了,人身體如此,心不也是如此嘛。 當我們放下貪嗔癡這些污染,這些臭穢,心就得到輕鬆自在了。 所以當我們的心不住在這些五欲六塵當中的時候,我們就能夠嘗到法味,就能夠得到那些自在解脫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