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日分為六個參觀時段,每個時段有兩百張入場券,每張券可供四位市民入場。 首輪參觀時間為早上10時15分,入場人士須使用「安心出行」或填寫個人資料。 不過,時任港鐵沙中綫土木工程師胡偉麟強調,豎井放在其他地方,時間上未必可行。 港鐵公司一直重視文物保育,在興建宋皇臺站期間,團隊曾發現不少古物,並進行了一系列的考古工作。
此外,宋王臺站一號月台三號車門對出的藝術品名為《大地陶詞》,由本地陶藝家黃麗貞創作,她已當代手法呈現宋代美學,利用陶瓷浮雕重新詮釋宋代的畫作,展示季節更替和日夜輪轉的美景,並以陶瓷塑造日與夜、春季與冬季的景象,點綴月台的柱身。 宋皇臺站古井 至於土瓜灣站,就有藝術家梁美萍的作品《家》,透過逾百位土瓜灣街坊分享的個人物品,講述土瓜灣的故事。 港鐵屯馬線將於周日(27日)全線開通,特首林鄭月娥將主持全線通車儀式,儀式會在今早11時在宋皇臺站大堂層舉行。
宋皇臺站古井: 立即下載 Yahoo 新聞 app
九鐵新方案提出不久,政府即研究兩鐵合併之可行性,並要求兩間鐵路公司提出沙中綫合併方案。 2007年發表的合併方案將馬頭角站分拆,重設土瓜灣和馬頭圍站兩站,當時沙中綫仍是擬沿土瓜灣道地底興建。 宋皇臺站古井 合併方案中的土瓜灣站預期使用量仍屬偏低,但因啟德發展計劃中可能興建大型體育場館,故有關方面仍然希望於土瓜灣一帶分設兩站。 然而土瓜灣站的設立有可能影響到體育場館的人流管制安排,因此,土瓜灣站興建細節仍會受該計劃影響。
而混凝土底板日後可更換為透明底板,以方便市民及乘客可在車站大堂仰望觀賞J2井之底部。 宋皇臺站古井 發言人強調,港鐵公司一直與相關政府部門保持密切聯繫,配合相關政府部門擬於站內展示有關考古內容的具體安排,若有進一步消息,將會適時公布。 屯馬綫將於今月27日正式通車,宋皇臺站於同日啟用,港鐵今日開放宋皇臺站予傳媒參觀,站內以泥黃色為主色調,並加入藍色和米白色。 港鐵於建造車站時發現宋元古井,車站大堂頂蓋已畫出相關位置,並改建成混凝土井槽,供日後重置古井,並會改成透明底版,供乘客仰望古井底部,而古井下方的大堂地板亦設標示及二維碼,供市民掃描閱覽古井資訊。 港鐵表示,由於宋皇臺站於建造期間,有大量文物出土,因此車站的設計揉合考古元素,車站大堂更設有兩個展櫃,以展示該區出土文物,現時正與古物古蹟辦事處商討展出安排,通車當日市民便可觀賞文物。
宋皇臺站古井: 九龍塘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爆急性腸胃炎 27名童中招又屙又嘔
土瓜湾站同样充满特色,虽然站内的主题色是灰白,但站内的主题元素是《家》,由艺术家梁美萍与社区共同创作。 站内墙上贴了数以百计的画作和相片,每个图片旁边都有一段文字介绍,每个都是不一样的故事,恍如时光锦囊,把不同时代、年纪居民的“家”保存下来,市民有时间亦可慢慢细味。 站内墙上贴了数以百计的画作和相片,每个图片旁边都有一段文字介绍,每个都是不一样的故事,恍如时光锦囊,把不同时代、年纪居民的「家」保存下来,市民有时间亦可慢慢细味。 為10萬名師生供飯的午膳供應商「活力午餐」曾暫停兩天供應,於上周三(2月22日)恢復服務,其隸屬的大家樂集團早前曾稱,考慮到人手安排和產能負荷,決定不會向個別中學提出續約。 據了解,陸續有小學獲告知不獲續約,4月起不再由「活力午餐」供飯。
港鐵委託考古專家在沙中線土瓜灣站地盤發掘,首次在港發現一個結構良好的千年方形古井,同時掘出二百三十九個遺迹及數千件出土文物,包括宋元及清朝的錢幣及陶罐、瓷壺等,為李鄭屋漢墓後重大考古發現。 隨著屯馬綫全綫於6月27日通車,2個全新車站宋皇臺站和土瓜灣站將會面世,港鐵公司今日(9日)就安排傳媒參觀宋皇臺站,了解站內設計及藝術品。 她稱為配合重置該站上方的J2古井,該站頂蓋已修改並加建混凝土底槽,日後可換成透明底板,乘客抬頭可看到古井底部,低頭亦可掃描地面二維碼瀏覽相關資訊。
宋皇臺站古井: 位置圖
古井位置為混凝土井槽,位於站內天花,日後或會換為透明底板,乘客置身車站內,可仰望古井的底部。 屯馬綫開通後,每個站都會設有列車資訊顯示屏,顯示每卡車廂的載客情況,乘客可選擇較多空間的車卡位置上車。 此外,車站興建時發現的宋元時代古井文物,站方已暫時妥為封存,並計劃會原址重置,乘客日後將可在車站大堂仰觀古井底部。 設施方面,宋皇臺站大堂將設有智能客務中心及設多個輕觸式屏幕,供乘客查詢行程及車站資訊,車站付費區內亦設有洗手間及育嬰間,而新車站更會設有四款機械人,提供客務查詢、清潔、電梯安全提示等服務。 港鐵早前提到,宋皇臺車站於建造期間有大量文物出土,因此車站的設計揉合考古元素。 而車站大堂設有兩個展櫃展示該區出土文物,並於通車當日向公眾展示。
【Now新聞台】港鐵屯馬綫本月27日通車,土瓜灣站及宋皇臺站開通,連接現有何文田站及啟德站,貫穿西鐵綫及馬鞍山綫。 新開的宋皇臺站已預留位置展示建造期間出土的文物,港鐵正與古物古蹟辦事處商討安排。 宋皇臺站入口通道墙上会有考古过程及历史文图介绍,站内天花有一个褐色圆圈,圆圈位置正是兴建时发现的宋元时代“J2古井”。 港铁公司车站事务经理胡棨灏表示,已预留弹性处理古井日后於车站上方的重置安排,并加建混凝土井槽,其底板日后可更换为透明底板,日后乘客可在站内仰望古井的底部。 市民也可以手机扫描地板的“QR code”,浏览文物相关资讯。 宋皇臺站入口通道墙上会有考古过程及历史文图介绍,站内天花有一个褐色圆圈,圆圈位置正是兴建时发现的宋元时代「J2古井」。
宋皇臺站古井: 九龍城商戶投訴鐵路工程影響收入
港鐵亦指,屯馬線通車當日,為方便乘客乘搭「屯馬綫全綫通車首日特別班」列車,宋皇臺站的D出入口將於早上大約5時15分提早開放。 港鐵代表將於車站大堂迎接首批乘客,至於其他出入口將於早上5時40分開放。 宋皇臺站為地下車站,位於啟德發展區西南方,毗鄰九龍城世運道及宋皇臺花園。
而於2017年9月,港鐵於尖東站舉辦招聘會所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線圖上,此站獲標示為宋皇臺站,唯港鐵回覆查詢指出有關資料僅是港鐵用作內部參考用途,未能作實。 而同年11月,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視察沙中線工地,港鐵工程總監黃唯銘對外回應時仍繼續使用原稱。 而車站及土瓜灣站項目合約由「三星-新昌合營」取得,集團負責工程主要包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以及全長1.6公里的鐵路隧道。 根據九廣鐵路公司九鐵方案中,此站會和原計劃中的土瓜灣站合併(當時分別稱為「土瓜灣站」及「馬頭圍站」),並命名為馬頭角站。 但在2007年7月的運輸及房屋局的合併方案建議中,重新建議採用原來方案,分別興建此站(當時稱為土瓜灣站)及土瓜灣站(當時稱為馬頭圍站)。
宋皇臺站古井: 啟用日期
【本報訊】屯馬綫將於本月27日全線開通,港鐵繼前日於土瓜灣站舉行開放日,昨日再開放宋皇臺站予市民參觀,共吸引超過3,000人入場,首批入場人士超過200人;當中不少鐵路迷年紀輕輕,興奮地在車站不同角落留影。 然而,站內尚未完成文物展覽、古井及C出口的工程,有不少九龍城街坊對車站的落成,表示「等咗10幾年」,嘆道「遲到好過冇到」;亦有街坊質疑新站的便利程度,期望政府重整路面交通時,能積極諮詢居民意見。 宋皇臺站車站大堂設有兩個展櫃,展示出土文物,通車當日市民就可以睇到。 同時,為咗彈性處理,港鐵將一個宋元時代嘅古井同連接的引水槽,喺車站上方原址重置,而車站大堂部份頂蓋將換成透明底板,方便大家喺車站大堂觀賞古井。 沙中線工程一波三折,當中包括在二○一四年,前稱土瓜灣站的宋皇臺站發現宋元古井令工程超支及滯後。 車站的設計糅合考古元素,包括於車站大堂頂蓋設計加建混凝土井槽,並已預留彈性,以便日後靈活處理古井的原址重置安排。
- 設施方面,採用單側式月台的土瓜灣站設有四個出入口,接駁至落山道、江蘇街等不同方向,當中大部分均設有升降機方便有需要人士,車站大堂付費區亦設有洗手間及育嬰間,同宋皇臺站一樣,新站亦設有四款機械人,提供客務查詢、清潔、電梯安全提示等服務。
- 另外,大堂已入閘區一處天花亦預留位置,待在車站完工後重置的「J2古井」建成後,井槽的混凝土底板日後可更換為透明底板,供乘客在大堂仰望古井內裏結構。
- 港鐵指出,因應啟德區域的發展,站內已預留足夠空間,以應付日後啟德體育園落成後的大量人流,現時全站29個閘機中,有17個便設於此出入口。
- 站内墙上贴了数以百计的画作和相片,每个图片旁边都有一段文字介绍,每个都是不一样的故事,恍如时光锦囊,把不同时代、年纪居民的“家”保存下来,市民有时间亦可慢慢细味。
- 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八達通或個人八達通(包括「樂悠咭」)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使用「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乘搭機場快綫,有關車程將收取成人八達通車費;而往返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車程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 因此,大堂頂蓋設計已重新修改,另港鐵會加建彈性預留的混凝土井槽,有待宋皇臺公園設計落實,上方的宋元古井(J2井)及引水槽於原址重建後,大堂頂部的混凝土底板將可換作透明底板,乘客日後可在大堂內仰視古井底部。
其中兩個元代八卦紋青瓷香爐,狀態較完整,於水井附近的灰坑出土,或與水井神祭祀有關。 屯馬線全線通車儀式今日於宋皇臺站舉行,並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持。 將明日啟用的宋皇臺站,為首個車站設有文物館,展出約400件宋元時期的出土文物。 後來啟德機場落實搬遷,因應當局提出的東南九龍發展計劃,1994年提出之《鐵路發展策略》將東九龍綫外移以服務九龍灣填海區,建議在填海區設置兩站,當中「九龍灣填海區南」站可視為土瓜灣站之雛形。 2000年政府發表《鐵路發展策略2000》,首次提出沙田至 中環綫的概念,九龍灣填海區南的車站正式命名為土瓜灣站。 所有合資格學生使用「學生身分」個人八達通,可於港鐵本地服務(包括輕鐵及港鐵巴士(新界西北))全綫享有特惠車費,但不包括機場快綫、港鐵接駁巴士、往返羅湖站或落馬洲站的車程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宋皇臺站古井: 港鐵屯馬綫車站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為妥善保育出土的考古文物,港鐵公司與古物古蹟辦事處携手,讓出土文物可以於宋皇臺站內展出,讓巿民可以在車站內一睹宋朝的人文風情。 因應啟德發展區,宋皇臺站D出口設有多部閘機,配合啟德體育園落成後舉辦大型活動時,能應付大量人流。 而區內居民日後可經宋皇臺站B出口,步行約五分鐘到九龍城區,較以往要日灑雨淋途經馬頭涌道及亞皆老街方便及舒適。 宋皇臺站闸内有将两个分别长七米及十五米的展柜展示建站期间发掘的历史文物。 古蹟办表示,展柜内将展出名为“圣山遗粹─宋皇臺出土宋元文物展”的展览,展出超过400件出土文物,主要是宋代的货币、陶瓷器和建筑构件,亦包括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的日常用品,通车当日市民便可观赏文物。
宋皇臺站一帶在宋元時期已有人居住,車站在建造期間有大量文物出土,故車站的設計融入考古元素。 日後大堂將設展櫃展示該些出土文物,港鐵正與古物古蹟辦事處商討有關展出的安排。 同時,為預留彈性處理宋元時期古井及連接的引水槽,港鐵決定將文物在車站上方原址重置,車站大堂部分天花將換成透明底板,以便乘客在大堂觀賞古井的底部。 宋皇臺站古井 宋皇臺站在建造期間,發現宋元時代古井等文物,車站將設兩個展櫃展示有關出土文物,市民在通車當日就可參觀。
宋皇臺站古井: 港鐵(00066.HK)宋皇臺站選用泥土黃色 預留位置重置古井
因應啟德發展計劃中可能興建大型體育場館,預計此站將會成為體育場館的重要交通配套。 C出口原計劃以行人隧道接駁至北帝街,但受發現古蹟影響臨時擱置興建,並計劃以行人天橋取代,該行人天橋預計於2023年動工,目標在2026年竣工;而A、D出口則設於啟德新發展區內。 一號月台三號車門對出的藝術品名為《大地陶詞》,由本地陶藝家黃麗貞創作,她以當代手法呈現宋代美學,利用陶瓷浮雕重新詮釋宋代的畫作,展示季節更替和日夜輪轉的美景,並以陶瓷塑造日與夜、春季與冬季的景象,點綴月台的柱身。 【明報專訊】兩年前嘅6月9號,大批市民上街反對政府修訂《逃犯條例》,香港從此不一樣。 多名參與反修例運動者噚日都有出帖回顧呢場運動,其中喺獄中… 宋皇臺站古井 将启用的宋皇臺站与所有港铁站一样,有作为标志性的颜色作主题,站内以土黄色搭配米黄色为主调。
他們亦期望居民有機會參與重組路面交通的過程,而非「一刀切」刪減路線及班次。 宋皇臺站古井 至於土瓜灣站,會展出藝術家梁美萍嘅作品《家》,透過逾百位土瓜灣街坊分享嘅個人物品,講述土瓜灣嘅故事。 鐵路政策關注組織「火車未到站」始創人紀俊安亦認為宋皇臺站C出口的情況不理想,又期望當局能與古蹟辦加快效率,盡快完成古井文物展示的工程。 「港鐵沙中線土瓜灣北關注組」主席梁銘標亦對新站感到欣慰,他指居民10多年前開始爭取開設地鐵站,而區內多年來人口不斷膨脹,政府也改變沙中綫走向,回應居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