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可以懷孕嗎2024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子宮頸癌一直是女性常見的癌症,但卻是可以預防的癌病,除了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接種HPV疫苗也可以大幅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風險,現在甚至鼓勵,即便是沒有子宮的男性都應該施打。 受HPV感染影響的子宮頸,通常是子宮頸細胞受病毒破壞,發生持續、嚴重的細胞病變,才會導致子宮頸癌,這個過程可能需時9至15年。 因此,建議至少每3年(每年一次更好)進行一次子宮頸癌篩查,以排除出現子宮頸病變或監測早期子宮頸病變,以在病情演變成癌症前處理。 子宮頸癌可算是女性除乳癌外常見的癌症,嚴重的話更要將整個子宮切除,不能再懷孕。 婦科醫生李文軒指出,子宮頸癌屬人類乳頭瘤病毒( HPV )所引致,主要是透過性接觸感染。

當然,減少性伴侶以及進行性行為時用避孕套也很重要的。 倘若在子宮頸窺鏡檢查時顯示有高度病損,表示患者癌變的機會大大增加,因此需要接受治療。 治療的方法有「電熱環子宮頸局部切除術」、「激光治療」和「冰療」三種。

子宮頸癌可以懷孕嗎: 子宮頸癌

針對女性,二價適合9~25歲女性施打,九價則適用於9~45歲女性施打;至於男性,目前建議9~45歲男性接種九價疫苗。 含人類乳頭瘤病毒 6、11、16、18、31、33、45、52及58型L1蛋白的九合一疫苗,可預防由疫苗內含相關HPV病毒引致的生殖器疣、子宮頸 / 陰道 / 外陰 / 肛門的癌前病變及癌症。 子宮頸窺鏡檢查是一種簡單的婦科檢驗,步驟與一般婦科檢查相若,在放入陰道窺器 (俗稱鴨咀鉗) 後,醫生會用一個放大鏡在距離宮頸十二英吋處仔細觀察子宮頸,然後塗上藥水再觀察,所需時間約十五至二十分鐘左右。

除此,建議婦女別養成抽菸習慣,抽菸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力,影響輸卵管的活動力。 多數人都認為只有女性才需要接種HPV疫苗,但其實我們也建議男性在未發生性行為前接種HPV疫苗,用作保護將來的伴侶。 如上文所說,女性患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經性接觸感染HPV,如果伴侶能做足保護措施,就能減低女性將來出現子宮病變或癌症的風險。

子宮頸癌可以懷孕嗎: 子宮頸癌 2022 最新治療進度

如果發現持續不適,應盡快看醫生,並告知醫生你最近曾接種的疫苗。 如出現以下情況:包括對酵母及疫苗針有敏感反應、已經懷孕、有免疫系統疾病、血小板過低、凝血有困難,例如在打針、受傷或脫牙後流血不止、當天發燒或正在服用藥物,請在注射前告知醫生。 邱德生表示,國健署從1994年開始推動抹片檢查,主要提供30歲以上的女性免費檢查,反之,30歲以下的女性檢查就必須自費,隨著初次性行為年齡降低,也讓年輕女性感染HPV病毒的機率大增。 因此子宮外孕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在初期懷孕造成母親死亡率的原因。 一旦子宮外孕的妊娠物破裂並造成大出血,通常出血量可達上千C.C以上,如果患者沒有注意,也許昏倒在家未被發現,則可能造成休克甚至危及性命。 魏主任指出:「除此,還有醫學研究證實抽菸會造成母體免疫力下降,導致子宮、輸卵管或骨盆腔容易遭受感染。」當母體的免疫力下降,也會降低輸卵管的活動能力,導致受精卵的輸送變慢,於是在輸卵管著床造成子宮外孕。

HPV即人類乳頭狀瘤病毒,超過99%的子宮頸癌都是由HPV感染引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2的全球報告,子宮頸癌在女性癌症中排行第四,每年新症大概有52.8萬人,死亡個案則高達26.6萬人。 至於香港, 2016年的數據顯示,子宮頸癌是香港女性因癌症死亡的第九大原因。 HPV疫苗對於沒有過性行為或未受到HPV感染者最有效。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針對9~14歲女性接種HPV疫苗較具效益,但有性行為經驗者仍可接種。

子宮頸癌可以懷孕嗎: 子宮頸癌常見治療方式有哪些?

將分佈到大腸與膀胱的神經分離出來,在切除子宮及子宮頸的手術過程中,可避免切除到這些重要神經。 因此,在手術完整切除癌細胞組織後,膀胱與大腸的功能便能獲得保護,恢復更快,進而維持病人術後的生活品質。 坊間有傳接種HPV疫苗有機會出現嚴重副作用,令部分人因而卻步,其實HPV疫苗最常見的副作用主要只是打針的位置發痛及紅腫、頭痛、發燒,這些徵狀一般都會自行消退,甚少人會出現嚴重敏感。 前商台DJ蘇耀宗(細So)出軌事件爆光後,近日又再被傳染有性病,第三者練美施(Macy)更因感染HPV(人類乳頭狀瘤病毒)演變成子宮頸癌前病變。 以香港子宮頸癌的HPV分型報告來看,68%港人的子宮頸癌是由16及18型HPV引起,另有16%則是由50及58型引致。

  • 不過,魏銘洲主任提醒:「即使如此,女性仍應避免骨盆腔感染,一旦骨盆腔受到感染,還是增加子宮外孕機率。」而且,盡可能防止不潔的性行為,並使用保險套。
  • 倘若在子宮頸窺鏡檢查時顯示有高度病損,表示患者癌變的機會大大增加,因此需要接受治療。
  • 醫師表示,很多人以為HPV疫苗只能預防女性子宮頸癌,其實HPV引發的癌症,包括子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陰莖癌、肛門癌、頭頸癌等,以及俗稱「菜花」的生殖器疣,接種HPV疫苗都能有效預防,所以才會鼓勵男性也要接種。
  • 魏主任解釋:「進行試管嬰兒會同時注射數個卵子,有時會造成子宮內與子宮外同時懷孕。」一般的處理方式即是保住子宮內的胚胎,切除並取出子宮外的妊娠物,以免它生長發育、甚至破裂。
  • 如果寶媽是在不放心,可以等到過了哺乳期再去打HPV疫苗。

曾經流產或接受過人工流產的婦女,如果子宮不曾受到感染,不見得會提升子宮外孕的風險。 自然的懷孕是精蟲從陰道進入、沿著子宮頸來到輸卵管中段,而卵子從卵巢排出後便進入輸卵管,於是精子與卵子在輸卵管的中段結合,經過一段時間再進入子宮腔著床並發育成胎兒;至於子宮外孕亦即受精卵在子宮腔以外的部位著床。 對於遠端轉移的病人,例如已經轉移到肺臟、肝臟等,以往只能持續使用化療,但腫瘤反應率低,療效有限,復發率也很高。 若錐形切片邊緣有殘留病灶者,必須再實施子宮頸錐形切除手術。

子宮頸癌可以懷孕嗎: 子宮外孕未來還能懷孕嗎?詳解子宮外孕4個徵兆

治療方式主要是考量病人的年齡、健康狀態及癌症的臨床分期。 子宮頸癌可以懷孕嗎 如果病人年紀太大、健康狀態不佳等,即使是早期子宮頸癌,便不會考慮手術,而是選擇放射線治療。 至於 2B 期以後的子宮頸癌,由於侵襲範圍較廣,原則上會給予放射線治療。 醫師表示,很多人以為HPV疫苗只能預防女性子宮頸癌,其實HPV引發的癌症,包括子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陰莖癌、肛門癌、頭頸癌等,以及俗稱「菜花」的生殖器疣,接種HPV疫苗都能有效預防,所以才會鼓勵男性也要接種。 疫苗並不是百分百能夠預防子宮頸癌,不論有沒有接種疫苗,女性在開始有性經驗後,都應該定期接受子宮頸細胞檢查。

常見的子宮外孕多為輸卵管懷孕,主要採取腹腔鏡手術或藥物治療。 人工生殖會增加子宮外孕機率,可是也有醫學研究指出不會明顯增加。 魏主任解釋:「進行試管嬰兒會同時注射數個卵子,有時會造成子宮內與子宮外同時懷孕。」一般的處理方式即是保住子宮內的胚胎,切除並取出子宮外的妊娠物,以免它生長發育、甚至破裂。 張志隆表示,轉移的部位,可能會有不同的症狀,例如轉移到骨頭,可能會出現疼痛,淋巴結轉移可能會出現背部痠痛等。

子宮頸癌可以懷孕嗎: 疾病百科

目前研究資料顯示,不論男女每個人一生中約有5~8成的機會感染到HPV。 子宮頸癌可以懷孕嗎 男性也會經由性行為感染HPV,感染後大多不會有明顯症狀或不適,所以不易發現;當感染到第6、11型HPV,部分男性會出現菜花或其他生殖器病變,建議儘速至泌尿科就醫。 此外,伴侶性經驗較複雜、長期免疫力低落等情況,均可能增加HPV的感染風險。

子宮頸癌可以懷孕嗎

之後發展出化療與標靶藥物的治療組合,顯著提升晚期子宮頸癌治療的反應率。 在 2014 年之後,這種治療甚至成為標準的治療方式。 除了接種疫苗外,要減低性行為的風險:例如維持固定單一的性伴侶、每次性交都使用安全套、不吸煙、不喝酒以提升自身的免疫系統,抵抗病毒。 雖然國外的醫學研究指出藥物治療成功比例有90%,不過,患者要符合良好健康狀況、胚囊小、腫塊不大且未破裂、血液β-HCG濃度不高等條件,而且還要定期回診追蹤。

子宮頸癌可以懷孕嗎: 子宮頸癌復發有哪些前兆?

如果寶媽是在不放心,可以等到過了哺乳期再去打HPV疫苗。

子宮頸癌可以懷孕嗎

邱德生表示,如果已經感染HPV病毒,再接種子宮頸癌疫苗是沒有效果的,建議已經有過性行為的女性,若要接種子宮頸癌疫苗,可以先做人類乳突病毒檢測,確認沒有感染就能接種,效果最佳。 邱德生表示,其實女性只要年紀符合抹片資格,婦產科醫師都會主動協助採檢,有些常規接受抹片檢查的女性,也會可能發生子宮頸癌。 主要是抹片的敏感度雖高達七成,但還是有三成的不敏感度。 所以現在都在推動傳統抹片檢查加上人類乳突病毒PCR檢驗,約需自費一千八百元。 曾接受過骨盆腔手術或腹部手術,也會增加子宮外孕機會。 魏銘洲主任解釋:「進行腹部手術或骨盆腔手術時,如果造成輸卵管與周圍的腸子組織沾黏,會影響輸卵管的活動能力。將來受精以後,受精卵的流動變慢,可能在輸卵管著床造成子宮外孕。」此外,曾經骨盆腔發炎也會增加子宮外孕風險。

子宮頸癌可以懷孕嗎: 癌症預防

邱德生表示,子宮頸癌疫苗施打的目的是為了「預防」,因此政府推動高中生及早接種,就是希望能在初次性行為發生前可以達到預防的效果。 根據研究,子宮頸癌疫苗可以降低65%到85%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也能降低97%感染高危險的HPV16或18型的感染。 指「人類乳突病毒(Human 子宮頸癌可以懷孕嗎 Papillomavirus, HPV)」,是一種DNA病毒,會感染人體的表皮與黏膜組織。 它有100多型,可以分為低危險型與高危險型,是男性及女性重要的傳染病原之一。 臨床上有非常多女性會問,難道有過性行為之後就不能接種子宮頸癌疫苗了嗎?

近幾年來免疫療法興起,在子宮頸癌的治療上也有所突破。 張志隆指出,針對遠端轉移的病人,免疫療法在國外已經成為第一線療法。 臨床試驗觀察到,這類病人如果以免疫療法,搭配化療+標靶藥物癌思停,治療成效會比單獨使用化療來得好。 根據衛福部統計,子宮頸癌每年新增的個案約為1500人左右,每年約有650人左右因子宮頸癌死亡。 邱德生表示,子宮頸癌有99.7%是因為人類乳突病毒引起,0.5%的子宮頸癌患者測不到病毒。 引發子宮頸癌的人類乳突病毒有非常多種,主要分為低危險與高危險。

子宮頸癌可以懷孕嗎: 骨盆腔腫塊

魏主任說明:「進行藥物治療時,第一天是注射針劑,而第4天與第7天要進行抽血β-HCG濃度,甚至必須追蹤將近2個月。」如果病人無法接受醫囑,原則上不建議進行藥物治療以免發生危險。 主要是擔心病人在不自覺的情況下,腫塊破裂造成大出血,可能會引發休克、甚至死亡。 女性未有進行性行為之前並沒有患上HPV的風險,這個時候可打子宮頸癌疫苗(即HPV疫苗)。 子宮頸癌可以懷孕嗎 如果有打子宮頸癌疫苗和做足抹片檢查的話,可避免90%的子宮頸癌出現。

子宮頸癌可以懷孕嗎: 子宮外孕的4大徵兆

正常來說,一般女性有兩條輸卵管,如果只切除一邊而另一邊正常,仍可懷孕。 懷孕後流產機率較高:因子宮頸必須切除,懷孕時容易發生子宮頸閉鎖不全,也較容易流產。 新式的手術作法,是針對第一、二期的子宮頸侵襲癌,可以只將子宮頸切除下來,將癌症完整切乾淨,再將子宮重新與陰道對接。 復原以後,月經一樣正常、婦女仍然可以保有生育能力與正常性生活。 子宮頸癌的放射線治療總劑量必須達到 8500 厘葛雷(cGy),但是子宮頸周邊正常組織與器官,對於放射線的忍受劑量小於所需的放射線劑量,例如膀胱最高只能忍受 6000 厘葛雷,不足的劑量就得用近接治療的方式逐次給予。 微創手術在子宮頸癌的應用上稍具爭議,有些研究數據指出,與傳統手術相比,微創手術復發率、存活率等結果反而較差。

子宮頸癌可以懷孕嗎: 治療方法

不過子宮頸癌最容易復發的還是在原發位置,只要定期追蹤,抹片、內診都容易發現。 晚期子宮頸癌復發率高,還可能擴展到膀胱、大腸,或遠處轉移到肺部、肝臟,治療困難,以往只能持續化療,但腫瘤反應率低、療效有限,復發率也很高。 臨床分期在 1A2 ~ 2A 的病人,通常會進行根除性子宮切除手術,切除子宮頸、子宮、陰道 2 公分、子宮頸旁組織、卵巢和輸卵管。 台大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鄭文芳表示,一般而言,臨床分期在 2A 之前的子宮頸癌可用手術治療。

不過,並不是每一種HPV感染都會致病,部分HPV對人體是沒有太大影響。 目前全球共有3支疫苗上市,我國皆已核准,分別有二價、四價跟九價3種(但四價因停產,已於2021年第一季開始停止供應自費市場)。 不論施打哪一種疫苗,皆可預防最重要的第16型及第18型引起的子宮頸癌,保護力約10年上下。

在檢查過程中如有需要,醫生會抽取少許組織作病理化驗確診。 根據統計,30歲以上的台灣女性,三年內接受抹片的比例約五成左右,遠低於歐美國家的八成。 邱德生表示,有些女性對於抹片,會有莫名的恐懼,可能來自於第一次抹片或是內診經驗不佳所致。 但現在有薄膜式的抹片,採檢時即使醫師的技術有待加強,不適感能大幅降低,只是需自費約一千元左右。

它們都是用來治療子宮頸癌前期病變 (並非癌症) 子宮頸癌可以懷孕嗎 的小手術,以達到防止宮頸病變演變成子宮頸癌的目的。 在香港,電熱環子宮頸局部切除術是最常採用的治療方法。 導致子宮頸癌的危險因子為初次性行為年齡早、多位性伴侶、性傳染病史、人類乳突病毒感染等,其中,女性終其一生約有五成的機率會感染人類乳突病毒。 除了定期做抹片檢查以外,接種子宮頸癌疫苗也能防範,平時則建議多關注早期症狀。 他也遇到患者被送來醫院,患者的血壓很低、臉色蒼白、心跳很快,做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腹部都是血水,沒發現子宮腔胚囊,經過驗尿檢查確定子宮外孕,立即進行開刀。 此類患者若送至醫院太慢亦可能致命,因此,子宮外孕是初期懷孕造成死亡率的原因之一。

醫師解釋,有90%感染者身體的免疫細胞會自動將病毒清除掉,感染會在1年內消失,剩下「甩不掉」病毒的人,就稱為「持續性感染」。 持續性感染者中,超過一年病毒不消失,女性未來罹患為子宮頸癌的機會才會較高。 80%經由性接觸傳染,或透過接觸皮膚、黏膜、體液而感染。 這也是為什麼,各國的公衛政策皆建議對於還沒有過性行為的青春期女性,進行預防保護-接種HPV疫苗,以達到較好的預防效果。 此外,外部生殖器接觸帶有HPV的物品,也可能造成HPV感染。

子宮頸癌可以懷孕嗎: 子宮外孕的再發率15%

研究發現,「化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癌思停」有助提升晚期子宮頸癌治療的反應率近 5 成,而且能降低 2 ~ 3 成疾病惡化及死亡風險,存活時間延長至近 1 年半。 當醫師剛發現身體出現可能癌變的細胞時,會進行子宮頸錐狀切除術,經由陰道,以圓錐狀方式切除子宮頸病灶部分,並篩檢異常細胞,好在病灶發展成癌症前將其移除。 暫時沒研究指出需HPV疫苗持續接種,所以只需要完成一個接種療程便可。 但要謹記,HPV疫苗並非百分百能預防所有引致子宮頸癌的HPV感染,所以就算接種了,仍應該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篩查。 由於HPV感染主要是性行為引起的,最理想的接種疫苗時間就是在初次性行為前,最早可接種子宮頸疫苗的年齡是九歲。

子宮頸癌可以懷孕嗎: 子宮頸異常細胞及子宮頸癌

至於手術治療則是以腹腔鏡手術為主,主要是腹腔鏡手術的傷口小,病人恢復快,通常開完刀的第二天即可出院。 腹部疼痛則要視個人狀況,有些人僅是覺得輕微悶痛,例如:輸卵管懷孕,胚胎在輸卵管漸漸發育而導致輸卵管腫脹、疼痛,若輸卵管的妊娠物破裂,則會大量出血造成劇烈腹痛。 至於子宮外孕最常見的部位將近98%在輸卵管,其它則分布在卵巢、腹腔、子宮頸、剖腹產的疤痕上,或因子宮畸型導致受精卵在子宮殘角發育。 我們的團隊由具有豐富醫學寫作經驗的記者、編輯組成,內容來自採訪諮詢資深癌症醫學和照護知識的專家與相關書籍,盡力提供正確可信的醫療健康知識。 但無意取代專業醫師診斷,無法為個別讀者對內容的應用負醫療或法律責任。

子宮頸癌可以懷孕嗎: 子宮頸癌 2022 最新治療是免疫療法!了解治療費用、手術後遺症

大腦媽媽 嗨,我是大腦媽媽,我是心理學博士候選人,也是一名媽媽。 每天都要吃可愛早餐的蔬食女生,擅長以簡單方式幫食物變身,每周上載料理教學… 手術過程易導致大腸、膀胱神經受損,出現便秘、排尿不順等症狀。 但多數病人在經過膀胱訓練後,一個月左右就能慢慢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