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東醫院聯網副顧問醫生(規劃及發展)余海欣說,新大樓主打跨部門合作的「項目樓層」,為全港首創,屆時會將專科服務整合,加強各專科合作,設婦產新生嬰兒科、腦神經科、心胸肺科、骨科、腸胃科、腎泌尿科,提供一站式服務。 這台「智慧型」自動操作創新技術並特別適合治療肺癌和肝癌的系統,將安裝於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內,估計一年內完成付運、安裝和測試後為市民提供服務,是香港公共醫療系統內首台TrueBeam高準確度放射治療系統。 李嘉誠基金會捐贈一台現今全球科技最先進、價值四千萬港元的TrueBeam系統予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是香港公共醫療體系內的第一台,為抗癌提供空前的速度和精準度,縮短治療時間至數分鐘,減低病人在接受治療時的不適。 威爾斯親王醫院臨腫瘤科男女混合病房多一名護士和一名病人服務助理確診,群組累計有八名病人和職員確診。 醫管局表示,仍在調查感染源頭,病房已經暫停接受新症和探訪,並徹底消毒清潔,會密切監察病房病人和員工狀況。
由於當時醫生並無察覺病人乙的醫療記錄內錯誤夾附了病人甲的藥物處方記錄,故錯誤根據該記錄處方一項病人乙本來無須服用的藥物(低劑量的降血壓藥物 Lisinopril )予病人乙。 ),簡稱威院,是一所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沙田圓洲角提供第三層醫護服務的大型公立全科醫院,亦是香港兩所教學醫院之一,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教學醫院。 對於實體癌,通常需要到跨專科團隊治療,涉及手術、藥物治療及/或放射治療,而每種治療方法都由不同的專科醫生主理。
威爾斯腫瘤科: 威爾斯親王醫院腫瘤科: 專科門診診所產科名單
重建計劃在2018年9月開始,預計第一階段工程將於2027年完成。 李嘉誠專科診療所(北翼)附設於威爾斯親王醫院南端,樓高4層,於1984年5月隨著醫院落成正式啟用,內設49間各類全面性專科檢查及診症室。 威爾斯腫瘤科 而南翼則在1995年2月開始興建,於1997年6月竣工,同年8月開放啟用,南翼包括地下共5層,總面積7,930平方米,設有70間診症室,裝置先進儀器設備。
2016年3月10日,一名孕婦疑因血壓高,由母嬰健康院轉介至威院李嘉誠婦產科專科門診,覆檢後血壓正常。 三月九日再覆診,一度量得血壓高,再量又回復正常,何太在家量血壓亦屬正常水平,院方認為無迹象顯示屬妊娠毒血症或其他併發症,着她繼續在家定期量血壓,翌日晚飯後,突然面色發紫,身體不斷抽搐,立即報警送院搶救。 院方一系列檢驗結果排除何太患妊娠毒血症或羊水入血,僅稱她有「不可預測的突發心室顫動及胎盤剝離」。 孕婦由威院轉至沙田醫院,至今如植物人般,只懂得張開眼,對外界毫無反應,以鼻胃管餵食,嬰兒仍在威院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留醫,使用呼吸機,醫生預告BB可能無活動能力。 2011年7月13日,一名73歲,一向患有心臟病、糖尿病及慢性腎衰竭的女病人因一實習醫生出錯,導致誤服另一名病人的藥物,造成慢性腎衰竭急劇惡化而病逝。
威爾斯腫瘤科: 醫療服務及收費
院方展開追蹤調查後,發現同房3名男病人及2名護士確診,即合共6人染疫。 威爾斯腫瘤科 本院腫瘤科由原設於瑪麗醫院、伊利沙伯醫院、瑪嘉烈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及屯門醫院的五間兒童癌症中心合併而成,為所有於本港公營醫療系統中的癌症及複雜血液疾病兒童提供診斷及治療。 威爾斯腫瘤科 威爾斯親王醫院於1984年啟用,為醫院管理局轄下急症區域醫院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教學醫院,為區內居民提供全面及專業的醫療服務。
2011年5月26日,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系一名助理教授在4月24日復活節假期凌晨,為一名年輕女病人進行緊急眼角膜移植手術,但他帶同女友入手術室觀看手術;該女子是中大醫學院碩士研究生,並非威院的醫護人員。 2007年6月15日,21歲血癌女病人呂巧琳,在威爾斯親王醫院接受化療注射,女醫生梁錦雪錯誤將只可作靜脈注射的針藥長春新鹼(Vincristine)打入脊髓,導致呂巧琳昏迷,22日後不治去世。 2010年5月,案件於死因庭聆訊,涉案打錯針的梁錦雪醫生於死因庭哭著向死者的父母致歉。 梁錦雪醫生供稱沒有留意裝有長春新鹼針筒上的標籤註明僅供靜脈注射,也不知道此藥經脊髓注射會致命。 2010年5月14日,死因庭裁定呂巧琳,在威爾斯醫院接受化療注射打錯針,是死於不幸。 裁判官說,呂巧琳的死因很清晰,是醫生及護士無看清楚藥物注射方法,將原應注入靜脈的藥,錯誤注入脊髓。
威爾斯腫瘤科: 服務時間
在手術後出現下體變形、不舉、失去感覺,要插尿管排尿,更患上抑鬱症。 專家報告曾指,申請人下體只是受輕傷,應採用保守及觀察治療,事實上沒必要進行手術,而手術後的護理情況低於標準水平。 2008年5月,一名威爾斯親王醫院的護士誤將病人甲的藥物處方記錄存放至病人乙的醫療記錄內。 威爾斯腫瘤科 沙田醫院的醫生為病人乙診斷及參考其在威爾斯親王醫院的治療記錄後為他處方藥物。
- 阿成每隔兩周就會到威院日間化療中心覆診,醫護人員會為他接駁便攜式輸藥泵,輸注化療藥物FOLFOX,在確保儀器接駁穩妥後,阿成就可離院,在家接受46小時的輸注,輸注完成後才返回醫院拆除輸藥泵,他至今已使用輸藥泵達30次。
- 另外,醫管局除已設置兩部「正電子電腦斷層掃描機」,為病人提供服務外,還在過去數年加裝額外的電腦掃描造影機和磁力共振掃描造影機,以提升服務量。
- 首階段會拆除現時醫院4座舊職員宿舍,改建為臨床服務大樓,將會增加450張病床和16個手術室。
- 2008年5月,一名威爾斯親王醫院的護士誤將病人甲的藥物處方記錄存放至病人乙的醫療記錄內。
- 翌日(廿三日)早上八時再度入院,經過分流程序,約三個小時後才做X光檢查,證實是肺炎,直至傍晚六時,院方才注射抗生素,惟四十五分鐘後其病情急轉直下,神志迷糊、血壓急降、心臟更一度停頓近十分鐘,轉送深切治療部搶救。
- 中心配備各種高科技放射治療系統、診治儀器及手術室相關配套,提供周全的住院服務和緊急醫院服務。
阿成每隔兩周就會到威院日間化療中心覆診,醫護人員會為他接駁便攜式輸藥泵,輸注化療藥物FOLFOX,在確保儀器接駁穩妥後,阿成就可離院,在家接受46小時的輸注,輸注完成後才返回醫院拆除輸藥泵,他至今已使用輸藥泵達30次。 醫院管理局主席胡定旭先生對李先生的慷慨捐贈表示感謝,這新系統是在公立醫院設置的第一台,並希望這台新系統為香港市民在治療癌症方面帶來更大效益。 根據治療需要,我們會安排病人在本中心進行電腦設計掃描,這些影像資料將幫助我們為病人設計出一個合適的治療方案。 她信中最後表示,「既然你委身於公立醫院,請你顅及自己的態度,你一言一語可殺一個病人,希望以後再也不會跟你遇上」,又指已失去摯愛的爸爸,「希望你再在腫瘤科門診時對病人不要再冷言冷語,摧毀別人的家庭」。
威爾斯腫瘤科: 放射治療的幕後精算師 醫學物理學家鄭致遠:反覆運算…
直到3月12日,女童在外公家中吐出一個階磚大小的血及血塊,即時送往威院求醫,獲醫生告知凱晴只是患上腸胃炎,因嘔吐致食道受損而吐血,3天後安排她出院。 2009年8月,一名男病人因連續多日高燒、胸肺疼痛,在家中三度暈倒,晚上由女友陪同下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求診,醫生替他「聽肺」後認為沒雜音,診斷是上呼吸道感染,僅處方藥物給他離開,沒有做X光檢查。 翌日(廿三日)早上八時再度入院,經過分流程序,約三個小時後才做X光檢查,證實是肺炎,直至傍晚六時,院方才注射抗生素,惟四十五分鐘後其病情急轉直下,神志迷糊、血壓急降、心臟更一度停頓近十分鐘,轉送深切治療部搶救。 2012年9月14日,中文大學醫學院宣布與美國貝勒醫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為中大教授提供臨床遺傳病學培訓,并將在威爾斯親王醫院推出全港首個一站式遺傳病門診服務。 撰文者其後再網上向其父主診醫生發信,批評對方對亡父的冷言冷語令病人非常難受,勸喻他再忙也要顧及態度,「你一言一語可殺一個病人」。 威爾斯親王醫院腫瘤科 面對藥物註冊的困局,有資深藥劑師提出了3個改善註冊及用藥制度的方向性建議,不但能讓病人得到更快用藥的機會,對監管機構以致藥廠亦都有利,締造三方共贏的勝局。
我們的跨專科醫療團隊由外科、內科腫瘤科、臨床腫瘤科、病理學和放射科的專科醫生所組成。 一間座落旺角的臨床腫瘤科專科診所,為大眾市民提供專業的癌症診治服務。 除了醫生會提供貼身的治療方案,還有資深化療護士和放射治療師,整個團隊能提供專業、適切的治療予患者,陪伴病人及家人對抗病魔,令他們感到關懷及希望。 要傳承,就要讓新一代接觸、參與,並了解箇中歷史,才能有真切感受。
威爾斯腫瘤科: 診斷性檢查
這次終於照到肺部有一個陰影,普通科醫生即時轉介郭明到沙田圓洲角胸肺科診所,再轉到將軍澳靈實醫院。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說,明白腫瘤科病人或有跨專科病史,醫生需更多時間診症,但輪候安排應作更適切預算,「可以預計每個時段醫生睇症數目,計番一個時段可以睇幾多症」。 阿成無法適應,一個月後轉到威院就診時,遂然決定轉用家居化療方式。
香港聯合腫瘤中心提供癌症篩查、診斷及治療服務,包括免疫治療、化學治療、標靶藥物治療、放射治療(電療)、荷爾蒙治療及紓緩治療等。 臨床腫瘤科醫生提供專業醫療意見及合適的治療方案,為每位病人度身訂造最個人化的治療。 中心亦為合適的病人提供藥物資助計劃及臨床研究計劃,期望減輕病人經濟上的負擔。 生防護中心昨日公布,本港新增一千九百一十七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個案,本地個案佔一千七百九十九宗,輸入個案有一百一十八宗,沒有新增死亡個案。
威爾斯腫瘤科: 「醫生話唔知等幾耐才可做手術」
2011年9月6日,一名21歲男子當年在醫院出生後,被誤診為「大血管移位」,於出生後三日進行手術,拉闊他心臟間隔上的卵圓孔,開出一個九毫米的孔;但是在3個月後,醫院承認斷錯症,有關手術根本不必要進行,而當時醫生未有縫合缺孔。 他於2002年,即他12歲時,發現心臟卵圓孔的問題,並於2003年轉到葛量洪醫院進行縫合手術,但當時這個缺孔已擴大至二點三厘米。 第二期重建計劃包括在2018年至19年分階段拆卸4座職員宿舍(A、C、D、E座),用作興建一座新住院大樓,現時位於舊大樓的兒科、婦產科及腫瘤科將率先遷入,新大樓落成後將可提供額外約450張病牀及16間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