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道西192號2024詳解!(持續更新)

【大公報訊】記者林志光報道:市區舊樓有價有市,有業主趁發展商渴地之際,放售所持物業,其中何文田太子道西264至264號B舊樓,現以招標方式出售,七月五日截標,業主意向價約三億元。 市建局規劃及設計總經理麥中傑向我講述唐樓內外主要保育的建築特色,包括建築群的立面、原裝地磚、樓梯、氣窗等。 其中一個有趣的特色,是唐樓有一個離天花寸許的屋蓋,四邊留有空隙;由於屋蓋比天花大,所以一方面能夠擋雨,另一方面能送風及透入天然光,反映當年建築的小智慧。

太子道西177及179號分別於2010年11月10日,及同年3月2日被古物諮詢委員會確定評級為三級歷史建築。 自2008年9月項目開展,城市規劃委員會已於2010年3月12日根據《城 市 規 劃 條 例》第9條公布其核准發展計劃圖。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 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太子道西192號: 太子道西210號 210 PRINCE EDWARD ROAD WEST

後來與界限街及亞皆老街並排的前者被稱為太子道西,過九龍城迴旋處後(往牛池灣方向)被稱為太子道東。 )是香港九龍半島西部的一條主要道路,貫穿油尖旺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和觀塘區四個行政區域。 道路由大角咀東部開始,經太子、九龍塘、九龍仔、九龍城、馬頭圍及新蒲崗,到達牛池灣經彩虹交匯處接駁觀塘道、清水灣道或龍翔道。 擁有大型零售商場,總樓面面積240,000平方呎,提供22,100平方呎辦公空間。 交通便利,可步行前往港鐵旺角站,附近設有各線巴士及小巴站。

1920年代,香港政府開發旺角(現今稱為太子)一帶,並興建一條連接九龍城附近的主要道路,原名宜華徑。 1922年4月6日,英國王儲愛德華王子(後來在1936年即位成為國王的爱德华八世)到訪香港,參觀了這條主要道路的興建工程。 為紀念此事,香港政府翌日將此未被官方命名的道路命名為「愛德華皇子道」,其後又被改為「英皇子道」。 太子道西192號 物業於2007年初被收購,原本預計於2010年宣佈活化後兩至三年內落成,而酒店最後延至2020年12月正式開幕,並開放二樓常設展廳予公眾參觀。

太子道西192號: 太子道西190號評論

相信不少市民都有逛過旺角花墟,選購花卉或盆栽,但大家有沒有留意附近的特色唐樓建築? 我日前到訪油尖旺區,參觀了由市區重建局(市建局)負責的太子道西╱園藝街保育活化項目。 該址是現存香港市區最長相連的戰前「騎樓」式唐樓群之一,展現上世紀30年代的建築風格,經活化後現在已煥然一新。 市建局在進行市區更新規劃過程中,保留了當區的社區特色和歷史文化風貌,做到新舊共融,並為唐樓群注入新活力。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太子道西192號位於太子太子道西192號(中原樓市片區:太子)。 太子道西192號的實用面積由1,138呎至1,138呎。 太子道西 號原為一列並排16幢唐樓,建於1930年代,採用了當時西方流行的「裝飾藝術」建築風格,是香港第一代鋼筋混凝土建築,昔日被稱為「摩登」住宅,吸引不少中產家庭入住。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些建築物由不同人擁有,業權分散。 太子道西192號 在60年代後期,部分唐樓被拆卸重建,目前只剩下十幢。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太子道西192號: 太子道西206-208號

太子道西大致為西行行車,為連接九龍東西之一條骨幹道路之一(其東行對應道路為界限街),少數路段為東西行雙向,當中東行路段主要擔任連接區內街道的角色。 據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於2020年11月4日回應地產站查詢時指,項目以細單位為主,預計2020年底前開售。 僅有兩伙,位於20樓A、B室,實用面積分別為834及1,351平方呎,各配置35或46平方呎平台、632或1,078平方呎天台及16平方呎工作平台;B室另設有22平方呎露台。 而兩房戶的實用面積介乎349至436平方呎;三房戶的實用面積為624至684至平方呎;四房戶的實用面積由869至892至平方呎。 戶的實用面積介乎251至266平方呎;一房戶的實用面積由296至345平方呎,其中位於正南之一房戶只有16伙。 小鴨子舞蹈藝術學院提供一系列的兒童舞蹈課程,包括芭蕾舞、爵士舞、韓風舞和成人瑜珈。

太子道西192號

只設6伙,位於3樓A至D室及H室、18樓A室,實用面積由266至871平方呎。 戶戶配置7至133平方呎平台;部份單位另設有16平方呎工作平台或/及23平方呎露台。 太子道西192號 共有93伙,實用面積為251至892平方呎,戶戶配置22或23平方呎露台;多數單位另設有16平方呎工作平台。 單位的實用面積介乎251至1,351平方呎,樓底高度由2.925米至3.925米,分別採用開放式或獨立式廚房設計。 據地政總署資料顯示,發展商已在2017年8月完成項目2.1244億元補地價,每平方呎補價金額約5,271元。

太子道西192號: 太子道西192號 192 PRINCE EDWARD ROAD WEST

唐樓群在保育及活化後,保留了樓宇的建築風格,同時亦配合花墟自上世紀開始作為花卉及園藝業集中地的角色,融合新與舊的元素,延續社區特色,並注入活力。 太子道西192號 2008年,市建局根據《市區重建局條例》提交發展計劃,展開保育及活化唐樓群作商業和文化用途。 整個項目分階段進行,市建局將樓宇保留下來,並採取「最小干預」的方式,進行的工程只限於翻新及修復,以及提供現代化屋宇設備,保留了原有的建築形態和主要建築特徵。 『宅谷地產資訊網』只提供資訊媒介平台給予網絡使用者放盤或搜尋樓盤,資訊內容由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或由『宅谷地產資訊網』從其他參考資料或來源獲取。 本網頁中涉及任何人士、產品或服務的資訊,不得視為『宅谷地產資訊網』推薦或認可。

太子道西192號屬於32(小學校網)及油尖旺區(中學校網)。 太子道西192號鄰近港鐵太子站,只需步行5分鐘到達。 此外,其士國際(00025)去年底斥資約3.33億元,購入太子道西292至292號D的舊樓,以可重建樓面計,每呎約8500元。 另黃氏家族於去年初斥資5.16億元,購入太子道西294至296號A舊樓,以可重建樓面計,呎價約8367元。 佳明集團向越秀地產購入的區內新樓明寓,早前透過招標方式出售一個中低層單位,成交價逾4800萬元,呎價近3.7萬元。

太子道西192號: 建築特色

太子道西在1920年代興建,原名「宜華徑」(Edward Avenue),以大角咀及九龍城為盡頭。 1922年4月6日,英國皇儲愛德華王子(後稱愛德華八世)到訪香港,參觀這條主要道路的興建工程。 日佔時期配合軍政府的日化政策,太子道一度改稱「鹿島通」。 於1958年6月27日,為免與在1935年通車的英皇道混淆,此道路又被改稱「太子道」。 太子道西(Prince Edward Road West),位於九龍半島的中央,由油尖旺區大角咀通州街延展至九龍城區九龍城太子道東近打鼓嶺道,是一條東西行雙向道路,但部份路段是單向行車。 方面太子道西及亞皆老街沿線民生商店及食肆林立;於港鐵旺角東站有大型購物商場MOKO新世紀廣場。

由於『宅谷地產資訊網』不另核實第三方提供者的身份或所提供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或任何資訊並非最新的,請閣下自行向有關人士及部門核實。 若有任何爭議,或因為使用本網頁的資訊而引致直接或間接損失,『宅谷地產資訊網』概不負責。 『宅谷地產資訊網』不發表任何聲明或作出任何保證,無論是明示或暗示的,就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 如閣下繼續使用本網頁,即表明同意接受此等免責條款。 油尖旺區的太子@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4,526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39,055人。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恆通大廈,萬盛閣,寶田大廈。

太子道西192號: 太子道西162 號, 九龍其他地區, 香港

方面,亞皆老街及太子道西沿線民生商店及食肆林立;於衙前圍道一帶有更多飲食選擇,同時還有九龍城廣場及街市可供日常購物。 2005年5月9日:在惡劣天氣下,太子道東近新蒲崗一段發生棚架倒塌意外,整段來回方向需要封閉,引致交通嚴重擠塞。 由於天氣仍然惡劣,加上正值下班時間,車龍一度伸延至旺角、九龍塘、紅磡等主要道路,九龍區交通近乎完全癱瘓,受影響市民數以十萬計,部份需要步行數小時返回東九龍。 太子道西192號 橫跨太子道東,現今景泰苑對出的行車天橋在連接啟德及新蒲崗的啟新道通車後封閉並清拆,原址重建一條綠化架空走廊連接啟德發展區與新蒲崗。 由太子道東東行往協調道的天橋則於2021年9月25日啟用,提供一條比啟新道更方便快捷的天橋前往啟德一帶。 太子道西 太子道西192號 號,原先為一列16幢戰前唐樓群,於1930年代初由一間比利時建築公司興建,當時被稱為「摩登」住宅,目標客戶為中產家庭。

太子道西19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