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廣場的士站2024詳細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金鐘(東)巴士總站位於統一中心地下,附設城巴新巴顧客服務中心,而金鐘其餘三個巴士總站金鐘(西)、添馬街及樂禮街,與此站亦僅咫尺之遙。 太古廣場的士站 為改善當時日漸擠塞的中環、金鐘及灣仔區交通,運輸署於1998年10月25日重新整理金鐘道東行巴士站位置,作出更有秩序安排,以減少巴士互相穿插停站上落客。 上述路線由當天起改經干諾道中及紅棉路支路往金鐘道,在金鐘的巴士站遷至力寶中心外。 現時經干諾道中及紅棉路支路駛至此站的西隧路線中只有930系列、960P、N952及N962線停靠此站,其餘相類路線一律停靠「力寶中心」分站(N952及N962線則兩站均停)。

太古廣場的士站

乘客只須以同一張備有可用票值之八達通,並於1小時內於香港站、九龍站或青衣站轉乘至機場快綫或任何港鐵之車程,即可享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如途經尖沙咀站或尖東站轉綫,必須於30分鐘內完成)。 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包括羅湖站及落馬洲站,但不適用於輕鐵、港鐵巴士、港鐵接駁巴士)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如使用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只適用於前往市區預辦登機服務之前一程港鐵車程。 太古廣場坐落港鐵金鐘站上蓋,該車站是港鐵港島線、東鐵綫、荃灣線及南港島線的交匯點,乘客可乘搭該鐵路線,往返港鐵及機場快線各站。 地鐵公司喺2003年同香港政府及地產發展商喺太古廣場三期地底起行人隧道連接金鐘站現有通往太古廣場嘅行人隧道,長280米,隧道內有行人運輸帶,已於2007年2月26號啟用。 乘客可以由金鐘站F出口行去太古廣場三期或灣仔星街及皇后大道東一帶。

太古廣場的士站: 車站用途

太古廣場三座直接以設有空調的行人隧道連接港鐵金鐘站,車站正正是港鐵港島線及荃灣線的交匯點,方便乘客往返港鐵及機場快線各站。 金鐘站興建於當年仍屬海軍船塢遷拆後遺留下來的空地,不少發展商乘地下鐵路之便於地皮上興建了寫字樓、商場等,屬新商業中心區,不少跨國企業、公司總部、外國領事館甚至政府部門、高等法院等均設於金鐘站周邊,故每日上下班時間通勤人流甚多。 加上政府與私人發展商分別在金鐘發展了金鐘廊及太古廣場,故每日很多乘客乘搭港鐵到該站下車購物,而太古廣場包括了數間酒店,且B出口曾經設有城巴海洋公園專綫629,故旅客人流亦甚多。 南港島綫通車後,旅客亦會於此站轉乘南港島綫前往海洋公園。

  • 此外,金鐘站有唔少自助服務設施畀乘客用,包括恒生銀行及中國銀行(香港)嘅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自動影相機等。
  • 但是由於其月台地板開始呈現老化,因此港鐵決定將金鐘站的月台地板更換。
  • 只有在閣下以書面方式給予同意或以書面方式表示不反對的情況下,我們方可為直接促銷而使用及/或移轉閣下的個人資料。
  • 我們亦可能收集與閣下的網際網路協定位址(IP 地址)、瀏覽器類型、域名及瀏覽時間有關的資料。
  • 新巴及城巴報站系統播報此站時,會列出「 太古廣場、金鐘站 」(Pacific Place, Admiralty Station )。
  • 671線總站與一眾大老山隧道路線的中途站皆遷入公共運輸交匯處,此站更為大老山隧道路線往沙田方向在九龍的尾站,巴士離開此站後,會沿大磡道旁支路直接駛往大老山隧道。

第三期地皮則由收購灣仔星街一帶舊樓而得,前後共耗時約10多年。 而商場部份早年稱為The Mall,到90年代後期才統一稱為太古廣場。 〈太古地產與地下鐵路合作建行人隧道連接太古廣場斥資七千萬預期明年竣工〉,《華僑日報》,1990年5月8日。 》及1994年《鐵路發展策略》中提出中型鐵路南港島綫之長遠方案,分縱、橫兩綫,其中橫綫貫穿南區西部,縱綫則由鴨脷洲出發,至港島北市區設「太古廣場站」接駁金鐘站,惟顧問估計當時規劃之道路系統能夠滿足未來交通需求,整個方案最後擱置。 1980年政府通過興建港島綫,並於兩個側式月台旁邊興建港島綫月台,成為了島式月台。 為配合過海人流,當時西行綫月台被設計成位於往荃灣月台側,而東行綫月台則位於往中環月台側,成為跨月台轉綫站。

太古廣場的士站: 金鐘變電站

太古廣埸二期為樓高25層的甲級寫字樓,基層為高級零售商場,基座以上為設計精美的寫字樓面,位於金鐘區的核心,樓層樓面面積20,000平方呎。 坐落港鐵轉乘站之上,交通便利,地面也有的士站及巴士站等交通設施。 2019年7月1日,由於港島區有遊行活動,並預期有大量乘客,港鐵按警方要求臨時關閉金鐘站。

太古廣場的士站

喺港島綫未投入服務前,金鐘站曾經係中華巴士大部份地鐵接駁巴士嘅起點站。 港島綫通車之後,金鐘地鐵站公共運輸交匯處漸漸轉型為來往港島各區巴士路線嘅中途站,同埋部份過海巴士路線嘅終點站。 由2020年1月1日開始,泊車費用為每小時30港元,Visa卡、萬事達卡或八達通卡繳費均可。 1984年初,政府有意發展東區海底隧道,作為行車和鐵路兩用隧道,其中鐵路部份以地鐵觀塘綫由觀塘站經藍田站延伸至香港島。 原計劃觀塘綫在太古站與港島綫交匯,但後來為遷就行車隧道的走線,最後改以鰂魚涌站作為兩綫交匯的車站。 太古站共設有9個出入口,主要連接英皇道、康山道及太古城一帶。

太古廣場的士站: 太古坊二座

這個綜合發展項目將金鐘轉化成為香港又一個備受歡迎的購物消閒熱點及商業地標。 太古廣場的士站 太古廣場毗鄰洋溢藝術氣息的星街小區,不少時尚店鋪與特色餐飲選擇近在咫尺。 太古廣場有5座甲級辦公樓(太古廣場1、2、3、5及6座)、4家5星級酒店(香港港麗酒店、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香港JW萬豪酒店及奕居) ,還有提供共270個單位的服務式住宅(太古廣場栢舍)。

區傑棠稱其將「金鐘」二字寫得較為鬆散,用意在於象徵鐘聲迴蕩。 南港島綫通車前後,港島綫與荃灣綫月台牆身新添之藍色玻璃面板亦印有站名書法大字,令書法字同時擴展至荃灣綫月台及原有搪瓷板以外的位置,使荃灣綫首現月台書法字。 金鐘站舊有部分主要以藍色為車站套色,大堂兩旁及荃灣綫下行月台亦有黃色搪瓷板,南港島綫與東鐵綫擴建部分則以白色為主。 2016年起,大堂及月台原鋪藍色紙皮石面的中央柱身陸續更換為白色雲石,月台最外面的柱身及牆身則更換為藍色玻璃面板,以配合年底南港島綫通車及車站擴建部分啟用。

太古廣場的士站: 太古城中心 (太古城道)

兩綫路軌並非平行,荃灣綫路軌位於夏慤道及海富中心下(北面),港島綫路軌則位於德立街下(南面)。 四個月台都向外彎曲(車卡中央部分空隙最闊),令月台不同位置寬度不一,在港鐵沿綫各站島式月台之中較罕見。 由於月台彎曲引致月台與列車之間空隙較闊,列車到站時會播出「請小心月台空隙」的廣播,月台地面邊緣更貼上曾為此站獨有之大型「請小心月台空隙」標貼。 後來有其他車站呈彎曲的月台也於地面貼上類似標貼,近年更於月台幕門或月台閘門貼上,以加強提示乘客。 太古城中心(Cityplaza,城巴新巴地點代號為TAK)巴士站,位於港島東區鰂魚涌太古城太古城道18號太古城中心暨太古城中心一座地下出入口外,毗鄰香港東隅,是一個單向西行中途站及晨早路線總站。 新巴720P線以此站為起點站,在早上繁忙時間以循環線形式提供服務,其動態巴士站表會顯示此站名稱為「太古城」(Taikoo Shing)。

2019年6月11日約晚上7-8時,有示威者計劃在晚上到金鐘添馬公園聚集,反對《逃犯條例》二讀草案。 期間有大批警員在港鐵金鐘站搜查示威者的背囊及身份證,被搜查的年輕人一字排開站在車站大堂的牆側,而且警方於檢查完畢後卻不准許他們離開。 太古廣場的士站 而警方稱有人呼籲在集會使用暴力,教唆示威者使用汽油彈等,因此確保公衆安全,避免有人帶危險品參加集會。

太古廣場的士站: 香港皇后大道東8號

金鐘站車站大堂曾經作出多次翻新,翻新工程不斷增加大堂商店數目,為乘客帶嚟方便,同埋增加地鐵公司嘅非車務收入。 由於太古站位處於堅固的花崗岩地底,故當時車站承建商須以興建人工石洞的方式興建車站,石洞以簡單的混凝土樑柱結構方式建造,亦以拱形結構支撐,因此車站大堂廣闊無柱;而月台則只有兩排柱陣結構,而通往出入口的行人隧道則以鑽挖方式興建。 若閣下使用我們於物業所提供的WiFi,我們可能會收集閣下的位置資料(若閣下已在閣下的設備上對此給予同意)。

東區走廊第一期1984年通車,當時東區落腳點就在現今太古城中心三期及四期對出的交匯處,多條東區走廊特快路線均途經太古城。 西區海底隧道各「西隧快線」於1997年5月1日投入服務,當中905、914、934、935、960及969線往灣仔方向途經德輔道中及金鐘道東行並在此設站。 每逢清明節及重陽節正日,九巴會開辦特別路線3S,循環來往鑽石山墳場,惟其「鑽石山站」總站並非位於公共運輸交匯處內,而是在此站車輛出入口對面、龍蟠街西面路旁的巴士站設站。 太古廣場的士站 地下鐵路接駁路線3M及91M於同年12月開辦時,隨即以該處為總站;1983年投入服務的11M線亦以此為總站。 太古廣場的士站 太古廣場栢舍提供共268個服務式住宅,一房、兩房或三房設計。

太古廣場的士站: 太古廣場三期

乘搭機場快線往香港站的整個車程僅需24分鐘,您可於香港站轉乘接駁巴士H1直接前往太古廣場一座。 而翌日(2019年6月13日)凌晨5時許,港鐵曾宣佈會重開車站,但大約於半小時後表示因警方要求仍然關閉,市民批評港鐵沒有事先預告,同時認為政府漠視小市民利益。 另外港鐵亦為方便乘搭荃灣綫或東鐵綫前往九龍區或新界區的乘客,故在車站大堂及月台加設數部名為「過海易」的顯示屏,而屏幕上會顯示月台實時模擬影像以及列車班次資料。 港鐵早在擴建金鐘站時已預先於L5層設置預留予東鐵綫使用的兩個月台,兩個月台會採用分離式月台設計,而同樣東鐵綫的調頭隧道亦會設於金鐘站以南。 其中7號月台部分空間已率先在2021年10月8日開放作緊急用途。 另外,原有的車站大堂亦將會向東面擴建,並設有中庭及巨型天窗,該處會設有多條扶手電梯連接已重置的E出口、大堂及車站各月台層。

政府在收回面積近3公項由英國軍方佔用的金鐘軍營後,因有廣闊的施工土地,金鐘站便採用明挖回填的方式來興建。 因車站為港島綫與荃灣綫的交滙站,所佔面積極廣;而交接的兩層隧道管與月台,另加車站大堂,深入地面近30米,所以在工程期間尤其是在進行挖掘的階段,工程極為壯觀。 起,E1及E2出口封閉,以便擴建車站配合興建南港島綫(東段),港鐵建議乘客可用D出口前往E出口附近目的地。 E1及E2出口現已拆卸回填作車站擴建工地之用,原址新建之E出口將於南港島綫通車時局部啟用,並續作沙田至 中環綫工地,該綫通車後全面啟用。 金鐘站由車站啟用至南港島綫通車期間,設一層大堂及兩層月台。

太古廣場的士站: 出口數目

主大堂、L2及L3層以一部升降機連接,大堂西面有一對闊閘機,專供升降機乘客使用,且不能於大堂層通往中央閘區。 請加倍小心上落 金鐘站現時共有八個月台,分別以三組島式月台和一組分離式島式月台排列。 太古廣場的士站 L2、L3兩層舊有月台每層設荃灣綫及港島綫月台各一,L5層兩個月台則為東鐵綫使用,L6底層兩個月台則為南港島綫所用。 目前金鐘站只有一部連接車站擴建大堂東部和地面及夏慤花園平台的站外升降機;港鐵解釋,礙於地理環境所限,金鐘站只可裝設一部站外升降機。 東面擴建部分啟用後,L3層月台下增設兩個轉車層及一層月台。

太古廣場的士站

地鐵公司早年一直希望於車站廣設商店,增加鐵路服務以外收入。 於金鐘站試驗成功後擴展至各站,打破通車以來站內只有恒生銀行地鐵站辦事處、地利店(前稱香港電視服務站,現已併入七.十一便利店)及美心西餅等少量店舖之局面。 大堂亦設數碼服務站,供MTR Mobile用戶列印禮品換領券;已入閘區中央設iCentre互聯網中心,提供免費上網服務;非付費區設郵箱,供乘客投寄信件。 金鐘站(Admiralty Station)是港鐵一個位於中心商業區之大型轉綫站,建於港島中西區金鐘夏慤道18號海富中心地底,於1980年2月12日啟用。 本文介紹的是港鐵荃灣綫、港島綫、東鐵綫及南港島綫車站。

太古廣場的士站: 本站住宿推薦 20%OFF 訂房優惠,親子優惠,住宿折扣,限時回饋,平日促銷

由2020年1月1日開始,泊車費用為每小時30港元,可以利用Visa卡、萬事達卡或八達通卡繳費。 當列車離開尖沙咀站,駛入維港下面嘅地鐵隧道去金鐘站嗰陣,嚴金鐘喺列車頭卡車廂(肇事車卡冧巴:A167;現已修復),用打火機點著一個裝有天拿水(Thinner,即稀釋劑)嘅膠樽。 當時任職政務主任嘅乘客季詩傑即時喝止對方,但膠樽成功被點燃,火勢順易燃液體迅速蔓延,並產生大量濃煙。 由於金鐘站係由一大片船塢空地發展出嚟,所以地鐵響金鐘站規劃咗大型嘅公共運輸交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