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對 50 歲以上無症狀正常人群開展篩查,對於高危人群進行結腸鏡篩查,篩查出大腸腺瘤後行內鏡下切除,術後進行規律的結腸鏡複查和隨訪。 與傳統外科手術相比,內鏡下切除具有創傷小、併發症少、恢復快、費用低等優點。 原則上,沒有淋巴結轉移或淋巴結轉移風險極低,使用內鏡技術可以完整切除,殘留和復發風險低的病變,均適合進行內鏡下切除。 平日少活動身體的人士,易因腹肌肌力不足而使腸道擠壓糞便的力度減弱;運動不足使血液循環不佳,腸道活動緩慢,影響排毒功能。
在2019年,大腸癌新症共有5 556宗,佔本港癌症新症總數的15.8%。 當中,男性有3 236宗,而女性則有2 320宗。 大腸疾病 學生和上班族,兩者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每日久坐。 學生久坐讀書、打機,上班族則久坐對着電腦工作。
大腸疾病: 結腸造口護理
能有效減輕放化療痛苦、緩解放化療副作用、增強放化療療效。 早期患者90%以上能治癒,如果是晚期則五年生存率不超5%。 所以早發現早診斷對於預後療效的提高非常關鍵。 大腸疾病 大腸癌集中發病高峯約在 50~60歲,男女比例稍有差別,有家族聚集發病現象,建議45歲以上高危人羣定期做腸鏡檢查,如果結果顯示沒問題,則可以間隔五年再檢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減低患上大腸癌的機會。
對於擴散性大腸癌,視乎病人和腫瘤狀況,或需要接受紓緩性的化學療法或放射治療以延長病人的存活期和紓緩腫瘤引致的症狀。 部份病人會按腫瘤的基因的變異或會採用標靶治療與化學藥物一併使用,以將整體療效提升。 政府於2018年8月將大腸癌篩查計劃恆常化,分三階段大幅度資助沒有大腸癌徵狀的香港居民接受篩查。 第一及第二階段分別覆蓋61至75歲人士及56至75歲人士,而由2020年1月1日起進一步擴展至50至75歲人士。 參加者先獲資助接受由參與計劃的基層醫療醫生安排的大便免疫化學測試,測試結果如呈陽性,參加者會被轉介到已參加計劃的大腸鏡醫生接受政府資助的大腸鏡檢查。 當我們緊張的時候,交感神經興奮,消化液分泌量減少,腸道活動會改變,排便不順。
大腸疾病: 潰瘍性結腸炎 (Ulcerative colitis)
大腸癌篩查能有效預防大腸癌及減低大腸癌死亡個案。 治療大腸癌的方法主要有三個,分別為外科手術、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 大腸癌早期可以單用手術,將癌細胞切除,但較後期的大腸癌,則視乎癌細胞的情況:如並未擴散,除手術外,可兼用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如已經擴散,則主要依靠化療,控制病情。 一般而言,醫生建議年滿50歲的人士,進行大腸癌篩查。
M3檢測技術目前已可作臨床使用,有興趣人士可透過家庭醫生或專科醫生查詢,該校又會與政府商討,研究將M3技術納入大腸癌篩查計劃內。 專家又跟進200 多名曾在5 年內切除大腸瘜肉的患者,發現復發人士糞便樣本的M3水平較無復發人士為高,顯示該測試可預測瘜肉復發的靈敏度達90% ,更試過成功找到小至5毫米、大至30毫米的瘜肉。 我國 50 歲以上人群結直腸癌發生率顯著上升,因此建議以 大腸疾病 50 歲作為篩查的起始年齡。 對於 75 歲以上人群是否進行篩查尚有爭議,結合我國實際,暫不推薦對 75 歲以上人群進行篩查。 由於 大腸疾病 40%~50% 的結直腸癌患者無報警症狀,因此不建議根據有無報警症狀而納入或排除篩查物件。
大腸疾病: 排便習慣改變
排泄黏液:腸炎時常也會產生一些黏液,而在腸癌、息肉也會發生會發生,以絨毛狀息肉,大腸癌更多見。 當我們進食時,食物沿著食道通往胃部而進入小腸,在小腸進行消化過程,攝取身體必需的營養。 放射治療利用高能量放射線來破壞癌細胞,較常用於治療直腸癌。 放射治療可用於手術前縮小腫瘤,使手術易於進行,減低手術創傷性;也可用於術後進一步清除有機會殘留在體內的癌細胞。 大腸癌的治療方法取決於幾項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病情期數、治療的副作用及大腸癌的類別等。
- 因此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會影響腸道健康,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大腸急燥症,簡稱腸躁症。
- 這種便血基本上是在血液流出血管外很短時間內就經肛門隨糞便排出,或是便後直接流出。
- 結腸癌晚期表現:有黃疸、腹水、浮腫等肝轉移徵象,以及惡病質,直腸前凹腫塊,鎖骨上淋巴結腫大等腫瘤遠處擴散轉移的表現。
- 檢查方法是用一支柔軟內視鏡檢查下消化道,包括迴腸末端、盲腸、結腸各部位、直腸及肛門。
- 由於胰臟炎的徵兆均以上腹痛楚為主,故市民容易忽略此病徵,若市民延誤治療,有機會出現嚴重器官衰竭,嚴重者甚至會死亡,而死亡率更高達三至四成。
- 在這10位罹大腸癌病患當中,糞便潛血檢查反應皆呈現陽性,但CEA﹝癌性胚胎抗原﹞指數偏高者卻只有2位。
便血呈黑色或柏油樣,通常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症狀之一。 黑色糞便則是因為出血量較少且速度較慢,血液在腸內停留時間較長。 許多人看到血會特別緊張,若是突然看到自己大便帶血,更是不知所措。
大腸疾病: 血糖飆高高 醫師有妙招
葉欣榮醫師提到,大多數發炎性腸道疾病需長期服藥控制,曾遇過極少數患者在持續治療後,能有一陣子只需補充鐵劑。 但也遇過患者自認為沒症狀而未定期追蹤,直到症狀急性發作才掛急診治療,這是很危險的行為。 發炎性腸道疾病會造成患者反覆腹痛、腹瀉、血便,對生活造成極大困擾,但要確診發炎性腸道疾病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專家表示胰臟癌有年輕化趨勢,亦較難察覺,近年曾有患者年僅40歲,建議市民留意成因不明的糖尿病,可做電腦掃描以確定是否胰臟癌引致。 【明報專訊】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昨日公布本港最新癌症數字。 致命癌症排名首三位依次為肺癌、大腸癌及肝癌,合共佔癌症死亡總數逾半。
TNM「分期」是先根據「腫瘤本身」、「淋巴結轉移」和「 遠處轉移」 三方面的情況來評估癌症嚴重程度,再歸納為總體「分期」的方法。 Dukes 及MAC(modified Astler-Coller)為傳統的方法。 在顯微鏡下,90-95%的大腸惡性腫瘤為「腺癌」,可呈不同程度的「分化」。 「錯配修復」 是糾正細胞分裂時DNA「鹼基」配對錯誤的機制。
大腸疾病: 大腸癌風險變高!發炎性腸道疾病竟有10個意想不到的症狀
對於市民可如何自保,竺表示,胰臟位於胃部後方,如市民經常胃痛,但照胃鏡無法找出成因,可透過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以了解有否胰臟癌。 大腸疾病 若沒肥胖、遺傳等高危因素,突然出現糖尿病或控制血糖不穩,不排除是腫瘤壓着胰腺影響胰島素分泌,曾有胰臟癌病人接受治療後,同時根治糖尿病。 以上所列的產品資料只供參考,不能詮釋為在香港以外提供或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 大腸疾病 有關產品之保障權益及條款、不保事項及主要風險詳情,請參閱Blue網站、產品概要及保單條款。 本文刊載的資料及健康資訊只供參考,並不屬及不應被視作為醫療建議。
- 學生和上班族,兩者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每日久坐。
- 透過抽取血液(3-5ml)可測出腫瘤標記在血液的濃度,得出的癌指數可以推斷腫瘤活躍度。
- 而進食紅肉和加工肉 (例如午餐肉) 則有機會增加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 增生性息肉是良性的,並不會演變為癌症,患者也幾乎沒有症狀。
- 大腸癌的成因有肥胖,因為肥胖者體內易生腺瘤,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既直接受情緒影響,亦可以間接影響情緒,更會用連串的生理反應來「表達」鼓噪不安的情緒,稱為「過敏性大腸症候群」即是腸躁症/大腸激躁症。 大腸疾病 一旦身體受到生氣、不愉快或緊張等情緒壓力時,就會波及自律神經的功能作用,使消化系統變得呆滯遲緩或反應過度。 若伴隨發燒、嘔吐或血便等徵狀,則有機會是食物中毒。 原因包括吃了未煮熟的肉類或受動物糞便感染而致,必須盡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