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名從事金融投資的42歲男性患者,又煙又酒,經常出外應酬,大魚大肉又少做運動。 某次發現大便出血,由於沒有家族病史,以為只是痔瘡或工作壓力大,聯想不到跟腸癌有關。 大腸息肉病徵 情况維持大半年,直到出現背痛才求醫,檢查後發現已屬末期腸癌並擴散至脊骨,只能以化療及標靶藥控制病情,並以電療對付脊骨的癌細胞。 大腸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可由第一期的九成,下跌至第二及第三期的八及六成,而末期的存活率更只得一成。 施:大腸鏡檢查是透過一條光纖喉管,經肛門進入體內,沿大腸向上伸,將腸道影像傳送到屏幕供醫生診斷。 有一名52歲男性患者,去年2月作大腸鏡檢查,醫生在腸道內發現3粒瘜肉,當中1粒屬管狀腺瘤,約有2至3毫米大,當時已即時切除。
大腸息肉從性質上劃分,常見的主要是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前者由腸道增生性炎症引起幾乎不惡變;腺瘤性息肉惡變的機率較炎性息肉高,腺瘤屬癌前病變已被公認。 大腸是息肉的好發部位,由於很少引起症狀,也很少引起出血和梗阻,因此往往不易被發現,多數是在體檢或檢查其他疾病時才被發現的。 因為其一般沒有臨床症狀,臨床上只有很少一部分腸息肉患者出現便血、黏液便、腹痛等異常,而這些症狀也常常缺乏特異性,因此要確診腸息肉還得依賴結腸鏡檢查。 大腸息肉病徵 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家族 性大腸息肉、幼年型息肉症、遺傳性非息肉症大腸直腸癌等高危險群,則建議1至2年做大腸鏡檢查。
大腸息肉病徵: 血糖飆高高 醫師有妙招
治療方式主要以藥物改善腸道發炎情形,發炎性息肉雖不會演變成癌症,但因外觀不易與腺瘤作區分,需進一步診斷才能確認。 大腸息肉(Colon Polyps)則是大腸內壁突起生長物的統稱,由表皮不正常增生形成。 正常細胞會有序生長分裂,但基因突變令某些大腸細胞不受控制地持續分裂,形成大腸息肉。 病理學上,大腸息肉可分為非腫瘤性息肉(良性)和腺性瘤息肉(惡性)。
弱堿性食品:蘋果、甘藍菜、 洋蔥、紅豆、蘿卜、豆腐等。 強堿性食品:茶葉、海帶芽、恰瑪古、葡萄、海帶,檸檬等。 ●腸穿孔:多為中毒性腸擴張的併發症,也可出現嚴重型,多發生於左半結腸,皮質激素的應用被認為是腸穿孔的一個危險因素。 有些息肉由於比較小或非常扁平,經驗不足的操作醫生可能讓其在眼皮底下逃過一劫,經驗豐富的醫生會有更加「銳利」的眼睛,對可疑之處藉助色素內鏡與放大內鏡等技術,使之無處遁形,再根據息肉表面的腺管開口類型,作出初步性質判斷。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直徑小於1厘米的息肉,惡變機率約為l%;l~2厘米間的腺瘤,惡變可能也僅有10%;而大於2厘米的腺瘤,則有46%會惡變。 兒童型息肉以便血、腹瀉、息肉脫出或腹痛、貧血等症多見,有時還可並發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心臟病等;其血便色澤鮮紅,附於糞便表面,不相混雜,出血量一般不大,甚似內痔出血。
大腸息肉病徵: 腸胃鏡受檢者 近4成有腺瘤性息肉
他表示,要改善大腸息肉,飲食絕對是關鍵,首先少吃燒烤︰飲食與大腸瘜肉的生成有相關性,少吃燒烤,油炸物,多吃新鮮的蔬果,烹調方式多選用清蒸、水煮。 另外,就是多吃高纖飲食,木耳、菇類、水果、綠色花椰菜、高麗菜、胡蘿蔔、蕃茄、洋蔥、大蒜、蘆筍、燕麥、小麥、海帶等,可以淨化腸道。 但是,統計發現,其實有高達 2 成的大腸息肉會再生。 所以除了用內視鏡切除息肉,再用飲食調整,避免息肉再生,雙管齊下才能更好的阻絕大腸癌的可能性。 若父母、子女等近親有大腸瘜肉或罹患大腸癌,罹癌風險將比一般人高,就必須提早做大腸鏡,建議從父母親罹患癌症或瘜肉的年齡,再往前推10年,就是你應該做大腸鏡檢查的時候。 幸好,現在只要透過大腸鏡檢查,就能找出沒有徵兆的大腸息肉,並且直接在內視鏡檢查中切除息肉,杜絕癌化的可能。
病人需要檢查前,您需要飲用瀉藥或灌腸劑以排清大便。 乙狀結腸鏡是檢查乙狀結腸及直腸入侵性最低的醫療檢查,這些部位常見的不適症狀為排便習慣有變、直腸出血、腹部疼痛及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 胃鏡由口腔和喉嚨進入食道,醫生會在顯示屏上觀察食道、胃部及十二指腸的狀況。 胃鏡末端設有光源及攝影機,讓醫生檢視內裡有瘜肉,潰瘍或其他狀況,所有病人均會抽取組織進行幽門螺旋菌快速測試,如有需要,醫生可用特製工具通過內視鏡抽取病理組織進行化驗,過程快速無痛。 大腸息肉病徵 潘:理論上任何年齡人士都有患上大腸癌的風險,若直系家屬曾患大腸癌,風險更會提升。
大腸息肉病徵: 大腸息肉的風險
②大便習慣和性狀改變:若發現大便變細、有凹槽、有黏液,原本一天一次大便,現在變為兩三天一次或一天兩三次,就需要引起重視了。 包括管狀、絨毛狀及管狀絨毛狀腺瘤,此種息肉發生癌變的機率最大,尤以絨毛狀為著,被稱為癌前期病變。 單發息肉切除、病理證明是良性的,剛開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腸鏡,連續2-3年檢查不復發,說明這個人息肉復發的概率小,之後可以改為每5-10年查一次。 由於大腸走行迂曲,再加上大腸黏膜皺襞的遮擋,所以大腸息肉(特別是小的息肉)的漏診率較高。 第二次發現的大腸息肉不一定是新長出來的,也可能是第一次漏診的。 可以這麼理解:腸息肉切除後,導致腸道長息肉的原因或環境沒有改變,這片土壤還是容易滋生息肉的。
由 於大腸癌形成的時間較長,若能先檢查出腸內有無息肉,可在息肉未病變前先切除或預防,因此定期身體檢查可預防大腸癌的形成。 腺瘤通常是無症狀的,通常都是在糞便潛血檢查時被篩檢出來。 大部分的小腺瘤息肉長得很慢(每年長0.5mm),而且只有少數(不到5%)會在7至10年間轉變為癌症。 較晚期的腺瘤(嚴重分化異常、大於10mm、或有組織學上的絨毛成分)則有較高的風險演化成癌症。 簡單來說,大腸息肉就是位在腸壁黏膜上、向管腔突起的凸出物,大部分是無症狀的,但有可能造成出血或潰瘍,也有演變成癌症的可能性。
大腸息肉病徵: 大腸癌發生位置
①大便帶血:不少飲食起居不規律、大便秘結的青年人常有大便帶血,若自我藥療1周後還有出血,或用藥好轉後,症状常有反覆,需及時去醫院就診。 腫瘤性息肉分種,管狀腺瘤、混合性腺瘤、絨毛狀腺瘤,這三種腺瘤是病理上的三種分類。 一般地說,小的息肉多數是管狀腺瘤,大一點的息肉是混合性腺瘤,再大一點的息肉則是絨毛狀腺瘤。 不同種類的腺瘤,癌變機會不一樣,管狀腺瘤較低,混合性腺瘤稍高,絨毛狀腺瘤最高。 另外,腺瘤癌變率也與大小有關,1厘米大小者為1%~2%,1~2厘米大小者為10%,2厘米大小者為40%。
- 某次發現大便出血,由於沒有家族病史,以為只是痔瘡或工作壓力大,聯想不到跟腸癌有關。
-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每日飲食中吃足夠的蔬果和全榖物,並減少攝取脂肪,控制酒精的量且戒菸,以及保持規律運動,維持健康體重。
- 參與計劃的卓健醫療截至3月尾,共為1200多名長者化驗大便隱血、91人照大腸鏡,有77人驗出息肉,當中7人化驗後證實為大腸癌。
- 癌細胞會吸取大量養份,同時免疫系統在對抗癌細胞時也會消耗大量能量。
- 攝取足夠維生素 D 和鈣質:維生素 D 和鈣質可能對預防大腸直腸癌有不錯的效果,但需要更多研究佐證,請患者在調整飲食前先諮詢醫療專業人士。
而要判斷是否有大腸息肉、或是早期大腸癌,最好的方式就是「糞便潛血」檢查,如果檢查結果為陽性,再進一步做大腸鏡篩檢,確認到底是息肉還是腫瘤。 1.X線鋇餐灌腸雖能通過鋇劑的充盈缺損敏感地發現大腸息肉,但對病變常常不能正確分類和定性。 內鏡檢查不僅可直視下觀察大腸粘膜的微細病變,而且可通過組織活檢和細胞學刷片檢查而確定病變的性質,因此是發現和確診大腸息肉的最重要手段。 先導放化療:在手術切除前讓大腸癌病人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縮少腫瘤體積,爭取在狹窄的腹腔內有較寬的切緣(Surgical Margin),以完全清除腫瘤。 早期大腸癌可能沒有明顯病徵,病人亦難以察覺是否有大腸瘜肉存在,因而大部分有明顯症狀的人士在確診時都已屬於第三期。 陳安安指,本港確診大腸癌的年齡中位數為七十歲,但患大腸癌的風險早在五十歲起出現,並有上升趨勢。
大腸息肉病徵: 大腸息肉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大腸鏡檢查時,若發現瘜肉數量多,或屬會惡化的瘜肉類別,包括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及絨毛管狀腺瘤,而瘜肉邊緣有鋸齒、大於1厘米,都有很大可能演變為惡性腫瘤。 醫生會把良性及惡性的瘜肉切除,之後進一步化驗確認是否有癌細胞。 如果瘜肉已變為惡性腫瘤並入侵大腸壁,甚至轉移至淋巴或其他部位,大腸鏡檢查無法切除,患者需要轉介至腫瘤科作針對的癌病治療。 大腸息肉病徵 而腸道健康應從年輕時即開始留意,完整的腸道篩檢應包括糞便潛血檢驗、腫瘤標記、以及無痛大腸鏡檢查。
- 正常細胞會有序生長分裂,但基因突變令某些大腸細胞不受控制地持續分裂,形成大腸息肉。
- 大便不清,除了影響結果,也會增加細菌感染風險,因為一旦醫生失手刺穿腸道,大便可能會流入腹腔。
- 大腸癌有可能是良性、非癌性或惡性,惡性癌症可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因此早期檢查在瘜肉惡化為癌症之前切除,存活率亦大大提升。
- 本病症狀主要是腹瀉,糞便中帶有大量粘液或僅有粘液排出。
- 如未能將腸道完全清潔,可能令大腸鏡檢查無法順利進行。
非手術治療主要是內鏡下高頻電凝息肉切除術,或激光或微波切除術。 大便帶血、伴隨大量黏液、長期腹瀉或便秘、腹部持續不適,都可能是大腸癌的早期症狀。 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直至2021年5月的數據顯示,大腸癌為香港最常見癌症,以每10萬標準人口計算的大腸癌發病年齡,男性為49歲,女性則為31歲。 而根據醫管局在2021年2月4日「世界癌症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香港共有34,028人患癌,當中以大腸癌患者人數最多,達5,634人,即每6名癌症病人中,便有一人患上大腸癌。
大腸息肉病徵: 大腸息肉原因?哪些飲食習慣會長大腸息肉?
凡是大腸黏膜上任何向腸腔突起的贅生物,無論其大小、形狀和組織學類型如何,臨床均統稱為「息肉」或「多發性息肉」,也稱「息肉病」屬於腫瘤的範疇,部分為類癌;介於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癌]之間。 病理檢查可分為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管狀絨毛狀(混合型)腺瘤、腺瘤樣息肉(包括乳頭狀腺瘤)最常見,炎性息肉,腸粘膜受長期炎症刺激增生的結果,錯構瘤型息肉,其他,如粘膜肥厚增生形成增生性息肉,淋巴組織增生,類癌等疾。 臨床上息肉可為單個多個,以大腸息肉多見且症状較明顯。 大腸癌是少數能早期檢測及預防的癌症,但本港每年仍有約四千宗大腸癌新症及一千六百宗大腸癌引致的死亡個案,未來數年更有可能逐步超越肺癌,成為頭號最常見癌症。
由於現代人的飲食較油膩、難消化,讓食物停留在消化道的時間拉長,再加上膽固醇過高,都會使得消化道長息肉的機會增加。 71萬人腸內有息肉,但近八成民眾卻沒做過糞便潛血檢查,顯示大腸息肉有年輕化趨勢。 大部分的大腸直腸癌經由息肉衍生,大腸直腸癌也是台灣所有癌症死亡率的第三名,到底大腸息肉有多可怕? 大腸癌是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第三名,其中大腸息肉根據癌變機制,可分為增生性息肉、無蒂鋸齒狀腺瘤(SSA/P)和傳統鋸齒狀腺瘤,後兩者有癌變的可能性。 大腸息肉病徵 最完整大腸結構檢查,從肛門口開始,包含乙狀結腸、升結腸到終端站迴盲瓣,全長約120到150公分。 1.排便習慣改變:每人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不同,排便習慣當然也不同,但若是與過往自身的排便習慣迥異,如便秘與腹瀉交錯、糞便型態改變(糞便變細、變水)等,也請要留意。
大腸息肉病徵: 腸道息肉病(別名:腸息肉病)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E) 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患腸息肉。 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鹼性體質,使細胞增生,突變疾病遠離自己。 發生在直腸位置的癌症稱為直腸癌,症狀包括排便急迫感(急欲排便卻又解不乾淨)、排便帶血或黏液、排便不完全感等等。 排除感染、藥物等原因後,若有持續便秘或腹瀉的情形,都可能是大腸癌的明顯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