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青年卡元8大著數2024!(小編貼心推薦)

區內學府林立,項目一併發展公立幼稚園、市一級西區中心小學及省一級中山西區中學等教育建設,一公里內更設有甲級醫院,可享中山最好的醫療配套。 內地醫院一般分為公立、民營及外資,當中很多醫院在醫治前要先付押金,做手術亦需先付錢。 在內地工作可以預先在港購買適用於內地的醫療保險卡,投購這些醫療保險卡,可向本港各大銀行、保險公司或其他代理人查詢。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2018年8月31日宣佈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

大灣區青年卡元

畢業生在廣東省內可致電12355,根據語音提示選擇按鍵「6」接入港澳青年服務熱線,專人接聽時間為星期一至日上午8:30至晚上8:30。 如畢業生並非於上述時段致電熱線,則可留言待相關職員回覆電話。 職員也會根據情況,指引港澳青年到「大灣區青年家園」接受進一步服務。 而且「人人有獎」永不落空,凡參加者皆可獲得港幣100元灣區交通津貼。 為進一步提供有質素的內地及海外實習崗位,政府於2018年以先導形式推出全新的「企業內地與海外暑期實習先導計劃」,與本港大型企業合作,為青年人提供更多在內地,包括大灣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至世界各地實習的機會。 基於先導計劃的成功,政府在2019年暑假擴展計劃,由參與計劃的18間本港大型企業為約250名香港青年提供工作崗位,在內地不同省市和九個海外國家實習。

大灣區青年卡元: 成都溫江於大灣區建「經濟飛地」

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秘書長劉愛平、香港中聯辦青年工作部部長張志華、全港抗疫義工同盟總召集人陳振彬、青少年抗疫連線召集人梁毓偉、中國紅十字會聯絡部二級巡視員張虎、中國移動行政總裁李帆風、盈科拓展集團主席李澤楷昨日透過視像出席了記者會。 本人並確認本人於卡公司的所有現有記錄均屬準確及反映現況,亦明白及同意卡公司將使用有關資料作申請中銀信用卡的用途。 2019年3月23日,香港賽馬會首次在廣州從化馬場舉辦五場示範賽事,是該馬場建立而來首次有賽事舉行。 林鄭月娥在活動致辭指,馬場落成和持續運行,是香港特區與內地發揮各自優勢和共同努力所取得的豐碩成果,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一個成功例子 。 2022年11月,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深圳校区落户深圳福田区广电金融中心,将开设硕士、博士及高管教育课程;12月,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与香港城市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将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共建香港城市大学物质科学研究院(福田)。

大灣區青年卡設有兩款,分別是屬信用卡及屬提款卡的中銀卡,兩卡均連結YO PLACE會籍,享受其為會員提供的資訊和服務。 基金推出「2023粵歷交流計劃」,透過資助香港青年服務機構或辦學團體,於大灣區內開展交流活動。 大灣區青年卡元 大灣區青年卡元 提高香港青年對大灣區的科技創新發展、學術文化、經濟及民生等多方面的了解,促進大灣區內年輕人的互相交流及學習。 第一批申請已經截止,反應熱烈,基金目前正在審批,稍後亦會開放第二期申請,預計逾4,000人受惠。

大灣區青年卡元: 相關推薦

經評審後,創業計劃將會批出約一億三千萬元予16間非政府機構舉辦大灣區青年創業項目,預計為約230家青年初創企業(涉及超過800名青年)提供資本資助,並為超過4 000名青年提供創業支援及孵化服務。 至於體驗計劃則會批出約500萬元予15個非政府機構舉行大灣區創新創業基地短期體驗項目,預計可讓首批約700名青年受惠。 凡申請大灣區青年卡,將同時獲登記大灣區青年基金YO PLACE 會籍,客戶通過YO PLACE 青年服務平台可享大灣區升學、就業及創業的資訊、會員更可瀏覧及申請大灣區內的職位空缺,以及專享以下服務,包括:參加大灣區青年基金舉辦之各類型活動、工作坊、講座及交流考察團等。 “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於2019年9月成立,是以服務香港青年為主的公共性質慈善機構。

本地5G數據服務以中國移動香港5G網絡提供,如客戶在香港身處5G數據服務覆蓋以外地區,中國移動香港仍會透過4G/3G/2G網絡為客戶提供服務。 實際的網絡服務會受服務地點、網絡情況、網絡覆蓋範圍、硬件、軟件及其他因素而有所影響。 客戶在香港撥出所有中國內地及澳門電話號碼扣除服務計劃內之本地分鐘及「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通話分鐘」; 在中國內地撥出所有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電話號碼; 及在澳門撥出所有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電話號碼則只需扣除服務計劃內之「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通話分鐘」。 如果香港居民在內地就業,與內地機構簽訂勞動合同的,應當按照《社會保險法》、《社會保險費徵繳暫行條例》及當地相關法規、規章政策規定,參加就業所在地的各項社會保險(分為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五項)並繳交社會保險費。

大灣區青年卡元: 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

(受訪者提供) 大抽獎活動將於今日(27日)起接受報名,年齡介乎18至45歲並持有有效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的香港居民,成功登記為基金YO PLACE會員及持有中銀「大灣區青年卡」,即可參加大抽獎。 基金推出“2023粵歷交流計劃”,透過資助香港青年服務機構或辦學團體,於大灣區內開展交流活動。 第一批申請已經截止,反應熱烈,基金目前正在審批,稍後亦會開放第二期申請,預計逾4000人受惠。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早前與香港青年聯會(青聯)合作,由青聯以自身資源推出試行計劃,鼓勵青年善用大灣區創新創業基地,發掘機遇。

1979年及1989年省港兩地在正月初二晚直播羊城賀歲萬家歡.2009及2012粵港兩地再次舉辦除夕倒數節目,並名為粵港同慶接金牛及金龍吐艷迎新歲。 粵港澳「東深供水工程」(1950年代-)1950年代,隨着澳門人口增加,淡水供應逐漸緊張,澳門開始與廣東建立聯繫,請求由珠海向澳門供水。 此條目介紹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針對粵港澳地區,提出的一個區域融合發展戰略。 关于地理概念上的南粵核心地區,请见「珠江三角洲」和「粵港澳」。 這些計劃協助香港中小企業取得融資,用作購置營運設備及器材、滿足營運資金需要;擴展海外市場;以及提高整體或個別行業的香港企業的競爭力。 若遇到有關情況,畢業生應盡快電郵至GBA-通知勞工處,以便職員跟進有關個案。

大灣區青年卡元: 相關內容

當中,「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旨在透過香港非政府機構,為有意在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創業的香港青年提供更到位的創業支援及孵化服務,包括落戶創業基地,以及進一步回應他們在創業初期的資本需要。 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大灣區青年基金」)、中國銀行(香港)(「中銀香港」)、廣東省青年聯合會(「廣東青聯」)、香港青年聯會(「香港青聯」)、澳門青年聯合會今天宣佈,攜手推出全新「大灣區青年卡」—一張以銀聯雙幣白金信用卡為基礎功能、為青年提供全方位支援的綜合服務卡。 此卡融合了青年服務、求助諮詢、銀行服務、保險保障、交通輔助和通訊優惠等各項實用功能,為青年在大灣區的生活、旅遊、購物、娛樂等各個方面提供支援,尤其是幫助解決香港青年在內地工作學習生活交流時遇到的各種難題,達至「青年卡在手,灣區任我走」。 特區政府於2017年推出「青年共享空間計劃」,以「民、官、商」三方協作的模式鼓勵已活化工廈和商廈的業主撥出樓面作為共用工作空間或創作室,以支持新興行業的初創企業和青年人創業,以及支持文化藝術發展。 而政府則扮演積極促成者的角色,為計劃訂立準則和基本條款,在有需要時為參與機構和營運機構進行配對,以及透過不同途徑推廣計劃和分享成功經驗。

大灣區青年卡元

2017年3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動中國大陸與港澳地區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 這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度寫入《政府工作报告》,並提升至國家戰略體系層面,與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等同;也是繼《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後,中國大陸再度向香港及澳門提出的經濟合作計劃;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延伸。 鑑於四項專題實習計劃均圓滿成功,並獲各方好評,政府於2019除再次舉辦上述實習計劃外,亦推出「武夷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實習計劃」、「北京2022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青年實習計劃」以及「山東青島海洋科學實習計劃」。 其中故宮和臥龍的實習計劃與去年一樣,分別讓粵港澳三地和粵港兩地的青年參加,促進大灣區青年互動交流。 任何人士如已就大抽獎活動向基金提供其個人資料,均有權透過電郵至 或以書面方式郵寄至香港上環德輔道西9號16樓向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會有限公司的辦公室經理,要求查閱基金所保存的其有關個人資料。 基金表示,「2023粵歷交流計劃」透過資助香港青年服務機構或辦學團體,於大灣區內開展交流活動,提高香港青年對大灣區的科技創新發展、學術文化、經濟及民生等多方面的了解,促進大灣區內年輕人的互相交流及學習。

大灣區青年卡元: 城市協作計劃

本人同意接受中銀信用卡(國際)有限公司(「卡公司」)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於電子渠道、郵件及專人電話)的直銷推廣。 如 閣下已成為「東方萬里行」會員,請提供所登記之証件類別及號碼。 如主卡申請人提供的現有「東方萬里行」會員資料與「東方萬里行」之記錄不符,卡公司有權為主卡申請人向「東方萬里行」登記新的會籍或取消 閣下之申請。 《羊城賀歲萬家歡》,是1979年1月29日(農曆己未年年初二)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無綫電視)與廣東電視台共同舉辦的大型賀歲節目,是香港電視媒體首次在中國大陸現場直播大型賀歲節目,開創香港傳媒與中國大陸合作的先河。

  • 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主席黃永光先生表示,基金以「助青年 創明天」為使命,致力支持青年在大灣區升學、就業及創業等多方面的發展,為他們創造更好的平台,於大灣區發揮所長,一展抱負。
  • 而「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基地體驗資助計劃」則旨在資助合資格香港非政府機構舉辦短期大灣區內地城市創新創業基地的體驗項目,加強香港青年對位於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青年雙創基地,以及內地相關雙創政策和配套措施的認識,從而有助他們日後考慮落戶相關雙創基地創業。
  • 僱員收取的工資是因受僱工作而獲得的入息(即使資金來自計劃下的津貼),須繳納薪俸稅。
  • 双方在首尔市政府举行“广东省与首尔市经济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
  • ,簡稱GPRD),目的促使粵港澳在經濟上更緊密合作,由行政長官委任馮國經為首屆主席,委員會成員來自不同界別,包括商會、銀行界、船務及紡織業、會計界、法律界、物流業、科技界、地產界、建築業、環境及教育團體,以及中小型企業和智囊團組織的代表。
  • 優惠方面,青年卡提供內地及澳門消費5%現金回贈,豁免內地/海外簽賬手續費;提供中銀保險折扣、中石化(香港)汽油折扣;憑卡在中國移動香港開通業務,可獲得專享優惠。

登記抽獎將於2022年4月27日至2022年9月30 日期間進行。 另外,基金亦於去年與中銀香港推出綜合青年服務的『大灣區青年卡』,為於大灣區城市升學、就業及生活的香港青年提供生活支援及支付便利。 基金表示,透過2023「灣區新活新里程」計劃,提供其他多元化資助。 其中「實幫你」- 實習及就業計劃,鼓勵香港青年前往大灣區內地城市實習或工作,開展事業新里程;「升學易」計劃亦為往灣區內地升學的香港青年提供資助,以上兩個計劃的津貼每人為港幣1000元,名額各1,000個,先到先得。

大灣區青年卡元: 國家副主席韓正與香港淵源深厚

2008年10月28日,智經研究中心發表研究報告,提出粵港兩地要把握機遇,順應兩地經濟、社會和民間的發展趨勢,從現在開始的20年加强粵港合作,打造具高度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珠三角都會區」的概念,珠三角都會區可分為東岸、中部、西岸三個都市區,並分別以香港、廣州、澳門為中心城市。 《深圳2030城市發展策略》公布和「深圳與香港同城化」提出(2005年)2005年12月,深圳規劃局公布《深圳2030城市發展策略》,提出深圳與香港合作共同發展、共同建設一個國際都會,加強城際交通聯繫。 自此,不少港資企業,尤其製造業大規模北移至鄰近的珠三角地區如深圳、東莞等城市開廠,而設計、管理、行銷等服務功能仍留在香港,形成「前店後廠」的粵港競合關係,即「香港接單銷售、珠三角加工」。 「前店後廠」模式的成功,促使香港經濟轉型,香港工業起趨向式微,而廣東省卻成為全國領先的製造業基地。 社創基金支援不同形式和階段的創新扶貧項目,包括意念醞釀、原型、創業以至業務擴展。 基金已委聘協創機構設計及管理資助計劃,有興趣開展創新扶貧項目的機構及人士,可直接聯絡相關協創機構。

18個月是計劃給予參與機構的津貼期上限,不是受僱期的上限。 有興趣參與計劃及合資格的目標畢業生,可根據空缺資料上的申請方法,直接聯絡機構申請空缺。 基金的所有僱員及理事會架構成員,有份參與大抽獎活動專業電腦系統設計及運作以及為整個大抽獎活動進程作審核工作的服務供應商的相關員工均不可參加抽獎活動。 大獎得獎者必須按照基金所提供的指示於指定時間內前往基金辦事處辦理領取獎品手續。 於辦理領取手續時,得獎者必須向基金證明其已符合資格,包括出示香港身份證正本、回鄉卡正本、有效的大灣區青年卡正本及YO PLACE會籍。

大灣區青年卡元: 四成青年呻窮 嶺大倡探討「生活工資」

此次公布的《意見》也指出,要把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加快打造成爲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活力區、融合發展示範區、安居樂業試驗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來內地學習、就業、生活,促進粵港澳青少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強對國家的向心力。 大灣區青年卡融合青年服務、求助諮詢、銀行服務、保險保障、交通輔助和通訊優惠等,為青年在大灣區的生活、旅遊、購物、娛樂等各個方面提供支援,尤其是幫助解決香港青年在內地工作學習生活交流時遇到的各種難題,達至「青年卡在手,灣區任我走」。 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推「灣區新活新里程」大抽獎活動,大奬為位於大灣區中山市精裝修的住宅單位1套,價值約港幣250萬元,鼓勵香港青年把握大灣區最新發展機遇。 基金亦將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和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合辦“2023灣區啟航–金融才俊計劃”,為50名修讀商業及金融相關學士學位課程的本地大學生,提供深圳實習工作的機會,以及大灣區體驗之旅,讓其了解當地金融業最新發展,並累積工作經驗,開拓未來人生路向。

當中,重點項目包括可提供大灣區生活支援及支付便利的「大灣區青年卡」;資助港青到大灣區其他內地城市多元化發展的「2023灣區生活新里程」;資助青年機構或辦學團體組織大灣區內地城市交流活動的「2023粵歷交流計劃」;以及將安排「創明天獎學金」得主赴大灣區進行深度交流。 「大灣區青年卡」持卡人可享內地及澳門消費5%現金回贈、中石化香港每升入油高達港幣5元折扣、中國移動「大灣區青年服務計劃」月費優惠、新鴻基旗下廣州天環廣場、天匯廣場專屬優惠及大灣區「開戶易」服務等優惠和禮遇。 大灣區青年卡元 客戶更同時享大灣區青年基金YO PLACE提供的各項會員服務、活動和資訊平台及由香港青聯和廣東青聯提供的當地支援服務。 中銀香港由即日起於指定分行開始接受「大灣區青年卡」申請,成功申請可享高達港幣300元迎新獎賞。

大灣區青年卡元: 經濟不停學

銀聯國際與中銀香港、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廣東省青年聯合會、香港青年聯會及澳門青年聯合會今日宣布,攜手推出全新「大灣區青年卡」銀聯雙幣白金信用卡,為在大灣區就學、就業和生活的香港年青人提供方便又快捷的電子支付支援及體驗。 中銀信用卡(國際)有限公司(下稱「卡公司」)或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下稱「中銀香港」)並非是次大抽獎活動的主辦機構。 中銀香港及/或卡公司並非所有產品或服務的供應商,所有有關獎品之品質或服務,中銀香港及/或卡公司概不負責。

大灣區青年卡元: 基金債券攻略

成功落戶雙創基地的香港青年除了可受惠大灣區各市政府出台的優惠政策措施,亦可享受基地提供的孵化及輔導服務,減低創業面對的風險。 2017年4月7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制定和印發《2017年國家級新區體制機制創新工作要點》,其中包括廣州南沙新區的工作重點為深化探索粵港澳合作。 2017年4月19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兼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率領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要官員的考察團前往粵港澳大灣區多個城市進行實地考察,期間會見中共廣東省委副書記兼省長马兴瑞等廣東省領導,重申重視李克強總理提出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

大灣區青年卡元: 青年創新創業基地

《共建優質生活圈專項規劃》公佈和「同城化」提出(2011年)2011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布《共建優質生活圈專項規劃》公眾諮詢文件,稱要「逐步使粵港、粵澳臨近地區的交通條件接近同城化水平」。 1960年11月15日,香港政府首度與廣東省達成協議,每年香港由深圳水庫購買50億加侖(2,270萬立方米)淡水。 僱主在計劃下收取的津貼屬於《稅務條例》第15條所訂明「與其在香港經營某行業、專業或業務有關的補助金、津貼或相類似資助形式的款項」,有關津貼須被當作是營業收入,須繳納利得稅。 津貼的目的是鼓勵僱主參與計劃,並彌補僱主培訓畢業生的額外開支。

大灣區青年卡元: 經濟

中央及香港特區政府宣佈分階段恢復兩地正常往來,港人急不及待過關北上,香港青年也準備就緒到灣區大展拳腳,把握大好發展機遇。 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旋即公佈,將於本年投放超過港幣1,000萬元,資助不同活動支持香港青年於大灣區發展,預計受惠人數超過15,000人。 其中的重點項目包括「大灣區青年卡」、「2023灣區生活新里程」及「2023粵歷交流計劃」等,更會透過網站、短片及書籍等渠道提供大灣區升學、就業及創業資訊和服務,全方位協助香港青年實現夢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今日(10日)熱烈歡迎中央及特區政府宣布分階段恢復兩地正常往來。 基金隨即公布將於本年內投放超過港幣1000萬元,透過不同活動,支持香港青年於大灣區的發展,預計受惠人數超過15000人。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中的一名新人,我無比珍惜今次參加全國兩會的機會。 比如,在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兩次提到青年問題。 總理深情地關心着青年人的就業和住房問題,這讓我很受觸動,並且引發深思。

本人(等)同意授權卡公司將本人(等)於申請「中銀恒地會Visa卡」及不時提交予卡公司的資料,轉交予或向「恒地會」披露作為向本人(等)提供及繼續提供「恒地會」會籍之用。 本人(等)亦授權卡公司不時將本人(等)更新的資料(包括但不限於上列資料)提供及轉交予「恒地會」作為向本人(等)繼續提供「恒地會」會籍之用。 「中銀恒地會Visa卡」將會同時作為信用卡及「恒地會」會員證使用。 本人(等)已經細心閱讀「恒地會」會員守則,並同意受「恒地會」會員守則(可經不時修訂)所約束。

大灣區青年卡元: 鼓勵港青大灣區發展 機構抽獎送中山市千呎住宅(附報名連接)

抽獎結果將於2022年10月26日在基金及YO PLACE網站公佈,並將於2022年11月1日在英文虎報及星島日報刊登。 大灣區青年卡元 得獎者亦會於抽獎之日起計5個工作天內,以登記時提供的電子郵箱及流動電話號碼以短訊方式獲個別通知。 以下的問與答為有意參加是次抽獎活動的人士提供活動的基本理解及解答常見的問題,惟有關資訊並非抽獎活動的所有條款及細則。 於登記期內所收集的合資格參加者資料將僅用於與大抽獎活動有關的所有目的。 參加者於活動網站所輸入的資料不可更改,所有資料均以登記時的記錄為準,任何重複、錯誤或不完整的資料將被視作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