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區5大優點2024!(震驚真相)

粵港學術界倡議珠三角地區融合概念(1990年代中)1990年代中,前三藩市州立大學校長,時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吳家瑋教授在畢業典禮講辭中,倡議對標美國舊金山灣區,建立「港深灣區」,以帶動珠江三角洲地区經貿發展。 其後粵港兩地不同學者從國家發展策略和政治經濟學的角度提出不同灣區概念,包括伶仃洋灣區、萬山群島灣區和廣珠澳灣區等。 參與「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的畢業生按計劃派駐內地工作,並由香港公司僱用,薪金於香港支付,亦會按香港法例參與香港強制性公積金。

大湾區

提出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發展的核心引擎。 2009年2月,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廣東省三方政府舉行共同推進實施《綱要》聯絡協調會議,三方確定城市規劃及基礎設施為三地重點合作領域。 時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提出打造「大珠三角城市群」概念,把「灣區」概念的發展作為重要一環。 由本基金與中國銀行(香港)、廣東省青年聯合會、香港青年聯會及澳門青年聯合會攜手推出的「大灣區青年卡」,是為在大灣區學習、工作及生活的香港青年提供各種便利的綜合青年服務卡,無論灣區資訊、青年服務、銀行服務、交通及消費,全部照顧周到! 大灣區青年卡設有兩款,分別是屬信用卡的「大灣區青年卡」及屬提款卡的「大灣區青年卡」(中銀卡), 兩卡均連結YO PLACE會籍,享受其為會員提供的資訊和服務。 大灣區範圍包括廣東其中九個珠江三角洲城市: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惠州(成個)同肇慶(成個),加埋香港、澳門,務求將佢打造成繼美國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同日本東京灣區後全世界第四大灣區。

大湾區: 青年發展

【新香港人撐港樓】港漂7年入市 最受歡迎地區竟是這3個? 隨着越來越多的內地企業來港拓展,管理層及高級管理人員在港置業,都是超級豪宅為首選,不少願意「一擲萬金」,付出高昂的「買家印花稅」以購買優質超級豪宅。 除此之外,新香港人還愛「新」,因此一些新區及新盤受到「港漂」買家的追捧。 客戶使用航空漫遊、海事漫遊及衛星漫遊服務或於非指定地區使用數據漫遊服務所產生之費用將按標準漫遊數據用量或數據漫遊自由圈(如適用)計算。

大湾區

2018年7月,香港大學與廣東藥科大學宣佈,在中山市成立廣藥大 – 港大創新平台,以及設立香港大學生物醫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分支。 2018年3月,深圳大學校長李清泉在全國兩會傳媒訪問中建議,粵港澳合建一間「灣區聯合大學」,促進大灣區高等院校間的交流和合作,推動協同發展。 香港警察員佐級協會主席林志偉2019年10月在予會員的信函中指,協會會聯同政府華員會,向雅居樂集團商討在肇慶東站建立「肇慶香港城」,為香港的退休警員及公務員提供「生活養老選擇」,預計第一期項目設施會於2020年底落成。 2019年4月5日,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率团访问韩国,成员包括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大疆总裁罗振华、TCLCEO李东生, 中兴和腾讯的副总经理等多人。 双方在首尔市政府举行“广东省与首尔市经济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 在双方互赠礼物时,广东省为朴市长特别准备的一幅画像出现差错,不过朴市长欣然笑纳。

大湾區: 個人架生

2012年5月4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公佈全國首部海洋經濟地圖《廣東海洋經濟地圖》,系統性落實國務院的部署,首次明確提出廣東海洋經濟的發展將划定「六灣區一半島」,打破行政界線,以灣區為單位進行發展,輻射內陸經濟。 2003年8月,《粵港合作聯席會議》達成共識,廣東將致力發展成為製造業基地,香港則發展物流、金融和服務業中心。 如果香港居民在內地就業,與內地機構簽訂勞動合同的,應當按照《社會保險法》、《社會保險費徵繳暫行條例》及當地相關法規、規章政策規定,參加就業所在地的各項社會保險(分為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五項)並繳交社會保險費。

  • 欲申請計劃下的職位的青年人必須為香港居民,可合法在港受僱工作,並持有在二○一九至二○二一年由香港或香港以外的院校頒授的學士或以上學位。
  • 2019年11月15日,據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五大機場高層聯席會議消息,粵港澳大灣區五大機場正加快提升基礎設施保障能力。
  • 「前店後廠」模式的成功,促使香港經濟轉型,香港工業起趨向式微,而廣東省卻成為全國領先的製造業基地。
  • 支持粤澳合作建设高品质进口消费品交易中心,构建高品质消费品交易产业生态。
  • 此外,澳門同樣是美食之都,葡撻、豬扒包、杏仁餅等美食都深受一眾遊客歡迎!
  •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 國家可借助大灣區對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走向世界,特別是對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暢通起到積極作用。

日本经济产业省副大臣关芳弘、日本复兴厅副大臣橘庆一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理事长佐佐木伸彦均有出席。 大湾區 马兴瑞後與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会面,河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日粤关系,马则表示希望加强两方的产业合作。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發展藍圖一項重大戰略部署,目標為「到2022年,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廣泛;到2035年,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大灣區內市場實現高水平互聯互通」。 《廣東海洋經濟地圖》公佈(2011年-2012年)2011年8月,國務院批復《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發展規劃》,是廣東省繼《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之後的一個國家戰略。 《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簽署(2011年)2011年3月6日,廣東省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兩地政府於在北京簽署《粵澳合作框架協議》,其目的在於持續推進兩地的合作交流,並全面推展兩地在經濟、社會、民生、文化 及基建等領域上合作。

大湾區: 國家副主席韓正與香港淵源深厚

合作区实施范围为横琴岛“一线”和“二线”之间的海关监管区域,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 其中,横琴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设为“一线”;横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其他地区(以下简称内地)之间设为“二线”。 A:近期提供高端服務的行業,第一辦教育、所指的不是中小學,而是成人培訓班,例如紅酒班、瑜珈班、補習班等。 第二進口電商,目前內地對國外優質貨品的需求係非常之大。

大湾區

香港是世界最大的藝術交易品中心,在全球藝術市場的佔有率從2019年的17.5%上升到2020年的23.2%,首次超越倫敦。 大灣區在5G、人工智能等領域具有領先優勢,5G基站數和專利數量、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跨行業領域平台數量等均居全國第一。 中國信息通訊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華為、中興、OPPO的5G有效全球專利族數分別佔全球總量的14%、8.3%和4.5%,分列全球第1、第5和第9位,大灣區成為全球5G發展高地。 深茂鐵路是連接珠三角核心城市與粵西地區的第一條快速鐵路,對進一步完善廣東省幹線鐵路網,加強珠三角地區與粵西乃至北部灣地區和海南聯繫,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快速發展和粵西地區振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大湾區: 香港八达通将加入全国一卡通网络!

澳門可以好好利用這些已有的科研平台,聯繫整合國內外創新資源,從科創產業中尋求新經濟動力。 此外,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綜合經濟規模龐大,金融領域的產業發展潛力無限。 澳門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與特點,打造中葡金融服務平台、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綠色金融平台等新服務產業,也可以發展船舶保險、遊艇租賃、健康保險等特色金融業務。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目標就是要通過上述珠三角區域的9個城市及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的發展建設,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合作,充分發揮三地綜合優勢,促成區內的深度融合,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 另一方面,由於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特別是交通愈來愈方便和快捷,一個小時內已可以到達灣區的不同地方,甚至由香港巿中心到廣州,時間上和由港島香港仔到元朗差不多。 未來有多少香港人會在退休時,選擇在其它灣區城巿生活,現在雖然仍是未知之數,但現時已有不少香港居民在灣區經常生活,他們如何可以選擇「在粵」退休生活,及到「高高齡」時接受長期照顧服務而無須回港接受服務,便是我們需要探討的工作。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方面,大灣區擁有5.61萬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排名第二的江蘇近2萬家。 大湾区大学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东莞人民市政府投入保障为主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是一所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教育合作背景下,广东省2019年规划筹建的综合大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1-2]2019年2月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围绕建设“大湾区大学”,粤港澳三地此前曾有颇多倡议,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香港中文大学前副校长程伯中、香港科技大学原校长陈繁昌等都曾提议建立类似“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的机构。

大湾區: 中銀內地戶口收費

加强粤澳司法交流协作,建立完善国际商事审判、仲裁、调解等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 研究强化拓展横琴新区法院职能和作用,为合作区建设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粵港澳大灣區地理條件優越,“三面環山,三江匯聚”,具有漫長海岸線、良好港口羣、廣闊海域面。

早年不時會聽到港人北上買樓爛尾的事件,但現時時代已經不同了,絕大部分已拿預售許可證的項目爛尾的機會都很低。 當然,完全杜絕爛尾樓並不可能,建議購買大型發展商開發的物業會較為可靠。 而近兩三年的「限價令」,並非由政府一刀切擬定樓價,每個限價區域的樓價,都是參考同區樓價而定,政府只接受最多上下10%的微調。

大湾區: 美國銀行 BOA 開戶教學:開設戶口流程、服務和收費

社会保障方面,港澳居民在内地参加社会保险政策落地,内地与港澳社会保障衔接有序推进。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瓶颈制约,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科技研发、转化能力突出,拥有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大科学工程,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创新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引领者。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 东莞是粤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的“粤剧之乡”,东莞是广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和广东历史文化名城。 东莞有港澳同胞约120万人,海外华侨约30万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粤剧之乡,曾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篮球城市等称号。 2019年8月,中国海关总署主办的《中国海关》杂志公布了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东莞排名第3。 2020年6月,经中央依法治国委入选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大湾區: 交通基建

大灣區航空定位介於傳統航空公司及低成本航空公司之間,其機票定價高於香港快運航空、但看價錢與香港航空相若。 然而魔鬼在細節,乘坐大灣區航空經濟艙機位,一般價格並不包括機艙行李費用。 全球最長橋隧組合跨海通道 —— 港珠澳大橋的構思最早始於1980年代,大橋落成通車後,大大地改善了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間的交通連接。

  • 2003年8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提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又稱「9+2」經濟圈,「泛珠三角」包括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九個省份,再加上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
  • 同時,澳門在2015年獲得85平方公里海域的管理權,對於海域的管理與利用,中央政府支持澳門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特別是要發展高附加值的藍色創新型經濟。
  • 科研人才方面,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全面落地实施,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税负大幅降低。
  • 經濟腹地廣闊,泛珠三角區域擁有全國約1/5的國土面積、1/3的人口和1/3的經濟總量。
  • 報告針對該發展區在教育領域存在的問題有具體建議,包括提出在法律上明確普通話與簡化字的地位、將普通話教育適度融入考評體系、粵港合作推進普通話教學等。

內地和香港的醫療服務,不論在制度、系統和服務流程方面均存在差異,香港居民如需在內地就醫,應留意各類醫院所提供的服務,根據自身的要求和醫療需要選擇就醫。 國內大部分商戶都接受電子付款,要使用電子錢包,需下載有關的手機應用程式,通過護照、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俗稱回鄉證)或港澳居民居住證等證件和有效的國內銀行提款卡或信用卡認證來綁定電子錢包的帳戶,從而透過銀行帳戶轉帳去電子錢包賬戶。 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的網頁載有《港人內地生活小百科》,介紹港人在內地工作、生活、經商投資、就學和旅遊等各方面的資訊。 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為有需要的香港居民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向求助的香港居民提供有關內地法律的初步意見,以協助他們處理遇到的問題。 參與計劃的企業須按照香港法例及以不低於月薪18,000港元聘請目標畢業生,並派駐他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及接受在職培訓。 香港特區政府會按聘用人數,向企業發放每人每月10,000港元的津貼,為期最長18個月。

大湾區: 合作伙伴

对禁限管制、高风险商品等,依法实施口岸联合查验和入市监管,严守国家安全底线。 成立广东省委和省政府派出机构,集中精力抓好党的建设、国家安全、刑事司法、社会治安等工作,履行好属地管理职能,积极主动配合合作区管理和执行机构推进合作区开发建设。 立足粤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围绕澳门产业多元发展主攻方向,加强政策扶持,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澳门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 2019年9月26日,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粵港澳大灣區》特種郵票分別在香港、廣州和澳門發售,該套郵品由中國郵政、香港郵政和澳門郵電聯合發行。 2019年9月,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粵港澳大灣區中心於深圳前海成立。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粵港澳大灣區之聲於2019年9月1日7時正式開播。

大湾區: 計劃資訊

、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等部門覆函同意在粵港澳大灣區啓動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 香港文化是廣東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延伸,一百多年來,由於英國等西方文化的介入,中西文化交織形成了承古啓今、自由開放、中西融匯、商業都市型的多元文化。 香港被譽為“美食天堂”,飲食文化糅合中餐(主要為粵菜)和西餐的飲食習慣。 澳門文化一直以中華文化為主導,華人依然保持中華文化的傳統習俗,而土生葡人不同程度地受中華文化影響,形成中葡合璧的土生葡人文化。 2025年第十五屆全運會將在廣東、香港和澳門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將首次作為一個整體承辦大型綜合性體育賽事。 2021年11月11日,機電智慧建造基地揭牌儀式在廣州舉行。

大湾區: 支付寶 WeChat Pay HK 跨境支付更方便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澳合作开发横琴的重要指示精神,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发展,制定本方案。 A:目前國內的高端服務業未去達很高的水平,但目前只有很少香港的專業人士回內地工作,原因是他們在香港都「搵到食」。 會計、醫生、測量師保險等具有專業資格的人才,目前在大灣區是最吃香,只需通過《CEPA》條款下,在內地備案,港人便能夠返內地執業。 A:目前是進入大灣區發展的最好時機,香港人的工作能力、生產力,跟內地人比較,仍然存在有優勢,尤其是提供專業服務的行業。 早在10年前去大灣區提供高端服務的話,其實是做了「炮灰」,因為當時內地市場未成熟,沒有太多人需求量相關的服務;但隨著內地日益進步,港人如果10年後才考慮北上發展,空間可能愈來愈少。

香港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在內地設立的分校、醫院或分支機構如能符合特定條件,可列為試點單位,獨立申請人類遺傳資源出境來港。 延續在「中國風險導向的償付能力體系」(C-ROSS,簡稱「償二代」)下給予香港的優惠措施,有效期為一年至二○二○年六月三十日。 新措施向通過互認或考試取得內地建築及相關工程等領域專業資格的香港專業人士在廣東、廣西、福建享受的相關優惠措施,擴展至內地全境。

大湾區: 世界各都會區

1963年,雙方達成共識,興建東江──深圳供水工程(「東深供水工程」),但計劃受到1963年的天旱延誤,廣東省政府仍讓香港自珠江口取水。 此條目介紹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針對粵港澳地區,提出的一個區域融合發展戰略。 关于地理概念上的南粵核心地區,请见「珠江三角洲」和「粵港澳」。

大湾區: 管理預訂

我们以现代服务业这个香港的优势行业为切入点,进一步促进粤港、深港深度合作,努力将前海打造为拓展香港发展空间、进一步深化内地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大湾區 制定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明确进一步扩展前海合作区发展空间,并对前海深化改革开放作出部署。 前海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等领域先行先试,一批创新成果在深圳、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范围得到复制推广。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支撑,对于促进人员便捷往来、物流降本增效、产业优化布局等具有重要作用。 粤港澳三地不断深化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合作,进一步提升大湾区内外交通便捷性,推动打造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 地面交通方面,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开通运行,深中通道建设有序推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联系更加紧密。

如欲从香港汇人民币至内地,只能汇给同名帐户,且设有每日限额。 大湾區 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的网页载有《港人内地生活小百科》,介绍港人在内地工作、生活、经商投资、就学和旅游等各方面的资讯。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开启了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篇章。 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指导下,各有关方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推动《规划纲要》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大湾區: 澳門在大灣區中的定位及發展方向

本文就涵蓋了幾個在香港滙豐 HSBC 開設海外戶口常見的問題和資料,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方便你在開設以及使用海外戶口時,作出最好的決定。 大湾區 全球最长桥隧组合跨海通道 —— 大湾區 港珠澳大桥的构思最早始于1980年代,大桥于2018年落成通车后,大大地改善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的交通连接。 中西文化共融的澳门,其独特的历史城区,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中。 除了古迹,这里的奢华酒店、度假村、娱乐设施、购物中心也非常受欢迎。 所謂灣區,是指由環海城市組成的港口群和城市群,灣區內各個城市發揮不同功能,從而產生協同效應,促進區內的經濟發展。

大湾區: 跨境鐵路和城际铁路

2018年7月,香港理工大學與深圳大學於深圳共同建設「大灣區國際創新學院」,結合兩校的資源,以及連結海內外知名大學及企業,為創科人才的培育、科技創新以及高科技創業孵化方面搭建良好平台。 多間大學高校開展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支持粵港澳大灣區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建設,充分發揮粵港澳高校聯盟作用,積極打造“粵港澳一小時學術圈”。 行政長官於《2020年施政報告》中宣布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以支持青年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和發展事業,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有業務的企業聘請及派駐本地大學/大專院校畢業生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名額2000個,當中約700個專為創科職位而設。 教育部在2021年6月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披露《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