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廈外牆滲水責任2024詳解!(小編貼心推薦)

為維持良好的鄰舍關係,避免輕率指控鄰居造成你的財產損失,而最終若向滲水辦投訴亦更有理據,如大廈採用隱藏式食水管,你應保險一點,在自己的居所內進行簡易測試,看看食水管是否有滲漏情況。 受影響單位的業主若能成功向漏水源頭的業主索償,賠償項目一般包括受影響單位的天花或牆身的維修費、由於滴水或油漆剝落而令單位內其它物件毁壞的維修費、出租物業租金收入損失、暫時搬遷的住宿開支、聘請專家的費用、律師費及利息等。 除了聯絡聯辦處,業主亦可直接找私人公司或公證行找出滲水源頭,並聘請律師入稟法院,提供有法律效力的報告,出律師信要求對方根據大廈公契內容,停止滲水,甚至向小額錢債審裁處提出民事索償。 但大家須注意,找公證行進行測試及提供有法律效力的報告須收費上萬元,而且可能會擾攘達半年甚至數年。 食物及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和屋宇署的聯合辦事處編印了《DIY家居滲水簡易測試》小冊子,介紹偵測滲水源頭的方法,業主可參考此小冊子的檢測方法,與鄰居協力解決問題。

漏水也許是樓上水管老舊滲水、左鄰右舍牆壁內管線破損,或是大樓屋頂防水層破裂導致漏水,任何情況都有可能,需要進一步確認。 因此樓下漏水不一定是樓上的問題,弄清楚是哪條水管破裂,才能知道誰該對漏水負責,推薦請專業的抓漏師傅、工程公司進行鑑定,會更有可信度。 管理委員會不能以無關「安全、公益」或「大樓基金不多」為由而拒不修繕。 大廈的業主有責任維修及保養樓宇,若果是因為自己單位的問題而導致漏水情況,應該立刻聘請專業人士,例如工程公司、測量師行、註冊工程師進行修葺及處理,及早解決問題。 根據《 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 》,如租客未有按合約條文規定,將物業維持於可租用的狀況,例如出現嚴重漏水等極端情況但仍置之不顧,業主可向租客事先發出通知並進入屋內進行修葺。 如租約條款設有相關條文,業主更有權據此向租客討回有關維修費用。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樓上單位的入牆水喉、防水設施

如有需要,聯合辦公室亦可將個案轉介予屋宇署,以跟進樓宇安全事宜。 根據工作程序,聯辦處會在收到投訴後的6個工作天內聯絡投訴人。 職員會先作現場視察,然後進入被投訴的單位,有系統地進行非破壞式測試,以嘗試確定滲水源頭。 就簡單容易處理的個案並且得到有關業主/住戶的合作,調查及測試工作通常可於90個工作天內完成,以及將結果通知投訴人。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Junning Lee:目前實務上法院的漏水鑑定是交由兩個體系處理:防水技術協進會和土木結構技師公會(這是我的側面瞭解而非親身經歷,有錯請不吝指正)。 「費了這麼多精神,最後可能索償不了?這不難理解鄰居為何情緒失控了。」Henry想到人家也有難處,同理心使然下,心情暫時得以平復;更立刻動身回家,向太太解釋事件的處理方法。 A.以郵局存證信函通知該管理委員會,定相當期間,請求該管理委員會進行修繕(或向區、鄉、鎮公所調解委員會聲請調解)。 樓層低座高座7樓綠化天台圖書館6樓5樓4樓體育館3樓2樓1樓地下游泳池整座大樓均有「香港政府WiFi通」訊號覆蓋,方便市民使用流動裝置上網。 如陳太太經努力協商後均未能順利取得全體1-5樓所有人就修繕頂樓之同意及修繕共識,為免漏水問題所致損害持續擴大,可先行修繕,以維居住衛生安全之權益。 為便保留證據,亦應以「存證信函」事先通知其他共有人頂樓漏水之問題及修繕之必要,作為日後求償時之證據,並予敘明。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業主與租客

若未能於90個工作天內完成調查,聯辦處會書面告知投訴人調查進展。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公寓大廈隨著時間逐漸老舊,管線如未進行維護及維修,難免會發生漏水情形,惟在查明漏水原因後,應負修繕責任之人應儘速進行修復,避免造成他人財產的進一步損失,而為進行修繕,如需要其他住戶配合進入專有部分或約定專用部分時,該住戶亦應將心比心,配合完成修繕工作。 此外,在進行修繕前後,均應照相存證,以作為證據,避免日後發生爭議時,因現場狀況已變更,造成責任歸屬無法釐清之狀況。 按「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賠償責任。但能證明其行為無過失者不在此限。」「共用部分、約定共用部分之修繕、管理、維護,由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為之。」民法第184條第2項及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0條第2項訂有明文。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亦屬保護他人之法律,故如因管委會或管理負責人未善盡維護、修繕責任,導致造成公共管線漏水之情形,除非管委會或管理負責人能證明其行為無過失,否則遭受損害之一方,亦得向管委會或管理負責人求償。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最壞的打算就是請律師撰寫樓上漏水訴狀,雙方法院見了。 根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2條:有部分之共同壁及樓地板或其內之管線,其維修費用由該共同壁雙方或樓地板上下方之區分所有權人共同負擔。 但修繕費係因可歸責於區分所有權人之事由所致者,由該區分所有權人負擔。 在DIY的朋友,在做防水時,一定要耐心且仔細地做,否則有可能再次出現牆身或天花漏水的問題,屆時又要重新再做,將會非常麻煩! 另外,處理室內牆成漏水問題沒有那麼簡單的,沒有相關經驗的朋友,最好是找來專業師傅來修補,以免適得其反。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A. 滲水的常見成因是甚麼?

但若調查期間,滲水情況有改善、或未能找出源頭,「聯辦處」會終止調查。 「來水」多數由食水喉管老化、洗手間鹹水管爆裂所致。 「去水」則包括洗手間污水;「地台」則指浴室底的污水;「外牆滲水」則因外牆出現裂紋,雨水經由裂紋滲透入屋。 你可以自己觀察下,滲水的位置通常都是在窗邊、窗台底或冷氣機底。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因此,應讓管委會事先明白:「重大」的標準,才便於決定應否召開大會。 在施工過程中,有一些掛在外牆的施工電梯,腳手架等等的拉接杆在拆除時,處理不當會形成滲水。 牆體混凝土施工中固定模板用的對穿螺栓是剪力牆結構外牆滲水的重要原因,因為牆體面積大對穿螺栓數量較多,這個情況如果處理不當時留在結構中的螺栓孔就會形成滲水通道。 如果外牆工程中,磚縫和砂漿不充裕的話,會影響框架結構的圍護牆與框架梁底之間,會因為砌體沉降而產生縫隙,這就會出現漏水的問題。 此外,工程中沒有堵塞,就會留有滲水通道,外牆的表面會出現裂縫的,當遇到下雨天,雨水會從縫隙滲入內牆。 另一個情況,在內牆入手處理,如果滲漏屬極之輕微可以利用英泥寶或聚氨酯等其他防水材料,塗在出現滲漏的內牆部位,形成一層防水膜。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家居保險不保 樓上滴水 火險亦未必賠

顧問公司職員到有關處所調查時均會帶備其職員證,以資識別及供公眾核實其身分。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該職員證由聯辦處簽發,並列出聯辦處及合約顧問公司的聯絡電話,以便公眾查詢。 根據調查工作程序,聯辦處會在接獲舉報後6個工作天內聯絡舉報人。 職員會先作現場視察,然後進入被舉報的單位,有系統地進行非破壞式測試,以嘗試確定滲水源頭。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就簡單容易處理的個案並且得到有關業主/住戶的合作,調查及測試工作通常可於90個工作天內完成,以及將結果通知舉報人。

  • 都會區因地狹人稠,許多民眾都居住在公寓大廈內,惟在人情淡薄之現代社會,樓上、樓下鄰居互不相識之情形亦非少見,一旦住家發生漏水問題,如無法及時釐清修繕責任歸屬,除延宕修繕時程外,也容易造成住戶間不必要的誤會和摩擦。
  • 因此業主如果知道漏水源頭為自己單位,都應及早解決問題,與受影響鄰居達成共識,免去額外的訟費或檢測。
  • 水有流動性,滲漏情況可能是重重因素,日積月累下造成。
  • 職員會先作現場視察,然後進入被投訴的單位,有系統地進行非破壞式測試,以確定滲水源頭。
  • 一旦發生單位有滲水漏水情況,千萬不要忽略並及早找出源頭並處理,否則可能會導致財務損失,甚至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 民國100年考取律師資格後,在臺灣、北京、上海、新加坡及香港從事法律實務工作,主要處理公司組織架構、勞僱關係及仲裁程序,執業以來經手超過百間上市、未上市公司之相關爭議。

假如無法與鄰居協商解決滲水問題,你可致電「1823」求助。 聯辦處會就滲水投訴作出初步調查;若滲水構成衞生妨擾,聯辦處便會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的相關條文處理。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最徹底而且能根治滲水問題的最有效方法,便是尋求專業維修師傅的協助,讓他們為你的大廈外牆搭棚維修。 一般而言,維修師傅會首先清理大廈外牆的損壞部分,並將外牆縫隙內的水泥砂漿清理乾淨,再用添加了英泥的防水物料以及具抗滲性的填縫材料將外牆封實。 最後,維修師傅亦會在外牆塗上至少兩層外牆防漏膜,確保牆身不會再有滲水的問題。 公寓大廈的「外牆面」(大樓外牆)是不是全部都是第七條所定、屬於共用部分的「承重牆壁」的牆面?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香港公正行 滲水調查及驗樓領導權威︱驗樓︱漏水︱滲水︱裝修︱賠償︱索償︱公正行︱公證行︱公証行︱法庭專家︱專家證人︱專家証人︱驗樓師

所以如不想影響鄰里和睦、被控告索償,甚至要付出額外賠償金,當知道自己的單位有滲漏情況時,還是及早處理為宜。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如證實並非由單位的問題,而是屬外牆失修所引起,便可向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求助,再由管理公司安排搭棚及外牆修補工程(需視乎公契條文而定)。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如個案危害大廈的結構安全或涉及浪費食水,聯合辦事處會按需要將個案轉介至屋宇署或水務署,作出跟進行動。 業主立案法團有責任維修大廈的共用地方,因此,如懷疑滲水源自大廈的共用地方,受影響的住戶可向大廈業主立案法團求助。

漏水發生在共同壁、樓地板或內部的管線:例如管線漏水,而漏水的管線是在共同壁或樓地板,則由共同壁雙方,或樓地板上下住戶共同負擔。 但如果是可歸責於其中一位住戶所導致,例如某一住戶於裝潢時不慎弄破水管時,則由該住戶負擔修繕之責任。 當進行室內裝修時,因人為施工而不小心破壞了防水層的話,就會出現滲水問題。 另外,防水材料的質量亦非常重要,劣質材料防水效果自然較差。 然而,此見解恐怕會造成管委會困擾,因「一般修繕」管委會得自行決議為之,根本不需要召開大會;而「重大修繕」(或須動用公共基金),即應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為之。 「召開大會」,對管委會來說,還真是麻煩的事(譬如:籌備開會文件、製作名冊、發送開會通知、預定場地、製作及發送會議記錄…);通常管委會的心態是,非萬不得已,能不召開就不要開。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外牆防水膠

室內裝飾面的材質質地鬆散,容易將毛細孔中的水分散發,導致天花漏水或牆身滲水的問題。 所以,在做室內裝飾面時,最好選用優質材料,否則日後的損失會愈大。 按區分所有建物共有部分之管理、修繕及改良,原則上亦有民法第820條規定之適用,即除契約另有訂定外,由共有人共同管理之;而簡易修繕及其他保存行為,得由共有人單獨為之;其改良行為,則非經共有人過半數,並其應有部分合計已過半數者之同意,不得為之。 EcHouse 為香港最大裝修配對平台之一,免費幫客配對設計及裝修公司,提供分析及視察施工進度。 平台推5年以來,已成功配對超過2000宗裝修,幫客戶減低爛尾風險及海鮮價。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