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醫院精神科7大伏位2024!(持續更新)

目前大埔醫院旨在為其他醫院轉介的長者、長期病患者、急症精神科病人以及中央護理輪候名冊申請者等,提供醫學評估、延續護理和綜合復康服務,也是本港三間脊髓損傷康復中心之一。 醫院確保病人獲取優質和全面的服務,事事以病人為先,並致力改善社區的健康。 大埔醫院與多個醫療服務機構和社區團體合作,推展健康和長期護理的計劃。

中心的職業治療部,則為病情相對不穩定的患者,提供包括感知評估、社交技巧、自我照顧、工作職能及認知訓練等一系列治療,加快患者的康復進度。 中心由去年底投入服務至今,已服務超過8,500人次。 跨專業門診:成人精神科、老齡精神科、防止長者自殺計劃、藥物誤用診所、精神健康診所、思治診所 及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門診。 對於居於安老院舍的患病長者,包括患上認知障礙症的長者,醫管局會透過轄下社區老人評估小組和老人精神科外展服務隊,提供外展服務。

大埔醫院精神科: 預約途徑

他有時診症會問及對方的生活遭遇,問及其內心深處,像在跟他們經歷一趟人生。 大埔醫院精神科 「我在他們身上其實也學到很多,反而是他們教我做人處事。」他自言曾因工作待遇、人事升遷耿耿於懷,也會回想那些安慰過病友的道理:不愉快很多時源自太多比較。 據醫管局數據,青山醫院約十年前重建後,提供1,100張床位,入住率維持約65%。

大埔醫院精神科

院 方 後 來 安 排 阿 珍 ( 大埔醫院精神科 右 ) 進 行 精 神 評 估 , 證 實 精 神 狀 況 良 好 , 終 獲 准 出 院 。 而於2019年4月推出的自願醫保計劃,食物及衞生局就要求有關產品涵蓋每年最少$3萬的「精神科治療」住院保障,並保證續保到 100 歲,精神科治療亦未設有額外年齡限制,就算踏入暮年,都可以獲得相關保障。 都市人要面對工作、家庭、財政等壓力,容易對情緒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預期 2020 年,抑鬱症將會成為第 2 號殺手,僅次於心血管疾病。 醫院設有多個收症病房,專門收取一些短期住院病人,其間格有一個大廳、一個露台、七間睡房(房內有8至9張病床)、一個護士工作室、兩個診症室、兩個廁所和一個浴室。

大埔醫院精神科: 大埔醫院走失病人 不聞不問

男病人於二月十九日猝死,有內部醫護人員懷疑藥物劑量有誤,留院病人猝然不治,亦惹來沒定時觀察病人的質疑。 大埔醫院回覆表示,該病人二月二日因精神狀態不穩定及呈妄想症徵狀,由家人陪同到大埔那打素醫院急症室求醫,再轉往大埔醫院住院治療。 此外,自2017年2月起,由食物及衞生局帶領,醫管局及社會福利署推行為期兩年的「智友醫社同行」先導計劃,計劃以「醫社合作」模式,為患有輕度至中度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及其照顧者提供社區支援服務。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已由2019年2月起常規化,並逐步擴展至全港41間長者地區中心和七個醫管局聯網。

年間,大埔醫院精神科Ward 大埔醫院精神科 2AD病人護理事故頻生,無助的病人不斷受傷害,包括被性侵犯或攻擊,必須予以正視。 以下資料來自檢視相關病人醫療檔案、內部通報或醫護人員於會議口頭報告。 大 埔 醫 院 設 有 精 神 科 病 房 , 可 安 排 有 精 神 問 題 的 病 人 留 院 觀 察 七 日 。 大埔醫院骨科復康團隊由骨科醫生、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義肢矯型師等專業人士組成,以協作形式為矯型及創傷外科病人提供綜合復康護理服務,協助他們重新投入社區。 骨科復康團隊多年來積極推動復康工作,除了臨床復康服務外,還進行社區推廣,包括健康教育、環境改善等。 彩虹活動中心(智障住院病人日間訓練中心)位於D座4樓。

大埔醫院精神科: 診所地址

其實我和前妻育有一子一女,但在他們很小的時候我就住院,實際相處時間不多,他們和我不親也正常。 但讓我很感動的是,這次我在醫院裡和紋身漢打架後送院時,兒子竟然來看我了。 現在他們都廿多歲了,有自己的世界,我不會強求他們經常來看我。 出院後,我回到大埔宿舍居住,幸好他們還留著我的宿位。

至於臨床心理服務、職業治療和言語治療等跨專業服務,更由每年九十人次大幅增至五千人次。 大埔醫院(Tai Po Hospital),是香港大埔的一間公立醫院,座落大埔全安路9號,毗鄰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佔地約4.46公頃,成立於1981年。 大埔醫院精神科 現時多間公立醫院都設有精神科病房,例如新界東的大埔那打素醫院及大埔醫院。 兼任上述2間醫院總監的文志賢透露,知道有關指引,而且已加強監察措施,例如把高風險病人,即較高機會侵犯人或被侵犯的病人,安排住在護士站附近的病床,另外已派職員每15分鐘巡洗手間。

大埔醫院精神科: 大埔醫院精神科: 荃灣 去 大 埔 醫院

該中心今年中落成,預計明年中全面投入服務,每年可處理約四百宗個案。 大埔醫院旨在為其他醫院轉介的長者、長期病患者、急症精神科病人以及中央護理輪候名冊申請者等,提供醫學評估、延續護理和綜合復康服務,也是本港三間脊髓損傷康復中心之一。 青山醫院提供多項專科服務,包括有法醫精神科、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復康服務、精神科社康服務、智障精神科服務、老人精神科服務、日間治療服務及門診服務等。 大埔醫院係為其他醫院轉介嘅長者、長期病患者、急症精神科病人同埋中央護理輪候名冊申請者等,提供醫學評估、延續護理同綜合復康服務,亦係香港三間脊髓損傷康復中心之一。 醫院確保病人獲取優質同全面嘅服務,事事以病人為先,並致力改善社區的健康。 大埔醫院同多個醫療服務機構同社區團體合作,推展健康同長期護理嘅計劃。

病人若認為被誤導簽署「自願留醫申請書」,或在住院期間不滿其主診醫生的治療手法或其精神評估,可向醫管局投訴。 他說很多個案源於遇上挫折,壞情緒日積月累,最終出現精神問題。 他希望精神健康日後能走入社區,讓更多人察覺自己的心理需要,懂得主動求助。 當初他歪打正著入行「靠把口搵食」,三年前離開青山醫院,自立門戶開私家診所,每天依舊接觸大量情緒受困擾的人。 他說這份工的意義不單在診症治病,還在治好別人的心病。

大埔醫院精神科: 電話查詢辦事處

大埔醫院精神科 求診人士須親臨本院專科門診預約處(F座地下)辦理新症預約手續。 兒童及青少年求診人士,須由家長或監護人親臨本院專科門診預約。 青山醫院的主要服務是為精神病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療,是首間醫院聘請朋輩作為支援專家。

醫管局表示會連早前發生的事故,要求各醫管局聯網的駐場設施管理組,就懸掛天花的醫療儀器、室內樓宇結構及樓宇外部進行檢查,目標在一個月內完成。 目前香港有五間法定精神科住院單位,青山醫院之外,還有九龍醫院、葵涌醫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大埔醫院。 現今公立醫院精神科醫生工作量同樣多,歐陽國樑指,這專科已發展到關顧病人心理狀況、職業治療等範疇,負責住院的醫生每周也要跟護士和治療師等團隊開會,研究每個院友的康復進度。 年間,大埔醫院精神科Ward 2AD病人護理事故頻生,無助的病人不斷受傷害,包括被性侵犯或攻擊,必須予以正視。 病人可先到普通科門診或私家診所求診,請診所醫生寫轉介信,再帶同身份證明文件、3個月內簽發的醫生轉介信及住址證明,前往醫院的專科門診進行新症預約。

大埔醫院精神科: 葵涌醫院

十二月時,他不再覺得有人逼害他了,年中出出入入醫院都只是意外。 病人留院期間精神狀態持續反覆,二月十八日晚上至十九日凌晨一時許,他於病房自言自語,高聲叫喊,並大力推撞病房房門。 精神病指的是某部分大腦受損,令人產生認知功能、思想、情緒、感官、行為、生理功能(如睡眠或食慾)的異常,並影響個人生活各方面的表現。 精神失常、老人心理或者精神病變、各種抑鬱症、焦慮、厭食症、飢餓症、精神分裂,以及其他行為失常,都在精神病範圍以內。 如果本身領取綜援,只需於每次登記求診時通知職員可以豁免醫療費用,並出示身份證明文件,經職員確認後,即可獲豁免公營醫療服務收費。

  • 作為精神科醫生,麥醫生在此希望傳遞一個信息:情緒健康會影響個人的日常生活,包括工作表現及正常社交。
  • 大埔醫院精神科 病人留院期間精神狀態持續反覆,二月十八日晚上至十九日凌晨一時許,他於病房自言自語,高聲叫喊,並大力推撞病房房門。
  • 護士按指引為病人注射五毫克鎮靜劑「氟哌啶醇」,已事先為病人量血壓及脈搏。
  • 青山醫院這座香港歷史最悠久的精神科專科醫院,多年被外界想像為瘋人院,甚至戲謔言行失常的人要「入青山」。
  • 現在他們都廿多歲了,有自己的世界,我不會強求他們經常來看我。

如病人家屬又知之不詳,誰可為病人申訴,維護他們的尊嚴和權益? 若病情有變化,請先諮詢家庭醫生 大埔醫院精神科 / 普通科門診醫生。 如有需要,病人可向本診所遞交醫生的補充信件,以供專科醫生參照其預約安排。 而於第1期第2階段之重建計劃中,部份舊病房被拆卸用以興建門診服務大樓-賽馬會明心樓。 大樓設有門診部、日間醫院、社區精神服務中心、病人資源中心及各部門辦公室,於1999年落成啟用。 醫護人員會因應每宗個案的需要為患者提供適切的藥物治療、認知訓練、行為及情緒管理、康復服務及為認知障礙症長者的家人及照顧者提供支援,使長者能居家安老和有更佳的生活質素,以及減少護老者負擔。

大埔醫院精神科: 健康大晒

情緒健康不單影響個人的日常生活及社交,更會為身邊人帶來不少的困擾、甚至造成嚴重社會的醫療負擔。 今日社會,情緒病絕不罕見,抑鬱症、焦慮症的患者比目皆是,只是大家往往只關注身體健康,而沒有想過情緒與身體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 事實上,情緒病有如糖尿病般,不需要忌諱,亦不需要害怕,只要勇敢面對,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才不會無日無之地與負面情緒糾纏。 1960年代末起,香港政府於穿鼻山(九華山)開山平整土地以興建新荔枝角醫院及南葵涌醫院,葵涌醫院於1981年10月15日正式啟用。 青蓮洞建於1947年,而靜觀林則於1938年遷至穿鼻山,於1973年遷到荃灣老圍。 「他們有時是鑽牛角尖或把事情想歪,我們要跟他們講好多道理,轉換他們的想法。」精神病科醫生有時也要為人解心結。

  • 跨專業醫療團隊會為病人制訂切合其情況的個人治療方案以提供全面和具連貫性的醫療服務。
  • 有關病房於2月底開設,有4間雙人房(其中1間病房更可轉為單人房)、8張加入防自殘設計嘅病床,包括防撞軟墊、改短電線同上鎖電掣等安全設備。
  • 我也曾從事金融業,因此總聚在一起研究股市升降,特別投契。
  • 以為他說起青山醫院會有什麼奇情怪事,最後還是一個個平常人的故事。
  • 1955年,港府刊憲宣佈在屯門興建一所精神病院,1961年3月27日落成,成為當時全港第一所現代化的精神科醫院。
  • 據了解,涉事病房為大埔醫院老人精神科一C病房,一名護理人員涉在當值期間打病人。
  • 病人留院期間精神狀態持續反覆,二月十八日晚上至十九日凌晨一時許,他於病房自言自語,高聲叫喊,並大力推撞病房房門。

病人亦可透過手機App「HA Go」內的「預約通」遞交新症申請,適用專科包括麻醉科、心胸外科、臨床腫瘤科、耳鼻喉科、眼科、婦科、內科、神經外科、產科、矯形及創傷外科/骨科、兒科和外科。 病人請按診症預約紙上所示的登記時間前15 分鐘到本部門登記及應診。 為免延誤按時到達的病人之登記及應診,提早到達的病人,不會獲得提早安排登記及應診。 為遵守個人資料 (私隠) 條例,有關電話查詢病情或報告結果,將不予接受理。 我又回到大埔醫院覆診,這已經是我一年內第5個主診醫生了。 有時我在病房內開收音機,有些紋身漢室友嫌我太吵,一言不合竟然打我。

大埔醫院精神科: 大埔醫院大埔

看護員馬上把我們分開,我受傷要求報警,因此又回到了瑪嘉烈醫院急症室一小天。 回到葵涌醫院後,看護員曾安排我入住隔離病房數天,但因床位所限,數天後我又必須回到大房間。 目前,醫院主要接收轉介自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北區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以及在醫管局中央護理輪候名冊內的病人。 葵涌醫院話劇團成立於 2001年,由葵涌醫院職員、病者家屬及社會人士組成,致力傳播反歧視及精神健康信息。 因此條例被羈留在精神病院的病人,可透過《精神健康條例》第136章第59B條,向精神健康覆核審裁處提出申請,要求覆核其個案。

大埔醫院精神科: 精神科門診診所

除了致力服務港島東的市民外,精神科的住院服務亦覆蓋全港島及大部分居於離島的市民。 大埔醫院精神科 大埔醫院精神科 2011年9月24日,青山醫院發生男醫生疑性騷擾女醫生事件。 本網站內提供的資料(包括健康資訊)僅擬作為一般教育用途及參考之用。 你如果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單倚賴本網站提供的資料。 若病情有變化,請先諮詢家庭醫生 / 普通科門診醫生。 中心並設物理治療部,物理治療師會為患者提供多元化的活動和訓練班,並透過有趣及備有互動功能的運動設施,吸引患者接受訓練,讓他們的動作和感覺變得更靈活,從而提升接收及處理訊息的能力。

大埔醫院精神科: 精神科醫生

一般情況下,護士按「專科新症分類指引」分流及安排專科應診日期,之後交醫生審核。 若懷疑因藥物突然感到不適,在緊急情況下可考慮到急症室求診,急症室醫生向精神科醫生諮詢意見後,可能會調較藥物,甚至安排入院。 她指若求診者不滿意醫生所開的藥,應盡快向醫生反映、尋求雙向及坦誠的溝通,又可在每次覆診前先把疑問寫下,把握求診時間向醫生查詢。 但不建議求診者自行加藥、減藥或停藥,因有過量服用及復發的風險。 YW MEDICAL CENTRE 位於中環核心地段,交通便利,一直致力為不同階層人士提供專業、全面及貼心的一站式精神科服務。

),是香港醫院管理局轄下的一所精神科醫院,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KCH,位於新界葵青區下葵涌荔景葵涌醫院道3-15號,毗鄰瑪嘉烈醫院。 醫院為新界西南和九龍區的精神病病人提供評估、治療與住院服務。 病床逾900張,連同轄下分別於油麻地、下葵涌及東九龍的精神科診所,全院共有約1,300名人員。 有躁鬱症及暴力傾向紀錄的中年男病人,二月初因精神狀態欠佳,到急症室求診並轉至大埔醫院治療。 病人留院約半個月,期間病情反覆,凌晨高聲叫喊及推撞病房門,需注射鎮靜劑。 大埔醫院精神科 男病人打針後約四小時,護士指病人呼吸正常,但相隔短短五分鐘,病人旋即被發現無呼吸及脈搏,最終搶救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