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舊墟天后宮2024必看攻略!(持續更新)

在碗窰進行的考古調查發現了從採礦到入窰裝燒各項工序的遺蹟,是香港重要的文化遺產。 樊仙宮位於大埔上碗窰,是上碗窰村和下碗窰村的主要廟宇,相傳由馬氏興建,以供奉陶匠的守護神樊大仙師。 在一八七三年,在泰亨的文氏族人和碗窰的馬氏族人領導下組成大埔七約(「約」是村落聯盟的意思),除了粉嶺約和泰亨約外,其餘的樟樹灘約、林村約、翕和約、汀角約和集和約都是客家村落。 七約在一八九二年在觀音河的對岸(西南岸)另立新墟,名為太和市,又修建廣福橋,方便各村村民到新墟買賣。

大埔舊墟天后宮

在朱森引路下,我們步行到不遠的營盤下村右側山坡,村屋後方有一個據說是全港面積最大的義塚,萬安墳身像個張開雙臂的巨大擁抱,星星點點的野花長滿墳前。 旁邊碑誌記載,大埔頭鄧氏賢達目睹一戰後屍骸遍野,慘不忍睹,故向政府申請撥地安葬。 及至一九三七年發生九二大風災,區內逾千人被水淹歿,鄧氏再出錢出力,將無人領葬的屍首集中安葬於萬安墳內。 朱森說,馬氏祠堂正正建於災後的一九三八年,高腳樓式的設計是災後的沉痛反思。

大埔舊墟天后宮: 歷史及結構

結果他賺了錢,實踐承諾,自此許多善信開始拋寶牒許願。 今天放馬莆儼如林村鄉的核心,因為天后宮、村村公立學校和林村鄉公所均設於村中,1999年在村口豎立一座寫上「林村」的牌樓,成為林村鄉的地標。 為人所知的許願樹亦在放馬莆,每年新春期間成為旅遊熱點。

  • 參加隊伍由天后宮對出風水廣場出發,經汀角路、太和路及廣福道,沿路向市民派發祈福彩帶,巡遊項目包括街舞、啦啦隊、銀樂及陸上行舟隊等,祝願來年水陸平安。
  • 直至1954年林村鄉公所成立後,鄉務和天后宮交由鄉公所負責,六和堂則專責管理祖嘗。
  • 太和站的命名,相信是因為鄰近太和邨而作出相關命名;不過卻因這一惡攪,就讓人將太和市與大埔舊墟的地理位置混淆,「太和市」成了「大埔墟」,「太和車站」卻鄰近大埔舊墟而非太和市。
  • 據說,銅鐘是大埔鄉民鄧日瑛於康熙三十年間, 帶同三個兒子於天后宮祈福後得償所願而贈送。

昨午大埔溫度雖高至約攝氏廿八度,但仍吸引近二萬五千名市民在路邊觀賞,更紛紛舉機拍下喜慶一刻,大會沿路派發祈福帶冀闔家平安。 太和市建立後不久,英國於一八九八年租借新界,並選了大埔為新界的行政中心,旋即在運頭角里的小山丘上興建現已列為法定古蹟的大埔警署和北區理民府。 大埔警署擁有荷蘭式山牆、裝飾窗拱和窗台、長長的磚拱遊廊和中式的瓦頂,建築整體設計配合得宜,現已活化為綠匯學苑。 大家遊覽大埔警署及北區理民府,聯同鄰近的元洲仔前政務司官邸(法定古蹟),便可了解昔日政府管治新界的歷史。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主辦及策劃的《村梭六鄉》——將於本年三月登場。

大埔舊墟天后宮: 香港旅遊|香港自助旅遊攻略、港片景點 | 日本旅遊攻略

追溯回1910年九廣鐵路通車時,香港境內路段共有五個鐵路車站,分別是尖沙咀站、油麻地站、沙田站、大埔站和粉嶺站。 大埔舊墟天后宮 不過當年的大埔站並不是指位於大埔墟內的車站,車站實位於大埔滘的海邊。 當年在大埔滘設站的原因,主要是配合位於海邊的大埔滘碼頭,當年大埔站和碼頭是新界東北離島如塔門、吉澳、東平洲和西貢半島北部的重要交通站。 後來大埔站亦正名為「大埔滘站」,至1970年代,香港中文大學成立,為了提供交通服務,便在馬料水設置大學站及馬料水碼頭,因而取代了大埔滘站及大埔滘碼頭的功能和地位,大埔滘站自此廢置。 至於位於大埔墟內的大埔墟站,在九廣鐵路通車時原只是一個臨時車站,名為「大埔墟旗站」。 至1913年時一個永久車站在臨時車站以北落成,因同一時間已有「大埔站」,所以新車站命名為「大埔墟站」,位置就在當年的太和市即今天的大埔墟旁。

大埔舊墟天后宮

運輸署預計,大埔舊墟及大埔綜合大樓一帶的交通會非常繁忙。 大埔舊墟天后宮 而使用公共運輸服務的乘客需留意有關的改道、班次調整、遷移及取消中途站的安排。 展覽除了介紹碗窰的的歷史及考古發掘外,還展示了出土的明清兩代文物。 或許是社區每刻都在變化之中,或許是我們過於習慣眼前的景像,讓我們欣賞事物的觸覺都變得麻木。

大埔舊墟天后宮: 依山傍水的大埔,不僅坐擁怡人的自然景觀,更擁有深厚悠長的歷史。 大埔是新界首個行政中心、最大墟市的所在地以及客家村落的聚集地,它豐富的歷史文化及人文故事,很值得我們去發掘、探尋。

林村鄉公所邀請圓玄學院的道士每日誦經拜懺,超度孤魂野鬼,使其離開社區,帶走災疫。 經棚對面設有大士棚,安放昂藏七尺的大士王像,作用是監管孤魂野鬼有秩序地聞經聽法,不得騷擾陽人。 林村鄉過去曾與別村械鬥而導致人命傷亡,大約在同治年間,龍躍頭鄧族視林村鄉為其封土,逼令林民每年上繳若干租榖。 村民不服,合力抗拒,雙方曾在圍頭岡對壘,各有死傷。 事後林村鄉在天后宮旁闢建義祠,供奉12名殉難者之靈位,以慰亡魂。

大埔頭村每年正月都會在法定古蹟敬羅家塾前搭建燈棚,棚內高掛添丁燈籠,向神明及祖先稟告過去一年村中出生的男丁,由正月初九至十二擇吉日開燈,正月十九完燈。 但2005年大年初四,林錦公路旁的細葉榕因長年負荷寶牒,一截樹幹突然折斷,傷及兩名市民。 大埔林村最為外界認識的是盛行拋寶牒許願,經過傳媒廣泛報道,許多人專程而來,尤以新春期間最為熱鬧。 但據父老說,拋寶牒並非古老習俗,大概在1970年代才開始興起。 當時有一位在新加坡經商的人遊覽林村,見天后宮殘舊,便向廟旁的樹拋寶牒,許願如果生意興隆,便出錢修葺天后宮。

大埔舊墟天后宮: 大埔舊墟天后廟

時至今日,護城河已被填平,門樓亦已被重建,只有部份圍牆及更樓尚存。 眼利的朋友,應該留意到區內不少廟宇均是供奉同一位神明——關帝。 其實關帝有三個不同身份,透過剖析這三個身份,我們便能了解關帝信仰是如何「踏入大埔」。

當年廟宇原位處海濱,因歷年填海擴地,現已坐落於大埔市中心。 至於交通方面,大埔墟與舊墟均有鐵路可達,只是出車站後要步行一段距離才到,不過路面基本上是無障礙的。 另外亦有巴士路線可達,巴士路線主要連繫九龍市區,亦有路線連接新界其他地方,路線中有低地台巴士。 而專線小巴主要連繫大埔周邊的鄉區為主,往來市區主要是紅色小巴。

大埔舊墟天后宮: 林村天后宮

在台灣及福建地區,人們稱天后為「媽祖」,在香港的地方稱之為「亞媽」、「娘媽」、「媽娘」或「天后媽」等。 現時香港的天后廟遍布香港島、九龍、新界和離島,大部分是清初復界以後才修建的。 1911年九廣鐵路通車,殖民政府在太和市附近修築車站,並命名爲「大埔墟站」,進一步確立了太和市享有「大埔墟」之名的地位。 到了20世紀後半葉,大埔舊墟完全消亡並重建爲現代化住宅區,大埔剩下一個墟市,太和市正式繼承並使用「大埔墟」之名。 在近一百年來,「大埔墟」和「太和」的名稱涵義發生過重大變化。 「大埔墟」一名最早是指始於明代由龍躍頭鄧氏於林村河以北建立的墟市。

大埔舊墟天后宮

廟中有鑄於康熙年間的古鐘、寫於道光甲午年的匾額、對聯等清朝文物。 大埔舊墟天后宮 大埔舊墟天后宮建於清朝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李氏族人興建。 當年原處海濱,因歷年填海擴地,現今已坐立於大埔市中心。 而廟內仍保存立廟所鐫的銅鐘,以及歷次修建時所題刻的匾聯及碑記。

大埔舊墟天后宮: 大埔舊墟巡遊賀天后寶誕

臨海,每遇風災便會首當其衝,倍受影響,因此三百多年來它經歷多次重修,同時也留下天后娘娘顯靈的事迹。 據說,1937 年一場嚴重風暴引發了風暴潮,幾乎整個天后宮都被摧毀,天后金身神像也下落不明。 風暴過後,村民卻驚喜地發現天后神像原來屹立在大埔頭山頂,絲毫未損。 此事便被視為天后娘娘大顯神通,至今仍為村民津津樂道。

大埔舊墟天后宮

大埔墟(位於林村河以南,廣福道兩旁)則仍然有墟市富善街(原稱太和市,以文武二帝廟為中心)。 由於大埔舊墟墟市消失,卻仍留其名,因此一般人會將大埔舊墟與大埔墟混為一談,實際是兩個不同的地方。 天后宮坐落於汀角路旁,人煙疏落,偶見一兩婦人在廟外空地緊執手上的線香舉到額前念念有詞。 樹葉掉落的聲音都幾乎要被聽到了,實在難以想像這曾是盛極一時的墟市。

大埔舊墟天后宮: 文武二帝廟

亥此線須用大船,大船須泊大碼頭,大步海西岸盡是淺灘,只有大埔滘水較深,相對於區內只可泊舢舨之小埗,大埔滘碼頭就是唯一的大埗。 以此為中心擴展成全區名稱,以北之大埗頭,以南之大埗尾,劃出範圍;在媚川都成為三四千人聚落後一百年,鄧符協才來到錦田落腳,建成一兩間屋子,犁出一兩畝稻田。 由於貿易紛爭,嘉慶年間,泰亨鄉文氏,打算在墟場附近另設商舖,在遭到鄧族阻攔下,雙方告上縣衙,也未能解決。 直至光緒十八年(1892年)始裁定大步墟為鄧氏稅地,別族不能建舖,並勒石於天后廟內,結束這個持續多年的官司。 尋找大埔歷史足印:廟宇和社區(上) 有線電視(2021年7月) 大埔舊墟天后宮建於清朝康熙三十年(一六九一年),為香港現存歷史悠久的天后廟之一。

正殿供奉天后,左側殿有觀音,右側殿有財帛、太歲和譚公。 其後在廟的左側加建文武殿和義祠,廟右加建龍母殿和房間,形成七開間建築群,規模頗大。 曾資助鄉民建廟的鄧氏名叫鄧占一,村民為表紀念,在舊日的龍母殿設立長生祿位供奉鄧占一夫婦。 由大埔舊墟天后宮社區活動管理委員會主辦、大埔區議會合辦的「大埔恭祝天后寶誕祈福巡遊」,至今已為第九屆;今年共有四十八個團體約千七人參與巡遊。 隊伍由汀角路風水廣場出發,經汀角路和太和路至市中心的廣福道及寶鄉街,多個團體沿途落力表演,包括舞龍舞獅、飄色、街舞等。

大埔舊墟天后宮: 大埔天后寶誕派福袋祈福 2.5萬市民賞巡遊

最後一隻回南丫島深灣產卵的綠蠵龜已有十多年沒回來。 可想而知,在以前原生境狀態下,大步海的生物品種,會是這數字的數十以至數百倍。 據1930年代的文章說,昔日該地為大森林,人迹罕至,行者需大步而過,故名。 在文獻中,早在千年的南漢,沿至元、明期間,大步海曾是廣東重要的珍珠產地。 新墟建立後,富善街、崇德街和安富道一帶有各式農產品擺賣。 富善街末的空地是曾經的「車坪」,墟期期間停放來自各方的木頭車與自行車,今天卻泊滿來街市買餸的私家車。

大埔舊墟天后宮: 大埔舊墟天后宮

尋找大埔歷史足印:祠堂和圍村(下) 有線電視(2021年6月) 梧桐寨邱氏宗祠據說約建於一八〇〇年。 祠堂屬兩進一院一開間的建築,牆體以青磚築砌,已被批灰,支撐著人字木結構的琉璃瓦頂,正脊兩端飾以夔龍。 大埔泰亨灰沙圍約於三百至四百年前由泰亨文氏所建,築有圍牆、門樓及四角更樓,亦曾建有護城河。

大埔舊墟天后宮: 名稱辨析:「大埔墟」、「大埔舊墟」與「太和市」

1913年所建的火車站,服務七十年後,於1983年關閉。 在鄰近地區當中,大埔以北的泰亨文氏族群也曾計劃在大步墟建屋及開設商舖,當然也屢遭鄧氏的阻撓。 文氏亦乃新界五大氏族,明初分別在大埔泰亨和元朗新田一帶定居。

大埔舊墟天后宮: 鐵路舊記憶:大埔滘與大埔墟火車站

他們亦可瀏覽運輸署網頁()或致電1823電話中心查詢(電話:1823)獲取相關資訊。 港鐵大埔墟站A2出口,往大埔綜合大樓方向步行約10分鐘,按沿途的鐵路博物館指示牌,經懷義街,再沿安富道步行約8分鐘。 鄉間生活「靠山食山 靠海食海」,依賴大自然給予的資源。 除了耕種、捕魚等重要生活技能,利用身邊的自然素材、配以傳統編織手藝製作出日常生活用具也是必備的一項技能。 此工作坊由織藝師帶領,起用本地天然材料為素材,參加者透過雙手與線條的交疊,體驗基本編織技巧。 參加者在製作「迷你筲箕」時,或可想像如昔日六鄉村民般就地取材,徒手即可編織出一個個承載起舊時生活回憶的器物。

如停下來,重新仔細地欣賞周遭社區,增加自身對環境的了解與感受,或許你會發現這裏還有許多值得我們佇足停留和發掘的人事物。 本活動參加者將透過導賞深入了解六鄉的歷史與發展,然後以「城市畫家」的視覺與畫觸,自由漫步於六鄉新村內,凝望、探索並記錄眼前的社區,最後回到六鄉學習園地一同分享成果與感受。 大埔舊墟天后宮 其實在訴訟期間,泰亨文氏已與附近的翕和、林村、集和、汀角、樟樹灘及粉嶺各鄉結盟,籌組大埔七約,謀劃在遠離大埔墟的林村河南岸,另建太和市。 也在官司結束之時,他們宣告成立新的和公平交易的「太和市」。

此刻林村鄉正舉行太平清醮,醮場設於林村天后宮附近的廣場,放馬莆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邱坦言,是次祈福巡遊由去年12月開始籌備,又需多次與警方及各個政府部門商議,亦要和多個團體開會,以確保今日流程暢順。 他笑言「為天后做事係應份」,亦指自己自小已信奉天后。 大埔舊墟天后宮 下午大埔陽光普照,溫度更高至約攝氏28度,但仍吸引近2.5萬名市民扶老攜幼在路邊觀賞、舉機拍下喜慶一刻,整條寶鄉街及廣福道均布滿人群,大會亦派發祈福帶予居民,冀闔家平安。

大埔舊墟天后宮: 大埔天后寶誕巡遊 2.5萬人觀賞

在此之前,善信已在天后宮旁一棵樟樹焚香拜祭土地公,經過長年累月,該樹變成了通心樹,漸漸枯萎。 其後原樹長出一棵羊蹄甲屬植物,拋寶牒的風俗便由這棵樹開始。 到了1990年代中,該樹亦被香火燒毀,村民在附近移植一棵細葉榕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