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泰國寺2024懶人包!(震驚真相)

它又稱咩咖探嘩哪啉寺,從寺內張貼的籌款啟事可見,這座泰國寺已開設了30多年,供奉多座金身佛像。 由於參拜信眾多為泰國人,蒲團擺設亦走泰國風,讓人有如置身泰國的錯覺。 大埔泰國寺 一場來到大埔,參學慈山寺後,也可順便參觀大補文武二帝廟及香港鐵路博物館等熱門景點。 大埔文武二帝廟建於光緒17年,是典型的古式建築,廟內還安放了文武二弟的塑像。 大家可以在東鐵太和站下車,從A出口向林村河方向,經過錦和橋及錦石新村的露天停車場(所以也自駕至此),沿旁邊有混凝土小路多走20分鐘就可到達。 如何前往|港鐵大埔墟站 B 出口,轉乘 K17 港鐵接駁巴士,在「廣福巴士總站」下車,步行 10 分鐘。

大埔泰國寺

大埔的這間森林咖啡位置雖然比較偏僻,沒有公共交通工具可到達,但環境非常清幽,被大片樹木圍繞,如不是耳邊聽著廣東話,差點以為自己到了外地旅遊,心情份外放鬆。 咖啡店提供西式輕食為主,配以自家烘焙的手沖咖啡及花茶,水準不俗,絕對值得一訪。 無論是大埔或沙田街坊,大埔海濱公園都是他們熟悉的地點。 不少人來此處踩單車,由沙田到大尾篤途中,都會經過大埔海濱公園。 這個海濱公園本身亦有很多豐富的遊樂設施,像健身徑、迴旋型的回歸塔、草地滾球場等。

大埔泰國寺: 登記帳戶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大埔泰國寺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至於禪修、法會、靜修營等宗教活動,或是山林療癒等文化體驗,則同樣要留意寺院網頁。 值得一提是,善信們或以為可在慈山寺享用齋宴,但其實慈山寺食堂只向僧人、工作人員及嘉賓提供齋菜膳食,暫時未向一般來訪者供應。

有幾條路線都可以到達「大菴古窰」,但另一端比較複雜,甚至崎嶇不平,反而編輯所選嘅呢條路線就比較簡單,路段平坦易走,時間方面亦較短。 覺得條路適合想尋找小許探險感覺的山友試一下,因有一段路較為隱閉,沒有GPS及路線圖,跟本不知怎樣走,須是這樣,但因靠近大埔及公路,電話訊號很好,亦沒有什麼危險位。 估計山墳那段路,因雨水和陽光增加,植物會快速生長,遲些會更加難走。 泰國寺背後有一道小樓梯,經過小橋可通往「小靈山靈顯法院」,左邊便可見到太和泰國寺樹屋的背面,沿路會有溪邊石澗,旁邊的溪水非常清澈,直行到底便到達樹屋。

大埔泰國寺: 太和偽泰國之旅行山路線!泰國寺感受泰式風情+探索百年樹屋打卡秘境

Flow Academy 會定時在湖泊中舉行期間限定活動,包括 Aqua Park 水上樂園、節日限定腳踏船等,讓大家可以更近距離,接觸及欣賞湖泊之美。 位於竹林禪院的四面佛,是由「賭王」何鴻燊82年從泰國請來;在神壇留名的除了賭王,還有「鋼鐵大王」龐鼎元遺孀龐熊少珠。 香港藝人亦多參拜,謝霆鋒和母親狄波拉便篤信四面佛。 昔日謝霆鋒犯下頂包案,狄波拉除了到泰國參拜,也拜竹林禪院的四面佛。 2011年,有報道指狄波拉出資百萬為禪院的四面佛重敷金身。 每逢新曆一月一四面佛誕,上千名市民都會前來禪院拜四面佛,求財和家宅平安。

大埔泰國寺

他表示在同一山村更高處有一間屋,本是一位融秋大和尚靜修之地,但已荒廢多時,他願無條件送給泰僧建寺。 大埔太和泰國寺(咩咖探嘩哪寺)4月13日歡祝一年一度的泰國新年——宋干節(潑水節)。 寺方預計以齋宴方式籌募款項,因此懇請各方善信隨緣樂助,幫忙泰國寺度過雙重難關。 沿着露天停車場旁的小路走約10分鐘,便來到第2個景點太和泰國寺。

大埔泰國寺: 打卡

現時樹屋已經被許多大榕樹包圍,從下而上觀望樹屋稍有傾斜,屋頂亦有明顯的倒塌現象,大家觀賞時也務必要注意安全問題。

大埔泰國寺

泰國佛寺有時供奉一些天神,如大梵天,Jivako等,都是佛經中所述的護法神甚或聖者。 證嚴上人想將「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轉為「人人觀世音,個個彌陀佛」,將拜的佛菩薩像轉化為生活中的活菩薩。 情況好似吾係咁,南傳係香港都好流行喎,例如志蓮的禪修班,蕭師兄那套是源自Godwin的禪修方法。

大埔泰國寺: 最新上載路線

整座慈山寺有不少特色建築風格,和香港的其他寺廟相比頗為不同,不妨留意一下當中的特色。 睇完神秘樹屋,折返原路,可先返回太和邨,然後乘搭巴士或小巴路線前往林村方向,可以找尋另一處有逾150歷史嘅人氣景點「大菴古窰」。 儘管日漸式微,曾因殺校潮而令多間村校停辦,但回想昔日村校曾經為新界鄉村子弟帶來讀書識字的機會,為香港轉型至知識型社會實在功不可沒。

慈山寺的官網會於一個月前上午8時開放預約,若沒有理想的日期可於第二天早上8時正再查看新的日期或有人取消預約。 部分活動例如行禪及善生坊餐飲服務等,現已暫停直至另行通知,敬請留意。 如何前往|港鐵大埔墟站 B 出口,轉乘 20K 小巴或 74K 巴士,到「三門仔」下車,步行約2分鐘。 如何前往|港鐵大埔墟站 A3 出口,轉乘 75K 巴士、275R 巴士(只在星期日及公眾假期行駛)或 20C 綠色專線小巴,到「蘆慈田」下車,步行約2分鐘。 說回慈山寺本身,其實是由香港無人不識的李嘉誠先生斥資興建,整個計劃歷時十年才完成,在2015年開始有限度開放予公眾入寺廟參拜與參觀。

大埔泰國寺: 泰國佬餐廳

現時泰國採用公曆,把潑水節固定於介乎每年公曆4月13日至4月16日間。 「潑水節」亦即泰國新年,眾人清早起來沐浴禮佛,然後用清水互相潑灑,寓意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 在大埔的深山之中,這一刻他們恍如回到家鄉,歡笑聲傳遍整個山頭。

值得一提的是登上香港回歸塔,可一覽吐露港的景色,想影靚相就千萬不要錯過。 呆呆萌萌的草泥馬,一身毛絨絨的像毛公仔可愛,讓人忍不住想抱抱。 別以為想見草泥馬就一定要到外國,大埔的有機農莊蝶豆花園,就特別由澳洲引入數隻不同顏色的羊駝,參觀者可以在園內購買糧食,親身試試餵飼羊駝。 場內有可愛的動物外,亦有大量蝶豆花、風車花海、天鵝湖等的打卡位,另一邊亦有不少遊樂設施,將彈跳床、滑梯等,同時也會舉辦手作、有機種植、小點心製作班等,親子活動或一大班朋友遊覽,都會玩到不捨得走。 位於大埔的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是本地重要的自然保育和教育中心,農場幅員廣闊,既有綠林景緻, 又有山谷清泉匯流,是輕鬆行山郊遊的好地方。 園內設有野生動物區,照顧受傷或需保育的動物,有昆蟲館、蝴蝶園、果園等不同設施。

大埔泰國寺: 佛教儀式過後,便是餘興節目的開始,有人更穿起金光閃閃的舞衣,跳起傳統的泰國舞蹈,對於一班在港工作的泰國人來說,這些合照也可一解思鄉之情。

香港經常有大型的潑水節活動,例如「泰二代」舉辦的香港潑水節有潑水節七仙女古色巡遊。 2018年香港潑水節因港鐵沙中綫興建工程,所以改為在深水埗區荔枝角D2 Place舉行至今。 潑水節,又稱宋干節,是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當日,泰國、寮國、斯里蘭卡、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共同慶祝這個節日。 東南亞民族在海外聚居地──香港九龍城、大埔太和寺、西環、深水埗及台灣新北市中和區等──也承襲相關習俗。

大埔泰國寺

太和泰國寺是香港3間泰國佛教公會及泰皇認可的佛教寺之一,由海法師建於1953年,每逢泰國的重要節日如潑水節、守夏節等都是一班信徒的聚集地。 簡樸的環境,充滿着泰國風情,確是瞬間解一解了疫情下未能出國的旅行思病。 但重點不在於此,而是位於大佛後,沿小路樓梯走下的小靈山百年樹屋。 大埔泰國寺 參學者亦可選擇在大埔墟站乘坐20B(往洞梓),NR532(往洞梓山莊)、20C(往大美督)巴士,在普門路下車,然後步行10分鐘至20分鐘前往寺院。 慈山寺佔地約50萬平方呎,寺院靠山背海,背靠八仙嶺,面向船灣淡水湖,四周自然景色與寺院互相呼應,環境清幽壯麗! 慈山寺的建築採用了仿唐代風格,寺內設主佛殿區、觀音聖像區、佛教藝術博物館等區域。

大埔泰國寺: 打卡必到!百年深山神秘樹屋

由港鐵大埔墟站開往洞梓,請於洞梓路與普門路交界下車,沿普門路步行約10分鐘即抵達慈山寺。 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於2019年才正式落成,開始對外開放! 博物館內收藏了各地的佛教造像與文物,希望從藝術角度推廣佛法教育,以助參學者心靈成長,亦是香港唯一一間以佛教藝術為主題的博物館。

  • 由於櫻花和黃花風鈴木的花朵都屬於細小品種,如想拍出大特寫,最好為相機配備長焦距鏡頭。
  • 香港很多地方都有類似性質的節目,而大學的迎新活動都有引入和仿效。
  • 日記:這條路早在地圖上打了”X”,因為被寺院截斷了。
  • 素白觀音聖像由青銅合金鑄造,包括三層青銅蓮台及高麻石基座, 總高76米。
  • 其實這家寺廟不光有話題,由環境乃至建築,由理念乃至形象,在香港寺廟中屬少見。
  • 美食也是IGable,擺盤精心佈置,亦相當有水準,如當日下午茶時段品嘗的慢燴豬手肉配酸種包配英式鯷魚牛油加蘋果,入口膩感恰到好處,也富層次,比不少café都更有水準和創意。

要留意寺方建議乘坐交通公具,駕駛者如欲開車到訪,要先行聯絡館方。 慈山寺為平衡參學質量、訪客安全、交通配套、寺院莊嚴、睦鄰關係,實行登記機制,祈能以境說法,淨化人心。 往太和泰國寺時,揸車可以停泊於錦山村石鼓壟露天停車場;而往大菴古窰,亦可見有部份時租停車位,但留意唔好駛入私人停車場內。 大埔泰國寺 約走八分鐘,途中會見到一個又一個的太和泰國寺的指示牌,一直沿著欄杆走,沿路都是石屎路及梯級,很快便到達「咩咖探嘩哪啉寺」的門口。

大埔泰國寺: 「潑水節」亦即泰國新年,眾人清早起來沐浴禮佛,然後用清水互相潑灑,寓意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在大埔的深山之中,這一刻他們恍如回到家鄉,歡笑聲傳遍整個山頭。

佛教起源於印度,後來分成兩派,中國(包括港澳台)、日本、韓國等地盛行的統稱為北傳佛教;泰國、緬甸及柬埔寨等地則信奉南傳佛教,兩者在教義及守戒等略有不同。 太和泰國寺所在的地方,正是由香港佛教人士捐贈,同是釋迦牟尼弟子,同宗共濟。 香港和泰國一向商貿關係密切,港人亦對泰國食品、傢俬有種情意結,遊泰更是不少港人的指定動作。 港、泰兩地這麼遠那麼近,原來在大埔太和港鐵站附近的山頭,隱藏了一座由泰國國王認可、有十九年歷史的正宗泰國佛寺。

大埔泰國寺: 大埔慈山寺|各種體驗活動 培養安定心神的習慣

外搭建帳篷設置戶外茶座,食客可以帶寵物來感受大自然,這裏供應簡單美食如漢堡、意粉和咖啡,適合與朋友家人來享受慢生活。 大埔老字號食店雲集於一棟政府大樓,一口氣飽嚐傳統雲吞麵、點心、上海麵食等。 鄉郊地區保育得宜,無論身處慈山寺、印洲塘海岸公園還是大埔滘自然護理區,都有人在桃花源之錯覺;區內首個泳灘龍尾泳灘,也是街坊的熱門好去處!

大埔泰國寺: 大埔秘境!深山泰國寺藏百年樹屋 林村尋覓打卡熱點大菴古窰

餐廳內有寄賣本地手作人的產品,如本地咖啡師炒的咖啡豆、手工梘、二澳農作社的天然醬料等,着實地支持同路人。 大埔墟超人氣老字號茶餐廳,24小時營業,年中無休,是大埔街坊早午晚餐及下午茶常到的食肆。 又設自家餅房,港式麵包、西餅、蛋糕、曲奇等等,全部都有,沒一遺漏。 蛋撻也左右逢源,酥皮及曲奇皮皆有供應,上下格放在門外專櫃,酥皮薄而酥化,曲奇香口鬆脆,梗有一款啱你口味。 森林咖啡顧名思義,位處在大埔林木之間,深受駕車人士歡迎。 白色木屋座落在曠闊空地上,佈置溫馨可愛,聽着黑膠唱片播放的音樂,氣氛輕鬆悠閒。

大埔泰國寺: 太和泰國寺求援度難關

後有居士把道場供養給泰國法宗派僧團,九十年代成立太和寺,二千年時前後,其中一間屋的業主讓出業權,當時的太和寺僧團決定集資有緣眾,把石屋業權買下。 泰文羅馬體拼音Wat 的意思是寺、廟、寺廟、寺院。 Mekthumvanaram 是複合詞,由Mekh 或 Makh,意思是雲,Thum 通 Tham ,巴利語是Dhamma, 泰語是 Tham,即是法。

除了鐵路博物館,位於大埔運頭角里的北區理民府,亦是充滿歷史感、古色古香的拍攝景點。 大埔泰國寺 以紅磚建成的北區理民府,原是英國在租借新界後,最早設立的民政中心,已有超過一百年歷史。 整個建築群有拱形的門窗、亦有長樓梯配合,加上在色彩繽紛又茂密的花園圍繞下,環境幽靜漂亮,喜愛拍照的人一定會在此花不少時間。

大埔泰國寺: 大埔許願樹以外景點推介

餐廳以西式料理為主,提供黑豚豬肉、牛扒等料理,想回味或重溫外遊的體驗,不妨來試試。 大埔泰國寺 除了導賞團,寺內其實尚有抄經、茶禪等體驗,讓人心靈得到啟迪,達至領悟世情的平和心境,只是由於疫情的緣故,此部分活動,連同寺院曾提供的咖啡服務均已暫停,有興趣參加都要留意慈山寺的公布。 不過,遊人現在依然可參與供水體驗,就是手持水砵來到觀音像前澆水供奉,以表清淨身心;此外,大廳中也有弘法的影片,深入淺出,有興趣者也可定時到大廳的電影院觀看。 參觀者甫進寺之後,不妨率先到大堂登記報名,然後在指定時間出席導賞,導賞員便會帶大家遊走寺院中殿宇,重點介紹各造像和布置的風格特色之餘,亦會講解背後的宗教故事,頗具啟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