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康健站6大好處2024!專家建議咁做…

陳肇始稱,目前公營醫療系統面對一定挑戰,期望地區康健站可於各地區為市民在預防層面提供合適的護理服務,從而減輕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今日(十二月十六日)為大埔地區康健站開幕儀式主禮,見證本港多一個地區康健站正式投入服務,為政府加強基層醫療注入新力量。 為讓大埔區區內市民共同建立健康生活模式,大埔地區康健站將舉辦一連串活動、工作坊、講座等,讓市民可以實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 計劃採用個案管理模式提供跨專業服務:家庭醫學(西醫)、中醫、物理治療、營養輔導、情緒輔導等服務,個案經理先評估參加者的情況,然後共同訂立復康目標和為期不多於 12 大埔康健站 週的護理計劃,費用全免。 (c)整合基層醫療服務:我們會與各服務提供者協調,務求整合地區上公營及私營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及設施,以減少資源重疊。 我們已於2019年1月15日就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的位置諮詢深水埗區議會,並於7月11日就設立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的服務內容諮詢深水埗區議會轄下的社區事務委員會。

大埔康健站

鼓勵你成為「DHC Express 地區康健站」會員,了解更多預防及改善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的活動及資訊。 流動疫苗接種站(四號站)首站將於三月四日服務大埔大元邨,提供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 大埔康健站 四號站將於本月稍後時間前往不同學校,專注為學童提供科興疫苗接種服務。 另外,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今日正式開幕,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到場主持開幕典禮時表示,期望藉此扭轉現時「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體制及風氣,以應付人口持續快速老齡化的挑戰。 食物及衞生局宣布,北區地區康健站、離島地區康健站今日(18日)起投入服務,餘下5間地區康健站分別設於觀塘、大埔、中西區、東區和沙田,將於本月下旬陸續投入服務。

大埔康健站: 香港疫苗接種優惠資訊

自此以來,楊紫瓊先後演出了《藝伎回憶錄》、《太陽倒數》、《巴比倫密碼》、《盜墓迷城3》、《秒速殺機2》、《魔詭怪胎》、《我的超豪男友》、《舊年聖誕好戀嚟》、《尚氣與十環幫傳奇》等片,就此在荷里活奠定了頭號華裔女星的地位。 邵氏近日爆出離巢潮,繼有傳李施嬅低調完約後,最新消息指視帝馬德鐘及在內地人氣高企的張兆輝今年亦低調走人,另一眾資深藝人包括黃淑儀及關菊英、河國榮及楊玉梅等亦排住隊離開,只剩黃宗澤及王浩信撐住! 依照本會的現行招聘政策,求職者/落選者的個人資料將被保留六個月,作為日後招聘用途。

【星島日報報道】食衞局局長陳肇始、食衞局副局長徐德義、地區康健中心總監胡仰基與一眾食衞局人員,今日(18日)上午到訪大埔地區康健站參觀。 大埔康健站 陳肇始先與大埔地區康健站管理層分享政府對基層醫療服務發展的進程及展望,及後進行導賞參觀,以了解中心的日常運作流程,並與員工交流工作概況。 她表示,樂見大埔地區康健站投入服務,為區內市民提供基層醫療服務。

大埔康健站: 地區康健中心

北區地區康健站以「燃動生活 大埔康健站 健康北區」為主題,主中心設於上水,另於粉嶺、沙頭角及打鼓嶺設立服務點,方便區內居民或在職人士在就近地點接受服務。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前排右四)16日在大埔地區康健站開幕儀式與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處長蔡宇思醫生(前排左四)、基督教聯合醫務協會董事會主席李國謙(前排右三)、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管理委員會主席黃婉玲(前排右二)和其他參加者合照。 大埔地區康健站亦與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特別是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和大埔醫院緊密合作,籌辦活動和為出院病人提供相關的基層醫療服務,以期減少病人不必要地重覆入院。 此外,大埔地區康健站亦與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特別是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和大埔醫院緊密合作,籌辦活動和為出院病人提供相關的基層醫療服務,以期減少病人不必要地重覆入院。 地區網絡服務提供者包括醫生、專職醫療人員(如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營養師、足病診療師、言語治療師、視光師)及中醫師。

大埔康健站

市民亦可瀏覽網頁以獲取更多有關地區康健中心和地區康健站的資訊。 另外,社康曾為政府機構、地區團體等舉辦各類型健康推廣活動,包括嘉年華會、展覽、健康美食宴、巡迴講座、外展身體檢查、健康教育課程、健康烹飪比賽等,藉著有趣、多元化的活動,深化大眾對健康生活模式的了解。 大埔康健站 連同早前已投入服務的西貢、九龍城、油尖旺和灣仔康健站,全港至今共有6間康健站及2間分別位於深水埗和葵青的地區康健中心,為巿民提供各項政府資助的相關基層醫療健康服務。 地區康健站將無法為退出「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的人士提供合適而有效的服務。 為確保醫療服務的連續性,所有地區康健站服務使用者及服務提供者都需要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

大埔康健站: 香港柴灣利眾街24號東貿廣場16樓D室

食衞局局長陳肇始、食衞局副局長徐德義、地區康健中心總監胡仰基與一眾食衞局人員,今日(18日)上午到訪大埔地區康健站參觀。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下稱「社康」)的母機構 – 基督教聯合醫務協會已獲食物及衞生局接納成為觀塘區地區康健站的項目營運機構,為觀塘市民提供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為期三年。 所有講座/ 小組活動,以及由護士、社工於地區康健站提供的個人服務均是免費。 接受醫務諮詢、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營養學服務、視光學評估、言語治療、足病診療、中醫服務及醫學化驗服務需要繳付經政府補貼後的自付費用。 大埔康健站 大埔地區康健站包括第一、第二及第三層預防計劃,及健康增值計劃。

由於快速抗原測試套裝庫存下降,為確保抗疫前線人員、醫院及醫療機構、高風險群組等的檢測需要不受影響,現暫停派發測試套裝給 60 歲或以上長者,直至另行通告。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 2022 年 9 大埔康健站 月推出為期一年的「賽馬會長新冠社區支援服務」,支援社區上「長新冠」患者的復康需要。 根據本計劃,地區康健站參加者可以就指定範圍內的特定疾病的服務接受補貼,個別參加者可以自費接受額外的服務或治療。

大埔康健站: 聯絡方法

【星島日報報道】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16日)為大埔地區康健站開幕儀式主禮,隨着人口老齡化及慢性疾病日益普遍,香港醫療系統正面臨重大挑戰,當局需要採取多方面的措施應付與日俱增的醫療需要。 陳肇始又說,高興看到大埔地區康健站聯繫區內及鄰近的醫生和中醫師等不同基層醫療健康服務提供者,建立社區層面的醫護網絡,並且提供輕度認知障礙評估、預防性訓練及治療和長者防跌訓練,讓區內市民得到適時的護理和服務。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16日)為大埔地區康健站開幕儀式主禮,隨着人口老齡化及慢性疾病日益普遍,香港醫療系統正面臨重大挑戰,當局需要採取多方面的措施應付與日俱增的醫療需要。 除主中心和六個固定服務點,大埔地區康健站更與大埔鄉事委員會合作設立流動服務點,為市民提供一站式健康推廣、護理諮詢、健康風險評估、健康管理小組、慢性病管理等基層醫療健康服務,以便利居於鄉郊和偏遠地方的當區居民。

大埔康健站

此外,地區康健中心已與醫院管理局就個別病症(中風、髖骨折及急性心肌梗塞急症後患者)的社區服務設立轉介渠道,相信地區康健中心可以接收醫院管理局下放至社區康復的病人。 長遠而言,地區康健中心會透過推動個人和社區參與,鼓勵市民管理自身的健康、預防疾病,降低風險因素及防治併發症,我們相信地區康健中心可扭轉目前以治療為主的醫療服務,長遠有助減輕醫療負擔,以及減少重覆入院及糾正以急症服務作為求診首個接觸點的現象。 各區的地區康健中心和地區康健站由政府資助設立,並由非政府機構營運。

大埔康健站: 地區康健站

經過過去一年的努力,葵青地區康健中心已於今年9月開始正式營運。 此外,食衞局亦於2019年3月成立了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在決策局層面監察及督導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的發展。 衞生署轄下的基層醫療統籌處已於2019年10月併入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負責編製和更新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的參考概覽,及管理和推廣使用《基層醫療指南》等工作。

大埔康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