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2024詳細介紹!(持續更新)

旗下52線,同年11月收購超柏萊有限公司51、51A和51S三條路線經營權,進一步擴展南區專綫小巴路線網絡。 同年中,香港仔專線小巴參與另類燃料小型巴士試驗計劃,引入4輛石油氣豐田Coaster及2輛環力迅電動小巴,調派到4C、5、58、59及481線行駛。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調整香港公共小型巴士(專線)服務的收費 路線第58號 ﹕堅尼地城(北街) – 香港仔(湖南街) 路線第59號 ﹕堅尼地城(北街) – 深灣(公共運輸總站)〉[交通通告]。 港島專綫小巴路線23,由新昌運輸香港有限公司(客運營業證編號8862C)營辦,循環來往堅尼地城站及華富邨,途經薄扶林及置富花園,取道蒲飛路及薄扶林道往返。 運輸署交通通告:〈調整港島專線小巴第54M號線服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5年10月9日。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布,或站內告示。

有關估計車費已包括指定收費隧道及道路的附加費,但不包括的士其他附加車費,例如行李費。 1980年5月25日:23線投入服務,當時循環來往堅尼地城(荷蘭街)及薄扶林(經薄扶林道、域多利道及沙宣道折返),並於探病時間繞經瑪麗醫院通道。 英國製低地台小巴54M線周五首航 往返瑪麗醫院可電話預約輪椅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HK01,2018年1月24日。 首輛可供輪椅上落的低地台小巴本周五投入服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運輸署新聞公報,2018年1月24日。

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 車站位置

5月19日起,403、403A、403P及403X線接受Alipay HK「易乘碼」繳付車資。 6月2日起,港島10、10P、31、31X、40、40X及N40線亦接受以「易乘碼」繳付車資。 12月8日起,51、51A、51S、56、56A及56B線接受Alipay HK「易乘碼」繳付車資。 12月15日起,58、58A、58M、59、59A、59B及59X線亦接受以「易乘碼」繳付車資。 12月22日起,52、63及63A線亦接受以「易乘碼」繳付車資。 〈【觀塘延線通車】小巴生意料跌兩成 紅VAN推2元優惠價搶客〉,《香港01》,2016年10月23日。

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

1980年代初,政府為減輕地鐵負債問題,故分別於1982年和1983年3月先行興建必要的港島綫(上環至柴灣),以解決中西區交通嚴重擠塞的問題。 至於堅尼地至上環一段,則因客量不足及存在技術困難而未有展開工程。 使用單程票的乘客如欲經尖沙咀站或尖東站轉綫,將被視作兩程車程。 乘客須先購買一張前往該站的車票,車票於該站出閘時會被閘機收回,乘客須再另購一張車票,繼續餘下車程,但兩程的合計車費會高於使用一張單程票前往同一目的地。

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 服務時間及班次

持有二維碼的乘客如欲經尖沙咀站或尖東站轉綫,將被視作兩程車程。 須先於尖沙咀站或尖東站出閘時掃瞄二維碼支付轉綫前車費,然後在另一車站(尖沙咀站或尖東站)再掃瞄二維碼入閘繼續餘下車程,並於目的地出閘時支付這第二程的車費。 車票二維碼(下稱「二維碼」)成人(12-64歲,包括學生及殘疾人士)車費與成人八達通相同;二維碼特惠車費(小童及長者)則與小童八達通相同。 西港島綫三個新車站皆沿襲港島綫其他地底車站的傳統,於月台牆身焗漆板印上由退休地鐵建築師區傑棠揮毫書寫的站名毛筆大字。 由於區氏墨寶中「堅」字的寫法與簡化字「坚」吻合,有市民懷疑港鐵刻意於車站採用簡化字,不尊重本土文化;港鐵方面澄清字型設計融入了作者的個人書法藝術風格,而區傑棠本人則指出將「堅」寫成「坚」是行書的通用寫法,早在晉朝、唐朝年間已出現。 香港海關致就城巴機場快線服務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立案調查,回覆柴文瀚議員的信件,2016年5月18日。

  • 香港西九龍站的周邊設有行人天橋及行人隧道,連接附近的公共運輸設施,包括柯士甸站、西九龍站巴士總站,並經商場連接九龍站和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該三菱Rosa原車牌為MG4442,原為傑記運輸港島56/56A線用車,於2016年8月轉投香港仔專線小巴,直至2018年10月退役。
  • 成功上市後,該公司積極革新企業形象,設立官方網站,並在旗下所有專綫小巴車身貼上公司標誌及網址標貼。
  • 全名為「大埔專綫小巴有限公司」(Tai Po Public Light Bus Co. Limited),成立於1988年12月29日,是鄭俊平(曾任大埔區議員)名下公司,以客運營業證8274C經營五條大埔區內專綫小巴路線。
  • 2013年4月10日,此站平頂,為西港島綫三個車站中首個平頂的車站。
  • 而車站地面出入口,即舊有的堅尼地城游泳池的位置亦會設有公共運輸交匯處,方便鐵路乘客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

堅尼地城設有兩個已裝設月台幕門的側式月台,並採用一組對向式月台排列,而兩個月台之間並設有牆壁分隔。 當列車在2號月台落客後,列車便會使用調頭隧道折返1號月台接載乘客或返回車廠。 堅尼地城站上方為公園及公共交通交匯處,出入口設計與兩個公園及交通交匯處互相結合,並使用啡黃色掛石作外牆裝飾,頂棚用料為玻璃,可以讓天然光滲透車站出入口內。

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 車站藝術

如欲查詢更多有關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專營巴士及專線小巴服務及收費詳情,請使用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或聯絡巴士公司或專線小巴營辦商。 而香港島專線小巴55線提供來往瑪麗醫院的小巴服務,由中環站(環球大廈)來往瑪麗醫院(S座)小巴總站。 乘客只須以同一張備有可用票值之八達通,並於1小時內於香港站、九龍站或青衣站轉乘至機場快綫或任何港鐵之車程,即可享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如途經尖沙咀站或尖東站轉綫,必須於30分鐘內完成)。 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包括羅湖站及落馬洲站,但不適用於輕鐵、港鐵巴士、港鐵接駁巴士)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

過去新巴43X線營運期間,在此設有中途站;該線停辦後,巴士站亦隨之而取消。 現時,多條專綫小巴及居民巴士路線於昔日用作巴士站的停車灣設站,方便乘客接駁港鐵。 該三菱Rosa原車牌為MG4442,原為傑記運輸港島56/56A線用車,於2016年8月轉投香港仔專線小巴,直至2018年10月退役。

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 香港島專線小巴23線

2004年,香港仔專線小巴以「進智公交」之名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號為0077,成為香港首間上市專綫小巴營辦商(故此旗下多輛小巴的車牌含有「77」數字)。 成功上市後,該公司積極革新企業形象,設立官方網站,並在旗下所有專綫小巴車身貼上公司標誌及網址標貼。 有巴士公司(以九巴佔絕大多數)或會派出巴士在路上空車行駛,假扮載客(即是假扮吉車遊街,因吉車遊街通常形容在正常載客時客量低)以瞞騙運輸署,亦即所謂「開鬼車」,在班次上「篤數」,希圖降低脫班率。 另外,雖然經常吉車遊街的路線為數不少,但是當運輸署或巴士公司提出路線重組方案,建議修改走線甚或取消此等路線時,仍往往招致反對聲音,而經區議會審批時亦可能遭受部分區議員因只顧自己選區的選民支持,而不考慮其他持份者的看法,「山頭主義」地盲目反對重組。

2003年2月13日:59線總站由沙灣徑遷往堅尼地城(北街),繞經田灣邨。 而來往深灣雅濤閣至香港仔的短途班次則獲編為59A,故58線不經該處。 〈貴價機場巴 標書要求低 普通巴士加設行李架已滿足要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獨立媒體網》,2016年4月6日。 城巴有限公司,〈城巴A10、A11、A12及A22號線改經昂船洲大橋及南灣隧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聞稿],2010年1月29日。 中西區區議會二零零四至零五年度交通及運輸委員會第八次會議紀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5年2月3日。 中西區區議會二零零四至零五年度交通及運輸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紀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4年11月4日。

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 車站興建

於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加開四班由摩星嶺道往堅尼地城站,及黃昏繁忙時間增設四班堅尼地城站往瑪麗醫院的特別班次,依改路前的走線行駛。 2014年12月28日:54M線投入服務,為54線的區間車,該線新增與港鐵堅尼地城站的八達通轉乘優惠,成人次程可減收$0.5。 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及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均有提及於堅尼地城設地鐵站。 兩報告均將之稱為「堅尼地站」(Kennedy Station),為港島綫的西面總站。

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

堅尼地城站設兩個月台,以同層對向側式月台排列——1號月台為上行方向(往柴灣)的上客月台;而2號月台則為下行(到站方向)的落客月台,所有抵站乘客須離開車廂。 兩月台皆裝有月台幕門,並各設2條電梯、2條樓梯及1部升降機連接大堂;兩個月台的軌道間有牆壁相隔,故乘客無法在月台目睹另一月台,設計類似坑口站。 作為港島綫西延(西港島綫)工程其中一部分,堅尼地城站於2014年12月28日啟用,即取替上環站成為港島綫的西端總站。 本系列路線(包括58、58A、58M、59、59A及59B線)字軌有28部車,包括豐田Coaster及三菱Fuso Rosa。

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 公司類型

【老友記福音】運輸署計劃開新小巴線 由堅尼地城開往葛量洪醫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01》,2018年10月11日。 2018年1月28日:59線改為只於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提供服務,其餘時間由58/58A及59A的八達通轉乘優惠取代,而58/58A及59A的八達通轉乘優惠由一元折扣優惠改為三元折扣優惠。 要求城巴提升 A 線機場快線使用的巴士型號或調整其車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東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事務委員會文件第32/17號。 城巴有限公司,〈路線A10,A12,A17,A20,A23,A26,NA12 臨時服務調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乘客通告],2020年4月20日。 城巴有限公司,〈路線A10臨時班次調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乘客通告],2020年2月27日。 城巴有限公司,〈路線NA10服務安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乘客通告],2017年8月31日。

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

轉乘優惠不適用於十二歲以下小童及六十五歲或以上之長者,或已享有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的乘客。 2017年7月1日:增設與九巴旗下的獨營過海巴士路線轉乘優惠,初時為期半年,優惠期經過延長,至今仍然生效。 2005年9月11日:不再全日繞經田灣邨,改為加開兩班繞經田灣邨的特別班次及提供51與58/59線的轉乘優惠取代。 58、58A4A、4B、4C、5、35M:由呢個路線往香港仔方向喺上車後1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銅鑼灣/灣仔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石排灣方向轉乘呢個路線往堅尼地城方向,次程可獲HK$1優惠。

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 香港島專線小巴58線

吉車遊街時由於乘客較少,故可縮短乘客在中途站上落時間,加上需要停靠的車站或因此相對減少,車長可直接「飛站」,行車時間因而縮短。 事實上所有路線均會有機會吉車遊街,以下只列出部分著名及於繁忙時間仍經常大部份路段吉車遊街的路線。 工程,士美菲路旁的科士街臨時遊樂場被徵用作地盤之用,並佔用了士美菲路部份路面。 由於士美菲路車流一向不低,靠近游泳池一邊的部分行人路面臨時作行車路。 2010年5月19日上午10時起,堅尼地城游泳池北行站遷往科士街臨時遊樂場石牆下(聯興新樓對面),南行站遷往石山街士美非路市政大廈外。 新巴初期提供的路線資料及站牌均未有修正臨時站位置,仍顯示「堅尼地城游泳池,士美菲路」(Kennedy Town Swimming Pool, Smithfield;站牌仍然顯示街道舊稱)。

  • 要求城巴提升 A 線機場快線使用的巴士型號或調整其車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東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事務委員會文件第32/17號。
  • 1980年代初,政府為減輕地鐵負債問題,故分別於1982年和1983年3月先行興建必要的港島綫(上環至柴灣),以解決中西區交通嚴重擠塞的問題。
  • 58、58A4A、4B、4C、5、35M:由呢個路線往香港仔方向喺上車後1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銅鑼灣/灣仔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石排灣方向轉乘呢個路線往堅尼地城方向,次程可獲HK$1優惠。
  • 本文部份內容引用自香港鐵路大典「堅尼地城站」條目,依共享創意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協議條款發佈,原作者名單可在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查閱。
  • 的乘客)於指定港鐵車站乘搭港鐵並不能享有此項優惠;若全月通加強版或迪士尼綫月票乘客乘搭上述指定港鐵車站以外的付費車程,優惠則仍然適用。

城巴有限公司,〈路線A10臨時服務調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21年7月16日。 城巴有限公司,〈城巴機場快線暑假期間開辦深宵特快NA10、NA12號線 NA29號線增加班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聞稿],2017年6月26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城巴第A10號線更改總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交通通告],2016年4月22日。 本線另設深宵路線NA10,來往鴨脷洲(利樂街)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是香港境內收費最貴的兩條專營巴士路線之一(另一條為NA12),並只限指定日子提供服務。 全名為「中環專線小巴有限公司」(Central Maxicab Limited),成立於1996年1月23日,客運營業證編號為8516C。

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 收費資料

2012年尾,進智公交與動感傳播合作,在旗下小巴車隊裝設電視機,是繼2000年代初與路訊通合作後,再度在小巴車廂播放多媒體資訊節目。 在2007年8月通車後,往返荃灣及皇崗口岸的中港直通快線收入持續減少,令中港通集團溢利逐年遞減,導致純利出現萎縮;進智在2011年4月27日決定以3億元出售中港通全部股權予冠忠巴士集團屬下環島旅運,從而集中資源專注專綫小巴業務。 現時A33系列與E33系列均已改經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並因應路程縮短而大幅減價,彼此收費差距才明顯縮小。 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 遇上傳染病爆發高峰期,乘客在吉車遊街的巴士上,可以選擇跟其他乘客分隔較遠,保持社交距離,以及減少病菌或病毒透過公用設施(例如扶手)傳播他人的機會。 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 過海隧巴106線由小西灣開出,但需繞經筲箕灣、北角及天后才前往九龍,車程極度冗長,柴灣居民選用其他轉乘方法遠比106線吸引。 不少新開辦不久的路線會出現此情況,但隨著更多市民認識路線,客量會逐漸增長。

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 班次

如欲查詢更多有關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專營巴士服務,請使用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或聯絡專營巴士公司。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低地台小巴試驗行走港島專線小巴第54M號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交通通告],2017年1月23日。 調整港島專線小巴第23M及54M號線的服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西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文件第68/2015號。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港島專線小巴第58及58A號線更改行車路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交通通告],2019年1月28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重組港島專線小巴第58、58A、59及59A號線的服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交通通告],2018年1月24日。

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 車站結構

為避免遇上人潮,旅客在起程之前,應預早計劃行程及透過不同渠道 (例如電台交通消息及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了解最新的交通及公共運輸服務情況。 非專營巴士可沿匯翔道(西行)或匯民道(南行)前往香港西九龍站,並使用位於匯民道的指定上落客區上落乘客,但不准停車等候。 旅客如需乘搭市區的士,可按指示標誌前往站內B2層的市區的士上客區候車,落客區則設於站內B1層。 以下市區的士車費是按照大約車程距離所作出的概略估計,只供參考。

駕車人士應提前計劃行程,並透過不同的途徑(例如電台交通消息及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了解最新的交通情況。 2015年10月11日:為提供更佳候車環境,堅尼地城總站由厚和街遷往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堅尼地城方向維持繞經厚和街。 低地台小巴明起試行港島 輪椅客可預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東方日報,2018年1月25日。 請注意,1967年《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只有英文版,中文站名為根據1970年《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中文擇要中路綫圖的車站名稱或意譯得出。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科士街「堅尼地城站」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香港仔專線小巴接手後,隨即將原有五條路線分拆成七條,又增辦20C等新路線,時至今日已發展成16條專綫小巴路線的龐大服務網絡,規模和市場佔有率遠遠拋離區內另一專綫小巴營辦商仁興運輸。 全名為「大埔專綫小巴有限公司」(Tai Po Public Light Bus Co. Limited),成立於1988年12月29日,是鄭俊平(曾任大埔區議員)名下公司,以客運營業證8274C經營五條大埔區內專綫小巴路線。 2001年9月,鄭氏將大埔專綫小巴有限公司售予香港仔專線小巴。 迄至2019年9月30日,進智公交擁有或租用357輛綠色小巴營運70條專綫小巴路線,當中大部分為港島路線,其餘為城門隧道路線及大埔區路線。 另有約10輛紅色小巴,以及8輛用於5條居民巴士路線的非專營公共巴士。 港島專綫小巴8號與8X線於2019年1月28日起,率先接受乘客以Alipay HK「易乘碼」繳付車資。

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 轉乘優惠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調整港島專線小巴第23號線及23M號線服務〉[交通通告],2015年10月6日。 2015年10月11日:為提供更佳候車環境,堅尼地城總站遷往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 雖然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指往堅尼地城方向維持繞經厚和街,實際上若沒有乘客要求駛經厚和街,小巴到達吉席街後或會直接右轉士美菲路。

59←→4A、4B、4C、4S,35M,39C、39S、63:由本路線轉乘上述路線或由上述路線轉乘本路線,次程可享$1.0的折扣。 2015年10月18日:堅尼地城總站由西環(北街)遷往堅尼地城站,不再途經爹核士街、堅彌地城新海旁、山市街、卑路乍街、北街及石山街,改為沿士美菲路南行直接前往總站,以配合堅彌地城新海旁介乎士美菲路及北街之間一段改為單向西行。 新巴城巴回覆徐子見議員的信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載「徐子見 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 Andy Chui」facebook專頁。 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攜帶最多兩名4歲以下而不佔座位的兒童乘客乘車,超額之4歲以下小童必須繳付小童車費乘車。

58、58A51:由呢個路線往香港仔方向喺上車後1小時內轉乘51線,次程車費減$1;由51線轉乘呢個路線往堅尼地城方向,兩程車費合共HK$6.2。 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 強烈要求疏導堅尼地城小巴總站23號線的排隊人龍,中西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書面問題3/2017號。 的乘客)於指定港鐵車站乘搭港鐵並不能享有此項優惠;若全月通加強版、迪士尼綫月票或機場快綫旅遊票乘客乘搭上述指定港鐵車站以外的付費車程,優惠則仍然適用。

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 路線資料

2015年10月18號:58系列路線堅尼地城端嘅總站由北街遷往堅尼地城站,唔再途經爹核士街、堅彌地城新海旁、山市街、卑路乍街、北街同石山街,改係直接途經士美菲路南行直接前往總站,以配合堅彌地城新海旁喺士美菲路同北街嘅間改係單向西行。 2014年12月25號:配合西港島綫將喺同年12月28號投入服務,呢條線同59線遷移到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 2011年2月27號:推出同4A,4B,4C往返石排灣,63往返海怡半島,以同4S,39C,39S,51S,59A,63A轉乘呢條線(或相反)嘅八達通轉乘優惠。 堅尼地城站專綫小巴上落客區 1996年2月16號:配合中華巴士77線(香港仔←→西環荷蘭街)取消,改經域多利道(摩星嶺段)同大口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