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與組織學校於07年8月31日成立「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校監、辦學團體校董、校長、家長代表、老師代表及獨立人士共14人組成。 學校成立校政委員會,由所有主任及專責人士代表組成。 基順學校 學校事務分為九組,每位同事均加入最少一組,每組由多位主任或專業人士負責領導各成員工作,共同為小組撰寫週年計劃書及週年報告書等。
學校開辦混合課程,除本地課程-香港中學文憑(HKDSE)外,更設國際課程-英國國際普通中學文憑(IGCSE)及倫敦普通教育文憑(UK GCE “A” Level)。 學生升讀中三後,可選擇於中四至中六級修讀香港中學文憑課程(HKDSE)或於中四級修讀及報考英國國際普通中學文憑(IGCSE)及於中五及中六級修讀英國國際普通教育文憑課程(UK GCE “A” Level),以配合日後升讀大學的不同需要。 基順學校 本年度學校更著重培養及推行學生自主學習及自我評估策略,有助學生提升學習及取得更高成就。 「健康校園約章」歡迎全港中學、小學、學前機構及特殊學校響應參與。
基順學校: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
1900年2月,英華女學校第一座校舍建成啟用,取名為「英華高等女學堂」(Training Home)。 創校時學生名額34人,主要是寄宿生。 1911年創辦二年制幼稚園。 1948年成立學生幹事會,是全香港最早有學生會的其中一間學校。 英華女學校設有家長教師會,是香港22間傳統名校之一。
學校本年度於開學禮中加入「健康校園約章」的簽署儀式,讓學校的不同成員代表一起參與簽署活動,在全校學生、職員及出席典禮的家長見證下,承諾共同努力建立健康校園。 健康生活技能與實踐方面,我們為學生提供有關健康的正規或非正規之課程和活動。 我們把「十大健康主題」之元素融入課程中,並配合設計活動、故事繒本、戲劇角色扮演等,讓學生建構知識、經驗,激發學生改善自身和他人健康的實踐動力。 此校早於1958年由一教會開始籌建,名為「基領學校」。
基順學校: 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小學
校本簽署「健康校園約章」的形式不拘,日期亦不限,重點是聯繫學校的管理層、教職員、家長和學生代表,達到讓各學校成員參與承諾為建設健康校園而努力的目標。 因此,學校的開學禮、家教會會員大會、學校開放日、旅行日、運動會、健康周、健康嘉年華會等,都可以是合適的場合進行簽署儀式。 我們建議全校員生都有機會見證是項簽署儀式,然後配合由教師帶領的學生立志活動,發展成一次完整的健康學習 經驗(下載「學生健康立志」範本)。 【大公報訊】由亞洲兒童教育協會、中華基督會基順學校、天保民學校、三水同鄉會劉本章學校聯合主辦的青雲計劃啟動禮,16日在天保民學校順利舉行。
教學資源室、社工室、玩具室、圖書館、言語治療室、科技與生活室、醫療室、電腦室、多媒體學習室、視覺藝術室、設計與科技、起居訓練室、美容室、零售訓練室、虛擬實境室。 基順學校 此外,該校自2011年起實施英語拔尖計劃,中三至中六級的精英班改以英語授課,希望藉以提升同學的英語水平,提高學校競爭力。 該校中一至中六級各3班,主要以粵語授課。 在2009年,校方曾推行普通話拔尖計劃,意即按能力編班,而能力最佳的一班將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其成效受多數學生批評甚至曾受外界質疑,加上該項目經初步實施後並未獲預期成效,因此校方早前已擬定終止該項目。 學校自訂中一收生的程序及申請日期,你須直接向學校查詢。 「非參加派位直資中學」通常於每年九月到十二月接受下學年中一入學申請。
基順學校: 特殊學校
重建工程於2014年展開,是巴馬丹拿建築事務所的設計項目,2019年3月遷回羅便臣道新校舍。 城巴稱此站為「基順小學」(Kei Shun School),九巴亦於2011年9月前稱此站為「基順小學」(Kei Shun Primary School),惟兩者不論中文還是英文皆與學校名稱不符。 全校語文政策:學校以母語教學為主,輔以英語延展教學活動,部份科目用不多於25%的課時進行英語教學。 中一(一班)中二(兩班)及中三(一班)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
至開辦前兩個月,該教會決定放棄辦學,遂將此校交由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接辦。 及後,基領正式命名為「基真學校」,並如期於1961年9月開辦,分為上、下午校。 本計劃以豐富特殊教育的教學方法為主軸,一方面把創新的歷奇為本學習方法及虛擬實境為本學習方法,透過實證研究,讓經驗學習法中的知識及技術,融匯成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訓練策略。 香港有 60 間直資中學,佔整體約 13%;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香港有 153 間基督教中學,佔整體約 33%;了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有關學費詳情,請參看教育局提供的 收費證明書。 辦學宗旨:本著基督教的信念,為學生營造一個優質的學習環境,並培養一個具啟發性的學習風氣。
基順學校: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一小學
教育局鼓勵學校推行「全校參與模式」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並透過「三層支援模式」,照顧學生的特殊需要及個別差異 ,例如為學生「增補」輔導、小組學習、抽離學習,以及設定個別學習計劃等,以協助他們融入主流教育。 學校的辦學目的是「透過學校、傳道服務」,以結合事奉上帝、見證主道、服侍人群、造福社會的信念去履行教育的神聖任務。 又以基督教訓,有教無類的教育原則,使青少年都能享有平等機會接受優質教育。
:著名中國女教育家,終生委身教育工作,前香港真光中學校長。 英華高小及師範班畢業,升讀廣州真光中學、嶺南大學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系,對香港教育貢獻良多,獲政府授勳及港大頒授榮譽博士。 基順學校 基順學校(Kei Shun Special 基順學校 School)巴士站,位於九龍觀塘區四順新清水灣道近中華基督教會基順學校,新利街路口前,屬單向東行路邊中途站。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的資訊。
基順學校: 教育及文化界
室內賽艇比賽,4×500接力冠軍。 游泳比賽,個人項目1冠3亞5季。 「我的廚房」烹飪比賽,輕度個人組銀獎。
- 兩位同學獲藝術發展局頒發「第五屆校園藝術大使」嘉許狀。
- 在《給十九歲的我》正式上映不久後,便有受訪學生向明報周刊指出學校和製作方漠視其不願將此片公開上映的要求。
- 第65屆學校音樂節,中學合唱組甲等獎。
- 學校報導及相關影片,部分由搜索器自動提供,因此內容可能跟學校不太相關。
- 本計劃以豐富特殊教育的教學方法為主軸,一方面把創新的歷奇為本學習方法及虛擬實境為本學習方法,透過實證研究,讓經驗學習法中的知識及技術,融匯成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訓練策略。
- 本會同意教育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亦願意各屬校盡力自我提升,尋求革新,致力民主、開放,為這時代培養出勇於承擔、樂於服務、甘於委身的良好公民。
另外,透過老師、家長及學生三方面的共同合作,開拓更優質的教育。 教育局會根據專業人士的評估與建議,以及家長之意願,將有特殊教育需要而適合接受特殊學校教育的學生,轉介入讀特殊學校,以便為該等學生提供更為專業而適切的教育服務。 香港特殊學校設立的目的,是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提供適當的教育,使他們享有真正而平等的教育權利,以幫助他們能夠充份發展潛能,成為社會上獨立而有適應能力的人。 我們使用搜索器去搜邏一些有提及到中華基督教會基順學校暨資源中心的影片,希望帶來多方面的資訊去認識這學校。 香港有 423 間資助小學,佔整體約 81%;香港有 496 基順學校 間男女小學,佔整體約 94%;香港有 181 間基督教小學,佔整體約 34%。
基順學校: 中華基督教會基智中學
學校所提供的課程和活動互相配合,旨在培育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並將健康知識付諸行動。 及後,主持邀請校長、副校、健康教育組老師,以及各班代表逐一上台進行立約儀式,以手指模組成五朵花的圖案,象徵全校承諾繼續關注個人、家庭及學生健康,並把這份態度影響身邊的同學、朋友及家人,以至整個天水圍社區。 在活動後又安排家長代表在圖畫上補上指模,然後放在校園的當眼處,以示勉勵。 自2003年成為首批獲得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香港健康學校獎勵計劃金獎學校後,崇真書院一直致力透過正規及非正規課程及活動,與不同持分者合作,齊心建設健康校園,達致「修德進業 榮神益人」的最終願景。 【體路 X Junior】花式單車學習難度極高,對特殊學校的學生而言更甚,不過,在香港單車界無人不曉的「梁叔」梁健強教練及香港花式單車隊教練成秀萍卻迎難而上,讓中華基督教會望覺堂啟愛學校成為目前全港唯一有花式單車隊的特殊學校。 相比起教導主流學生,「梁叔」坦言看著SEN學生能夠在單車上展現自己所長,感覺別具意義。
以學生為本,培養自學、解難及獨立生活技能。 「讓愛閃亮 2022」的壓軸活動為「811特殊學校學生綜藝大匯演」。 基順學校 大匯演於八月十一日上午在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 表演項目將包括樂器演奏、舞龍、武術及輪椅舞等等。
基順學校: 觀塘區 – 政府運動場地
學生的參與度和氣氛熱烈,達到理想的推廣效果。 「我的行動承諾」活動的特色是以行動為本(Action Orientated),目的是要讓學生將學科的知識、價值觀的培育、個人的承諾及實踐行動三者相結合,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的人生觀。 每年,學校均因應學校的發展計畫,利用「我的行動承諾」及週年主題作為起點,進而推行相關的學習活動,讓全校一起參與。 融合教育協助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在主流學校學習;學校會視乎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檢視各學習領域的建議,作出適當的修訂。
- 收生詳情請看:學位分配辦法 、自行分配學位 、中學統一派位。
-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於黃大仙區開辦三所直屬中學,包括協和書院,扶輪中學,基協中學切合不同專長及能力的學生升讀。
- )創立於1900年2月,是倫敦傳道會旗下的女子津貼中學,現由屬下的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負責管理。
- 為了讓學界在中國傳統文化涵養及品德教育的範疇上,得到理論與實踐並行的支援,在社會上形成清流,造福下一代,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國學中心聯同清華大學中國經學研究院和馮燊均國學基金會,攜手推動「禮儀文明教育項目」,歡迎學校、教師和家長一同參與。
- 小一設有導適課程:由暑期開始提供免費課程,幫助幼稚園學生順利過渡小一生活。
- 我們目前亦設有以下公眾派發點: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尖沙咀YMCA會員服務部、修頓室內場館票務處、麥花臣室內場館、九龍灣Mega Ice、元朗區體育會、沙田體育會、大埔體育會、北區體育會、荃灣球星羽毛球專門店,數量有限,派完即止。
這裡並不是該校的官方網站,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不準確的地方或有改善之處,請讓我們知道。 學校報導及相關影片,部分由搜索器自動提供,因此內容可能跟學校不太相關。 如果想移除某些連結,請把詳情電郵到: 或使用這表格:回報問題。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好唔好? 我們搜邏一些有提及到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的影片,希望帶來多方面的資訊去認識這學校。 香港有 360 間資助中學,佔整體約 78%;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香港有 153 間基督教中學,佔整體約 33%;了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