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2024介紹!內含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絕密資料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CFSC)為香港一間致力支援及促進家庭功能的社會服務機構,自 1954 年創立以來,一直為東九龍區居民提供不同類型服務。 六十多年來,因應社會的改變與需要,本會不斷更新原有服務,同時亦拓展新的工作方向。 迄今,本會已發展成為一間多元化的社會服務機構,涵蓋多個服務範疇,包括:兒童及家庭服務、青年服務、長者照顧服務、殘疾人士綜合服務、精神健康服務、50+悅齡服務、醫療健康服務、殘疾人士發展及共融、環保及綠色生活、社區發展服務、全人發展及專業培訓、僱員服務顧問等。

由合資格中藥配藥員按照本診所中醫師所開的藥方調配中藥,包括:中草藥材、經濃縮及精製之免煎中藥顆粒,以供市民選擇。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健康

答:賽馬會「回收轆轆」流動環保計劃是一個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民間社會創新環保項目,計劃為期2年,是以東九龍(將軍澳、西貢、黃大仙、九龍城)為試點的短期流動環保先導計劃,與政府項目及其他環保服務均有所不同。 我們的診所成立於1958年,一直忠誠為市民和遊客提供多元化及一站式的醫療服務及有關之健康教育,致力配合社會醫療服務的發展及社區的需要。 「新心靈‧新生命」吸毒或戒毒康復者及家人心靈療癒計劃透過應用創傷知情照顧的服務框架,就戒毒及傷痛經歷為吸毒或戒毒康復者及其家人,提供個人/家庭深入輔導、及心理教育及治療性小組/活動。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答:回收轆轆環保宣傳車主要回收9種可回收物:紙、膠(包括發泡膠)、金屬、四電一腦、小電器、充電池、光管/慳電膽、玻璃樽及紙包飲品盒;我們亦收集物品作社區重用,收集的可重用物包括:電器、春夏季衣物(8成新)、書籍(詳情請見轆轆收甚麼?)。 有留意開轆轆嘅話,相信對我哋嘅工作都唔陌生,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嚟緊回收轆轆將會擴展服務,帶動重用及回收文化進入更多社區。 由經驗豐富的外科醫生負責提供簡單的小手術服務,例如:指甲拔除、傷口縫補、切開放膿、小腫瘤及瘜肉切除等小手術。 婦科、入職身體檢查、入學前及入住院舍驗身、外籍傭工驗身、男性及女性婚前驗身、癌症檢驗及多項成人驗身等,更協助提供醫療健康報告。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觀塘綜合家居照顧服務

,將「分類回收」、「舊物共享」及「環保教育」三大環保服務直送屋苑,進入社區,推廣減廢(Reduce)、重用(Reuse)和回收(Recycle)。 為記錄和分享賽馬會「童亮.同玩」親子盒計劃於疫情中支援幼兒和家長,派送親子盒的設計理念,推行過程和參加者的回響等,計劃已完滿結束,現以影片記錄有關花絮與大家分享,請透過下圖二維碼觀賞。 有意者請在信內註明申請職位及有關代號,並列出期望之薪酬及可到職日期,附簡歷及聯絡電話,寄九龍觀塘翠屏道3號10樓或電郵至人力資源部收。 本中心採用中醫醫療資訊系統記錄電子化的病人資料與病歷,支援中心的行政管理及流程運作,包括預約、登記、醫療檔案記錄、開立處方、調配藥物、繳費及庫存等。 非牟利機構根据香港法例成立,可以是透過社團條例注册、公司條例注册或成立慈善基金形式注册,獲香港税務條例第88條免税的慈善團體都是非牟利機構。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訓練主任會因材施教,為殘疾人士提供職業培訓,令學員可以發揮所長,並為他們提供工作機會,從而回饋社會。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工場生產手工制作皮革,造工精細,吸引不少本地及國際品牌合作生產,具有市場競爭力。 答:「環保及綠色生活」為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其中一個核心服務。 因為保護環境的背後推崇愛、珍惜、節約等價值,推廣這些價值、培養人的素質、協助構建美好、宜居的環境和社會,正正是作為非牟利機構服務社會的重要一環。 希望運用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在社會服務上的經驗和社區聯繫,能夠有效為環保出一分力。 有需要為兒童申請寄養服務或緊急寄養服務的人士,請聯絡各區綜合家庭服務中心、醫務社會服務部或其它社會服務單位,安排評估及轉介。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服務收費

確保寄養家庭的質素,為兒童提供穩定的家庭生活,讓兒童在一個備受關愛而安全的環境下健康地成長和發展。 商場主要店舖包括餐廳、大家樂、百佳超級市場、連鎖店如聖安娜餅屋、7-Eleven、OK便利店、日本城及其他零售行業。 街市則與商場相連提供61個檔位,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其中街市已於2021年5月起進行大規模翻新工程,到9月18日重新開幕。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新街市以單車元素為主題,使用者可以帶同單車內進街市,並增設營業至凌晨12時的小食街和由兩位前香港單車運動員經營的單車店,提供單車和維修服務。 體弱個案除上述項目外,還包括:照顧管理、特別護理、復康運動、日間到戶看顧及暫託、24小時緊急支援等。

  •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提供綜合職業復康服務,以皮革訓練為主的工場經營逾三十年,漸漸成為今日的皮革工場。
  • 2003年,配合社會福利署重整長者社區支援服務,兩中心遂合併並易名為「深水埗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隊」,進一步提升對區內有需要人士提供的社區照顧服務。
  • 訓練主任會因材施教,為殘疾人士提供職業培訓,令學員可以發揮所長,並為他們提供工作機會,從而回饋社會。
  •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服務處)成立於1952年,多年來致力建立一個仁愛、公義的社會。
  •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本著基督的愛服務有需要之人士,致力支持及促進家庭功能,並創造一個可供人們成長及改進的環境。
  • 答:回收轆轆是由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環保及綠色生活)營辦、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為期2年的環保計劃,全名為賽馬會「回收轆轆」流動環保計劃。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的總部大樓提供多個設計靈活之多用途場地,適合舉辦各類型的會議、典禮、研討會、表演及工作坊等;大樓位置適中,鄰近地鐵站,交通方便,歡迎註冊慈善團體、機構及公司租用。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Copyright 2021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環保及綠色生活 – 賽馬會「回收轆轆」流動環保計劃, All Right Reserved. 為體弱長者提供護理、物理/職業治療及復康訓練,以提升他們的自我照顧和認知能力,讓他們繼續留在社區生活,而無須過早進入院舍。 《社聯機構會員總覽暨資訊系統》所載的機構資料由相關機構自行提供及上載至資料庫,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對該等資料的完整性、準確程度及使用並不負有任何責任。 如對《總覽》列載的機構資料有任何查詢,請直接與有關機構聯繫。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於1954年創立,隨著社會需要,本會工作逐步拓展,迄今已演變成為一所多元化服務機構。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觀塘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

繳費方法以劃線支票繳費,抬頭寫「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或「Christian Family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Service Centre」,郵寄或親身交本會。 本著基督的愛 及堅守兒童為本的理念, 以愛心及耐心提供優質及卓越的 全人幼兒教育服務, 為兒童提供充滿藝術、 人文、愛與夢想的環境, 發展兒童的個別潛能。 為嚟緊計劃擴展至更多服務地區,工作組將作相應服務調整。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年起至今成為政府轄下綜合社會保障緩助計劃指定診所;為有需要之綜緩人士提供專業牙齒保健及跟進治療服務。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CFSC日前參加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舉辦的「社聯會議暨香港社會服務巡禮2023」,向大家介紹我們的多元化社會服務。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服務處)成立於1952年,多年來致力建立一個仁愛、公義的社會。 服務處一直為有需要人士提供適切、專業、真誠的優質服務,對弱勢及被忽略的社群尤為關注,並以「社會仁愛公義、人人全面發展」為願景,為市民及社會締造希望、倡導公義、牽引共融。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機構位置

第一至三期共提供3,643個租住單位,而第四期則提供1,517個單位。 當中部份單位用作安置油塘邨22-26座重建的住戶,另外900伙用於安置荔枝角道臨時房屋區住戶。 「明愛賽馬會婚姻培育計劃–親密頻道」計劃期望能於價值觀多元化的年代,建立一個能夠具建設性的交流平台,探討「親密關係」的各方面。 醫院管理局推出流動應用程式「18區中醫診所」,市民透過「18區中醫診所」,可隨時隨地查閱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中醫診所)的診症名額狀況,方便預約即日或下一個工作天的偶發性疾病政府資助中醫診症籌額。 中心中藥由醫院管理局中央採購,各種藥材均經嚴格的檢定規範以保證藥材品質。

「深水埗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隊」前身是「白田家務助理服務中心」及「石硤尾家務助理服務中心」,兩中心分別於1976年開始在白田邨及1986年開始在石硤尾邨提供家務助理服務。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2003年,配合社會福利署重整長者社區支援服務,兩中心遂合併並易名為「深水埗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隊」,進一步提升對區內有需要人士提供的社區照顧服務。 答:回收轆轆是由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環保及綠色生活)營辦、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為期2年的環保計劃,全名為賽馬會「回收轆轆」流動環保計劃。 回收轆轆主要透過環保宣傳車於「社區停泊點」服務東九龍區居民,並每月舉辦《二賣》二手慈善義賣,將「分類回收」、「舊物共享」及「環保教育」三大環保直送屋苑,進入社區,配合並補足既有的環保及綠色服務,推廣減廢(Reduce)、重用(Reuse)和回收(Recycle)。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誠謙兒童之家

牙科診所現設有兩間診症室,並由執業註冊牙醫為居民提供專業且可靠口腔保健及治療服務。 除牙科診所外,本會亦獲衞生署撥款資助兩隊牙科外展隊;為觀塘區所有安老院舍及日間護理中心提供免費的基本牙科到診治療及健康教育服務,以改善長者的口腔健康及提昇他們的生活質素。 為本港居民提供不同類型服務,包括兒童及家庭照顧、青年服務、長者照顧服務、長者社區服務、殘疾人士綜合服務、殘疾人士發展及共融、精神健康服務、醫療健康服務、社區發展服務、環保及綠色生活、僱員服務顧問、全人發展及專業培訓等。

透過醫護雜誌、宣傳海報,分享健康知識,免費的健康單張讓市民取閱。 景林邨內設有網球場、籃球場、足球場、羽毛球場、兒童遊樂場、滾軸溜冰場及位於邨中心中央公園與圓形舞台為居民提供休憩娛樂地方。 外展健康檢查、義診及顧問服務等,推動市民關注及建立健康生活模式,促進市民的全人健康,共同建設一個健康的社區。 發揮宣傳車高流動性的優勢,回收轆轆以「綠色環保,轆到樓下」為旨,進入屋苑及社區,方便市民。 希望不單是進行回收,而是以快樂、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參與者於體驗中學習回收、重用、提升環保意識及知識,補足現時社會對環保服務的需要,共同建立一個更環保和宜居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