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戰地遺跡徑2024必看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碗窰遺蹟包括礦坑、水碓作坊、碾磨作坊、淘洗池及龍窰等,顯示了當時完整的製瓷工序。 步道旁有一條小路,現時已豎立了「水畔千層」的指示牌,是通往水塘邊觀賞「白千層」的地方。 城門戰地遺跡徑 不同的季節,你觀賞到的「白千層」景色是不一樣的,冬季及春季時,因水塘的儲水量較少,水位偏底,你觀賞的「白千層」不是它的樹身或樹形,而是觀賞它的外露樹根;如在夏天雨季,你要觀賞的便是水浸「白千層」的美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軍在香港建設了許多防禦工事,部分至今仍然保存良好。 透過遊覽城門戰地遺跡徑,學生可認識香港昔日的歷史及戰地遺跡。 城門水塘入口處有一個遊客中心,除介紹城門碉堡的戰爭歷史,仲有小小的3D遊戲可以讓大家好似置身「炮兵觀察所」中,扮演防守的英軍,受到日軍手榴彈的攻擊,要快手執返手榴彈,擲返出去。

城門戰地遺跡徑: 金山郊野公園

學生更可漫步麥理浩徑第八段,欣賞郊野風光及認識各類有趣的植物。 往石梨貝水塘有多條分岔路,記緊帶地圖或開App跟著行。 我們走的這條路會經過澗,卻沒有濕腳,但不建議在雨天行走。 漁農自然護理署為控制野生猴子的繁殖數量,從2007年開始使用了大型捕猴籠捕捉野生猴子為本地野生猴子進行大規模的避孕及絕育計劃。 黎偉聰和團隊仍然持續做碉堡研究,他們期望政府可以把全香港的碉堡,列入保育範圍,他又提醒大家,眼看手勿動,不要拿走碉堡碎片,保留其完整性。

你可以選擇由城門郊野公園第六段出口上山或從金山郊野公園沿麥徑第六段走,就會到達城門戰地遺跡徑,可以了解香港在大戰時期的情況。 城門戰地遺跡徑 1941年12月10日:凌晨日軍已全面控制城門碉堡,並俘虜駐守英軍。 城門水塘是不少人的中小學必去旅行地點,童年回憶一大堆。 歌手謝安琪(Kay)近日為紀念入行十年的新歌《山林道》,完整版MV 大部份的場景,就在城門水塘的白千層林中拍攝。

城門戰地遺跡徑: 【丹尼成長足印】P.5 行山: 城門戰地遺跡徑 – 金山和九龍水塘

此 茶 花 直 徑 逾 12 厘 米 , 呈 白 色 , 極 為 罕 有 , 為 數 十 年 前 的 首 次 發 現 品 種 , 因 紀 念 前 港 督 葛 量 洪 爵 士 而 得 名 。 從 城 門 郊 野 公 園 遊 客 中 心 步 行 約 一 小 時 , 可 達 標 本 林 。 城 門 標 本 林 佔 地 四 公 頃 , 原 為 荒 廢 的 梯 田 。 標 本 林 於 1970 年 代 初 已 開 始 種 植 , 現 已 收 集 約 300 多 個 本 地 或 華 南 地 區 土 生 的 植 物 物 種 。

城門戰地遺跡徑

注意,踏進郊野公園範圍沿途都有機會遇上猴子,牠們三五成群,雖然十分可愛,但切勿餵飼牠們。 為方便乘車及不走回頭路,今次由金山郊野公園起步,先走之前去過的九龍水塘及孖指徑,才來到官方遺迹區。 首先到訪的是城門碉堡,它是30年代香港保衞戰時醉酒灣防綫中的主要組成部分,由隧道、觀測台及機槍堡等組成,除了頂部崩塌外,目測內裏結構似乎尚算完整。 醉酒灣防線建基於新界南部和九龍半島北部之間連綿的多座山峰,利用該處的高地作為天然屏障。 防線的起點在新界葵涌一帶的醉酒灣(已被填海,即現在葵芳一帶),由西向東,經過金山、城門水塘、筆架山、獅子山、大老山,直至西貢的牛尾海,全長約18公里。 醉酒灣防線是跨越葵青和沙田區的12英畝軍事碉堡陣地的一小部分,於二戰期間為了防禦從北面來襲的軍隊而建,當中城門碉堡陣地是整條防線的重要據點,防禦設施包括軍事座標、機槍堡等,內裡以長約250公尺的隧道連接。

城門戰地遺跡徑: 城門郊野公園遊客中心

現場所見, 有人於隧道內塗鴉,寫滿「到此一遊」無聊字句,也有心心甜言密語,當然唔少得紙巾、膠袋、糖果包裝散落陰暗隧道中,歷史建築變成洩慾機地。 又由於碉堡隧道 建於地底, 泥土和樹枝隨著雨水, 深入隧道,有部份通道已被汙泥塞滿。 今次行程要落手落腳幫碉堡做護理,大家為保育出分力。 【香港行山路線】 之前曾遊金山四水塘,於孖指徑山腳走過,緣慳一面。

  • 戰後英軍將許多防禦設施炸毀,故行經的機槍堡只留下部分石屎遺跡。
  • 香港各區山頭都有不少戰時遺蹟,較為人熟悉的軍事防衛設施多集中港島一帶,如香港海拔最高的松林炮台,協助防守西面海域的摩星嶺炮台等,吸引眾多行山人士打卡。
  • 黎偉聰和團隊翻查英國的The National Archives,以及日軍將領的回憶錄,發現原來當時英兵並無人留意到,在銀禧水壩的側面,已有日軍潛入。
  • 舒佛畢利巷的另一端出口旁邊是另一條隧道麗晶街(Regent Street)。
  • 這些和香港人一同成長的老樹可以高至15米高,去完碉堡一定要來看看。

遇上可愛的野生動物,你可能想餵飼牠們,但這樣其實會破壞天然生態及加速繁殖問題。 香港《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禁止遊人於指定區域餵飼野生動物,一般情況下,只要你不主動向猴子提供食物,牠們不會騷擾你。 如附近有猴子出沒,請保持鎮定,避免手持食物或塑膠袋,亦應避免直接對視,因爲眼神接觸容易刺激到牠們。 而且,英軍更要在疲弱的遠東軍隊之中,分別保護香港、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等地。 反觀當時日本軍隊,在華北勢如破竹,以超過十倍軍力南下,英軍難以扭轉劣勢。

城門戰地遺跡徑: 香港抗日第一道防線 戰地遺跡徑

既近市區又有九龍水塘弧形主壩和二戰遺跡,為短遊之選。 有時間的更加連上九龍接收水塘、石梨貝水塘及城門水塘等,路程可加可減。 從十字路口往山上走約兩分鐘,你便會到達山頂處的城門水塘觀景台,上城門水塘的壯麗景色躍現眼前。 從觀景台可以180度飽覽自然與都會融合的獨特景致,近景是環繞城門水塘的山麓輪廓,到遠方山幽之嶺,以至葵涌區的城市天際線皆盡收眼底。 麥理浩徑第六段末段同時是城門戰地遺跡徑的城門段,部分的軍事遺跡旁都設置了相關的資訊牌。 雖然資訊牌的設計很一般,但提供了一個QR Code,用手機「嘟一嘟」掃描,便可在網站上閱讀更詳盡的資料,算是一個新嘗試。

  • 平日會在港鐵大圍站乘小巴或巴士至美田邨,沿下城門道行上來。
  • 今天由城門水塘菠蘿壩起步,行約20分鐘到達麥理浩徑第6段;花約50分鐘行至金山郊野公園,在上山途中遇上大雨,避雨好一段時間。
  • 由城門道小巴站起步,沿車道右轉,經過漁護署管理站後走至5號燒烤場。
  • 漁農自然護理署為控制野生猴子的繁殖數量,從2007年開始使用了大型捕猴籠捕捉野生猴子為本地野生猴子進行大規模的避孕及絕育計劃。
  • 透過遊覽城門戰地遺跡徑,學生可認識香港昔日的歷史及戰地遺跡。

陣地有「酒店」-城門陣地有兩間「酒店」,分別是機槍堡隧道間的「麗晶皇宮酒店」(Regent Palace Hotel)和位於炮兵觀察所內的「斯特蘭德皇宮酒店」(Strand Palace Hotel)。 港大的研究團隊估計,英軍取Hotel的 H字頭暗示headquarter(總部)。 「麗晶皇宮酒店」外有電話線、電報線的痕跡,相信是用作向「斯特蘭德皇宮酒店」及其他駐點溝通之用。 現時醉酒灣防線的遺跡其實不多,防線部份路段,亦被政府開發為麥徑浩徑 (大概為第四至第六段)。 此外,漁護署將城門、獅子山及馬鞍山的遺跡,分別規劃了兩條「戰地遺跡徑」。 城門戰地遺跡徑 原來當時隧道均以倫敦街道命名,例如牛津街、查寧坊等,讓士兵不會感到陌生。

城門戰地遺跡徑: 城門碉堡遺址-2

從金山郊野公園開始漫行,走至孖指徑,可看見二戰時重要的醉酒灣防線。 防線在二戰前由英軍建成,整條防線由醉酒灣(現時葵涌一帶)至西貢牛尾海,全長18公里。 孖指徑山坡的城門碉堡遺跡是二級歷史建築,遺跡包括一系列地道、指揮部、戰壕等,通道以倫敦街名命名。

園 內 並 設 廁 所 、 茶 水 亭 、 避 雨 亭 、 緩 跑 徑 、 菠 蘿 壩 自 然 教 育 徑 、 觀 景 台 等 。 鉛 鑛 坳 附 近 亦 設 有 露 營 場 地 。 公 園 內 並 設 有 標 本 林 , 供 遊 客 觀 賞 各 種 植 物 。 是保存得較好而規模比較大的軍事遺跡,有地道及戰壕貫通指揮部、偵察堡、機槍堡,地道以倫敦街道命名,是當時醉酒灣防線一部份。 沿馬路行會見到水塘,一直沿馬路行見到燒烤場有”城門戰地遺跡徑”的路牌,向右轉入 (麥理浩徑第六段)。

城門戰地遺跡徑: 金山孖指徑.盡覽360度美景

孖指徑又名走私坳,走金山路不久便需注意右方接上衛奕信徑方能登孖指徑,如順着大路走便直接下山錯過了。 走過又一段頗陡峭的泥路後,來到山脊便能坐擁360度無遮擋的景致,比金山還要開揚得多,讓人讚嘆不已,也替其似乎較少人到訪而感婉惜。 其實我很理解,不少人會因為一些我們曾經引以為傲的價值被逐漸蠶蝕被肆意毁掉而心生忿怒,甚至無力得只能藉塗鴉宣洩。 但在爭取自由和追求理想的同時,懇請,懇請,別忘了除此以外,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共同珍惜守護。 孖指徑,又名「走私嶺」(Smuggler’s Ridge),位於金山以北,其東南面為走私坳(Smugglers’ Pass)。 城 門 水 塘 西 北 方 的 大 城 石 澗 , 城門戰地遺跡徑 水 源 始 於 大 帽 山 , 下 注 城 門 水 塘 , 所 以 被 遠 足 界 名 為 「 大 」 「 城 」 石 澗 。

城門戰地遺跡徑

前往菠蘿壩自然教育徑:於港鐵荃灣站B1出口,越過青山公路的人行天橋並步行至兆和街,搭乘82號小巴直達城門水塘。 出門時又遇上大雨,但看過天文台的雷達圖像,知道稍後會沒雨,所以沒打算取消活動。 在眾安街 (近兆和街) 乘82號小巴至城門水塘菠蘿壩。

城門戰地遺跡徑: 醉酒灣防線

衛奕信徑紀念碑W066沿大路直走為麥理浩徑,右轉則為衛奕信徑登走私坳。 留意麥理浩徑不會登上金山山頂,只會在金山山腰而過。 城門水塘、荃灣和大帽山景色愈來愈近,抵達城門戰地遺跡徑。 標距柱M123在孖指徑(337米)山腰,麥理浩徑6段的最高點為城門梭堡一帶約280米。 如到城門梭堡戰壕及二戰遺跡參觀,最好在乾爽的秋冬。 由城門道小巴站起步,沿車道右轉,經過漁護署管理站後走至5號燒烤場。

抵達車道後先左轉上行,在支路右轉,及後沿著金山路下走,再越過九龍水塘的堤壩走至大埔公路。 12月10日,指揮第230聯隊的東海林俊成大佐亦私自發起攻勢,派兵進攻金山及256高地,擊退防守醉酒灣防線左翼的蘇格蘭營。 英軍在防線左翼的破口擴大,繼而威脅到醉酒灣防線的中央及右翼,英軍為免陷入腹背受敵,惟有提早撤出醉酒灣防線,退守香港島保留實力。 不過日軍兩支聯隊的私自行動,卻打亂了第38師團原定的行軍部署,而在倉促發起攻勢下,反而未能追趕有完善撤退計劃的英軍,使英軍部署在醉酒灣防線及九龍半島的主力得以退守香港島。

城門戰地遺跡徑: 路線圖 (只供參考)

這 裏 保 存 了 不 少 本 土 的 稀 有 及 瀕 危 植 物 , 對 植 物 的 存 護 極 為 重 要 。 燒 烤 設 施銅 藍 鶲 ( 雄 性 )城 門 郊 野 公 園 在 入 口 處 設 有 資 料 告 示 板 及 指 標 , 供 遊 人 參 閱 。 水 塘 以 南 及 東 南 一 帶 近 水 壩 處 , 設 有 燒 烤 設 施 。

城門戰地遺跡徑: 城門水塘簡易短線遊 醉酒灣防線「速戰速決」

戰爭古蹟研究學家高添強指出,這是亞洲現存最完整的防禦系統。 離開城門陣地沿麥理浩徑途經金山郊野公園,轉入衛奕信徑,見標距柱W65轉入小路,參觀PB313機槍堡,最後往九龍水塘完成旅程。 城門戰地遺跡徑 (明報製圖)【明報專訊】天氣陰晴不定,令不少行山新手難以計劃郊遊路線。 今次〈由我帶路〉,山藝教練梁梓浩(Sunny)特意介紹一條可「速戰速決」的簡單路線,帶我們輕鬆走上山頭,在城門及金山郊野公園尋訪建於二次大戰前,屬於醉酒灣防線重要組成部分的多個軍事防禦遺蹟,行山兼重溫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