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石青年空間15大優勢2024!(小編推薦)

Cecilia亦繼續與坪石青年空間緊密合作,不時做導師、做義工,她笑言只要有新構想及點子,青年空間總會義不容辭提供支援,讓她得到四方八面的協助,身體力行服務社會。 青協轄下四個營地及戶外活動中心,提供多元的康體設施及全方位訓練活動,增強青少年的抗逆力和個人自信,建立良好溝通技巧和團隊合作精神。 此外,本會的「香港旋律」青年無伴奏合唱團、「香港起舞」青年舞蹈團、「香港樂隊」青年樂隊組合及「香港敲擊」青年敲擊樂團,致力培育青年對文化藝術的涵養及表演藝術才華,展現他們參與的創意與熱誠。

坪石青年空間

2016年8月尾,該地盤的公營房屋部份(包括此邨及山麗苑)開展地基工程。 坪石青年空間 教授參加者壁畫知識與繪畫表現技巧;透過親身實踐大型壁畫創作、親力親為完 成作品,體驗創作成果帶來的滿足感。 和諧粉彩是一種治癒的藝術,透過簡單的工具,並運用手指畫出漂亮的作品。 健身風氣越來越普遍文化,但在正確姿勢、如何安排訓練餐單、保持正確態度方面會比較困難,因此希望透過活動讓參加者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及運動傷害。 教授有關戲劇的基礎知識,增加年青人對戲劇的認識,並提供想像和創作的機會,藉此抒發情感,釋放生活上的壓力。

坪石青年空間: 禪繞畫X曼托羅 體驗工作坊

M21最大特色是「完全青年」,凝聚青少年組成製作隊伍,以新媒體進行創新和創作;其作品更可透過M21青協網台、校園電視和社區網絡進行廣播,讓他們的創意及潛能得到社會更廣泛認同和肯定,為未來作準備。 青協為青少年設立青年會員制度及多項專業服務,為他們提供支援及有益身心的活動。 轄下超過60個服務單位,每年提供超過20,000項活動,參與人次達500多萬。 青協服務以青年為本,致力拓展下列12項「核心服務」,以回應青少年不斷變化的需要;同時亦透過全新的「青協 會員易」(easymember.h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平台及手機應用程式,全面聯繫超過45萬名登記會員。 因著這次展覽,加上之前在南島做義工的經歷,驅使Cecilia成立社企開展名為「飾壁者」的計劃,帶領青年為長者粉飾家居,當中不乏待業或更生人士。 社企透過商業營運賺到的資金,投放於訓練當中,為青年提供免費藝術訓練,再帶領他們以藝術關愛社區,包括為長者翻新家居、繪畫壁畫美化社區,以至為有特殊教育需要之學童舉辦Art Jam工作坊等。

前皇后山軍營的佔地面積廣闊,但只得一條龍馬路通往,如果加上平整地盤及更改興建工程等,粗略估計涉及達10億港元。 加上香港社會急於尋找地皮作為住宅用途,政府內部曾經討論,假如皇后山軍營最終不作為辦理教學用途,可能考慮作為住宅用途。 皇后山邨前身為皇后山軍營,於1992年關閉,1994年交回香港政府;其後,設於軍營舊址的皇后山警察康樂中心、警犬隊基地、調查訓練學校及警察宿舍於1995年正式啟用,至2001年陸續遷出。 至2008年,軍營獲納入香港政府勾地表中,是歷來勾地表中面積最大的土地。 透過工作坊學習與幼兒相處技巧,及基本課室管理等,加強與人溝通及合作能力。

坪石青年空間: 青年空間

青協創意教育組於青年空間成立LEAD Lab,透過著重「學習.應用.交流」的一站式創意科藝課程,致力培養青少年對STEM的興趣和潛能。 此外,青協亦透過舉辦「香港學生科學比賽」、「香港FIRST創意機械人大賽」、「香港機關王競賽」、「創意編程設計大賽」等,促進青少年的創新思維。 此外,青協青年交流部致力提供具特色的交流機會,藉舉辦內地和海外體驗式考察和交流活動,協助青年加深認識國家發展,並建立國際視野。

坪石青年空間

)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NR08,位於香港新界北區粉嶺軍地龍馬路66號,即前皇后山軍營西部,與毗鄰的山麗苑屬同一發展項目。 屋邨是香港其中一個罕有採用英語意譯法命名的公共屋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4)設計,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負責統籌,由中國海外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工作。 青年是未來社會的棟樑,擁有創新意念,也要具備關注社區的熱誠,勇於接受挑戰,才能帶來具社會價值及影響力的創意方案。 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Inno Impact獻計有方」今天(28日)舉行頒獎禮及展覽,得獎團隊將實踐其創意方案,為香港共同建構更美好的前景。 香港青年協會(簡稱青協)於1960年成立,是香港最具規模的非牟利青年服務機構之一,青協目前擁有一支超過1,200人的高質素及專業隊伍。

坪石青年空間: 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

是次計劃 讓參加者體驗至少 20 款劇場遊戲,然後學習箇中帶領的技巧,最終 成為遊戲帶領者,以這個身份回饋其他社區人士。 透過社區考察、義工服務體驗及服務策劃培訓,加強學員對義務工作的認識。 年屆6-35歲以外香港居民以及非香港居民,亦可登記成為青協之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扎根社區,連結更多人服務有需要人士,Cecilia不太著眼於金錢,她在意的是需求。 談及最難忘的一次,Cecilia說是在梅窩,為一個獨居婆婆的石屋粉飾外牆。 「我們搬了數十個喼出來,內裡都是蟑螂和蟲!我們做了三四日,運了近十車垃圾,好大挑戰。」對Cecilia和義工們來說,這更是一場震撼教育。

  • 青協一直倡導「生涯規劃」概念,透過青年就業網絡,恆常舉辦多元活動和升學就業支援服務,協助青少年順利由學校過渡至工作環境。
  • 領袖學院鄰近港鐵粉嶺站,提供多個多用途的場地設施以供租用,適合進行會議、產品發佈、教育、創業及培訓活動,以及拍攝場地。
  • 組織宗旨是為青少年提供專業而多元化的服務及活動,使青少年在德、智、體、群、美等各方面獲得均衡發展;其經費主要來自政府津貼、公益金撥款、賽馬會的捐助、信託基金、活動收費、企業及個人捐助等。

青協生活學院則致力鼓勵青年享受生活、學習生活,讓持續學習與生活融為一體。 青協轄下M21多媒體互動平台,集媒體實驗、媒體教室、媒體廣播及數碼技能學院於一身。 到了1978年,為了使中產社會提供多一個置業選擇,房委會又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簡稱「居屋」)。 坪石青年空間 ),為香港政府轄下根據《房屋條例》於1973年4月成立的法定組織,負責執行其決策的則為屬於政府部門的房屋署。 香港房屋委員會的主要工作是策劃、興建及管理香港的出租公共房屋,亦負責興建出售房屋(居者有其屋計劃)。 房屋署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並為房屋局提供支援,處理有關房屋的政策和事務。

坪石青年空間: 最新消息 / 活動

進階領袖培訓,領袖之才可透過學習培養,藉以一星期有系統及密集的訓練,旨在讓青少年學習自我管理、溝通協作、時間管理,提升解難能力及領導才能。 內容包括工作坊、歷奇日營、水上歷奇、直立板、遊繩下降、露營及分享晚會。 本年度模擬法庭暑期學校將會以「觸得到的公義」為主題,並會與律師事務所、法律從業員及大專院校合作,為參加者提供一系列互動又刺激的體驗式學習體驗。 參加者不但能認識香港司法制度,亦能為有關討論建立基礎,藉此加深他們對法律的興趣及行業運作的認識及興趣。

坪石青年空間

由2001年2月起,獨立審查組就房委會建築小組委員會自2000年5月以來核准的新項目,進行審核圖則及簽發施工同意書的工作,逐步實施更多規管程序,以配合一般的項目周期和項目需要。 及後,獨立審查組於2015年撥歸運輸及房屋局體制(但仍由身兼房屋署署長的運房局常任秘書長(房屋)管轄)。 房屋署於2007及2013年銷售曾出現結構問題的剩餘居屋單位,提供額外十年結構安全保證作為招來,吸引市民購買此曾出現結構問題樓宇。 2015年,政府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交分區規劃大綱圖修訂,建議把前皇后山軍營部份土地改劃為「住宅(甲類)」,預計可興建約12,000個公營房屋單位,另建議在東面的一塊土地改劃為「住宅(乙類)」,預計可興建約1,900個私人住宅單位。 學習活動策劃、帶領活動技巧及態度,讓義工於探訪及社區服務中,帶領活動。

坪石青年空間: 賽馬會葵芳青年空間

我們每位員工對青年工作充滿熱誠,全面為青年提供專業而多元化的服務和設施。 我們現有以下空缺,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共同實踐本會的信念和使命,與年青一代並肩成長。 青協設有家長全動網(簡稱PSN),於網上提供豐富和最新資訊,並在各區提供專業調解服務,協助家長及其青少年子女化解衝突。 皇后山邨設有幼兒園、休憩空間、公共運輸交匯處、停車場、購物商場、街市,以及一座七層高的社區會堂暨社區綜合設施大樓。

  • 惟近年香港政府致力推行服務外判制,包括建築設計、工程設計、工料計算、資訊科技系統、物業管理等項目。
  • 《領匯車場偷步加價 加幅逾一成 吸血惹民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蘋果日報》,2012年7月10日。
  • 到了1978年,為了使中產社會提供多一個置業選擇,房委會又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簡稱「居屋」)。
  • 此外,青協亦透過舉辦「香港學生科學比賽」、「香港FIRST創意機械人大賽」、「香港機關王競賽」、「創意編程設計大賽」等,促進青少年的創新思維。
  • 為了支持青年義工的積極參與,本空間提供了全面性的培訓,包括不同的領袖訓練﹑社區研習、創意思維及社會參與等培訓,使義工面對不同對象時,都有足夠信心提供服務。
  • 「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及「世界青年創業論壇」亦為本地初創青年拓展中國內地及海外市場的商機。

至於建築小組委員會在2000年5月之前核准的項目,則於2002年4月起納入規管。 房委會亦根據建築事務監督轉授的權力,規管居者有其屋計劃、租者置其屋計劃、領展商場及其他房委會的現有樓宇,以期建立全面的規管制度,把轄下所有樓宇納入監管範圍。 獨立審查組一直與屋宇署緊密合作,並從該署借調三名高層人員,其中兩人擔任顧問,另一人則根據建築事務監督轉授的權力,把屋宇署的規管程序應用於房委會樓宇之上。 2000年天水圍天頌苑短樁醜聞,廉政公署先後控告7人,於2003年經審訊後,只有兩名品質控制工程師及助理工程監督被判串謀訛騙罪成判監7年。

坪石青年空間: 服務簡介

1979.jp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照片攝於1979年,從當時英國皇家空軍九龍灣兵房高空俯瞰四順、彩雲邨、清水灣道、坪石邨、彩虹邨,可見興建中彩雲邨。 在1960年代以前,坪石為香港新九龍的十三個規模較大的鄉村—九龍十三鄉之一,位於平山,原是坪石村及白屋仔村寮屋區,於1963年中被政府收回,並曾引發村民不滿。 1965年,屋宇建設委員會宣佈興建坪石邨,並於1970年至1971年建成,由港督戴麟趾爵士揭幕。

2021年4月,建制團體公屋聯會在Facebook專頁帖文,指海達邨單位大門、大門鐵閘及廚房木門的對落位置裝上了「晶片」,引起居民和網民擔憂會被監控,會有竊聽或追蹤的用途,而網上獲得的資料亦不多。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認為房署做法合理,稱晶片只能讓房署找出所屬單位是否有違規行為和拆除安全的設施,相關的配套是由防火及安全角度出發,認為大門、鐵閘和廚房門在防火功效有重要作用。 房屋署表示自2012年起建成的所有公營房屋,在預製混凝土外牆、鋁窗、木門和鐵閘等安裝具有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的晶片,以記錄構件的生產資料、型號批次、出廠地點、日期及安裝位置等資料。

坪石青年空間: 單位課程及活動

)(簡稱青協,HKFYG)於1960年成立,是香港的非牟利青年服務機構。 坪石青年空間 組織宗旨是為青少年提供專業而多元化的服務及活動,使青少年在德、智、體、群、美等各方面獲得均衡發展;其經費主要來自政府津貼、公益金撥款、賽馬會的捐助、信託基金、活動收費、企業及個人捐助等。 青協自2000年開始,已為本港超過15萬名學生領袖提供專業及具系統的培訓。

皇后山邨全邨共有7座出租公屋,可提供8865個住宅單位(當中第1及7座將撥出129個單位,優先編配予合資格基層公務員入住),連同毗鄰的山麗苑,整個皇后山公營房屋項目合共可容納超過3萬人居住。 易胖的科學 賽馬會建生青年空間 $60($90)| 12-24歲 2021年8月3日至8月19日(逢星期二及四) 感覺自己很容易「長肉」或是已覺得自己十分肥胖,是不少時下青少年的想法。 再者如何減得正面又健康,了解自己的「易胖體質」,讓自己擁有健康、良好的體態。 學員透過製作生態球,飼養小生物﹔從而增加生物知識,提高環保意識,增強尊重生命、熱愛科學的精神。 預備升中及正準備呈分試的學童可善用暑假去體驗群體生活及學習獨主自理,並透過營地活動讓參加者提升與人合作及解決問題能力,以助他們裝備生活技能應對成長挑戰。

坪石青年空間: Fun Fun 藝術體驗村

大樓地面2層將闢設標準社區會堂,內有多用途禮堂可容納450人,建成後轉交民政事務總署。 1樓及以上共5層將用作社福用途,由社會福利署管理,其中位於1樓的長者鄰舍中心及幼兒中心,提供100個幼兒全日託管名額;而2至4樓將設置150個宿位的安老院舍,總樓面面積約1640平方米;5樓則用作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 大樓地面高層的公共空間及2樓花園平台會連接公共交通總站及其他項目綠化康樂設施。

坪石青年空間: 青少年無伴奏合唱班入門

學院現時坐落於別具歷史價值的前粉嶺裁判法院,保留了前殖民時期建築的優雅,並融入了現代科技,為訪客帶來互動體驗。 學院建基於多年的培訓基礎並具備清晰的培訓階梯,為高小、中學、大專,以至行政人員的領袖提供訓練課程。 課程圍繞四大主題,包括:可持續發展領袖、服務型領袖、抗逆領袖及尊重型領袖。

坪石青年空間: 活動預告

而九龍東潮人聯會會長楊育城接受《大公報》採訪表示該會負責掛旗活動,並獲得房屋署批准。 坪石青年空間 坪石青年空間 當局面臨的問題是,他們是否應該等待塔型大廈並冒著進一步拖延的風險,或者是否應該採用常規的建築計劃,在場地平整完成後就可以立即開始工作。 經過非常詳細的討論後,屋建會在1967年2月根據建築委員會的建議,應放棄在坪石工地使用塔式計劃。 然後,建築師受委託進行常規的建築方案,該方案基於與塔式方案相似的佈局,包括五座主要建築物,每座高28層,均設有一個寬敞的中央開放廣場。 1966年6月,屋宇建設委員會收到了平石「塔型大廈計劃」的地基、構築物和其他合同的招標書。 該方案構想了五座多邊形塔型大廈,高416英尺,每座樓高50層和48層並設有16個7人單位。

當中亦設有「家長互助小組」,旨在強化家長之間的支援網絡,協助有需要的家庭。 青協一直倡導「生涯規劃」概念,透過青年就業網絡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簡稱YEN),恆常舉辦多元活動和升學就業支援服務,協助青少年順利由學校過渡至工作環境。 其中《香港青年趨勢分析》,一直讓社會各界掌握青年脈搏,為籌劃青年服務,提供重要參考。 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由本地年輕專業才俊與大專學生組成,就經濟、管治、教育及民生四項專題,定期發表研究報告,為香港社會持續發展建言獻策。 香港青年協會(簡稱青協)於1960年成立,是香港最具規模的非牟利青年服務機構。 主要宗旨是為青少年提供專業而多元化的服務及活動,使青少年在德、智、體、群、美等各方面獲得均衡發展;其經費主要來自政府津貼、公益金撥款、賽馬會捐助、信託基金、活動收費、企業及個人捐獻等。

坪石青年空間: STEM生活化體驗 – 暑期砌LEGO 茵怡青年空間 $400($430)

Cecilia相信,每個人都潛藏著一顆藝術細胞,都有能力令生活變得更美好。 在頒獎禮上,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擔任主禮嘉賓,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為最終輪評審之一,連同香港青年協會會長陳維安、義務司庫廖於勤及總幹事何永昌,與一眾青年交流,了解其創意創新業務方案。 另外,「Inno Impact 2020青年創意實踐計劃」的得獎團隊亦分享過去兩年的經營心得。 青協轄下的社會企業項目提供不同的特色活動場地以及餐飲服務,歡迎公眾包場舉辦生日或聚會派對、私人或公司慶祝活動、 文化藝術交流、小型音樂會、商務活動、手藝工作坊等多元活動。 目前,香港房屋委員會旗下的商場及停車場由商業樓宇小組負責督導,管理及租務由房屋署屬下屋邨管理分處下的商業樓宇小組負責,其中大部份商場和停車場的管理工作由房屋署外判予管理公司。 除此公屋及居屋外,房委會亦負責管理中轉房屋(前稱臨時房屋)、政府多層工廠大廈。

在房委會成立前,徙置事務處除發展房屋外,也發展工廠大廈,其對象為受天災或政府收地影響的家庭式工業或小規模工場。 其後亦在柴灣、佐敦谷、大窩口、新蒲崗、觀塘、元朗及葵涌興建徙置工廠大廈。 這些大廈的設計分為「H型」及「I型」,全為七層設計,當中「H型」設計與第一型徙置大廈相似,其公共廁所及浴室設在兩翼中間;而「I型」則為單幢式設計,廁所設在大廈兩側。 大部分情況下,屬於乙類屋邨的徙置事務處屋邨位處下方,而屬甲類屋邨的政府廉租屋邨位於上方,因此在屋邨名字使用「下邨」、「上邨」可反映市民對兩者的期望(葵涌邨一度以大窩口道分隔上下兩邨,惟與重名情況無關)。

青協生活學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則致力鼓勵青年享受生活、學習生活,讓持續學習與生活融為一體。 其課程環繞興趣、技能和生活體驗,協助參加者拓展個人潛能,促進優質生活。 青協致力開拓網上服務、社交網絡及新媒體,緊貼青少年的溝通模式,並主動加強與他們的聯繫。 青協轄下M2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21多媒體互動平台,集媒體實驗、媒體教室、媒體廣播及數碼技能學院於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