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瓜灣塌樓10大優勢2024!(小編貼心推薦)

被告為上址樓宇的業主所聘請負責在該樓宇進行維修和拆除違例建築物的承建商,但並不是根據《建築物條例》註冊的承建商。 屋宇署在完成調查後,就被告所進行有關建築工程的方式相當可能導致有人受傷或財產損毀的危險提出檢控。 (星島日報報道)土瓜灣道一幢逾半世紀樓齡的舊樓發生塌石屎險殺人意外,大廈騎樓底一截五米長石屎條疑日久失修塌下,碎片四散,部分比磚頭還大,幸無傷及途人,警方封鎖現場調查,並聯絡業主立案法團代表,要求維修跟進。 另外,屋宇署3月份共批出23份建築圖則,港島3份、九龍9份、新界11份。

土瓜灣塌樓

他稱,若個別家庭有經濟困難,樂善堂慈善關懷基金會因應需要提供經濟援助。 卅多名居民昨竟日聚集北帝廟,眼神都顯得很無助,不知前景如何,「錢包都冇帶,食飯都冇錢」;其後,有慈善團體在場派發飯盒,居民就地蹲下吃,神情木訥,猶如劫後餘生的災民一樣。 居民黃先生說,他一家四口居住鄰廈三樓,幸家人全都外出,得以逃過一劫,但住所已變危樓,有家歸不得,又無錢租屋住,擔心生活都成問題,希望可安排入住公屋。 婆婆嚇得面無人色之際,命運卻捉弄她,塌陷到了她身邊突然停了下來。 信奉觀音的她,頓覺世界變成了地獄,六神無主地唸「觀音菩薩請保佑」。

土瓜灣塌樓: 石屎剝落

土瓜灣馬頭角俗稱「十三街」一帶的樓宇均有50至60多年樓齡。 《星島申訴王》收到讀者獨家報料,指「十三街」內的鴻運街一個唐樓頂層單位,3月5日發生天花倒塌意外。 事發單位由兩名租客承租至今有九個月,當時兩人在屋內,事發時其中一人在塌天花最嚴重的客廳位置,情況相當驚險。 只見屋宇署、地政署及警方再到石塘街僭建現場,工人用電炮拆除後巷近行人路石屎建築物。

土瓜灣馬頭圍道一幢被當局指無即時危險的五層高唐樓,昨午疑有工人在地舖拆牆時破壞結構,整幢唐樓隆然坍塌,十秒鐘內變成廢墟,活埋住客。 大批消防員動用重型機械及徒手挖掘,暫已掘出三具屍體,相信仍有人失蹤,而現場附近的唐樓亦危危乎,當局要封樓檢驗及疏散過百住客,並徹查肇因。 四、五十年代興建的樓宇遍布全港,並主要集中在深水埗區、九龍城區及土瓜灣區等,屬混凝土石屎框架的紅磚牆結構。

土瓜灣塌樓: 馬頭圍道唐樓倒塌事件

可是搜救人員仍然冒生命危險,不斷努力搜查和挖掘生還者和物件,受到香港消防處和公眾表揚。 屋宇署發言人表示,塌樓現場鄰近的馬頭圍道45G和45H兩幢舊樓結構上有危險,會向法庭申請封閉令。 發言人又表示,署方會調查今次塌樓原因,同時已組成40支小隊,於2月1日起馬上進行全港巡查工作,檢查鄰近地區相同樓齡和結構類似的樓宇,並在稍後發出封閉令或修葺令。 31日早上,倒塌大樓旁邊的E座及F座,以及49號的寶怡大廈地下及1字樓接近倒塌現場的一個商舖、2-5樓接近倒塌現場的各一個單位,屋宇署對其決定申請暫時封閉令,封鎖約半個月,直至有關鞏固工程完成為止。 工程人員繼續加固工程,出動搖控拆卸機器人清理現場留下的碎石。

土瓜灣塌樓

土瓜灣十三街由13條街道組成,分別以寓意吉祥的瑞獸命名,例如龍、鳳、 鹿、麟、鷹等。 土瓜灣牛棚藝術村前身是建於1908年的「馬頭角牲畜檢疫站」,即是牛隻的中央屠宰中心,營運了近一個世紀直至1999年8月。 現時活化成藝術空間,並進駐了十多個藝術團體,外圍對公眾開放,後方的牛棚藝術公園亦是近年才開放。

土瓜灣塌樓: 十三街 | 舊區情懷土瓜灣地標

翰畋是由高譽投資發展的土瓜灣樓盤項目,位於九龍土瓜灣美善同道80號,距離港鐵屯馬綫土瓜灣站約2分鐘步行路程,於2019年12月入伙。 二○一○年一月二十九日九龍土瓜灣馬頭圍道45J號樓宇倒塌並引致四人死亡及兩人受傷事件的涉案承建商,被屋宇署控以《建築物條例》(第123章)第40(2B)(b)條下的罪行,今日(二月二十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被判罪名成立,押後至三月六日判刑。 政府高官及屋宇署人員其後到場了解,屋宇署指該樓宇早已有問題,並已發出修葺令,當局正循樓宇結構及翻查過往紀錄追查原因,警方重案組昨晚到場,向目擊者及聯絡裝修工人落口供,並翻看附近店舖閉路電視錄影帶,調查肇因。 土瓜灣塌樓 由於鄰近的唐樓亦有倒塌危險,當局即時將庇利街至鶴園街一段馬頭圍道封閉,其中現場唐樓G及H座要即時封樓及加固,百多名居民要緊急疏散,由當局登記及安置,不少市民趕至現場尋找親人,慶幸逃生者均相擁而泣。

據了解,該石屋僭建逾10年,是當時車房以「前舖後居」形式僭建而來。 直至2013年,一名工程公司東主唐姓男子,擅自大改造空置石屋,加裝招牌又搭起大型棚架,令居民無法開窗,並在附近挖地改駁鄰廈喉管,填封沙井渠蓋、加建樓梯、堆放鐵架等,擬將石屋改建為商舖,並且疑出租予多名南亞裔人士,嚴重影響居民生活。 土瓜灣塌樓 《星島申訴王》收到讀者獨家報料,指馬頭角「十三街」內鴻運街一個唐樓頂層單位,前晚(5日)發生天花倒塌意外。 事發單位由兩名租客承租至今有九個月,當時兩人正在屋內,事發時其中一人在塌天花最嚴重的客廳位置,情況相當驚險。

土瓜灣塌樓: 十三街

事後警方立即展開刑事調查,除向目擊者及肇事唐樓住客搜集資料,倒塌樓宇的大業主,以及被懷疑引發慘劇的判頭及工人,更是重點查問對象。 從傳媒向災民播出中轉房屋住所的片段看,部分單位天花剝落,內部設備簡陋,不少災民登時情緒激動,並感到不滿。 有災民表示看完片段後感到十分不滿,揚言拒絕遷入,留守社區中心。 行政長官曾蔭權表示,塌樓事件是場災難,必須深入調查,防止再次發生類似事件。

居住現址三十多年的陳先生,希望市建局補償呎價可以與春田街單數號看齊,期望賠償可達每呎萬元,又稱會考慮選擇明年落成的啟德「煥然壹居」樓換樓項目。 春田街24號五樓業主八十歲李婆婆則稱,大廈外牆有裂痕,單位內籠亦滲水,在塌樓事件發生後更擔心樓宇安全。 地鋪友利五金東主陳先生,從事回收業務,店鋪月租約一萬元,憂重建搬遷後會喪失客人,又難以覓到合適鋪位,令價值數十萬元的機器變廢鐵。

土瓜灣塌樓: 屋宇署記錄數據

現場馬頭圍道二○四至二○六號一幢唐樓,上址樓高七層,八樓頂層為天台,樓齡約五十六年,現有三十多個單位,大廈去年才作全幢翻新。 而貼近該大廈的馬頭圍道一九六至二○二號,原亦為一幢樓齡逾十年的七層高唐樓,有發展商早前將該大廈收購後,據悉擬興建酒店,工程承辦商前日遂開始動工,進行拆卸工程,施工期預計約兩個月。 土瓜灣塌樓 但九龍城區議員潘志文指,涉事樓宇在數年前已開始傾斜,然而屋宇署只加「工字鐵」支撑,並未有順道為業主進行勘測,加上部分業主為長者,亦「無能力」組織討論樓宇保養維修事宜,以致樓宇情況一直未有改善。

  • 該名女子驚慌失措地呼救,一度企圖從樓上跳下,不過最終該名女子因恐懼而不敢跳出。
  • 他說:「發覺佢(下塌舊樓)要修葺,本月曾發出修葺令畀業主,當時檢查結果未至於會即時會冧,但係要修葺」,塌樓原因則要詳細調查。
  • 據悉,事發時正在接客的「辣妹」曾在網上登廣告相,相中顯示其床頭牆壁有張一對男女的海報,昨塌樓後只剩貼有海報的殘壁,睡床所在位置隨整間房完全消失。
  • 林鄭月娥昨指,今次事件反映舊樓缺乏維修可威脅公眾安全,馬頭圍道一帶的舊樓約在一九五五年落成,與下塌舊樓的建築結構一樣,她已要求屋宇署馬上全面勘查,要求該署巡查全港五十年樓齡以上的舊樓,防止再發生同類悲劇。
  • 程式透過定位功能,結合衛生署的確診或疑似2019 冠狀病毒個案的大廈名單資料庫,提示職員避免進入有社區傳播風險的建築物;程式亦加入掃描政府「安心出行」場地二維碼的功能,進一步加強防疫功能,保障調查員和居民的健康。

至昨晚深夜十一時,消防員在現場挖出的三具屍體,包括一名四十歲女子、一名四十一歲男子及另外一名男子。 消防處表示,據報仍有至少兩人失蹤,消防員會通宵搜救及清理現場。 屋宇署人員到場調查後,為搜集數據,曾要求工人再啟動鑿地機,再利用儀器在受震唐樓五樓梯間進行測震,並記錄有關數據研究,最快下周有結果。 土瓜灣塌樓 潘又指,早兩年,區內收購情況熱烈,不時地產公司向區內居民問價,啟明街一帶曾成為目標項目之一,但因個別業主不同意而告吹。

土瓜灣塌樓: 頭條Jetso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土瓜灣塌樓 21,750,年齡中位數為 40.7歲。 拯救人員根據生還者提供的資料,相信有多人被活埋,立即調派二十多名消防員爬上瓦礫堆,用生命探測儀器偵測被困人士位置,並徒手搬開磚塊或用鐵鏟等工具挖掘,消防處又動用兩部挖泥機和一部重型吊臂移開巨石加快救援。 消防處處長盧振雄表示,共出動一百名消防員展開搜救,包括二十名特種搜救隊人員。 至下午二時四十五分,消防員首先在瓦礫堆中找到一名女子,惜送院後證實死亡,在晚上七時及十時許,再先後挖出兩具男屍。 記者到附近的新柳街及漆咸道北舊樓實地視察,見到大部分都是戰前唐樓,很多已經人去樓空,但仍有少數單位有人不怕危險,繼續居住。 建築物地下出入口牆壁則滿布一條條裂隙,後樓梯則塞滿垃圾,傳出陣陣臭味,電箱內的電線則破爛不堪。

土瓜灣塌樓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市建局昨啟動春田街重建項目,重建土瓜灣馬頭圍道塌樓位置對面的春田街雙數號樓宇,地盤共涉一百一十六住戶和十五個地鋪,料重建後地積比將倍增,至九倍,可建三十層高,提供一百五十個中小型單位,最快二○二三年落成。 五年前土瓜灣馬頭圍道塌樓,逼使市建局介入重建,最終重建土瓜灣馬頭圍道43至45J號,鶴園街6至8號及春田街1至23號,但一街之隔的春田街2-24號則未能包括在計畫之內。 業主苦等五年,市建局昨終於「出手」,啟動重建春田街╱崇志街發展項目,重建春田街2至24號及鶴園街2至4號。 一街之隔,提出重建時間卻差五年,市建局總監(規劃及設計)馬昭智解釋,春田街單數號當時的樓宇情況,較雙數號為差,加上塌樓事件有重建逼切性,故未及加入雙數號。 該局收購及遷置總監黃偉權則指,發展年期長,建築成本高,而地積比又未必能用盡,按目前市價估算,項目或會為市建局帶來虧損。

土瓜灣塌樓: 消費券|4·16派首期3000元 市民不可「轉會」

【本報訊】消防處剛於去年底在「特種救援隊」中挑選出逾百名精英,成立「坍塌搜救專隊」,搜救專隊昨日首次接受考驗,派出其中廿多名隊員進駐塌樓現場搜救被埋人士。 搜救專隊隊員均曾接受進階坍塌搜救訓練,專門負責處理樓房、橋樑、隧道、山坡及各類構築物的坍塌事故。 消防員未幾用救生繩將婆婆繫穩,青年則應要求取來疊櫈方便消防員踏腳及用鉸剪切斷露台三條晾衫繩,婆婆終在消防員扶助下登上雲梯落樓,期間她曾展露笑容向圍觀街坊揮手。

直至舊機場1998年搬遷,該區才陸續出現更高層大廈,地區價值亦逐漸露出光芒。 在事件發生之後,特首曾蔭權表示,政府一定會深入調查意外成因,盡一切辦法防止同類事件再發生,並形容今次事件顯示舊樓維修的重要,政府會準備立法強制舊樓維修。 單位租客為一對夫婦,丈夫當時身處客廳,他接受《星島申訴王》訪問時憶述事發經過,指前晚約11時半察覺到天花忽然移動約一至兩分鐘,未幾便大幅倒塌。

土瓜灣塌樓: 香港最慘烈塌樓!!!

豈料碎石及一部冷氣機突然跌下,嚇得圍觀途人尖叫,消防員立刻喝止:「唔好行出嚟,唔好行出嚟!」湯婆婆隨即縮回屋內,而雲梯上的兩名消防員則靠近量度露台與雲梯間距離,其中「四眼」青年問消防員:「可唔可以喺後門行落去?」被消防員拒絕。 據悉,事發時正在接客的「辣妹」曾在網上登廣告相,相中顯示其床頭牆壁有張一對男女的海報,昨塌樓後只剩貼有海報的殘壁,睡床所在位置隨整間房完全消失。 「辣妹」據稱姓李,內地人,日前向朋友透露希望農曆新年後搬走,豈料未過年唐樓已塌下。 另外,曾男涉嫌上周六(4日)傍晚6時許在油麻地渡船街240號一間中醫診所以一把10寸長的牛肉刀指嚇一名69歲姓蔡男子,劫去1,000元。 曾男現正被扣留調查,兩宗行劫案件合併交由油尖警區重案組人員跟進。 邱太報警後被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接受治理,警方經調查後,案件列作行劫及有人受傷跟進,正追緝一名年約30歲男子。

土瓜灣塌樓: 網民討論

市建局去年曾表示土瓜灣「十三街」及另一舊區「五街」的收購成本約四百億元,惟市建局資金大約只有二百六十億元,要「儲夠錢」才能進行上述項目。 屋宇署3月8日回覆,指3月6日凌晨接獲警方通知,土瓜灣鴻運街一唐樓單位有石屎剝落,隨即派員視察,發現單位內部分假天花塌下,部分橫樑有石屎剝落,但整體結構沒有明顯危險。 該署同日下午再到上址,發現塌下的假天花及其他鬆脫部分已被移除。 該署會根據《建築物條例》向有關業主發出修葺令,並會繼續跟進有關個案,以確保樓宇安全 。

土瓜灣塌樓: 劏房唐樓 業主等收購拒維修

瑧尚是單幢式住宅項目,樓高29層,提供294伙住宅單位,實用面積介乎283至386平方呎,涵蓋一及兩房,全部單位均採用開放式廚房設計,室內空間感開揚。 多個有關部門人員事後趕到現場,包括建築物條例執行處、警方人員,初步檢驗認為樓宇結構並無危險,後來經屋宇署調查後,證實簷篷屬於非法僭建,9名死傷者家屬向大廈業主、管理公司和建築師索償,經過7年訴訟,雙方獲達成庭外和解,賠償金額合共1700萬港元。 香港各區散落不少舊式樓宇,但部分大廈日久失修,石屎下塌、招牌倒冧的事件時有發生,反映市區重建的必要性。 事實上,近年多個舊區如觀塘、土瓜灣或西環都正在加快市區重建速度,大型屋苑或單幢項目相繼落成,部分舊樓則獲「天價」接洽收購,如能看準個別物業博收購,說不定會帶來豐厚投資回報。 另一方面,消防人員在整個下午利用生命探測器在瓦礫的頂部位置搜尋,沒有發現任何生命跡象,因此在傍晚開始改為使用重型機器進行挖掘。

土瓜灣塌樓: 地產博客

而位於馬頭圍道182至186號二樓外牆及平台僭建物,屋宇署早前已按《條例》向有關業主提出檢控,該業主去年被法庭定罪並判處罰款共約4萬元。 由於該業主仍未遵辦有關清拆令,屋宇署正按《條例》再次展開檢控程序。 要拜龍母,香港人大都會去荃灣,但其實土瓜灣從前也有龍母廟,本來龍母供奉在九龍城海心廟,但在六十年代海心廟被清拆,龍母便遷移至土瓜灣天后廟繼續供奉,海心廟的牌匾「海心龍母」亦改為掛在天后廟。

然而隔壁的45G及H號唐樓結構上有危險,隨時可能再倒塌,消防人員需要先鞏固大廈,方才可以繼續進行搜索及拯救任務,過程需時大約兩小時。 屋宇署曾在2004年發出修葺令,當時業主已按要求完成有關維修工程。 到了2010年1月,署方再度檢驗樓宇,發現不少地方需要修葺,因此於1月13日向業主發出修葺令,飭令維修外牆及公用地方的已破損及剝落的混凝土及批盪,業主最遲需於2010年7月完成維修工作。 不過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該唐樓於2009年6月曾遭屋宇署發修葺令,要求清拆天井僭建物、舖面僭建物等三項違例建築。 馬頭圍道唐樓倒塌事件,是指於2010年1月29日發生在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圍道45J號唐樓的倒塌事件。 該住宅樓宇疑受地舖裝修影響主力牆結構,由地面層開始坍塌,繼而將樓上4層逐一扯下,事發後瓦礫堆積達兩層樓高,通往天台的梯間斷裂,與45J並排相連的45H座亦損毀嚴重,牆身出現2個大洞,磚頭、鋼筋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