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藝會補助2024詳細攻略!(震驚真相)

誕生於 1996 年的國藝會,從成立之初被賦予的使命就是「積極輔導、協助與營造有利於文化藝術工作者的展演環境,獎勵文化藝術事業,以提升藝文水準」,二十年來,以藝文獎補助為職志,做每一位藝術創作者背後的推手,始終如是。 相較於國藝會的常態補助,專案補助則是因運時代的需求而産生,並透過機制的運行,實際的協助團隊,引導他們進入各個專案精神所期待的目標,大幅提高了每一個製作的成功率。 註2|雖說在補助基準上有載明將會公開的檔案項目,但許多獲補助者在結案過程中所提供的資料,多半是為了達到核銷目的而書寫,在撰寫結案報告的過程中,並未意識到這些資料最終會對外公開。 【統計圖表】:以長篇小說補助案為調查對象,進行統計量化及數據分析,包含:補助概況、獲補助者基本資料分析、獲補助作品出版流通概況等。 國藝會補助 國藝會的主要業務在於積極輔導、協助與營造有利於文化藝術工作者的展演環境,獎勵文化藝術事業,以提升藝文水準。

從「策展人培力專案」到「視覺藝術策展專案」,再到廣設臺灣館與CIT19,其實能感受到國藝會對各種策展人生涯發展的階段,試圖提供準確的策略與補助資源。 而每個策展類專案間,都存在延續與相互呼應的關係,我們也能從策展培力發生的前世與今生中,理解補助系統從單向度的想像,試圖有機貼合一位策展人從青澀到成熟的可能需求。 嚴格地秉持著「臂距原則」( arm’s 國藝會補助 length principl e),是一個補助單位最基本的角色。

國藝會補助: 基隆捷運分攤53.86億元「謝國樑嗆門都沒有」 王國材提解方

申請者必須在申請書適當項目填上資料,任何漏報資料,將負面影響審核結果。 林田富說,臺灣特技團到美加的每一次的巡演,不但引起轟動,同時廣受各界的極高的好評,深受民眾的喜歡,所以今天臺灣特技團到我們這裡演出,其實是很難得的機會,相信今天來觀賞的所有的鄉親啊,一定會大呼過癮。 [NOWnews今日新聞]基隆捷運案環評獲小組建議補正後通過,基隆市的分攤費需從17.7億增加到53.86億,基隆市長謝國樑聲稱這是買國產車,卻被推銷進口車,「門都沒有」。 註1|公開的資料是根據補助基準,獲補助者同意因公共性之故,可以對外公開的資訊。 獲補助者於結案請款後,自核銷的檔案中選取協議可以對外公開的項目。

  • 延伸閱讀|陳寬育,「攝影影像評論的研究與書寫計畫」,2018年「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 而後,藍恭旭轉任北師美術館總監,從2012年北師美術館空無一物開始草創,直到2017年再度回到國藝會,這五年間是他藝術行政生涯的數十年中,首次親力親為地營運一座美術館。
  • 值得一提的是,張紋瑄得以造訪中南美洲與東南亞,係首先獲得2018年國藝會「海外藝遊專案」補助,並在2019年「現象書寫」專案中持續完成書寫。
  • 除了舞作意圖建立明確敘事、甚至呈現戲劇場景外,所謂「舞者」也含括了來自舞蹈科班、街舞、熱舞、戲劇科系(或可視為素人舞者)不同背景共六名演出者。
  • 時間藝術工作室致力於創造當代聲響、催生新創作品,時間藝術學院——青年作曲家創作暨讀譜工作坊已連續三年舉辦,至今累計與20餘位作曲家合作並舉辦音樂會首演新作。
  • 109年共計7個新進團隊獲得本專案補助,音樂組-台中室內合唱團(台中)、舞蹈組-翃舞製作(高雄)、種子舞團(屏東)、傳統戲曲組-長義閣掌中劇團(嘉義)、現代戲劇組-陳家聲工作室劇團(桃園)、C MUSICAL製作、狂想劇團。

本專案以「TAIWAN TOP演藝團隊」為品牌,建立識別標章,以彰顯團隊專業成就並增進外界認識。 標章以四條主軸線匯集形成T字意象,寓意TAIWAN TOP作為支持台灣表演藝術的平台,帶動海島藝術能量的擴張與融會,創造無限可能。 動態的紅色軸線交織出獎牌及彩帶的形象,亦標示對於TAIWAN TOP演藝團隊的肯定。 因應各類藝術文化生態的實際發展及需求,規劃策略性專項補助,專案補助具有明確目標,並限定名額。 基隆市長謝國樑近日拋出基隆捷運議題,批評基隆市在基隆捷運負擔費用暴增3倍至53.86億元,喊話中央全額負責,要基隆吞下「門都沒有」,引發前基隆市長、現任內政部長林右昌酸,縣市長應該多努力一點。

國藝會補助: 朱立倫被動式「不作穿雲箭」? 媒體人:甘作東風才大公無私

而蔣伯欣相信,這也正是「現象書寫」評論人透過對藝術跨域與自身跨學科知識系統的統整,以及評論主體與評論對象關係的再議,所發展出的新抵抗可能,即共同呈現了此一專案之於形式與內心上,對藝術評論定義與疆界的擴展。 陳寬育說明:「我的開放式書寫不是想要逃避,而是要更逼近、更全面地描述。」(國藝會提供)張紋瑄的「當文字決定長腳逃亡」則示範了另一種「實踐者 vs 實踐者」的評論位置與對話關係。 她以「書寫工廠 Writing FACTory」計畫為名,自2018至2019年間造訪中南美洲與東南亞共八個國家、14個城市,訪談約30位以書寫及出版作為形式的實踐者。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

國藝會補助

新人新視野專題 專題以歷屆獲選「表演藝術新人新視野創作專案」創作者與作品為範疇,徵集創作者最新履歷,並透過統計分析、研究撰文、影像紀錄進行回顧,期作為表演藝術專業從事者與作品之推介平台。 鑑於愈來愈多的民間藝文團體及個人,同時向文化部及其所(附)屬單位及本基金會,提出補助申請;經雙方單位業務協調,補助經費以不重複為原則。 國藝會補助 本基金會申請表格中之申請總表已加附文字:「茲聲明申請書上所填寫資料及提供之相關附件均屬事實」。

國藝會補助: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演而言之,現階段的身體差異顯得太過理所當然,也讓觀眾覺得相對安全,感受不到編舞家意欲呈現的權力張力。 若現階段張可揚傾向尋找具有不同身體訓練的舞者、表演者、甚或素人為其合作夥伴,那麼如何運用個人獨特特質,以此回應編舞家感興趣的(社會)議題,讓編舞家所嚮往那所謂「多元、開放」的身體本能,能依據不同主題傳遞明確訊息,或許將是未來張可揚發展舞蹈語彙時待處理的課題,而不該以單一作品論成敗而已。 常態戲劇(曲)類一年二期,補助項目包含「創作」、「委託創作」、「駐團藝術工作者」、「演出」、「策展」、「調查與研究」、「研討會」、「研習進修」、「出版」、「特殊計畫」、「展演空間營運」(~2013年)、「排演場所租金」(~2013年)項目。 整體補助考量:1.符合藝術水準,計畫內容詳實、時間地點明確、合作關係陳述清楚、經費編列務實嚴謹者。

國藝會補助

而當舞者作著制式動作時,也可觀察到舞者不再只是不經意地表現天然差異,而是具體地認知了彼此身體質素不同(如專業舞者驕傲地抬腿,作出優美芭蕾動作)。 換言之,最根本的「國立編譯館」脈絡問題雖尚待解決,但張可揚已在可行範圍內,試圖理清這一系列關於個體、規範、群體、差異等問題。 對於「為何是國立編譯館」這難解卻又揮之不去的問題,舞蹈類評審(同時也是張可揚這次的創作顧問)董怡芬從「身體」提出了不一樣的見解。

國藝會補助: 文化新聞

二組(甲類補助:包括音樂、舞蹈、戲劇、視聽媒體藝術等類別):負責研擬、宣導、推動及執行文化藝術獎助辦法和其他專案業務。 填寫成果報告中「補助費用結報明細表」時,除首次獲補助團體、個人非創作案及經業務單位考量需要者,其餘不須檢附原始憑證。 申請者應保留原始憑證七年,本基金會保留抽查及索取權利,且未來財務輔導時必須提供正本。 被要求查核憑證之團體或個人若無法提出合法憑證及帳冊時,得要求其十天內送達本基金會複查。

國藝會補助

(國藝會提供)註1陳定良獲「現象書寫」補助計畫「格式戰爭:跨太平洋資訊學的誕生」仍在進行中,尚未於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建檔,相關書寫可參見:延伸閱讀:陳定良,〈越南船民與文學的跨太平洋視野——金翠(Kim Thúy)〉,《聯合文學》第430期,2020年8月,頁78-100。 與談人蔣伯欣總結,藝術評論從九〇年代走進學院,回應當代藝術領域對於專業化訓練的期待以降,生產與社群網絡關係已有了長足的發展,而愈發可見不同的書寫視野與史觀。 蔣伯欣說明,本次論壇名「文心之所藝」,除為感謝文新藝術基金會的贊助外,亦讓人聯想起又名為《文心》的《文心雕龍》。 作為中國第一部系統文藝理論巨作、歷史上專注於理論批評的經典,《文心雕龍》的重要性即在於質文並重地開展了形式與內容的對話性。

國藝會補助: 彰化建縣三百大放藝彩 臺灣特技團今演出《神采飛揚臺灣情》

此外,基隆捷運不是地方政府自提的建設計劃,是由中央規劃興建,經費應由中央政府全額負擔。 行政院與基隆市政府雙方各不相讓,在交通部指出基隆市政府可以開發基隆捷運沿線土地,其利益可回補後,基隆市長謝國樑今日堅持不退讓,強調基捷周邊土地的開發利益可讓中央分配,但暴增的基捷建設經費仍由中央負擔。 本年度雖因立法院審查預算決議統刪4%,然經董事會考量藝文界之需求,本專案依法刪減之預算額度,由國藝會自有經費補足,維持本年度原專案「營運」補助金額1億5,000萬元之規模。 「年度計畫」之補助預算由本會常態補助預算支應,「年度計畫」補助金額為421萬元,109年度專案總補助金額共計1億5,421萬元。

從中可見計畫乃至評論個體,於國藝會支持系統下成形的生命延續。 3月11日成果發表記者會現場,由7位跨類別藝術新秀帶來分享創作歷程及精采片段演出。 文化部許秋煌次長蒞臨現場表示,今天的發表會只是第一步,日後更重要的是資源整合,期待在政府與企業、民間資源的結合下,讓新秀未來有更多發展機會,更進 一步讓這些作品走出台灣,被世界看見。 國藝會施振榮董事長也到場給予新秀鼓勵,再次強調培育人才及提供舞台的重要性,並期待新秀作品通過市場考驗對社會產 生影響,也藉此讓藝術家成長茁壯,邁向國際舞台。 國藝之友會長許勝傑先生也給予新秀支持,強調會將藝術新秀作品轉介給企業界,為新秀開啟更多的可能。

國藝會補助: 國藝會挹注三億資金推「藝術未來行動專案」:以最高個案獎助金額獎勵藝文界突破性未來提案

(國藝會提供)與談人游崴認為,從陳定良與印卡的「現象書寫」計畫中,可以看到當代藝術評論的向外擴張與自我消解。 尤其千禧年後新媒體藝術的崛起,科技史與「科技與社會」(Sic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簡稱「STS」)的知識生產,逐漸滲透至當代藝術領域。 在當代藝術生產朝向其他領域擴張,且受技術科學與網際網路影響帶來語言轉變之際,藝術評論自然必須調度技術史乃至自身跨學科知識體系進行回應探討。 游崴闡述,當科學或科技的詞彙進入當代藝術的整體描述時,重點並非在於科技本身,而更關乎科技的歷史向度研究。

國藝會表示,今年度獲得「3年營運」補助團隊為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450萬元、舞蹈空間舞蹈團480萬元。 「2年營運」補助團隊為台北愛樂室內及管弦樂團250萬元、阮劇團280萬元、動見体170萬元、黃翊工作室170萬元。 10個新進團隊包括音樂組有巴雀藝術(新竹縣)、天狼星口琴樂團、時間藝術工作室(台中市)、新古典室內樂團(高雄市)。

國藝會補助: ‧ 朱立倫被動式「不作穿雲箭」? 媒體人:甘願作東風才大公無私

若於期限內悉數歸還,則銷案不予紀錄;若否,則提報會審會議並列入記錄,該團體往後之獲補助計畫,得要求檢附原始憑證核銷後始予撥款。 非政府單位所主辦、合辦、承辦、策劃之計畫,除向本基金會申請補助外,亦可以申請其他政府單位的補助或是向民間單位提出申請。 但,獲選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委託製作的拍攝計畫,或為「學校單位出品」之計畫,本基金會不予補助。

國藝會補助

本次的250件申請案,整體內容多元,評審委員會依據專案辦法之評選標準嚴予審視及把關,分別從計畫之永續性、原創性、規劃與思考是否完善、預算編列是否合理確實,以及申請者的營運能量等,進行綜合評比與考量。 而為使補助資源妥善運用,帶動藝文環境之正向循環,國藝會訴求「以陪伴精神,關照團隊營運發展」,落實審查及評鑑合一原則。 每年度補助結果公布後,國藝會即邀請各領域具藝術生態觀察及實務經驗的評鑑委員,透過團隊演出評鑑、到團訪視、營運觀察、主題諮詢等方式,協助TAIWAN TOP演藝團隊之藝術發展及營運管理。 希冀評鑑委員在進行各項評量觀察時,適時給予關懷支援,以協助團隊發揮最大力量,奠基穩健營運基礎,追求藝術卓越。

國藝會補助: 國藝會給創作者的「補助款」可以被強制執行嗎?

其中與過去補助計畫最大的差異,是補助最高金額的突破,包括提供團體申請最高1,500萬元、個人申請最高300萬元的高額獎助之外,也以為期二至三年的計畫時間,鼓勵藝文團體和藝文工作者得以進行中、長期策略藍圖的擘劃。 而「廣設臺灣館」如何規劃執行,藍恭旭從太空器飛行的「對接」(docking)技術得來一個靈感,也就是登陸月球並不是同架太空船原機來回,而是透過其間不同程序的飛行器進行對接,將太空人成功送上月球。 國藝會補助 因此,從「策展人培力專案」、「視覺藝術策展專案」到廣設臺灣館,便蘊含了國藝會對於下階段策展人生涯發展序列的完整想像與規畫。 九二一那一晚,震醒了沈睡中的人們,也震醒了藝文工作者的藝術使命。

國藝會補助: 國藝會補助希望能做到什麼事情?

以四月間發表的〈21世紀,莎士比亞在台灣〉為例,即是在編輯的過程中發現在2013年至2017年間,國藝會補助了多項與莎士比亞原著有關的計畫,在創作類型上涵蓋了京劇、現代戲劇、音樂劇、作曲等,其中也包含了台日跨國製作、在中國舞台上搬演或遠赴莎士比亞的原鄉英國演出。 透過主題式的規劃,將這些原本各自獨立的計畫成果相互串聯、集結,製造亮點,攫取使用者的目光。 陳寬育以「我從現象書寫延伸出來的寫作計畫」說明其爬梳攝影評論寫作的個人經驗。 這或許不是過去藝評書寫所認可的書寫方法,但當評論人不將自身局限於給出評價或論斷時,卻也顯見其看待藝術的自由度與開放性,猶如陳寬育其中一篇所指向的「一則自由式書寫」;陳寬育後續也即將進一步擴充與發展「現象書寫」的成果,集結自己閱讀寫作、近兩年藝評書寫以及與藝術家合作的創作陪伴書寫紀錄成文集出版。 1「2017年林曼麗董事長上任後,十分關注這項服務,希望我們能夠因應數位資訊環境的趨勢變化,讓國藝會累積多年的這些計畫成果,能夠更具效益地與公眾分享,同年內我們便啟動了大規模的改版計畫。」主持此次改版工程的研究發展組總監杜麗琴說明這項計畫的緣起。 既然選擇了來自不同領域的舞者,身體的「一致」與「異質」,自然正是此作另一關注焦點。

國藝會補助: 時間藝術學院「傳統與現在 從我開始」青年作曲家創作暨讀譜⼯作坊 —— 國際徵件

精靈幻舞舞團長年不斷耕耘表演藝術以及人文藝術,從鏡框式劇場延伸跳脫至生活各角落,並以天以大自然土地為舞台。 賀連華老師長期投入藝術關懷與藝術教育之計畫,至今邁入第十年(2009年起)。 自八八風災那年,精靈幻舞舞團開始上山下海,走入偏遠鄉區以及重創災區;我們用舞蹈陪伴,重建族人心靈的創傷,帶給部落孩子追夢的勇氣與機會。 除了讓表演藝術深入部落,賀連華老師在2014年發起全台榮民之家巡演計畫,每年用舞蹈跳進全台灣16所榮民之家,用舞蹈向永不凋零的老兵們致敬,給予溫暖、關懷的擁抱。

但作品發展至此,在「神話-洪水-遊戲」間所探索的,則像是更普世、更人性、更無形的拉拒。 換句話說,所謂「多元、自在」個體所對抗的,究竟是如國立編譯館般的明確對象,還是另一種超越時空、以不同面貌出現、難以定義卻始終存在的人類本性? 無論是宏觀來看,如創世之初的各種神話,或微觀來看,如編舞家記憶中的童年社會化過程,勢必都需與「規範」抗衡,那麼「國立編譯館」在這樣的抗衡關係中,又有何必要性與獨特性呢?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此作雖以「編舞」類別申請演出,但實為戲劇與舞蹈結合之作。 除了舞作意圖建立明確敘事、甚至呈現戲劇場景外,所謂「舞者」也含括了來自舞蹈科班、街舞、熱舞、戲劇科系(或可視為素人舞者)不同背景共六名演出者。 藉由在動作中突顯各舞者身體上的差異,試圖讓觀眾清楚意識到身體如何被「規訓」:小至「坐姿端正」呈現出來的身體禮儀,進一步更可延伸到「舞蹈的身體」究竟是什麼樣的身體,這些「異質性」的身體質感,又是如何反應舞者的思想、生活經驗、生命經歷(註4)。

爾後至今,因應藝文生態變化與團隊發展需求,計畫歷經多次機制調整與更名,依序為:「國際性演藝團隊扶植計畫」(81-86年)、「傑出演藝團隊徵選及獎勵計畫」(87-89年)、「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計畫」(90-96年)、「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97-107年)〔註〕,持續透過獎勵機制扶持優質演藝團隊之永續經營。 因應國際鏈結需長時間經營的特性,國藝會以專案提供相對充裕經費與期程,支持獲補助團隊發展國際交流計畫。 本議題紀錄補助資源對獲補助團隊的關鍵性影響、執行歷程等,關注各團隊推動與國際深度交流及長期合作的不同策略模式與成果。 前排左起:蔣伯欣、游崴、張紋瑄、印卡、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信源企業董事長楊麗芬、文心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葉曉甄、國藝會執行長李文珊、國藝會副執行長孫華翔;後排左起:陳定良、陳寬育。

除之前長期合作的鳳甲美術館,以及後續合作的臺北當代藝術館、 蕭壠文化園區,更拓展包括毓繡美術館、宜蘭美術館、北師美術館和有章藝術博物館等。 並有意識的從機構類型與地域條件來挑選館舍,除了臺灣北中南東各區域外,還包括了公立美術館、私人美術館、大學美術館等。 藍恭旭認為每個組織的行政邏輯不同,背後也有各異的主管法規等問題,對於策展規劃與實務,都有著不同的挑戰,所以在「策展人培力專案」中提供更多種類的合作美術館,讓策展人與館方在各個合作階段相互切磋。 這些看似無形的過程,對於策展人職涯發展的助益,更能凸顯這個專案的培力優勢。 由於「東鋼專案」對藝術家創作有明顯的效益,而當時與侯太太同樣是國藝之友的企業家邱再興(現任國藝會董事),看到「東鋼專案」的成果後,也主動詢問國藝會能否協助評估,有何資源是鳳甲美術館可以協助藝術界的?

國藝會補助: 移動的路徑補完與結構思考:劇評人、創作者與「補助成果檔案庫」

四組(資源發展組):負責募集國藝會基金,處理國藝會對外之公共關係、執行出版及藝企合作專案業務,辦理「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及後續推廣活動。 目前國藝會支持的藝文活動類型涵括文學、美術、音樂、戲劇、舞蹈、文化資產(包括民俗技藝)、視聽媒體藝術以及藝文環境與發展等,並因應時代潮流,鼓勵創新的、具突破性、實驗性與新觀念的各種藝文形式。 國藝會的前身為1974年成立之國家文藝基金管理委員會(教育部管理)。 1996年1月,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現中華民國文化部)輔導改組轉型成財團法人機構,是為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其基金來源主要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依據「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設置條例」捐助新台幣陸拾億元做為本金,另外透過民間捐助加強推動各項業務。 補助重點為前瞻或突破性之藝文創作與發表、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專業講習與調查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