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草綠色隧道船班10大分析2024!(小編貼心推薦)

位於台南台江國家公園的四草綠色隧道是來台南旅遊必訪的景點! 鄰近台南安平主要景點,四草綠色隧道擁有「台版亞馬遜河」之稱,屬於台江國家公園的一部分。 搭乘竹筏穿梭在全台唯一的綠色水道上,用不同視角欣賞獨特的紅樹林景觀,是一趟不可多求的自然生態之旅。 本篇紀錄會分享實際造訪四草綠色隧道的心得、四草綠色隧道的優惠門票購買與前往交通方式,一起帶大家走訪一趟猶如迎向仙境中的天使之吻的台南四草綠色隧道生態之旅。 四草綠色隧道船班 它有台灣的迷你亞馬遜河之稱,不過沒拜訪前,它的實際模樣還真讓人無法想像。 四草綠色隧道是百餘年前開鑿出來的人工運河,當時用來運送鹽、糖、油等民生物資,隨著歷史變遷而逐漸荒廢,但周邊的紅樹林仍蓬勃生長,逐漸形成現在綠蔭成林的綠色隧道。

2館展示空間設有16間展覽室、典藏庫房、跨域展演廳、兒童藝術中心、創意工坊、紀念品展示區、輕飲食區、景觀餐廳,地下室為開放大眾使用之公有停車場。 四草綠色隧道船班 擁有”台灣迷你型的亞馬遜河”之稱的四草綠色隧道,光是名稱就讓人有美麗的想像畫面,不用出國似乎就可以享受異國美景。 1624年,荷蘭人來台時稱為『北汕尾』,為荷蘭人正式登上安平(臺灣本島)之前的過渡小島。 飯店的櫃台人員幫我叫了計程車,還特別打電話到「四草綠色隧道」的服務櫃台確認今天是否有開船,以及當天的營業時間。

四草綠色隧道船班: 台南必訪景點▌「四草綠色隧道」:坐公車也很方便,台版亞馬遜河大自然的奧妙(內附詳細四草綠色隧道時間、門票、購票資訊) 0則留言

氣根由主幹或較低的分枝長出,懸垂向下生長,進入土壤後形成支持根,可進行呼吸並具有支撐植株作用。 水筆仔的氣根還可向側方延伸,最後形成板狀的支持根,有更佳的支撐作用。 地下根有由支持根長出的,也有在地下形成縱走根後,由此向上長出散生的呼吸根,直立露出土面。 進入隧道之後要小心頭上的樹枝,導覽人員都會提醒要小心頭,沒注意感覺真的有可能會撞上,所以頭都要低下來閃躲。

如果你也希望在旅遊時,能夠自由自在的漫步在城市巷弄間,又想細數了解各個景點所發生的人文歷史故事,歡迎你跟著我們的腳步一同啟程,優遊地探索世界。 綠色隧道航班啟程有趣的是才剛要出發,上空卻飄來了一陣烏雲下起了小雨,船家也發給每位旅客一人一件輕便雨衣,但也跟旅客說依照他們的經驗,應該在大家穿好後雨就會停了。 還好剛拿的斗笠也有些遮蔽的效果,讓人可以忍耐到小雨停歇。 依序登船就坐隨著隊伍先後順序慢慢上船,如果還有空位的話,千萬不要猶豫直接走到船頭第一排中間的位置坐下吧,除了拍照時前方不會拍到人頭之外,在經過綠色隧道時,幾乎是完全不用低頭閃躲上方的樹枝。

四草綠色隧道船班: 四草綠色隧道船班時間

即便我一直很不愛用什麼「台版」xxx,感覺好像在吃人家豆腐,尤其是那種懶x比雞腿的比喻,更何況台南四草隧道其實有自己的味道,不需攀親帶故,都足以成為世界級的景點。 四草綠色隧道船班 正式進入四草綠色隧道大約5-10分鐘的航程,我們也漸漸地進入了今天的重頭戲,兩側橫生的樹枝與葉片逐漸遮蔽了天空,半圓的拱型成為名符其實的四草綠隧道,而台版亞馬遜河的美景也正逐漸浮現。 10號公車從台南火車站出發,旅客同樣在四草生態文化園區(大眾廟)站下車即可,車程約1個小時,票價18元。

  • 如今竹筏港溪雖不具運輸功能,但這段河道兩岸長滿紅樹林,形成美麗的樹林隧道,透過船上專業的生態解說,讓遊客能清楚認識水筆仔、海茄苳的差別,還可以看到棲息的招潮蟹、彈塗魚。
  • 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既使是自己身長的地方,熟悉的土地,你也無法掛胸脯的保證說「我玩遍台灣了!」更何況是出國。
  • 南下:國道1號/國道3號→轉國道8號台南支線→接安吉路(17甲)→右轉台江大道(17乙)→左轉北汕尾三路→左轉鹿耳門大道一段直走→接四草大道→左轉大眾路→四草大眾廟(綠色隧道乘船處)。

四草綠隧道陽光下倒影更加清晰幸運的是回程時雲雨已經過去,天色變得較為明亮且有陽光灑落,讓綠色隧道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景色。 四草綠隧道景色釐金局遺址行程最後會來到這個水門前,此處是清朝時期的釐金局遺址。 釐(ㄌㄧˊ)為百分之一的意思,過去四草隧道是一條排水道,會有竹筏載貨靠岸,上岸後便會由這個釐金局收取稅金後,才能拿著貨物離去。 左右旅客需小心閃躲樹枝隨著船隻不斷往前,兩側的樹枝也越來越低且茂密,旅客們也不斷地彎腰左右橫移,閃躲著上方的樹枝障礙,這時候坐於第一排中間位置的我們,可說是相當舒適,不太需要移動閃躲,可以安心地取景拍照。 不過開船的大哥有時候會在好位子暫停下來,也可以稍微的移動拍照,基本上都能拍到很不錯的照片。

四草綠色隧道船班: 綠色隧道航班開航時間為上午8點30分至下4點,人滿(約30位)即開船。

橫生茂密的紅樹林枝幹綠葉,在河道上畫出了完美的半圓,映照於水面上的對稱景色,更讓它獲得了「天使之眼」及「綠色之眼」的美名,也讓這台南綠色隧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更有人稱它為台版亞馬遜河。 為了防疫,現在人多的地方都要保持安全距離,台南四草大眾廟紅樹林綠色隧道,清明連假湧現人潮,一艘船筏擠了30多人,不過,配合中央政策, … 四草綠色隧道船班 而到四草,則要在台南火車站搭乘99台江線,沿途停靠勝利路、吳園、赤崁樓、水仙宮、安平古堡、四草、七股鹽山等,都可以安排為台南一日遊的順遊景點。 船隨著波紋緩緩前行,沿岸有水筆仔、五梨跤、土沉香等紅樹林植物,兩旁的濕地偶爾還會有彈塗魚躍動、招潮蟹揮螯,相當熱鬧。 位於四草大眾廟西北方,進入安順鹽場前有一、二排兩層樓建築,原為南寮鹽工村,現為鹽田生態文化村。

四草綠色隧道船班

在老屋的屋頂上還能發現風獅爺,或是在門楣上的劍獅,也是走訪安平老街的樂趣之一。 所以大家記得乘船時,別忘了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因為一個不注意就可能錯失美麗的景象,沿途可見水道旁築巢的鳥禽類探頭打招呼、河岸邊的彈塗魚、招潮蟹,還有當年運河遺址等。 一進入隧道就開始拿起手機狂拍,紅樹林樹種的種類與數量是全台之冠,可觀賞到五梨跤、水筆仔、欖李、海茄苳4種全台僅有的紅樹林種類。 四草綠色隧道船班 喜歡用相機紀錄旅遊的一切,從2010年開始接觸單眼至今也已經超過10年。 2019年初新設立的熱門打卡景點,是位於安平附近的鯨魚裝置藝術,長23公尺、寬10公尺、高8公尺的大型藝術作品,鯨魚的中心鑲著448片彩繪玻璃,從各種角度拍攝都非常的美麗壯觀。 四草大眾廟奉祀主神「鎮海元帥」,大眾廟建廟迄今已三百餘年,為安南區四草的信仰中心。

四草綠色隧道船班: 台南旅遊網

早已聽聞「四草綠色隧道」迷人的河道風采,富有詩意的林相,如迷你版的亞馬遜河,卻挪不出時間前往,總是在部落格裡欣賞格友的分享,這次終於有機會來走走。 而沿途廣闊的湖面,有蚵棚養殖漁業,也能看見傳統的四手網漁船,水岸則有大片紅樹林生態保護區。 觀光船從四草經四草湖,來到安平,遠遠眺見安平古堡的瞭望台,一直航行至安平樹屋附近的鹽水溪才折返, 循原路返回大眾廟附近的台江碼頭。 2.國道一號仁德交流道下→左轉中山路→東門路三段(二段、一段)至東門圓環→府前路(一段、二段)→右轉中華西路→直走接安明路→左轉本田街進入台南科工區→沿指標左轉接大眾路→四草大眾廟(乘船處)。

四草綠色隧道船班

有台版亞馬遜河美稱的四草綠色隧道,是很美必拍的台南景點哦! 位在台江國家公園內,曾是運送鹽、糖等民生物資的人工渠道,因為水道較淺,只能容納竹筏 … 四草綠色隧道船班 台江國家公園自7月13日起微解封室內及戶外遊憩據點將適度開放。 不過,安南區四草湖遊船、竹筏港綠色隧道遊船、鹽田生態文化村曬鹽體驗及安南輕旅行 …

四草綠色隧道船班: 台南美景真的太強!在地人驚呼「從來不知道」,11處美到落淚的神級秘境全公開

到台南玩,有時候開車真的很不方便,市區路很小,時常塞車。 很多市區景點都在巷弄內,每次要停車的時候,都找不到停車位,額外花了好多時間跟金錢處理停車問題。 台南安平古堡,一個充滿歷史與人文的地方,是臺灣最早的要塞建築。 A3:四草綠色隧道門票:全票200元、兒童票(7~12歲)100元、身障票(身障者及陪同者一名)100元、黑琵票(6歲以下)30元、敬老票(80歲以上)30元。 自行開車南下:國道一號/國道三號→轉國道8號臺南支線→接安吉路(17甲)→右轉台江大道(17乙)→左轉安明路→右轉本田路→左轉四草大道即可抵達。 四草大眾廟是台南安南區三間大廟之一,其址原為臺江內海北汕尾島南端。

台南|四草綠色隧道四草隧道的周邊的紅樹林中常見各種動、植物,像是同屬紅樹科的海茄苳、土沉香、五梨跤、水筆仔等,仔細觀看也可發現濕地上的招潮蟹、沙蟹、彈塗魚等生物,幸運的話還能看到台灣黑面琵鷺。 四草綠色隧道船班 航程前段上方無植物遮蔽四草綠隧道整趟行程約30分鐘,一開始由於河道相當寬敞,上方並無植物遮蔽而顯得有些炎熱。 「四草綠色隧道」被稱為是「台灣版的亞馬遜河」或「袖珍版亞馬遜河」,水道兩旁延伸的紅樹林,平靜的水面倒暉著綠蔭,如果有陽光透過樹葉撒在水面上 … 配合防疫,四草紅樹林隧道自五月十七日起五月廿八日暫停服務,台江漁樂園則停駛至六月八日,至於何時對外開放,將視疫情再論定。 四草 地區包括大眾廟綠色隧道在內的3家業者,疫情嚴峻期間自主停業,目前仍不打算復業。 七股潟湖民間經營的18艘娛樂漁筏有復業意願,但須遵照台南市農業局 …

四草綠色隧道船班: 台南旅遊票券優惠

台江觀光船固定航班則是上午10點45分及下午3點10分,也是兩個班次。 沒錯,平日表訂都是一天兩班次,BUT(就是這個BUT)除固定班次外,其餘時段視現場購票人數狀況,增派船班或配合團體預定船班乘船。 搭乘台鐵至台南火車站,轉搭台南市區10號公車或台灣好行99台江線公車,至四草大眾廟站下車(綠色隧道乘船處)。 這裡是台南小旅行最想來的景點之一,每每觀看別人分享的紅樹林綠色隧道,有忍不住想來一探究竟的想法。

  • 導覽員解說著紅樹林植物的特徵與生長方式,並帶我們參觀一處發現不久的綠繡眼鳥巢,巢內的幼鳥正嗷嗷待哺,並不方便太過接近,眼尖還能發現其他高掛的鳥巢,這裡的幽靜讓動物們安心的待下。
  • 防疫小提醒:雖因疫情已在控制中,但還尚未完全結束,請盡量避免不必要的移動 …
  • 四草綠色隧道竹筏是由四草大眾廟管理委員會所經營管理,售票處位於大眾廟的左方,導覽全程約30分鐘。
  • 中間位置雖然都可以看到綠色隧道的美景,但如果要拍照,就只能拍到滿滿的人頭。
  • 當然坐在竹筏兩旁也可以,船長會在某些定點把竹筏打橫,想拍的朋友就可以趁這時候拍照。
  • 河道由來是因為清道光年間曾文溪大改道,台江淤積成沙洲,為了能將貨物輸出,改由國賽港(國聖港,今七股潟湖)進出,當時台江地區主要的進出口貿易商「府城三郊」集資雇工開鑿鹿耳門「竹筏港」,以便能進入城西的五條港。
  • 在抵達四草前,我真的沒想過台灣有類似的地方,當船隻緩緩駛進綠蔭圍繞的隧道內,浮光掠影的感受更加強烈,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光與影的存在與跳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