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部分經濟學家和社會學者都認為,以生活必需開支作為參考的「消費貧窮」,較單純以個人或家庭入息衡量貧窮的方法更加有效。 不過,兩位學者發現,假如貧窮線改為「消費貧窮」,即計算食物、交通、住屋、家電等基本生活條件的最低平均開支後,貧窮線可以降至18,000美元(約14萬港元)。 單親協會總幹事余秀珠認為,不應將交津列為入息的一部分,她預計失業人士未必因幾百元的誘因而工作。 社福界立法會議員張國柱相信,低津為低收入人士提供新保障,希望計劃及後能為有學習障礙、殘疾人士及長者家庭提供津貼。
年齡未滿15歲的人士,或已被社署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評定為身體機能有中度或嚴重缺損的人士,或正在中央輪候冊上輪候資助長期護理服務的人士,或傷殘津貼受惠人,將不會被視為合適及有能力的護老者,並不符合資格申領試驗計劃第四期津貼。 另一方面,扶貧委員會亦落實推出關愛基金4個合共涉款10億元、受惠人次約56萬的援助項目,包括向居住環境惡劣的低收入人士提供一次性津貼。 少數族裔貧窮人口較多聚居於油尖旺、深水埗及九龍城,服務需求極大,但全歸納至九龍外展分隊。 政府一刀切將外展隊劃分三區(港島、九龍、新界),無視實際需要,進一步拉扯緊張的 人手。 本港每年約有 2,000 少數族裔住戶申請職津,約佔全部申請的 2.6%10。
四人家庭入息中位數: 新聞專題
我們估計,每年單是津貼已接近三十億元,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開支,但我們認為這些錢是值得花的,亦是值得投資在基層家庭的,特別是鼓勵勞動。 為了方便我們在接受申請時不會有「樽頸」的情況出現──因為20萬個家庭是一個很龐大的數目,這個數目可以媲美綜援,可以說是另一個社會保障制度──所以,我們一定要分階段去做。 他們五月就可以申請,屆時提供六個月,即(二○一五年)十一月、十二月、(二○一六年)一月、二月、三月、四月,在五月前的六個月的津貼、一筆過的津貼。 這筆款項也不少,以一個合資格的四人家庭來說,最低限度現時只要申請者本身的工時達144小時,即是平均每星期30多個小時,已可領取基本津貼600元。
換言之,一人月入4,500元以下、二人家庭10,000元以下、四人家庭21,400元以下即屬於生活在貧窮線之下,亦是委員會得出在未有政府補助下,約149萬人屬於貧窮人口的說法之憑據。 申請人每月工作至少144小時(單親家庭36小時),可獲600元基本津貼,另外每名15歲以下兒童可額外獲800元津貼,若每月工時高於192小時者(單親家庭72小時),基本津貼可加至1000元。 另外,護老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及個人名義申請的交通津貼,亦會列入家庭入息限額中。
四人家庭入息中位數: 統計報告
因此,如果那人或那家庭連應付基本生活開支都甚為勉強,已是陷入貧窮的最佳佐證。 據統計,在「收入貧窮」下被定義為貧窮的人士,其資產較「消費貧窮」下被定義為貧窮的人士平均高出九倍,足證前者在評估貧窮狀況的局限,而後者則更加有效識別真正的貧窮人口。 正如上述,即使一個人的收入低於貧窮線,只要他擁有一定的資產及資產回報,仍足以過著不為基本開支而愁眉不展的生活。 相反,即使一個人取得高於貧窮線的收入,但是如果開支龐大,如租金、醫療、債務等,則可能連維持基本生活質素也有困難,嚴重者甚至造成營養不足、借貸度日等社會問題。 只考慮收入而不顧生活品質的後果,就是導致委員會的焦點就是放在很多可能無須救助的人身上,對於真正深陷貧窮危機的人則置若罔聞。 政府必須接受,失業是資本主義社會無可避免的現象,部分更是政府決策失誤和資源錯配的結果。
政府作為最大的服務提供者,部分部門主頁至今仍未設有少數族裔文字,例如支援非華語學童的教育局,不利用家理解內容。 基層少數族裔需要通過最少 10 個政府網站,搜集出房屋、福利、醫療、就業等資訊。 大部分受訪者認為,接收政府資訊時面對困難, 當中 62.5%人感到「接收資訊散亂」,反映政府按部門各有各發布信息,而且臃腫無當,推高少數族裔資訊接收的難度。
四人家庭入息中位數: 相關推薦
換言之,收入6,800元或以上的申領人可獲最多4,000元的入息豁免。 再者,政府從來沒有承諾每年檢視豁免金額水平,即是有關水平並不會接照通脹等因素而調整,長遠而言對願意工作的申領者不利。 因此,提升入息豁免金額,並每年進行調整,方是在物質上的最佳誘因。 筆者強調,本文並非反對政府以任何形式協助失業綜援申領者,只是反對政府採取有關計劃的原意和以強硬且弄巧成拙的方式,逼使他們離開綜援保障和重投勞動市場。 政策的目標,不應該是計算多少申領者變成勞工及可以節省多少開支,而是以鼓勵和開放的態度接受和配合不同申領者各自的需要。
- 全港共有過半數人居於私人房屋,不過自置居所住戶中,只有36.5%居住在私人房屋。
- A4聯盟的楊永杰就認為案件的涉案人士只屬「萬中無一」,認為未必需要額外花資源去審查每宗申請,建議當局找出問題所在,例如可要求有關人士在買居屋時,在文件中作出聲明等。
- 此外,只有7.1%的就業貧窮住戶就業人口達專上教育程度,遠低於全港就業人口的30.7%。
- 而且,我們亦顧及到單親家庭因為種種理由,要照顧家人的時間較多,未必能夠達到工時的要求,我們特別處理,優待他們。
- 焦點小組會涵蓋不同居住情況及年齡的人士,當中包括私營房屋的業主或租戶、公屋的租戶,及現時資助出售房屋的業主等。
- 亦由於失業情況惡化,政府經立法會財委會批准,已將申領綜援的健全人士資產上限提升一倍,直至今年5月31日。
- 爭取低收入定家庭保障聯席組織幹事李國權認為,部分散工難提供糧單等證明,希望局方酌情處理,而工時及兒童年齡限制較高,部分家庭未必受惠。
社署會在處理申請或發放津貼期間抽查個案,並要求有關人士提交詳盡的經濟狀況及相關資料以供核實。 一,是以流動資產相對於每月開支而定,一般而言,如果流動資產少於個人或家庭3-6個月的開支,即屬貧窮線以下;二,是以該社會的人均生產總值而定,資產少於人均生產總值之一半,便會被視為貧窮。 以香港為例,2018年人均生產總值約為374,000元,即是流動資產少於187,000元的人,就是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人。 另外,「消費貧窮」另一大問題只是著重解決眼前的生活困難,但是仍然沒有完全發揮扶貧的作用。 採用「消費貧窮」的好處,是它能更加準確反映一人或一個家庭貧窮的狀況。 正如上述,收入不一定能夠完全反映一個人的生活質素,但是消費能力則讓可以了解該人或該家庭的生活品質。
四人家庭入息中位數: 最新收入中位數出爐 賺幾錢先低收入?邊個行業要減人工?
二,如果我們認為計劃應該存在,就必須找出計劃的毛病,以及提出修補的辦法。 統計處今年第一季數據顯示,本港整體家庭入息中位數為20,700元,其中1人家庭為7,300元;2人家庭為16,000元;3人家庭23,100元;4人家庭30,500元;5人家庭39,700元;6人或以上家庭則為40,100元。 四人家庭入息中位數 簡化職津申請程序,包括:申請人(特別是散工,無法提供入息證明)可以收入自述表代替民政署宣誓,無需提交僱主 薪金證明書。 統一職津及學資的入息審查方法、資助等級、每次申領時期、兒童津貼與工時脫鈎等項目,實行一表申請職津及學資。 84.1%少數族裔對被拒租感到無力,但沒有人會主動尋求相關機構協助。 平機會每年接收到的種族歧視平均約 100 宗12,主動調查約 10 宗,數字偏低,對少數族裔的保障有限。
由於現時劏房租務管制法例未規管起始租金,劏房住戶若於去年1月22日條例生效後與業主簽訂新租約,因租金定價不在規管範圍內,業主或會大幅調高單位租金,認為法例存在漏洞,削弱對基層租戶的保障。 疫情更令基層居民面對失業、收入大減,甚至欠債及三餐不繼情況,即使政府放寬防疫措施,現仍有25%受訪者失業,三成散工或開工不足,這些居民因年紀較大、教育程度較低,甚或健康差而未能就業,生活困難,經濟及房屋是他們兩大難題。 社協指出,本港居住環境欠佳的住戶持續攀升,由2015年的113,600戶增加至去年達141,300 戶,增幅25%。 社協最新調查則顯示,66.9%受訪者已申請公屋,三成受訪者已輪候公屋5年或以上,而輪候公屋7年或以上的佔一成半,情況令人擔心,當中以四五人家庭為重災區,輪候時間中位數均逾5年。 如前所述,部份就業人士因要供養家中長者,即使全職工作仍未能使其家庭脫貧。 要解決這些家庭的貧窮問題,必先確保這些家庭中的長者能得到基本的入息保障,因此建議政府須檢討綜援制度,容許與子女同住的長者可獨立申請綜援,並應盡快研究在港推行全民性的退休保障制度。
四人家庭入息中位數: 蔡天鳳母親入稟控告前親家鄺球 要求下令禁出售或轉讓加多利山物業
如果按工作所屬職業看,於第二季最受影響的是經理收入中位數為45,000元,較第一季下跌3,000元。 至於個人入息中位數於第二季維持在20,000元,與第一季相同。 換言之,賺到20,000元以上已算相對高收入,以下可以繼續努力爭取機會向上流。
但集團持續管控成本和提高運營效率,令去年下半年虧損較上半年大幅收窄。 集團又指,鑒於內地去年12月取消清零管控,加上集團財務狀況穩健,營運資金充裕,認為集團業務將會好轉,並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除因長者搬遷外,社署建議在一般情況下護老者應持續接受同一服務單位所提供的支援服務。 如因長者搬遷而需轉換服務單位,護老者須向正為其提供服務的服務單位提出有關申請並提供相關資料(例如新住址資料),該服務單位會將有關資料轉交社署以安排轉介至另一服務單位繼續跟進。 在社署未正式確認已安排另一服務單位前,原有的服務單位會繼續為該個案提供支援服務。 四人家庭入息中位數 服務單位的社工會定期與護老者及受照顧長者會面,以了解長者的情況及護老者的照顧能力,讓社工可提供適切的輔導,以鞏固/提升護老者的照顧能力。
四人家庭入息中位數: 在職家庭津貼2022|所有住户資產上限均放寬
(二)及(三)政府會繼續堅守一貫政策,為有住屋需要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租住公屋,但這並不代表政府忽視市民大眾的置業需要。 政府的房地產政策,是順應市場需求,從土地供應入手,以勾地表制度為主軸,輔以靈活的優化安排,不定期推出土地拍賣,以期增加供應。 根據政府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的結果,於二○一○年第一季,全港居住於私人樓宇的非業主住戶,共有約40萬戶。 當中,就一人家庭而言,每月入息超過公屋輪候冊入息限額,但少於二萬元、三萬元及四萬元的住戶數目,分別為28,500、38,900及46,600戶。 而公屋輪候冊一人申請者的入息限額,已經高於全港一人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 根據政府統計處發表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截至今年6月底止第二季,每月就業收入達50,000元或以上的就業人士約有34.65萬人。
84.2%人選擇「其他文字」作為「首選使用的讀寫文字」,可見少數族裔中英文閱讀能力較為遜色。 中位數是 17,000 元,有 39.2%家庭資產低至「0 至 9999 元」 四人家庭入息中位數 絕大部分(92.5%)受訪住戶是工作家庭,育有 15 歲或以下的兒童佔 94.6%。 工作家庭中,有 88.3%一人獨力支撐生計,趨近四成(39.6%)的工作家庭除全職工作外,亦有兼職工作,常見的工種包 括地盤/散工(35.4%)、外賣(24.7%)及保安(15.8%)。 林鄭月娥昨日亦表示,針對擴建堆填區問題而成立、同樣由她擔任主席的「回收業可持續發展督導委員會」,亦將於本周展開首次會議,有七個相關政策局會派代表出席。 據悉,政府下周一會向扶委會交代新方案,既能為工廈劏房的住戶提供津貼,亦能避開公務員知情不報的煩惱。 扶委會主席林鄭月娥昨日以署理特首身份出席行政會議前預告,下周一召開的扶委會會議將會是制訂貧窮線前最後一次會議,分析所有貧窮人口特徵後,九月底會正式公布貧窮線定義及相關數據。
四人家庭入息中位數: 在職家庭津貼計劃2022|工時要求及津貼金額
工時方面,如果是「打工」,那會有合約;即使沒有合約也好──我們今日要見記者,就是希望帶出一個信息:開始保留糧單,好好保存那些糧單和家庭收入等資料,以備在五月申請時提交,不要留待那時才臨急周章找資料。 無論是「打工」甚至是自僱也好,只要提供足夠資料申報,我們都可以接受。 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指,交津未能讓全部低收入家庭受惠,計劃忽視單身人士需要,而入息限額一刀切,未有考慮二至三人等家庭的生活開支較多人家庭高,建議上調入息限額至每月入息中位數八成或以下。 四人家庭入息中位數 他又指工時要求過嚴,建議放寬要求,半額津貼資格降至72小時。 爭取低收入定家庭保障聯席組織幹事李國權認為,部分散工難提供糧單等證明,希望局方酌情處理,而工時及兒童年齡限制較高,部分家庭未必受惠。 不少在職人士收入不足糊口,政府公布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明年5月3日起,分三階段接受申請,首批為四人家庭,最多可獲2600元津貼,津貼可追溯至本月,而三人及二人家庭則分別可於明年6月及7月申請。
- 社協期望政府再增加土地供應,多元發展閒置用地,並檢討資助房屋比例。
- 扶委會周一亦會討論如何透過關愛基金向租住非法工廈劏房的低收入人士發放「N無津貼」,據悉政府已有一套兩全其美方案。
- 社協提出改善建議,包括:增建公屋大單位、提高社會房屋大單位資助額、一表申請學資/職津、增加入息限額層級及簡化職津申請程序、建立多語言的中央資訊發布系統、增加少數族裔外展隊數目等。
- 我身旁這位是李宗善處長,是負責「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的同事。
- 調查發現,22.5%受訪住戶有 18 歲或以上的家庭成員可以雙語(中英)溝通。
- 因此,純粹以收入作為考慮因素是無法準確地及針對性地識別貧窮人口及制訂相應的扶貧策略。
- 政府亦準備透過公開招標,出售一幅位於元朗鄰近西鐵朗屏站的土地作私人住宅用途,並透過賣地條款,指定須興建單位的最低數目以及單位的面積限制。
- 然而,新計劃容許合併工時後,工時達192小時,符合申領全額高額津貼,每月可獲發3200元。
2016 年有近 20,000 名少數族裔新增跌落至貧窮網(政策介入前),貧窮率較 2011 年增長 3.6%並上升至 19.4%3,即平均每五個少數族裔中便有一個貧窮,令人擔憂。 政府宣稱,投放不少資源支援少數族裔,建構關愛共融社會,最終少數族裔愈來愈多陷入貧窮中,反映政府的支援政策存有漏洞。 此外,社協指出劏房租務市場內,業主續約時加租已成常態,即使疫情下本港經濟出現衰退,加租情況反而更現升勢。 是次調查發現,26%受訪者過去兩年被加租,加租中位數為300元。
四人家庭入息中位數: 入息及資產限額
不過,始終全球貧富懸殊情況嚴重,若於香港擁有資產總值78,000元,就稱自己為中產人士,未免太離地。 瑞士信貸集團早前發布《2017全球財富報告》,指出以全球標準來說,總財富達到約10,000美元至10萬美元就屬於中產人士,全球有21.3%中產。 資助社區組織提供第一、二層基層醫療預防服務,設計合乎社區需要和針對個別特殊社群的服務,藉以改善基層市民的身體及精神健康狀況。 單親家庭而言,每天睡眠時間大約六個多小時;只有16%受訪者過去三年主動做過身體檢查;過去30天感到不適、生病、受傷的比例達到28%,唯只有少數往公立或私家醫生求診,當中64%自行購買成藥服用。 此外,透過「批出新租約政策」獲批新租約的住戶和透過「公屋租約事務管理政策」獲批相關申請的住戶,不論其居住年期,亦須每兩年按「富戶政策」作出申報。
四人家庭入息中位數: 數據集
第三,入息數據存在欺暪的可能,使參考入息作為依據的貧窮線並不一定真確而有效地反映社會的貧窮狀況。 在2019年,學者Zachary Parolin發表論文,指出每年美國因為受訪人士刻意隱暪或不完全申報入息(Under-reporting),引致福利部門每年額外發放的津貼高達300億美金,足見問題之嚴重性。 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辦事處轄下的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會分階段接受申請,正申領綜援或鼓勵就業交通津貼的住戶不合資格。 張建宗指,低津申請者可於明年4月取得表格,申請者並無任何居港期年限,新移民家庭亦合資格申請,惟申請者需要提交工時紀錄及入息與資產證明以表示符合資格。
四人家庭入息中位數: 貧窮線「主線」 家庭入息中位數50%
有關項目將於12月開展,涉款約6億元,估計約7.4萬戶、合共20萬人受惠。 現時全港有24萬就業人士生活於就業貧窮住戶,他們佔香港現時整體就業人口的6.8%,比率與02年相約。 這批生活於就業貧窮住戶的勞工中,超過七成半(75.5%)每周工作35小時或以上,顯示他們大部份並非就業不足,亦即表示他們即使全職工作,仍未能使其家庭脫貧。
但是,若果是在貧窮線之上、而(收入是家庭入息中位數)六成以下的,即是由50%至60%之間的,則仍可領取津貼的一半。 因此,這個計劃本身不單處理貧窮線下的基層家庭;那些高危、有可能受到貧窮影響的家庭,處於邊緣的,我們同樣顧及他們。 政府統計處近日出版《2021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口及住戶統計資料》報告書,公布18區家庭收入中位數,當中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最高為中西區,最低為深水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