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人特快公屋11大著數2024!專家建議咁做…

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420宗。 有網民在Facebook群組發文,指已經59歲的朋友已經輪候公屋10年,為1人單位,最近終於成功獲派公屋! 從文件中可見首派單位位於葵涌邨芷葵樓,單位的月租為$1,571元。

單人特快公屋

她表示現時每天都致電管理處查詢,惟對方未能答覆何時維修好,感嘆目前只能「無限期」等待,「又唔知等到幾時」。

單人特快公屋: 特快公屋編配 接受申請

按此推算下,即今年「特快公屋編配計劃」超額申請19.4倍,大約20人爭一個單位。 各項資助自置居所計劃的人士,在簽訂買賣協議後及並未接受有關資助而獲准撤銷有關樓宇的買賣協議,只要符合公屋申請資格,可以在辦妥撤銷買賣協議後遞交公屋申請表。 申請者在揀選單位時,並沒有地區限制,惟須依據其公屋申請的認可家庭人數,並按個別單位的編配標準,在可供揀選單位名單中,⾃⾏揀選單位。

要留意,如申請者接受自選單位的編配,在租約生效日期起計3年內,申請者及其家庭成員不可以要求調遷。 單人特快公屋 另外申請者於揀選單位後須即時簽署一份承諾書,承諾在自選單位租約生效日期起計首三年內不可要求調遷。 不過,若有任何經有關部門/機構證實的特殊情況,或調遷源於房屋署要求的理由,則可獲酌情處理。

單人特快公屋: 長者申請公屋資格 + 優先配屋計劃

如果你未曾登記,請點選「公屋申請填表易」進⾏登記程序,然後使⽤該帳⼾登入。 如果你是舊有「公共租住房屋申請⼈電⼦服務」的使⽤者,請以你的公屋申請編號及舊有密碼作⾸次登入。 如果你是「智⽅便」的使⽤者,你可透過個⼈流動電話登入「智⽅便」流動應⽤程式。 另外,曾發生情殺案及「母子戀」兇案單位疑曾在歷年計劃中被揀走,但今年又再度上榜。 如果想加快上樓速度,申請人可能要成家立室,夫婦一同申請,或者將成年的兄弟姐妹加入申請,就能獲得優先處理。

單人特快公屋

房屋署今期錄6.08萬宗申請,較去年6.27萬宗減少3%,當中逾半數屬於一人申請。 有苦等公屋逾10年的市民終於揀選到單位,不過不少人失望而回,亦有市民明言膽細,「凶宅揀唔落手」。 由於一人非長者申請行計分制,要儲夠分數排隊等上公屋,一要等起碼3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上樓。 如果想更快輪候到公屋,可轉隊排家庭申請,平均輪候時間為會減至5.8年。 而且原來一人申請時所累積的輪候時間,有一半可轉過家庭申請中,以一年半為上限。

單人特快公屋: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有三類人士屬於合資格申請者,一是持有有效公屋申請,其登記日期須於2017年3月31日或之前;須符合公屋申請中的七年居港年期規定,以及持有效編配機會的申請者。 單人特快公屋 單人特快公屋 鄧先生一家3口居於天水圍一間偏僻村屋200多呎劏房,「間屋半鐵皮半石屎,又多蚊蟲,落雨又漏水。 」一家人已等候公屋9年,今次第3次申請特快公屋編配計劃,首選3至4人單位,但心儀的單位已全被揀選。 申請人今早分批到位於樂富的房委會客務中心揀選單位,根據房署網頁顯示,首批至少1,426個單位可供選擇,涉及有人曾意外身亡、自殺、自然身故、遭追債等。

單人特快公屋

一般申請者及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均較2021年12月底分別上升了0.1年。 主要是由於多個大型公共屋邨項目,包括粉嶺皇后山邨、深水埗海達邨和白田邨在2022年第一季陸續入伙,讓為數不少輪候已久的一般申請者獲編配公屋,他們的輪候時間因而反映在最新的平均輪候時間中。 單人特快公屋 單人特快公屋 房委會發言人表示,有關估算數字並非上限,若有任何新公共屋邨提前竣工,將會盡快將相關公屋單位編配予申請者。

單人特快公屋: 單人特快公屋: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2021申請日期及申請資格

如果選擇參加計劃後,成功獲分配公屋,住戶於 3 年內不可搬遷,期間亦不能以綠表申請居屋。 雖然政府承諾公屋的輪候時間約為 3 年,但是實際上的輪候時間亦需要超過 5 年,才能成功上樓。 至於非長者一人申請者,輪候時間就更加長,可能要用上 30 年,才能達到分配單位的分數資格。

單人特快公屋

在特快公屋自選單位租約生效日期起計三年內,住戶不可以要求調遷。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2021的申請人將陸續收到確認通知信,並於9月下旬開始揀選單位。 在正式進入揀選單位前,先來看看編配特快公屋流程、接受自選特快公屋的限制,以及今期的特快公屋名單。

單人特快公屋: 特快公屋丨特快公屋好唔好?年中接受申請 可買青富苑、蝶翠苑貨尾!

根據公屋資源情況,房委會會不定期推出受歡迎程度較低的公屋單位,讓合資格的申請人獲得提早入住公屋單位的機會(即特快申請)並自行揀選單位,而沒有地區限制。 公屋輪候時間長達6年,房屋署的年度「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成為基層家庭上樓捷徑,今年的計劃提供約2,000個單位,更首次在計劃中推售「綠置居2019」青衣青富苑和柴灣蝶翠苑貨尾單位,預料會提供約200伙。 申請者接受自選單位的編配,在租約生效日期起計三年內,申請者及其家庭成員不可以要求調遷。 但若有任何經有關部門/機構證實的特殊情況,或調遷源於房屋署要求的理由,則可獲酌情處理。 根據過往記錄,每年約有1000個公屋單位納入計劃,特快公屋編配內的單位包括曾發生兇殺案、自殺、意外死亡,受蟲患影響等單位。 房屋署要求申請者揀選單位後,簽署承諾書,首3年內不可要求調遷。

  • 社署若認為申請人符合「體恤安置」資格,會把個案推薦給房屋署。
  • 但如果申請人成功揀選單位及獲發出有關「配房通知信」,而拒絕接受自選單位的編配,或未能如期進行相關手續,便會被計算一次「不合情理拒絕編配」的紀錄。
  • 由於一人非長者申請行計分制,要儲夠分數排隊等上公屋,一要等起碼3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上樓。
  • 議員梁文廣批評進度不理想,認為當局有責任向公眾解釋改建進度及問題;至於有技術困難的單位,則可考慮編配予仍在排隊的單身人士,以增加客源。
  • 在計分制下,18歲申請人將獲0分,19歲獲9分,20歲獲18分,每一歲加9分,如此類推,直至59歲獲369分為止。
  • 而且原來一人申請時所累積的輪候時間,有一半可轉過家庭申請中,以一年半為上限。

艾小姐一家4口居於天水圍區私人樓宇,但租金昂貴,已輪候候公屋10年,今早為第二輪揀選單位的市民,但心儀的大單位均被揀選,直言很失望。 但房委會規定,新登記的公屋申請者只可選3個非市區的地區,只有合資格的長者申請及「天倫樂」申請,可選的區域不受限制,可選擇市區。 此外,2013年9月30日或之前登記的申請者,現時亦可將所選地區改為市區。 計劃亦包括其他曾發生不愉快事件的單位,包括筲箕灣耀東邨耀樂樓1樓單位,曾受如白蟻等蟲患影響,以及青衣長青邨青松樓19樓單位曾發生追討欠債事件等。 在2022年3月底,約有147,5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7,7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單人特快公屋: 程序3:調查階段:齊備文件予房署審查

此外,房委會亦設有「體恤安置」,目的是為具社會或健康理由而有迫切房屋需要的個人或家庭提供公屋。 在「體恤安置」下,社會福利署(社署)會推薦個案予房屋署,而房屋署在完成一般手續後會立即進行公屋編配。 為一般申請者(即家庭及長者一人申請),我們的目標是維持大約三年的平均輪候時間(註)。 至於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則按「配額及計分制」安排,平均輪候時間約三年的目標並不適用於「配額及計分制」下的申請者。 如不符合優先配屋計劃,輪候中的申請人亦可參與「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令上樓速度加快。

如果申請者的公屋申請仍然有效,他們的申請會繼續按照現行公屋申請政策及程序處理。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及「出售青富苑及蝶翠苑未售出綠表置居計劃單位」由昨日至8月8日接受申請,而開始選購單位日期仍有待公布。 房委會表示,青富苑及蝶翠苑可供出售的重售單位數目,可能會有所更改,並多於上述數字。 青富苑的單位售價介乎82萬至236萬元,而蝶翠苑的單位售價則介乎105萬至185萬元,可供出售單位中更有部分為300至400平方呎的「大單位」。 若房屋署發現不再符合編配公屋資格的申請者,以及沒有回應房屋署邀請以進行文件查核及/或詳細審查的申請者,房屋署將會取消其申請。

單人特快公屋: 申請公屋加快上樓秘技3:申請「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房屋署只會在仍有適合申請者的揀選區域及/或單位類別的情況下,才邀約申請者揀選單位。 至於「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今次提供約2,000個單位,部分單位曾涉及不愉快事件,甚至是「凶宅」,又或層數、坐向、單位設計等較為遜色。 而獲邀參加「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或同時可參加綠置居的申請者,可透過網上、郵遞或親身遞交申請;而若申請人同時參與兩個計劃,並在其中一個計劃已揀選單位,則須即時放棄另一個計劃。 房委會最新公佈,截至2022年12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 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較上一季(即2022年9月底)輕微下跌0.1年,而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則維持不變。 入息限額分為一般家庭及與長者同住之申請,注意以下列出之金額為申請時之限額,與入住後之「富戶政策」不同。

  • 註︰輪候時間是以輪候冊登記日期開始計算,直至首次配屋為止,但不包括申請期間的任何凍結時段(例如申請人尚未符合居港年期規定;申請人正等待家庭成員來港團聚而要求暫緩申請;申請人在獄中服刑等)。
  •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2021的申請人將陸續收到確認通知信,並於9月下旬開始揀選單位。
  • 已經核實公屋申請資格的申請者,大約可於核實公屋申請資格通知信日期或揀選單位日期 (以較後日期者計算)起計一個月內收到「配房通知信」。
  • 房屋署會就申請者的優先次序、家庭人數及公屋選區,配合輪候到達編配階段時的公屋資源,以電腦隨機方式依次序辦理公屋編配,申請者一般不可要求指定入住地區、樓齡、面積、層數或單位類別等。

其實在公屋申請中,有不少計劃能加快上樓,合資格的市民若懂得申請,有望能更快上樓。 凡願意入住「有效空置期」達12個月或以上的租戶,可享有租金寬減,寬減視乎單位有效空置期而定(「有效空置期」是指單位在正常待租狀態下的時間,因此有可能與實際空置期有別)。 另外,於「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獲編配公屋單位後,在公屋單位首次租約生效日起計3年內將不合資格申請購買綠表置居單位。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2021被視為申請公屋上樓捷徑,房屋署9月15日公布最新單位名單,其中有8個「凶宅」曾發生兇殺案,揀樓前要留意細節。 本年度特快公屋編配計劃錄得約60,800宗申請,當中約31,900宗為1人申請者,約28,900宗為2人或以上家庭申請者。

單人特快公屋: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2021

我們須強調,這只是一個編配工作上的指引數字,而不是一個限額。 單人特快公屋 我們的政策是只要是社署推薦而又符合其他入住公屋資格的申請者,我們都會進行編配,不受制於任何限額。 公屋計分制中,18歲的一人申請者會以0分起步,每年長一歲加 9 分,即 19歲時得9 分,20歲得18分,21歲得27分,如此類推,直至59歲為止(年滿60歲時,申請會自動轉成「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申請)。 截至2018年12月底,一般公屋申請(家庭及長者1人申請)高達約150,200宗,而以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1人申請亦達約117,400宗。 按房委會的目標,一般公屋申請平均輪候時間為約3年,但目標不適用於非長者1人申請者。

單人特快公屋: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單位受歡迎程度較低

公屋編配計劃中的單位遍布各地區,申請人可以於計劃推出的單位中自選單位,即使未能成功揀選單位也不會影響「不合情理拒絕編配」紀錄,加上並非所有單位也是兇宅,因此特快公屋編配計劃過往一向反應熱烈。 根據房屋署資料,至去年6月30日,「改建一人單位」及設計與其相近的「長者住屋」單位的空置率皆達6成;其他「長者住屋」單位的空置率則為一成至一成半。 另一方面,申訴專員公署接獲投訴,有非長者公屋申請人未有參與「特快公屋編配計劃」卻獲編配「長者住屋」單位,並因拒絕有關編配而失去一次配屋機會。 房屋署的資料亦顯示,過去5年,每年有過千宗獲編配「長者住屋」公屋申請者拒絕接受相關配屋的個案。 註︰輪候時間是以輪候冊登記日期開始計算,直至首次配屋為止,但不包括申請期間的任何凍結時段(例如申請人尚未符合居港年期規定;申請人正等待家庭成員來港團聚而要求暫緩申請;申請人在獄中服刑等)。 一般申請人的平均輪候時間,是指一般申請人在過去十二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輪候時間的平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