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德地10大分析2024!(小編貼心推薦)

萊坊執行董事及估價及諮詢部主管林浩文表示,是次中標價較他預計稍高,成交價十分理想,反映各大發展商對啟德住宅後市信心十足,希望可以投得這塊「肥豬肉」。 啟德地 他估計是次地皮屬混合式發展,以中型單位為主,料項目落成後,每呎造價可達28,000元起才有合理利潤,預計總投資額約135億至145億元。 房協及房委會提交區議會的文件顯示,啟德2B區1號及2號用地,將分別撥予房協及房委會建資助出售房屋。

除了協助警方打擊罪惡,新地亦於去年9月至10月,在旗下商場免費提供場地,讓警方設立「動物守護.社區大使」計劃推廣站,向社區傳遞愛護動物和防止殘酷對待動物的信息。 新鴻基地產執行董事馮秀炎今日出席「2022年好市民獎頒獎典禮」,代表集團接受由警務處處長蕭澤頤頒發的「好機構獎」嘉許狀;該嘉許狀表揚新地過去一年協助警方向公眾推廣防罪滅罪訊息方面作出的貢獻。 去年商人陳壯榮經一家離岸公司,向高銀金融(530)購入今次交易的地皮,其後佳兆業確認入股持有該地皮的公司。

啟德地: 九龍城區私立小學*

2022年展望方面,於更多項目漸趨成熟下,利嘉閣方面預測今年(2022年)全港將有約105個全新一手私宅項目可成為潛在供應,合共將提供約34,046伙,數量較預測2021年的36,919伙略減7.8%,除了連續10年均超越3萬伙外,更是自2006年以來過去17年以來的次高水平。 經過多番討論,涉及多個香港政府部門的討論後,建築署計畫公園以航空為主體設計的主題。 建築署期望,基於啟德跑道公園的地理優勢及自然美景,其未來可以搖身成為香港旅遊業及消閒娛樂的樞紐,同時期望此地將來可以作為舉辦不同節目及活動的理想場地。

根據《蘋果日報》報道,發展局在報告中剔走了佔地特別多、逾20萬平方米的體育場管區更改為住宅用地,令到住戶人口最少增加3萬。 同時,每當比賽前或者結束後,數以萬計的人流都會令到區內的交通超出負荷。 例如位於香港島掃桿埔的香港大球場,每次於舉行賽事時都需要警察封閉馬路,以方便於人群管制及疏導人流,令到區內的交通嚴重擠塞。 相反,如果體育場館位於人口少的地方,則可以減少滋擾及對交通的影響。 發展局提出在大嶼山欣澳填海興建啟德體育園區比較適合,而且該位置設有港鐵和北大嶼山幹線疏導人流。

啟德地: 按地區分: 九龍區

地政總署在2019年3月27日公佈招標結果,地皮由新世界發展、恒基兆業地產、會德豐地產及中國海外合組的財團以98.93億元投得,每呎樓面地價約1.37萬元。 佔地面積約103,151平方呎,地積比率約為7倍,最高可建樓面面積約722,060平方呎,高度限制水平基準為120米及35米(低座),指定為私人住宅用途。 總伙數第二多為新地共有7,043伙,惟當中若以獨資項目計算(包括港鐵項目),則有達6,568伙,算是今年實際的潛在推盤王。 發展商統計方面,恒地2022年共有14個項目合計7,289個單位,成為今年單位伙數供應量最多的發展商,當中大部分均為合資項目,獨資只有約2,943伙。

One IFC和Two IFC分別獲得84分和83分,後者更是全港首幢獲得LEED「v4.1 運營與維護:既有建築」鉑金級認證的建築物。 完成交易後,合營公司將完全擁有該啟德項目,新世界及遠展各持股一半,而財團會尋求更改承擔賣方今年的融資協議條款,包括下調利率。 啟德地 隨着上述啟德住宅地皮於昨日批出,政府今年合共售出13幅官地,惟因應地價滑落,加上百億地王欠奉,累計總地價僅逾287.25億元,較去年全年逾1,080.29億元,按年勁減約73.4%,並創政府主動賣地以來的13年新低。 然而,政策推出一年後就被「擱置」,政府當時表明, 「港人港地」在有需要時,可於短時間內再次啟動,因此目前「啟德一號」為唯一引用「港人港地」條款的的發展私宅項目。 啟德地 「啟德1號」的定價引發網民熱烈討論,有網民質疑定價過高,是否違背「港人港地」的原意,發展商中海外地產董事總經理游偉光則指,當年特首推岀港人港地,只考慮讓港人優先買樓,並無要求以合理價錢售予港人。 城市研究者黃宇軒認為該處是「各自的門禁社區,可望而不可進」,反而公屋部分才能夠感受到公共空間和人與人互動,對比非常鮮明。

啟德地: 商業項目存較大隱憂

近期啟德區內地價持續攀升,以是次地王為例,可建樓面面積141.5萬平方呎,即每平方呎樓面地價約1.78萬元,相較2017年5月龍湖地產(00960)等投得的第1K區1號(1.26萬元呎),一年時間地價升逾4成,亦較今年3月份會德豐地產向海航集團購入的第1L區1號地皮(1.49萬元呎)高出近2成。 以最高可建樓面62.5萬方呎計,每呎樓面地價高達15,861元,屬市場估值預期的上限,亦較毗鄰由中國海外等於2019年11月投得的第4A區2號地皮每呎地價13,238元,是次成交價高出近2成。 政府於上周推出招標的住宅官地啟德4E區2號地皮,結果於周三(17日)揭盅,地政總署公佈,地皮由長實(01113)旗下子公司世祥投資有限公司,以102.8億元奪得,屬長實首次奪得啟德地皮。 連計上述四個地盤,全部七幅公營房屋發展用地,將會提供12,570伙單位,預計人口將達35,100人。 不過,雖然啟德區鄰近維港,但由於2B區非位於舊跑道區,與海邊有一定距離,加上前方土地將興建體育城及酒店,預料只有部分高層單位有機會用海景。

日期工地位置事故2022年4月18日沐翠街SOGO崇光百貨店清潔女工從5米高的中空天井墜樓死亡。 2021年4月21日啟福道8號六號幹線T2主幹道一輛吊臂車吊起一個約1.5平方米的石屎斗時,突然向左傾側,石屎斗跌落泥坑內。 啟德地 2021年4月18日承豐道21至23號一名身繫安全帶的52歲男子被發現倒臥在承豐道21至23號一個屋苑地盤,懷疑由高處墮下,送院經搶救無效不治。 啟德地 2021年4月14日啟德6551地段第4C區3號地盤吊運6塊共重近3.6噸的巨型鐵板時,用以綑紮的鐵鏈疑突鬆脫,一名54歲男工人被鐵板砸傷頭部再翻跌落車,抵院時已傷重死亡。

啟德地: 項目景觀、交通、生活配套及社區康樂設施

政府在新界進行大規模發展的同時,亦會透過全面規劃,集中發展的效益考慮下,為產業提供充足的土地作長遠發展。 下一個財政年度內推出三幅位於元朗的工業用地,可發展現代產業大樓,藉以容納部分希望重置業務的棕地作業經營者,從而提升土地效益及推動產業發展。 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及在下一個財政年度物色合適土地分別用作「港人首次置業」(「首置」)項目和支援「青年宿舍計劃」。 甯漢豪表示,發展局及房屋局已選定荃灣油柑頭用地作「首置」用途,預計可提供約一千九百五十個單位,並計劃在二○二三至二四年度第一季推售用地。 房屋局現正制定該「首置」項目的發展模式、發展參數及其他詳情,稍後會公布。

  • 參考現時區內樓價水平,項目落成後實用呎價約2.2萬元也沒有問題,但考慮到這樣的低地價,發展商或認為未來以現價售樓會有難度。
  • 有關判決對於《啟德發展計劃》的填海計劃具有約束力,故此有關工程必須通過上述3項凌駕性公眾需要的測試,才能夠得以進行。
  • 項目屬啟德跑道區最後一幅住宅地供應,並位處跑道前排,享優質維港海景。
  • 啟德發展區興建了啟德發展區區域供冷系統,總供冷範圍約173萬平方米,足以滿足40座30層高的商業大廈。
  • 2021年3月「證實」佳兆業集團入股持有地皮公司,按2020年年報顯示上述地皮於2020年11月購入及佔一半檳益。
  • 啟德城中心位於北停機坪東部,屯馬綫啟德站座落此區,車站上蓋將會發展為車站廣場,附有咖啡室及餐廳的大型公園,總面積為7公頃。

想深一層,簡約公屋惠及基層民生,作為香港巨企,總要兼顧社會責任,實在不宜公開反對。 政府只曾一次在2013年3月招標出售兩幅位於啟德的住宅用地時執行該政策,由中海外以合共45.4億元囊括其中。 參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發表《財政預算案》指,按來年的賣地計劃和土地供應目標為依據,地價收入預計為850億元。

啟德地: 啟德發展成型 規劃不宜大改

7月30日,高銀金融再次公佈以35.77億元售予彥佑有限公司,並訂立30%及70%的分紅協議及由買方賠償28.72億元予Agile 啟德地 World。 2021年3月「證實」佳兆業集團入股持有地皮公司,按2020年年報顯示上述地皮於2020年11月購入及佔一半檳益。 2014年5月28日,會德豐地產以約25.2億港元,投得啟德第1H區3號地皮,物業位於沐寧街10號,以可建樓面413015平方呎計,平均樓面呎價6102元,物業命名為OASIS KAI TAK,由4座高座及4座低座大樓組成,提供648伙單位開放式至4房單位,在2019年5月31日入伙。 2014年2月,嘉華國際以29.388億元投得啟德第1I區2號地皮,物業位於沐寧街7號,可建樓面約551343平方呎,平均樓面呎價5,331元。 物業命名為嘉匯(K. CITY),分為4座,提供900伙單位,實用面積約300餘至逾2,000平方呎,其中1房及2房單位佔約七成,在2018年底入伙。

啟德地

啟德跑道公園以航空及環境保護為主體,園內主要是無汽車的環保行人專道、緩步徑,及連綿不斷的草坪。 啟德跑道公園首期設有海濱長廊、綠化觀景區、環保行人專道、緩步徑及氣象站美化工程等,另外設有洗手間及附屬設施等等。 當中最特別是休憩座椅以阿拉伯數字13的形狀設計,以紀念昔日13跑道的美譽。 就增加土地供應而言,在政府來說,我們認為有更合適的多管齊下策略去持續穩定地增加本港的土地供應。 2019年初,政府宣布全面接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建議,目前我們正全力推行,並且深化及豐富造地策略,以求加快土地供應。 這包括個別地塊的改劃、推展新發展區和新市鎮擴展、發展棕地、收回土地,以及填海造地等等,當中亦不乏社會上有相當爭議性的措施。